养生健康

消化不良如何检查

消化不良如何检查

消化不良应该做哪些检查?

临床上很多朋友治疗消化不良劳而无功,主要是因为治疗的目的性不明确,没有进行有效治疗的结果。专家建议进行针对性治疗,所以在治疗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治疗效果。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消化不良有可有是身体因素引起的,所以在治疗之前,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为下一步治疗指明方向,同时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

2、胃液检测:胃液常规检查,主要是检查胃的消化功能是否正常。有的患者因为胃部疾病而导致胃功能受损,无法正常消化食物,才导致消化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还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胃部疾病。

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查清楚消化道的情况,所以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朋友要到专业的医院做内镜检查,避免因为技术落后或者操作失误而导致消化到感染。

肌营养不良检查

1.血清酶测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 CPK增高是诊断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也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

(2)血清肌红蛋白(MB) 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 敏感, 20岁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为119.00,20岁以上男性为84.30,女性为77.50,以上三项血清酶中CRK,PK的阳性率高于Mb,三项综合检出率为70%左右。(4)其他酶 如醛缩酶(ADL),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异改变,也不敏感。

2.尿检查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减少。

3.肌电图各型肌营养不良症均可见到肌源性受损的肌电图表现。包括运动单位平均时限缩短,运动单位电位平均幅度下降,多相电位增加,重收缩时出现干扰相,运动单位范围缩小,运动单位电位最大幅度下降等,此外还可见到纤颤电位,正相电位等等。

4.肌活检可见如前述的病理改变,有条件时可应用X-CT或核磁共振检查技术,能发现肌肉变性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提供肌肉活检的优选部位。

老人消化不良怎么办 勤检查

出现消化道异常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即使情况正常,也应定期做胃肠镜、B超检查。现在公认粪便隐血试验是较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行之有效的办法,既无痛苦,花费又不大,可定期送检。已有胃肠道息肉者,宜及时彻底清除,以绝后患。


消化不良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

4、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

5、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6、胃液检测。

7、心血管检查。

8、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消化不良要检查些什么呢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

4、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

5、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6、胃液检测。

7、心血管检查。

8、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9、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

1、慎起居、重锻炼: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有益于身体健康。得了胃病更应当要注意,除了按时用药之外,还要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同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免受寒邪侵袭,对于促进胃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调养:凡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或过食生冷食品都会影响胃的功能而引起疼痛,胃病之后消化性功能减弱,因此饮食一定要按时定量,少吃为宜,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润恶燥,而醇酒辛辣,油腻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热化燥,对胃部不利。

3、精神调整:临床上由于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肝气郁滞,使胃病复发和加重的最为多见。因此保持精神舒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情志刺激。

上面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检查项目都有哪些,希望能够给有需要的朋友们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除了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及积极的治疗之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减少消化不良的重要因素所在,患者们平时应该多运动,饮食也应该以清淡为主。

骨纤维结构不良检查

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X线检查,单发性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变在髓腔内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或骨干,中心位或偏心位,病变部位表现为模糊的髓腔内放射透明(低密度)区,被形容为“磨砂玻璃状”。可见不规则的骨纹理,骨质有不同程度的扩张,骨皮质变薄,病变区与正常骨质间界线明显。可看到反应性硬化缘,无骨膜反应。病变部位在股骨颈或股骨上端可发生镰刀状变形,称为“牧羊杖”畸形。

脊柱的病变界限清楚,膨胀,X线有低密度区,内部呈分隔状或条纹状,可因病理性骨折而塌陷。局限性病变仅发生在干骺端,如股骨近端、干骺端,广泛性病变常侵犯长骨的一端与大部分骨干,骨质向外明显突出,骨皮质薄厚不均,或向一侧弯曲变形,如发生在胫骨骨干。发生病理性骨折后骨膜产生新生骨,使骨皮质增厚硬化。病变很少侵犯骨骺软骨,仅在骺线闭合后,才侵入骨端。

手骨也很少单独侵及,常在弥漫整个上肢时波及手骨。其X线可见掌骨和指骨弥漫性膨胀(有时是长度增长),这种改变可以波及掌骨骨骺和腕骨。

功能性消化不良要检查什么

1、粪便中脂肪测定 脂肪定量分析是诊断脂肪泻的简单而可靠的试验。正常人是24h内粪便排出的脂肪量94%;用14C-三油酸甘油酯的吸收试验,正常人每小时的呼吸排出标记物大于给予量的3.5%。

