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发烧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吃退烧药
小孩子发烧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吃退烧药
工具/原料
退热药: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栓。
西药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锌布颗粒剂。
中药感冒药:牛磺酸颗粒,清开灵颗粒,
物理降温:退热贴, 湿毛巾。
方法/步骤
一般38.5℃以下不需要吃退热药。38.5℃以上可以吃,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或者医师指示使用。退热药有“布洛芬混悬液 ”“乙酰氨基酚滴剂”“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栓”等,这几类只能吃一种,不能同时使用。用了第一次,第二次最好隔6小时。退热栓是塞屁股的,有些小孩顽固不吃使用比较好。高热不退的,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效果最好。“尼美舒利颗粒 ”现在很多家长还在使用,最好还是不要吃,因为很可能引起肝脏疾病。
如果你小孩以前发烧会抽筋,医学上叫“热性惊厥”。那你就不要等待38.5℃以上就吃退烧药,一般38℃就要吃,如果退不下来,还要赶紧去医院,因为搞不好就会抽筋。
除了吃退烧药,一般家属也会给吃一些感冒药。应该注意的是,西药感冒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复方锌布颗粒剂等也含有少量退热药成分,如果你吃了退热药不久,最好不要吃了。你可以选择吃中药感冒药:牛磺酸颗粒,清开灵颗粒等。
吃了退热药后小孩还是高热,还没有到达吃第二次的时间(或者你不想给小孩吃退热药),你可以用物理降温,有些家属喜欢用贴退热贴,其实38.5℃以上作用不大。最好的办法是用温热毛巾擦拭全身,或者洗个温水澡。现在医院不主张用酒精擦浴(据说有出意外的风险)。
吃退热药、物理降温都是单纯为了退热,一般小孩子发热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抗感染治疗才能真正的让小孩退热。不过阿莫西林、利巴韦林颗粒等消炎药不能乱吃。最好去医院查个血常规再选择是否进行抗感染治疗。
小孩发烧这种方法快速退烧
1.喝温开水
小孩子发烧时,要让孩子多喝温开水,不仅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还能促进身体出汗,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所以,当孩子发烧时,喝温开水是首选,也是最为有效的降温方法。
2.擦拭皮肤
如果只是轻微的发烧,可以用温毛巾擦拭额头,能蒸发热气,具有散热的作用,多试几次,就能起到较好的降温效果。可以用温水擦拭全身,降温效果会更好。也可以用冷毛巾来敷额头,降温较快,但有些人会出现不适的症状。此外,还可以用酒精来擦拭孩子的身体,降温效果也比较明显,只是酒精的刺激性比较大,一般建议少用。
3.小孩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儿童成长过程,发烧是频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小儿发热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
感冒之后出水痘要怎么办
1孩子在起水痘以前都是会出现发烧,头疼的,有的人就会以为是孩子发烧了,其实是长水痘的症状,而在发烧的二十四小时以后,身上就会起了一些小红疙瘩的,大小和小米粒似的,水痘的四周还会发红,不过等过了两到三天以后,它自己就会慢慢的下去的,家人不用去管水痘。
2如果孩子长水痘发烧的话,最好不要给孩子吃退烧药,不然身体里面的毒出不来,水痘也不容易长出来,可以给孩子多喝点水,做点物理退烧,如果看着孩子烧的超了38.5度,在给孩子吃退烧药,不然会引起高烧惊厥的。
3最后,长水痘的时候,身上会很痒,很多的小孩子都会用手去抓,如果把水痘抓破了,让里面得水流出来,就会引起并发症,严重了也是会有生命危险的,所以家长一定看好孩子,不用让孩子用水去抓。
发烧的十大误区
一.发烧是一种病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有发烧这个症状的疾病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从普通感冒,到严重的脓毒血症,都可能有会发烧。吃退烧药把体温降下来了,并不意味着孩子病就好了。
二.可根据体温来判定病情
低烧可以是普通感冒,也可以是肺结核,高烧可以是幼儿急疹,也可以是脑膜炎。体温的变化规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6个月内的孩子发烧体温越高,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是要大一些,但关联度不大,发烧时体温的高低和病情不是成正比的,相对于发烧的度数来说,孩子的精神反应对于病情的判断更有意义。
三.发烧要赶快退烧
发烧是人体对抗感染一个防御机制,对病情恢复有好处。对总体健康的孩子来说,在引起孩子明显不舒服之前(一般认为39°C)不需要给孩子降温。
四.发烧会烧坏脑子
人体的体温受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发烧很少会超过41°C,所以发烧不会烧坏脑子,发烧然后脑子出了问题的有可能是脑膜炎引起的发烧,导致问题的是脑膜炎本身而不是发烧。体温超过41°C多半是因为中暑或者捂热导致孩子无法散热,比如把孩子忘在停在室外的车里。
五.发烧不用药不会退烧
儿童疾病以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多见,大多会有发烧,大多也是自愈性疾病,病程过了体温也会正常。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发烧,在现代药物产生之前人们都是靠自愈繁衍下来的。但大部分能自愈不等于就不需要用药,在烧得很难受时,退烧药能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有严重细菌感染时,抗生素能提高孩子的存活率,抗生素的使用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六.吃了退烧药体温应该马上正常
