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天麻和种植天麻的区别
野生天麻和种植天麻的区别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中药天麻可镇静、降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脑血流、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耐缺氧力和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可是大家都知道天麻有野生与种植之分,那么野生天麻与种植天麻是否有着区别呢?野生天麻和种植天麻的区别具体有哪些呢?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野生天麻与种植天麻之间的区别吧。
野生天麻和种植天麻都对多种原因所致眩晕有良效,同时治疗老年人多发的高血压、神经衰弱有不错作用,但其中以野生天麻疗效最为显著。野生天麻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个头不如种植天麻的大,也不如种植天麻的看起来那么均匀,没有同样麻型,长相不一样。野生天麻因为生长在腐质较多的丛林土壤中,大多都是有着和黑黑的“皮肤”没有种植天麻的看起来光鲜。
野生天麻是什么颜色
黄白色或者灰色。
野生天麻指的是没有经过人工干预生长而成的天然植物,所以其大小不等,体型相对来说是比较短的,呈长椭圆形,质地比较坚硬,很难折断,而且表皮上含有较多的斑点和瑕疵,其颜色大多为黄白色或者灰色。
因为野生天麻的价格相对较高,所以目前市面上一些黑心商家也会利用普通的天麻来冒充野生天麻,因此建议在购买的时候也要仔细选购。
白色的天麻好还是黄色的天麻好 野生天麻里面是黑色的吗
一般来说不是的。
虽然野生天麻因为是自然生长的,所以表面可能会带有较多的黑斑和伤疤,但其里面大多是黄白色至淡棕色的,并不会出现黑色的情况。
如果野生天麻的里面已经发黑了的话,那么有可能是因为放置时间过长,滋生了细菌发生了变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是不建议再继续吃的,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
天麻适合什么人群吃 长相
野生天麻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个头不如人工栽培的大,不如人工的看起来那么均匀,没有同样麻型,长相不一样。
天麻种植技术
天麻的生长环境:
天麻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向阳灌丛及草坡亦有。须与白蘑科真菌密环菌和紫萁小菇共生,才能使种子萌芽,形成圆球茎,并生长成为健常的天麻块茎。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天麻种植地的选择:
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土壤PH5~6为宜。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
如何选天麻种:
天麻可以作为有限繁殖和无限繁殖两种,在选择麻种时选取当年挖出的天麻,除去商品麻,把所有麻种选出再筛选,拣除烂麻、畸形麻等劣质麻种,最后确定为个头相当、健壮、外观整齐、个头大、成色好、无创伤的天麻作为次年使用的麻种。
天麻栽后管理:
天麻栽种后不需要施肥,不用松土除草,保持野生状态。应经常保持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地温15-28度。在根茎膨大期喷施药材根大灵溶液于叶面,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夏季高温季节应用遮阳网或树枝遮光降温,防止人、畜踩踏。
种植天麻的虫害防治:
天麻病害主要有乱根病,发生乱根病两个原因: 一是杂菌侵梁天麻乱根;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乱根。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经常注意排水。防治方法:喷施针对性药物+新高脂膜800倍液进行灭杀。虫害主要有蛴螬、蝼蛄。防治方法:喷施针对性药物进行灭杀或用灯光诱杀成虫。
天麻适合什么人群吃 气味
野生天麻因含较多的药用成分,即天麻甙、天麻醚甙 香草醇。其特殊香味是人工栽培的所不能比的,特别是在气味的持久 性上,普通天麻在柜台上摆上一段时间后,基本就不能吻出味儿了,但野生的就不同,即使干燥处理后很久一段时间,均能保持很久而不消退。
怎样挑选天麻
天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在收获加工时,农民会按个头大小、厚薄、饱满度等进行分类。一类为品相、药效俱佳,其他等级依次递减。
从左至右为从高到低4个等级的新鲜天麻
天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在收获加工时,农民会按个头大小、厚薄、饱满度等进行分类。一类为品相、药效俱佳,其他等级依次递减。
外形
新鲜的天麻块茎形状各异,常见纺锤形、长条形,色泽嫩黄,表面有圈纹。一端会突起一个红褐色尖头,俗称“鹦哥嘴”,另一端则有个圆形“肚脐眼”。有时,它和土豆挺像,有人用土豆鱼目混珠出售给消费者。一般来说,天麻外形以圆圆胖胖为上好。
分型
天麻分型主要有乌天麻、红天麻、绿天麻、黄天麻等。
市场上常见的是乌天麻和红天麻,乌天麻品质更好,但红天麻产量高,乌天麻块茎繁殖率、种子发芽率均较低,所以,红天麻是农民种植的首选。乌天麻又圆又胖,鹦哥嘴相对小,脐痕(块茎的另一端)较明显。红天麻正好相反。