2、维生素B12的吸收的Schilling试验 异常常提示回肠末端的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常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Schilling试验也有助于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特别就是盲襻综合征、硬皮病和多发性的小肠憩室。如盲襻综合征的时候Schilling试验的第1、2部分异常。适当的抗生素的治疗以后,Schilling试验可能会恢复正常。

3、影像学检查 B超及内镜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MRI等),其意义在于排除器质性的疾病,有利于与胃以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肝、胆、胰腺疾病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鉴别。X线、MRI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不同时间的胃排空率。

4、胃排空测定技术 核素扫描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的金标准,25%~50%患者胃半排空时间延长,主要是对固体食物半排空时间延长。

小儿消化不良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应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粪隐血试验和胃食管24h pH监测。常规检查常无异常发现,有的可有轻度贫血。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障碍和肝肾胰等疾病。

应做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超声、胸部X检查。超声或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胃肠道压力测定等多种胃肠道动力检查手段,在F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镜检查主要除外食管、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除外肝、胆、胰、肾等病变。

消化不良的常规检查项目

1、尿常规检查,作为医学检查的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胃肠病变早期就出现蛋白尿的现象,而用尿常规检查能有效判断是否胃肠部位出现病变,准确度很高,临床常见的尿常规的检查内容有尿的颜色、红细胞、白细胞、透明度、上皮细胞、酸碱度、蛋白质、管型、比重及尿糖定性。

2、血常规检查,很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做出判断,我们都知道人体血液是由有形细胞和液体组成,血常规检查同归对血液的细胞检查判断病变,血常规检查的意义在于可以准确发现全身疾病的早期迹象。

3、肝功能作用作用检查,肝脏是用来解毒排毒的,与胃肠的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般胃肠功能不正常会导致肝脏一起病变,消化不良也是如此,通过对肝脏的胆红素、球蛋白、转氨脢、r-谷氨酰转肽酶和白蛋白等检查可以发现人体的解毒代谢功能是否异常,能对胃肠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重视消化不良这种疾病,如果在自己的肠胃出现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尽快查明肠胃是否出现其他疾病,避免身体健康出现威胁。

小儿消化不良要做哪些检查

1、体表胃电图检查

这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评估患儿不良胃肌电活动的有效手段。应用体表胃电及富里叶转换和频谱分析方法可以测定胃窦移动性运动复合波(MMC)。研究表明部分FD患儿胃窦移动性运动复合波活动明显减少。FD患儿胃动过缓比较多见,而食欲减退的患儿胃窦电活动亢进更多见,说明胃电图检查可以提示胃平滑肌的不良运动(亢进或减慢),对儿童FD有辅助诊断意义。

2、胃动力检测

胃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是FD的发病机制之一,大部分患儿有胃动力异常。胃动力检测法通过超声了解胃排空情况,观察胃窦收缩频率、幅度,为临床诊断FD提供客观依据,并可在随访过程中对疗效进行评估。此检测方法具有无痛性、无创性、经济、简便、避免射线照射等优点,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但检查需要患儿配合,<3岁的小儿认知能力不足。较难执行。

检查消化不良的方法是什么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

4、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

5、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6、胃液检测。

7、心血管检查。

8、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9、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

检测胃酸。缺乏胃酸是造成消化不良的直接原因,你可以做一个胃酸自我测试。服用一汤匙的苹果醋或柠檬汁。如果这样做使胃灼热消失,那麽你需要更多的胃酸(可于正餐时,饮纯的苹果汁加水)。如果这麽做使症状更糟,则表示你的胃酸过量,勿再服用增加胃酸的药物。

保持饮食均衡。保持饮食均衡并富含纤维素,例如新鲜水果、蔬菜及全麦等谷类。需细嚼慢咽。

避免食用某些食物。避免吃精制的糖类、面包、蛋糕、通心粉、乳制品、咖啡因、柳橙类水果、番茄、青椒、碳酸饮料、洋芋片、垃圾食物、油炸食物、辛辣食物、红肉、豆类、可乐。减少盐的摄取量。加工食品、垃圾食物及所有乳制品会刺激黏膜分泌过量胃酸,导致蛋白质消化不良。节制花生、扁豆及大豆的食入量,它们含有一种酶抑制剂。

注意食物的搭配。蛋白质与淀粉、蔬菜与水果不是有益的搭配,牛奶最好不要与三餐同用,糖与蛋白质或淀粉合用也不利於消化。

服用酸饮料。用一汤匙纯的苹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时啜饮,有助消化。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柠檬水,有治疗的作用。

