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压为啥测不准
你的血压为啥测不准
上臂中点与心脏没放在同一水平
一般测量时采取坐位,双脚平放地面,背靠椅背,上臂裸露,桌椅高矮要适宜,使上臂中点位于心脏水平。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
比如只打到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听诊器内无声,有可能是心律不齐患者两次心跳之间出现的较长间歇。
放气的速度不恰当
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差: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低压读数增高。
测一次所得的结论可能不准确
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三次一般较稳定。应在放气后休息2分钟,再测两遍,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得的血压值。
测血压前没有静坐休息
安静的环境可使患者感到舒适放心,所以,测血压前应静坐休息10分钟。此外,每次测血压时的基本体位应相同,以利于比较。
每日测血压时间不固定
最好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测血压,比如上午8点,这样有利于比较血压的高低,找出血压波动的规律。
在固定时间固定测量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随时测量。
听诊器头放的位置不正确
袖带的气囊应能包住上臂的80%,不要把袖子卷紧勒在袖带的上方。同时,每次测量前应将袖带中的气体放尽,否则血压值会越测越高。袖带下缘高于肘部1至2厘米,听诊器头不要塞在袖带下。
血压计放的位置不合适
血压计水银柱的上端应处于测量者眼睛的水平,以便看得准确,最好不要让被测者看到水银柱的波动情况。
受检者上臂轻度瘫痪、疼痛、焦虑、吸烟过量、饮咖啡、饮酒、憋尿、测血压时谈话等。设备方面如气球的气门漏气、血压计的通道阻塞、检查者手凉、听诊器凉或环境寒冷。
自测血压到底准不准
我们身边的高血压患者是越来越多了,每年也有很多的人都死于高血压,所以,大家都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即使是一个正常人也会经常性的量一下自己的血压。量血压,可以到医院里,诊所里。但是,许多老年人还是出行不便的,如果老是让他们外出去量血压,也实在是有点劳烦老人,腿脚不太方便的话就更麻烦了。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血压仪,自己在家就能量血压。血压仪在市面上很畅销,大多数人考虑到自己的身体健康都会买一个,何况价格也不贵。可是,自己在家量的血压就真的准么?
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们偶尔去医院或诊所量一次血压无法反映出一个人的血压的正常状况,一个月内的平均值。自己在家测血压的话,心情就会比较平静,避免了在医院里的紧张情绪,这样测出来的就比较准确。
测血压最好选择早晚人体最接近平静状态的时间段,即清晨起床洗漱完毕后安静5分钟以及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要注意洗完澡半个小时内不要测血压。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吸烟、喝酒或喝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五分钟;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避免因情绪波动或其他因素影响。血压波动实属正常,过度计较可能结果不是你的真是血压。因为血压本身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受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有一定波动,高血压患者不要因自测的几次血压值高低来随意调整药量,这样不利于血压的稳定。
自测血压使用血压仪时,一定要学会科学使用,尽量是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后在自己回家测,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会不准确。正常人也很有必要量血压以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正常人至少一年一次,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时一周一测,不稳定时一天一测。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概率高,建议半年一测。
提示手机应用测血压不准确
据悉,专业调查员对170个顶级血压测试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些应用均可以从谷歌电子商店或苹果影音商店下载。结果显示,近3/4的应用具有医疗数据跟踪功能,且7个安卓系统应用称用户只需轻轻用手指触碰手机或相机屏幕,便可读取血压数据。然而,科学家却指出,利用手机应用所得出的测量结果是无科学依据的,且大多不准确。
“这种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应当被投入使用。但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该手机应用已经被视为一种血压测量装置投入市场,且目前,该类应用的下载次数均超过90万,最多的甚至达到240万。可是,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未经测验的技术,虽然可以识别手指脉冲,但并不精确,存在潜在威胁。有时,这种应用会给出错误警报,甚至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危险。”“目前,用手指触碰手机屏测量的血压数据是不可靠的,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证明它的精确性。每天用这样一种应用程序来左右自己的医疗决策,实在是太冒险了。”