季节
冬日收获的天麻称“冬麻”,端午节前后收获的称“春麻”。冬麻外形饱满,块茎质地紧实,质量更重些,药效好于春麻。春麻长出秆茎,吸收了营养,以致块茎内较空,所以外观瘦长并有明显褶皱。若加工者未完全除去杆茎,可以看到春麻露出小半截“吸管”。
产地
贵州大方为天麻的主要种植区,有研究认为天麻功效主要看天麻素含量,其实天麻所含天麻多糖、硒等其他营养素也很关键。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较高,亦是富硒药材。现有商人低价购得其他产地的天麻,随后在大方高价售出,以此牟利。另外,云南的气候也很适宜天麻的生长,彝良小草坝产地的天麻品质也值得推荐。
野生与人工
野生天麻药性较人工培育好,但如今市场上占比不到1%,其个头比较大,密度大,一般没有经验的消费者较难鉴别。
种植方式
天麻的人工养殖方式中有田间和林下两种方法,如今以林下仿野生培育为主,因为更接近野天麻的生长环境,自然药材质量也更好。
天麻种植技术
天麻生长习性:适宜于疏松、湿润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生长最适温度为15-28度,当地温低于8度、高于30度即停止生长。天麻不能自养,必须依靠蜜环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天麻种植技术需要把握的一些方面:
1、选地、整地: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深翻土地,施入基肥,浇透水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
2、繁殖方法: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①块茎繁殖:冬栽或春栽。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春栽在3~4月。栽前要培养好菌床。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以树皮厚、本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②种子繁殖:选择重100克以上的箭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薹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
3、田间管理:天麻裁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荫,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喷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保温防冻。
4、虫害防治:天麻主要病虫害有乱根病、蛴螬、蝼蛄等,发生乱根病两个原因: 一是杂菌侵梁天麻乱根;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乱根。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经常注意排水。成虫和若虫危害天麻茎和在地下作隧道,被害天麻断面处呈麻丝状。
防治方法:上述两种病害用灯光诱杀成虫。
天麻的播种方法
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
过去用常规方法栽培天麻,必须提前2--3个月培育出一定数量的木椴蜜环菌(简称菌材,直径8--10厘米、长30--60厘米),其生产工艺为:蜜环菌母种--→原种- -→栽培种--→菌材。待菌材培育成熟后,才能和菌材相同大小的新鲜木椴及枝椴一起与天麻种伴栽,即播种天麻。
由于蜜环菌和天麻种的播种期不能同步,因而增加了天麻栽培的难度,使众多欲选择种植天麻发家致富的农民朋友望而却步。如今,这种“蜜环菌和天麻种播期不能同步”的栽培方法已被湖北省宜都市湾市食用菌天麻繁育场场长刘厚荣改写,他探索成功“天麻蜜环菌同步播种栽培法”,其生产工艺为:蜜环菌母种--→枝椴蜜环菌种。经30--45天培养成熟后,直接与天麻种播种栽培。从而减少了常规法蜜环菌原种--→栽培种--→菌材的生产环节,缩短周期2--3个月,更新了天麻栽培的多道繁杂工序,使天麻种与蜜环菌同步栽培得以实现,摸索出“天麻节材高效栽培”即“长棒改短棒,粗材改细材,菌材改菌枝(枝椴蜜环菌种)”的新路径。
该方法只需按照常规法配制好蜜环菌枝椴原种培养基(枝椴直径0.5--1厘米、长2- -3厘米),用新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自制材料费约3--5元),在操作平台上接入“宜丰4 号” 蜜环菌母种菌丝体,臵20--25℃洁净环境遮光培养;或按照制作枝椴蜜环菌种的工艺培养好瓶(袋) 装枝椴蜜环菌种。
枝椴蜜环菌原种配方:枝椴(长3--4厘米) 、木屑各42%,麸皮15%,糖1%,固氮肥0.2%,2公斤土豆煮汁再兑50公斤清水拌料。装入500毫升生理盐水瓶内,棉塞塞封瓶口。放入太空灭菌包(自制材料费约10元,可盛500--800瓶)内灭菌3--4小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接种用新型食用菌无菌接种器,不用电、不用药物、不用酒精、不用蒸汽免消毒灭菌直接随机将蜜环菌母种和枝椴培养基分别臵接种器的操作平台上,取下棉塞,用无菌接种钩从蜜环菌母种试管内钩取蚕豆大小的蜜环菌菌丝块,迅速接植于枝椴培养基中央,棉塞回封瓶口。接毕,臵20--25℃洁净环境遮光培养,45--60天菌丝长满后,将枝椴蜜环菌种掰开成蜜环菌枝椴,即可与新鲜杂树木椴、新鲜杂树枝椴、有性杂交天麻种、河沙一起,同步进行播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