喝米汤。米汤及大麦清粥对胀气、排气及胃灼热等症状有效。使用5份水加1份谷物(米或大麦),煮沸10分钟。盖上锅盖再慢炖50分钟。过滤,冷却後,一天喝数次。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检查诊断

检查

1、粪便中脂肪测定:脂肪定量分析是诊断脂肪泻的简单而可靠的试验,正常人24h内粪便排出的脂肪量<6g,或脂肪吸收系数>94%;用14C-三油酸甘油酯吸收试验,正常人每小时呼吸排出标记物大于给予量的3.5%。

2、维生素B12吸收的Schilling试验:异常常提示回肠末端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病人也常有维生素B12吸收障碍,Schilling试验也有助于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特别是盲襻综合征,硬皮病和多发性小肠憩室,如盲襻综合征时Schilling试验的第1,2部分异常,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后,Schilling试验可恢复正常。

3、影像学检查:B超及内镜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MRI等),其意义在于排除器质性疾病,有利于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肝,胆,胰腺疾病和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鉴别,X线,MRI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不同时间的胃排空率。

4、胃排空测定技术:核素扫描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的金标准,25%~50%患者胃半排空时间延长,主要是对固体食物半排空时间延长。

诊断

1.上述消化不良的症状在1年中持续4周以上。

2.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糜烂和肿瘤性病变,也无这类疾病病史。

3.B超,X线,CT,MRI和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了肝,胆,胰腺疾病。

4.无精神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及肾脏病存在。

5.无腹部手术史。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FD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

2.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FD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到溃疡病灶可明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并存,也可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部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征象可与FD鉴别。

4.胃癌:胃癌的早期常无特异的症状,只有胃镜和病理检查才能发现,但随着肿瘤的不断增长,影响到胃的功能时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类似症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但胃癌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会同时伴有消瘦,乏力,贫血等提示恶性肿瘤的所谓“报警”症状,通过胃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不难确诊。

5.其他 FD还需与其他一些继发胃运动障碍疾病,如糖尿病胃轻瘫,胃肠神经肌肉病变相鉴别,通过这些疾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与体征一般可作出鉴别。

消化不良检查诊断

配穴方一

中脘、气海、关元、内关、足三里。

治法:

揉中脘,用双手重叠紧贴于中脘穴,先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旋转按揉1-2分钟,使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止。

揉气海、关元穴:双手按在腹部的气海穴、关元穴,先顺时针按摩1-2分钟,然后再逆时针按摩1-2分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揉内关:用拇指指峰紧贴于内关穴上,推揉1-2分钟,左右两臂穴交替进行。频率不宜过快,指力逐步深透。

推揉足三里: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峰贴于左侧足三里按揉1-2分钟,再用左手拇指指峰贴于右侧足三里,按揉1-2分钟。

使局部有酸胀麻的感觉止。

每日按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配穴方二

上腹部、足三里、天枢、两肋。

治法:

按摩上腹。

上腹是指肚脐以上的腹部,即上腹部。

患者取仰卧位,以中脘穴为圆心,用掌根在上腹部轻轻摩动,约3分钟,以腹内觉温热为宜。

此法具有温健作用,多用于脾胃虚寒的病症。

点按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配五行属土,与脾胃相应。

足三里又属胃络脾,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用于脾胃病的治疗,故有“肚腹三里留”之称。

实践证明经常在足三里穴点按,可协调阴阳,保健和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

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足三里可增强肠蠕动,促进消化酶的分泌,还可增加人体的备解素,从而灭活某些病毒,亦可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免疫力。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用拇指抵住双侧足三里穴,用力揉捻,以酸胀感向足背传导为宜,约3分钟。

消化不良的检查

消化不良的检查项目比较多,根据个人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主要有: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

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

4、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

5、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6、胃液检测。

7、心血管检查。

8、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可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9、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

另外,检查鉴别消化不良疾病的注意事项还有以下几点:

1、一般进行检查应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粪隐血试验和胃食管24h pH监测。常规检查常无异常发现,有的可有轻度贫血。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甲状腺功能障碍和肝肾胰等疾病。

2、检查也可以做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超声、胸部X检查。超声或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检查、胃肠道压力测定等多种胃肠道动力检查手段,在F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内镜检查主要除外食管、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除外肝、胆、胰、肾等病变。