来自美国疾病调查与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成年人中的1/3患有高血压疾病。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在无警报症状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或中风等致命疾病。然而,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正在使用手机应用程序检测自己的血压状况,而测试结果几乎都是乐观的。
专业律师表明:“该行业内的很多人认为一些规章制度会阻碍医疗创新,然而真正的挑战却是制定出一种有效的规章制度,既可以鼓励高价值创新,又可以阻止未经安全检测的产品进入市场。”
所以说,用手机应用测血压的方法并不准确。如果你想时刻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还是应该去挑选更准确的测量方法,例如去医院来检测血压,或者购买质量有保障的测量产品,这样才能让你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值。
什么时候验孕棒不准
操作不当
操作不当是到时验孕棒验孕不准的主观原因之一,由于一些年轻女性首次使用验孕棒并且没有仔细阅读操作说明书,导致在使用验孕棒验孕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流程操作,从而导致验孕棒不准确。一般情况下容易导致验孕棒没反应或者验孕棒检测不出怀孕。
怀孕时间太短
怀孕时间太短是验孕不准的客观因素之一,很多女性朋友在发现自己没有月经来潮时担心自己已经怀孕,于是用验孕棒检测是否怀孕。而验孕棒是通过检测人体尿液中的hcg浓度来判断是否怀孕的,如果怀孕时间短,验孕棒很难检测出尿液中的hcg,所以容易导致验孕棒检测不准。
建议:在月经停止来潮后的7-10天后使用验孕棒验孕。
验孕前喝水
验孕棒是通过检测尿液中的hcg来判断是否怀孕的,而刚开始怀孕的女性hcg的浓度较低,如果在检测前喝了大量的水,稀释了尿液中的hcg浓度,那么可能导致验孕棒检测不准确。
建议:验孕棒检测用晨尿,并且检测前不要喝水。
测试前吃了药物
如果在验孕棒验孕前吃了一些激素类药物,也有可能导致验孕不准确,可能出现假性怀孕或者未孕现象。因为激素类药物会降低或升高人体的hcg浓度,导致验孕不准确。
验孕棒过期
如果使用了已经过期的验孕棒则可能导致验孕不准确,过期的验孕棒失去了验孕的功效,不管是否怀孕,检测的结果都是未孕。
验孕棒受潮
如果验孕棒已经受潮也会导致验孕棒不准确,当验孕棒受潮时会使验孕棒失去效果,导致验孕失败。
每天应该在什么时候测量血压?服药前还是服药后
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患者,应该每天测两次或一次血压,选择清晨血压测量和晚间测量(晚饭后到睡前)比较好。血压监测不影响服药。
一般清晨 6:00~8:00 是人体血压水平比较低的时间,而 8:00~10:00 可能出现血压高峰。晚间血压测量有助于夜间血压的评价,对于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有重要意义。这几个时间段都不能忽略。
血压测量方法
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
1.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2.被测者 一般采取坐位,测右臂,全身肌肉 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3.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 ),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4.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 到使手腕 桡动脉脉搏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水银柱(mmHg)然后缓慢放气,使水银柱以恒定的速度下降(2—5mmHg/秒)。以听到第1个响声时水银柱凸面高度的刻度数值作为收缩压;以声音消失时的读数为舒张压。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休克
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腹腔、腹膜后大量渗液出血,肠麻痹肠腔内积液,呕吐致体液丧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如果吸收大量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中毒性休克的发生。
主要表现烦燥、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细,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谵妄、昏迷、脉快、血压测不到,无尿、肾功衰竭等。
血压多少正常 影响血压的因素
测血压时也有不准确现象,很多情况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常见的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有:身高、年龄、血粘度、姿势、血管素质、以及精神、生活、个人状况等其他因素。
为什么电子血压计测血压不准确
现在很多的家庭基本上都拥有电子血压计,但是即使血压计刚使用的的时候很准确,但是慢慢的也会因为各种原因。由于我们人体内的血压也是不断的变化,有可能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会不一样,所以要测量三次后再取平均值,每次测量时也要间隔一段时间,最好是三分钟左右。
为什么电子血压计测血压不准确?下面因素影响大:
①精神状态:生气、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可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没有变化。
