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有强迫症应该怎么纠正
小孩子有强迫症应该怎么纠正
一、行为疗法:对单纯用意念不能对抗的强迫现象,可以采用“行为对抗疗法”帮助矫正。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把对抗刺激与强迫行为反复多次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
二、意念训练:儿童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家长要帮助儿童用意念努力对抗强迫现象,使紧张恐惧的心情放松,并告诉儿童这种行为没有任何意义,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当然,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要有毅力,经过反复训练,多数儿童的强迫现象才会逐步消失。
三、具体做法是:嘱咐儿童右手腕上套进用三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加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
四、树立信心:对于有强迫症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自觉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指导孩子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克服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让孩子了解人的一生中必然要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可能对每一件事情都处理得那么合适与周全,出现一些总是在所难免的。鼓励孩子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应该看到自己的力量。
儿童强迫症疾病的矫治措施
1、帮助患有强迫症的孩子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让孩子认识到人在一生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是在所难免的,指导孩子在处理问题时要当机立断,克服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鼓励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2、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系统脱敏以及交互抑制、思维终止等行为治疗,使孩子的强迫症得到矫治。
3、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孩子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4、家长要注意改变自己过于偏执、刻板、迟疑不决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到孩子强迫症的矫治,并且不利于以后的心理发展,这一点甚为重要。
5、对于强迫症状比较严重的孩子,如果强迫症状影响了学习和日常生活,就必须进行药物治疗。
6、厌恶疗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强迫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条件作用,达到戒除或减少强迫症行为的目的。
如何用中医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目前发病率很高,因为它的诱发因素也是很多的,与智力水平、家族遗传、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和生活环境甚至一些心理刺激等因素都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一般来说,患有强迫症的学生是一个主要患病群体,那么对于患病的学生,鄢主任给出的方法是,应及时控制自己的强迫思维,同时家庭和社会应给强迫症学生群体更多的同情和关怀,这样才可促进病情的好转。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中医对强迫症首先要辨明虚实,然后分别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治疗。其中心理强迫症中医治疗方法有实证常见有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和痰气郁结三种。其中心理强迫症中医治疗肝气郁结者,证见精神抑郁,胸闷胁痛,腹胀嗳气,不思饮食,脉多弦细。其治宜以疏肝理气为主,可选用四逆散治之。气郁化火上逆者,证见头痛头晕,胸闷胁胀,口苦咽干,苔黄舌红,脉多弦数,治宜清肝泻火 ,可选用加味逍遥散。痰气郁结者,证见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气化痰,可选用半夏厚朴汤等方。
强迫症虽然发病率很高但是并非是不可预防的,从小注重孩子的个性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不要对 孩子有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文体活动,多做一些孩子自身感兴趣的事情,培养自己独特的爱好,这些都是对于强迫症的预防有好处的。
得了强迫症日常都有哪些反常行为
一、有强迫性思维的患者要注意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患者要学习各种对抗压力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自信,做到勇于面对困难,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培养了自身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能够很好的缓解强迫症的病情,也是调节强迫性思维中较为重要的。
二、强迫性思维患者要学习顺其自然,因为强迫性思维主要是强迫自己反复去做某一件事情等等,如果能够告诉自己顺其自然,不要过分的进行纠正的话,对于缓解强迫症病情是有一定的帮助。当然,顺其自然也不是说一定要让病情持续的发展,而是要逐步的进行纠正自身的心理。从而减少强迫症的症状。
三、对于家中有强迫症患者的话,家属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患者,不要过分的感到担忧,这样的话患者的心理上也是会比较的焦虑,对于病情的调节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家属对于患者所讲的问题,尽量是回答一遍就可以了,避免患者反复的提问。所以这个是需要家属在日常生活上好好注意的。
抽动症会产生哪些并发症
一、多动症:一些抽动症患儿可能会伴有多动症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抽动、面部抽动、声音抽动外,除此外,抽动症还可能表现出注意力无法集中、涣散、多动、易冲动、成绩下降等表现。
二、强迫症:抽动症会产生哪些并发症?抽动症患儿经常伴有强迫症的症状,抽动症多表现为身体的抽动,而强迫症的症状则主要在于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状况,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二者并发时甚至会表现出自残的行为,像咬舌、损伤皮肤、毁容等,经常会留下伤疤。
三、品行障碍:抽动症的儿童会有多种非常不合理的怪异的行为,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不良的性格。
如何治疗小孩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最有效的疗法是心理矫正。这种方法主要从改善心理环境,提高认知水平,阻断强迫思维,纠正强迫行为入手,进行心理治疗。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自觉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指导孩子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克服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还要鼓励孩子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假如无法从心理上进行矫正,此时可以采用“行为对抗疗法”。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来对抗强迫行为,如心理学中常用的“橡皮圈疗法”,即在手上绑一根橡皮圈,当强迫行为发生时,就用橡皮圈弹自己,用疼痛这个条件反射来阻止强迫行为。
此外,家长要培养强迫症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等。还要格外注意的一点是要纠正家长自身的不良性格,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过于刻板等。这些不良性格会影响患儿强迫症状的康复,并且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这一点甚为重要。
强迫症对怀孕期胎儿有没有影响
专家表示:治疗强迫症千万不要控制与克制,那样只会更严重, 要允许自己的焦虑、不安,恐惧情绪的出现。因为在强迫症中,一切的心理反抗,或者是转移注意力,都是没有效果的 不管强迫症如何千变万化,“把心放平顺其自然”是治疗强迫症的核心与关键,心病还须心药医,用药物治疗强迫症治标不治本。
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关键看患者是否服药了,因为药物对孩子的影响是未知的。强迫症只是心里问题,不会对宝宝的身体发育产生影响的。所以说建议患者在孩子抚养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强迫症症状会影响情绪,孕妇情绪出问题也会对胎儿有一定影响,如果症状较轻,或排除强迫症,只是一般心理问题的话,建议去门诊做心理咨询。 这样对胎儿影响最小。
强迫症和遗传有关吗
现如今强迫症的患者在不断的增大,而且它的到来对人体的危害还特别的大,于是很多强迫症患者担心,怕自己的病症会遗传给下一代,给下一代带来不幸,所以有好多强迫症的患者都不敢要孩子。
强迫症遗传吗?
调查显示,如果家长患有强迫症,那么子女、下一代亲属中强迫症的患病率和亚临床强迫症的发病率就会比普通人高,权威机构给出的数据是发病率高出10%~20%。而且强迫症在单卵双胞胎中的遗传同病率为65%~85%,双卵双胞胎的遗传同病率为15%~45%。 还有研究表明,如果身体内含有与强迫症有关的血液,那么就会有12%的概率患上强迫症。虽然这一概率看起来并不高,但已经是普通人患强迫症几率的四倍。例如父母中如果有强迫症患者,那么子女的强迫症患病率就要比群体的发病率高得多,而且子女的子女属强迫性人格者也较多。
另外,亲代的遗传影响还会表现在易感个性方面。说到个体易感素质,主要是指个体的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这种心理的缺陷又是和个体成长的经历密切相关。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生长在不同环境中、接受到不同内容和不同教育方式、从事过不同社会实践,甚至是经历过一些不同不良事件等,都是造成个体心理素质存在缺陷的原因。而这些原因中的大多数都和家庭有关,和父母有关。实际这可以理解为另一种遗传,文化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