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环跳的体位 针刺环跳注意事项
针刺环跳的体位 针刺环跳注意事项
1.针刺环跳忌用粗针重刺,以防刺伤臀上动,静脉,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2.忌长期反复刺激坐骨神经干,深刺可刺中坐骨神经,有利于神经组织重新兴奋,但不宜长期反复刺激,以免损伤神经干,引起末梢神经炎等后遗症。
伏兔的简便定位方法 伏兔常用配伍疗法
1.配环跳,居髎,风市,阳陵泉,委中,足三里,三阴交,以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偏瘫,下肢麻木,疼痛等。
2.配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髀关,环跳,针刺平补平泻法,疏通经络,治疗经气不利之腰胯痛。
3.配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八风,针刺平补平泻法,散寒除湿,治疗寒湿脚气。
环跳针刺痛是什么原因 环跳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市,委中,三阴交,昆仑,阴陵泉,曲池,针泻曲池,阴陵泉,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治疗风寒湿邪侵袭之髋部疼痛,腰腿痛,痹症,风疹,脚气,水肿等。
2.配秩边,委中,血海,曲池,三阴交,针泻曲池,三阴交,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清利湿热,疏经通络,治疗湿热阻络之腰腿痛,痹症,痔疮,风疹,脚气等。
3.配大肠俞,阳陵泉,委中,昆仑,间使,三阴交,针泻间使,三阴交,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补益气血,通络止痛,治疗气滞血瘀之腰腿痛,膝踝肿痛,痹症,痿证,半身不遂等。
4.配腰阳关,委中,合谷,三阴交,针补合谷,三阴交,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补益气血,通络止痛,治疗气血不足,筋骨失养之腰髋疼痛,下肢疼痛,痹症,痿证,半身不遂等。
5.配殷门,阳陵泉,悬钟,肾俞,太冲,太溪,针补肾俞,太溪,太冲,余穴针刺平补平泻法,补益肝肾,治疗肝肾不足之腰腿痛,痿证,下肢麻痹,瘫痪等。
6.配水沟,腰阳关,委中,昆仑,阿是穴,针刺泻法,活血通络,治疗闪挫腰痛。
针刺疗法的五大注意事项
1. 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 孕妇的少腹部、腰骶部、会阴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具有通气行血功效,针刺后会产生较强针感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风池、环跳、三阴交、血海等),禁止针刺。月经期禁止针刺。
3. 患者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4. 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部禁止针刺。
5. 重要脏器所在处,如胁肋部、背部、肾区、肝区不宜直刺、深刺;大血管走行处及皮下静脉部位的腧穴如需针刺时,则应避开血管,使针刺斜刺入穴位。
环跳针刺痛是什么原因
针刺环跳出现疼痛,多是由于刺激过强,使穴位处有触电样针感传向下肢,刺中坐骨神经所致,此时应立即停针,且不可再进行大幅度的提插捻转,以防损伤坐骨神经,造成下肢,足部麻木等针感后遗症。
此外,粗针重刺,导致臀上动,静脉被刺伤,血管破裂出现,也是引起疼痛的原因。
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针灸并用,泻法。
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足少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
⑵足太阳经型:环跳 阳陵泉 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
方义:由于坐骨神经痛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两种情况,故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为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阳陵泉乃筋之会穴,可疏筋通络止痛,故可通用。
操作:诸穴均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泻法,以出现沿腰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
加减:有腰骶部疼痛者,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疏调腰部经络之气;与天气变化有关者,加灸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气滞血瘀者,加膈俞、合谷、太冲化瘀止痛。
2、其他疗法
⑴电针:根性取腰4~5夹脊、阳陵泉或委中;干性取秩边或环跳、阳陵泉或委中。针刺后通电,用密波或疏密波,刺激量逐渐由中度到强度。
⑵ 刺络拔罐:用皮肤针叩刺腰骶部;或用三棱针在压痛点刺络出血,并加拔火罐。
⑶穴位注射: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20ml,加维生素Bl100mg或加维生素B12100ug混合,注射腰2~4夹脊及秩边等穴,在出现强烈向下放射的针感时稍向上提,将药液迅速推人,每穴5~10ml。疼痛剧烈时亦可用1%普鲁卡因注射液5~10ml,注射于阿是穴或环跳穴。
针刺环跳的体位 针刺环跳功能主治
环跳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发,有通经活络,祛风除湿,强健腰膝,宣痹止痛之功,用于治疗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膝不得肿,风疹,脚气,膝胫痛诸症。
白环俞疼痛是怎么回事 白环俞常用配伍
1.配三阴交,阴陵泉,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治疗湿热下注之赤白带下,痛经及月经不调等。
2.配承山,二白,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活血消肿,治疗大肠湿热之痔疾,肛裂,便秘等症。
3.本穴温补肾气,调理经带,固精止遗。配关元,肾俞,次髎,带脉,针刺补法,治疗肾虚带下;配关元,三阴交,肾俞,太溪,针刺补法,治疗肾虚月经不调;配关元,足三里,归来,三角灸,针刺补法,治疗肾虚狐疝;配肾俞,太溪,气海,三阴交,心俞,中极,针刺补法,治疗肾虚梦交,遗精,白浊等症。
4.配命门,腰阳关,委中,阳陵泉,环跳,承山,太溪,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湿,强筋骨,健腰膝,治疗经脉痹阻之腰脊痛,腰腿痛,下肢痿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