②时间和睡眠:正常健康人血压的节律呈两峰一谷,长柄勺型,即白天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晚8时起血压逐渐下降,至夜里2~3点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急剧上升,至上午6~8点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午4—6点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③季节:受寒冷刺激血压会上升,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降低。
④吸烟、饮酒、饮咖啡、洗澡后血压会降低。
⑤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两者相差2~4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高20~40mmHg。因此,人体的血压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次测量血压的不同属正常现象,两次测量到同一血压值是十分罕见的。
⑥“白大衣高血压”:有些患者来医院看病,见到医护人员穿着白色工作服给自己量血压时,会不知不觉地产生不安、紧张,致使血压测量结果较高,称为“白大衣高血压”。而在家中,自己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由于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测出结果偏低。因此,自测血压的正常值为130/85mmHg,而不是140 /90mmHg。
血压计变的不准,这样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如果是高血压或者是低血压,长久的测不出来,而忽视缓解和治疗,这样就更会引发更严重的病症,因此明举科技的电子血压计专家提醒各位市民家长,经常使用的血压计,更要定期的去检查一下准确度,如果不准了,就要赶紧去校准。
为什么电子血压计测血压不准确
①精神状态:生气、紧张、恐惧、害怕、兴奋及疼痛等可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没有变化。
②时间和睡眠:正常健康人血压的节律呈两峰一谷,长柄勺型,即白天血压波动在较高水平,晚8时起血压逐渐下降,至夜里2~3点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急剧上升,至上午6~8点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午4—6点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③季节:受寒冷刺激血压会上升,在高温环境中血压可降低。
④吸烟、饮酒、饮咖啡、洗澡后血压会降低。
⑤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两者相差2~4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高20~40mmHg。因此,人体的血压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每次测量血压的不同属正常现象,两次测量到同一血压值是十分罕见的。
⑥“白大衣高血压”:有些患者来医院看病,见到医护人员穿着白色工作服给自己量血压时,会不知不觉地产生不安、紧张,致使血压测量结果较高,称为“白大衣高血压”。而在家中,自己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由于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测出结果偏低。因此,自测血压的正常值为130/85mmHg,而不是140 /90mmHg。
血压计变的不准,这样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很大的,如果是高血压或者是低血压,长久的测不出来,而忽视缓解和治疗,这样就更会引发更严重的病症,因此明举科技的电子血压计专家提醒各位市民家长,经常使用的血压计,更要定期的去检查一下准确度,如果不准了,就要赶紧去校准。
自己测血压5个禁忌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冠心病、中风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医学专家建议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是指患者在家中自己或者由亲友帮助完成的血压测量。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既简便易行又有诸多益处。
邻居老李得了高血压,在医生的建议下,女儿为他买了血压计,让他每天定时自测血压。但是常常有这种情况,老李自测的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甚至有时还相差很远,这让老李感到十分苦恼。
人的血压每天有两个高峰期,即早上6点至9点和下午5点至晚上8点。部分早期高血压病患者有可能血压仅在高峰期高于正常值。
老李在刚刚患上高血压的时候就曾被漏诊了,因为这两个高峰期正好避开日常门诊的时间,所以易造成漏诊。
高血压病患者症状的轻重与血压的高低不一定成比例,有些患者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有些患者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此切不可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而调整药物。高血压患者需终生治疗,治疗方案很可能多次变换,因此,患者定期自测血压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正确评价用药降压效果的重要依据。
但为什么老李自测的血压数值常与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呢?我们询问了曾任部队某中心医院院长的钟德富主任医师。据钟主任介绍。
高血压患者自己测不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上臂中点与心脏没放在同一水平
一般测量时采取坐位,双脚平放地面,背靠椅背,上臂裸露,桌椅高矮要适宜,使上臂中点位于心脏水平。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2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