退烧药起效一般需要半个到一个小时,起效后体温一般可以下降1-1.5°C,一般不是降到正常,退烧药持续的时间为4-8小时,药效过了体温还是可能再度上升。吃退烧药的目的不是让体温正常,而是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
七.退烧药可以预防热性惊厥
孩子发烧是否惊厥和用不用退烧药没有关系,而和孩子本身的体质有关系,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体温的变化阶段,目前的研究都证实退烧药不能预防抽筋。
八.孩子发烧了睡着了也要把他弄醒喂退烧药
退烧药的目的是让孩子更舒服,但既然孩子睡着了,他就基本感受不到不适,所以就不需要弄醒了喂退烧药,睡着了总比醒着舒服。
九.发烧了打吊瓶退烧快
吊瓶输液主要用于严重细菌感染、不能进食、中重度脱水等情况,不是针对退烧,儿科门诊需要输液的情况很少,点滴抗生素或者补液也不会比吃退烧药退烧更快。常用的“退烧针”赖氨比林,打进肌肉或血管退烧是比口服药快,但没有口服退烧药安全,12岁以下儿童还有发生瑞氏综合征的风险。需要退烧时首选口服退烧药。
十.清热解毒的中药可以退烧
目前没有那种中药被证实能够退烧,包括藿香正气水覆肚脐,因为发烧本来就是很多自愈性疾病的症状,不能因为孩子退烧了就认为是这些药物起了作用。
孩子发烧应注意的十大事项
一.发烧是一种病。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有发烧这个症状的疾病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性疾病,从普通感冒,到严重的脓毒血症,都可能有会发烧。吃退烧药把体温降下来了,并不意味着孩子病就好了。
误区二.可根据体温来判定病情。低烧可以是普通感冒,也可以是肺结核,高烧可以是幼儿急疹,也可以是脑膜炎。体温的变化规律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发烧时体温的高低和病情不是成正比的,相对于发烧的度数来说,孩子的精神反应对于病情的判断更有意义。
误区三.发烧要赶快退烧。发烧是人体对抗感染一个防御机制,对病情恢复有好处。对总体健康的孩子来说,在引起孩子明显不舒服之前(一般认为39°C)不需要给孩子降温。
误区四.发烧会烧坏脑子。人体的体温受下丘脑的体温中枢控制,发烧很少会超过41°C,所以发烧不会烧坏脑子,发烧然后脑子出了问题的有可能是脑膜炎引起的发烧,导致问题的是脑膜炎本身而不是发烧。体温超过41°C多半是因为中暑或者捂热导致孩子无法散热,前者比如把孩子忘在停在室外的车里。
误区五.发烧不用药不会退烧。儿童疾病以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多见,大多会有发烧,大多也是自愈性疾病,病程过了体温也会正常。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发烧,在现代药物产生之前人们都是靠自愈繁衍下来的。但大部分能自愈不等于就不需要用药,在烧得很难受时,退烧药能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有严重细菌感染时,抗生素能提高孩子的存活率,抗生素的使用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误区六.吃了退烧药体温应该马上正常。退烧药起效一般需要半个到一个小时,起效后体温一般可以下降1-1.5°C,一般不是降到正常,退烧药持续的时间为4-8小时,药效过了体温还是可能再度上升。吃退烧药的目的不是让体温正常,而是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
误区七.退烧药可以预防热性惊厥。孩子发烧是否惊厥和用不用退烧药没有关系,而和孩子本身的体质有关系,热性惊厥主要发生在体温的变化阶段,目前的研究都证实退烧药不能预防抽筋。
误区八.孩子发烧了睡着了也要把他弄醒喂退烧药。退烧药的目的是让孩子更舒服,但既然孩子睡着了,他就基本感受不到不适,所以就不需要弄醒了喂退烧药,睡着了总比醒着舒服。
误区九.发烧了打吊瓶退烧快。吊瓶输液主要用于严重细菌感染、不能进食、中重度脱水等情况,不是针对退烧,儿科门诊需要输液的情况很少,点滴抗生素或者补液也不会比吃退烧药退烧更快。常用的“退烧针”赖氨比林,打进肌肉或血管退烧是比口服药快,但没有口服退烧药安全,12岁以下儿童还有发生瑞氏综合征的风险。需要退烧时首选口服退烧药。
误区十.清热解毒的中药可以退烧。目前没有那种中药被证实能够退烧,包括藿香正气水覆肚脐,因为发烧本来就是很多自愈性疾病的症状,不能因为孩子退烧了就认为是这些药物起了作用。
小儿退烧的误区
1、捂汗
宝宝发烧时一般手脚冰凉,额头发热,这时家长以为穿得不够多而加衣服的话,容易导致体温越捂越高,不容易达到发汗的目的。
2、偏方降温
酒精擦拭、冰枕、大蒜敷脚底等这些偏方都是人们常说的降温方法,但是不能给宝宝使用。酒精降温容易被宝宝皮肤吸收,不建议使用,而大蒜敷脚底则是无稽之谈。另外,6个月内的宝宝不适合用冰枕。
3、低烧吃退烧药
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不能使用退烧药。事实上,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专家认为, 一般情况下,退烧药也是要体温达到38.5℃以上才用,低烧不使用。
4、高烧不吃药
有的家长始终认为“孩子发烧了不能随便吃药”,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已经发高烧了也不吃药的话,后果会比较严重。体温达到38.5℃以上,就应该及时降温,可以尽快吃退烧药,然后再带去医院给医生进行判断。
两岁小孩发烧呕吐怎么办
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我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我家小孩经常发烧,怎么办呢,是不是照顾方法不对
小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体温调节能力尚弱,所以小孩经常发烧属于正常现象,谁家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还不得烧上几回,退烧方法也都是实战总结来的,其实回头看看,照顾方法也就是多喝水,物理退烧,吃退烧药。让孩子多喝水能帮助孩子退烧,还能防止脱水;物理退烧,是在发烧38.5摄氏度以下,不能使用退烧药的时候,减轻孩子的不适而选择的方法,以孩子的意愿为主,选择孩子能接受的物理退烧方法;退烧药只选儿童退烧药,美林布洛芬和泰诺林退烧药都可以,一般选择一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