相关推荐

消化不良的原因

不良习惯● 精神紧张或神经衰弱● 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偏食等● 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饭、生鸡蛋等胃炎● 刺激性食物及饮料:酒、黑咖啡、浓茶、辣椒和咖喱等● 滥用yao物● 细菌或病毒感染胃溃疡● 生活紧张和工作过劳● 烟酒过多● 食无定时,食无定量导致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哪些注意事项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惯必须要改掉。入睡前两三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

肌营养不良生化检查

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又称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骨骼肌无力和萎缩是肌营养不良的特征。肌营养不良生化检查1、 血清酶测定。2、尿检查: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减少。3、肌电图:具有肌原性损害肌电图特征。4、肌活检:可见肌纤维不同程度增大、变性坏死以及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浸润。5、心电图: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常伴心肌损害等而有相应异常表现。6、CT和MRI检查: CT检查可发现病变肌肉呈

消化不良怎么办

1.早饱是指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以致摄入食物明显减少。2.上腹胀多发生于餐后,或呈持续性进餐后加重。3.早饱和上腹胀常伴有嗳气。恶心、呕吐并不常见,往往发生在胃排空明显延迟的患者,呕吐多为当餐胃内容物。4.不少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在部分患者中与“恐癌”心理有关。5.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不少患者有饮食,精神

消化不良食疗

(1)两米粥功能健脾和胃,滋阴生津。本膳用大米,含人体所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物质,其味甘、性平,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等作用。小米,含蛋白质(蛋白质食品)及脂肪量较多,有健脾和胃、益肾等作用。二米成粥,常食之可防治小儿消化不良。(2)粟米山药粥粟米山药粥功能补脾益气,安神滋阴。本膳用粟米,有补益脾胃、清热安神之功;山药,健脾胃,补气阴,利尿益肾。经常食用能防治小儿消化不良。(3)

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的症状(1)腹泻:腹泻为主要症状,多数患者有经常腹泻或间歇发作,极少数无腹泻或有便秘。(2)腹痛、腹胀:腹痛少见,多为胀痛,常在排便前发生,约半数有明 显胀气及恶心呕吐。(3)体重减轻:约有50%~100%的病人发生,由于营养吸收不足和食欲不振造成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吸收障碍,过多丢失所致。(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D及钙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蛋白质不足可致骨质疏松、骨软化引

消化不良专科检查与身体症状是什么

消化不良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主要分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中医的 “脘痞”、“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宜辨证施治,予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消食导滞等法治疗。其检查方式有: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4、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5、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

消化不良的原因

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包括胃和十二指肠部位的慢性炎症,使食管、胃、十二指肠的正常蠕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精神不愉快、长期闷闷不乐或突然受到猛烈的刺激等均可引起。胃轻瘫则是由糖尿病、原发性神经性厌食和胃切除术所致。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减退,易受情绪影响,有时食物稍粗糙或生冷及食物过多过油腻时也可诱发。值得强调的是,一般在家中自我治疗的轻型消化不良,大都由于情绪不好、工作过于紧张、天寒受凉或多食不易消化食物

消化不良艾灸哪里 消化不良艾灸取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有和胃健脾,通降腑气之功,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反胃,吞酸,纳呆,食古不化,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起升降气机,斡旋上下之功,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胃肠病症。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有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之功,主治胃痛,呕吐,腹胀,噎膈,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等胃肠病症。脾俞:在背部,膀胱

消化不良怎么办

绿茶什锦烩原料:瘦猪肉数片,香菇(鲜品)2朵,洋菇4个,平菇3朵,鲍鱼菇2朵,胡萝卜1根,绿茶末1小匙,葱段5~6节,盐、芡粉适量。制作方法1.所有菇料和胡萝卜洗净切片备用;2.肉片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加入盐,入滚水中汆烫至变色即捞出。然后将菇料入沸水中焯至半成熟;3.炒锅内放油适量,除肉片外,其他片料入锅翻炒,加绿茶末、肉片混拌均匀,倒入1杯开水或高汤烩出味,即下葱段,加盐,勾芡起锅。作用:健脾

消化不良的症状 消化不良治疗原则

1.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抗抑郁治疗。2.按需服药,避免长期服用对症药物。3.少食多餐;因胃底容受性扩张能力下降,进餐时不要摄入过多液体,每天分6~8次饮水;低脂饮食,减少蔬果摄入。4.避免服用NSAIDs等胃黏膜损害药物、聚乙二醇4000(影响胃排空)和影响消化道蠕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