比如只打到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听诊器内无声,有可能是心律不齐患者两次心跳之间出现的较长间歇。
3放气的速度不恰当
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差: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低压读数增高。
4测一次所得的结论可能不准确
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三次一般较稳定。应在放气后休息2分钟,再测两遍,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得的血压值。
5测血压前没有静坐休息
安静的环境可使患者感到舒适放心,所以,测血压前应静坐休息10分钟。此外,每次测血压时的基本体位应相同,以利于比较。
6每日测血压时间不固定
最好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测血压,比如上午8点,这样有利于比较血压的高低,找出血压波动的规律。
在固定时间固定测量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随时测量。
7听诊器头放的位置不正确
袖带的气囊应能包住上臂的80%,不要把袖子卷紧勒在袖带的上方。同时,每次测量前应将袖带中的气体放尽,否则血压值会越测越高。袖带下缘高于肘部1至2厘米,听诊器头不要塞在袖带下。
8血压计放的位置不合适
血压计水银柱的上端应处于测量者眼睛的水平,以便看得准确,最好不要让被测者看到水银柱的波动情况。
受检者上臂轻度瘫痪、疼痛、焦虑、吸烟过量、饮咖啡、饮酒、憋尿、测血压时谈话等。设备方面如气球的气门漏气、血压计的通道阻塞、检查者手凉、听诊器凉或环境寒冷。
以下因素可使血压值降低进餐后不久、心律不齐、休克或低血糖、肘位太高、水银不足、听诊器头压力过大。
而袖带下有薄衣袖、月经期和长期饮咖啡者一般不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高血压病人可早起测一次血压,早、中、晚饭前饭后各测量一次,通过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找到血压最高点。在血压达到最高点前1个小时左右服用降压药,这样药物才能真正起到有效降压的作用。
高血压测量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压计,气压表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亦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需达上臂周径的2/3。如果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2、选择合适的测压环境
高血压患者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衣袖与手臂间不应过分束缚,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膀肮充盈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3、选择正确的测压步骤
高血压患者应取坐位,被测的上臂应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于心脏水平,上肢胳膊与身躯呈45度角,袖带下缘与肘前间隙间距为2-3厘米,充气至挠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时为最大充气水平。如果加压过高会得到收缩压过高的结果。如果充气到达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时,即会导致“气囊充气性高血压”。然后逐渐放气,速度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第一听诊音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旧制单位血压读数应精确到2毫米汞柱)。充气压迫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血压升高的假象。
4、选择每天起床后(饭前)、睡觉前各一次
通过对我国正常人及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70%的人存在两个血压高峰和两个低谷,即清晨6-8点为第一个血压高峰;8点后开始下降,到中午12点至下午1点为第一个低谷;然后血压开始上升,到下午4-6点为第二个高峰,也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间;此后血压下降,到凌晨1-2点为全天最低点,也就是第二个低谷;最后血压逐渐上升,再进入次日的第一个高峰。
高血压病人如何正确测量血压?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不用每天测量,一周测量一到二次就可以了,而且要把测量的数据记录下灰,这样可以发现血压波动的变化,另外测量血压时最好选择在早晨,这样测量的结果更准一些。
确诊休克需要做哪些辅佐检查
休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不分年龄段的。休克按照临床病因病理有心原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这就需要我们在确诊休克时需要特别小心,除了做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外,还需要做一些辅佐检查的。
下面介绍确诊休克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1、动脉压测定
除休克早期外,病人动脉压均降低。有时用袖带血压计测血压时,血压已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但病人一般情况尚好,尿量亦无明显减少,如改用动脉内直接测压法测量可发现血压无明显降低,甚至正常。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收缩,袖带测压已不可靠之缘故。
因此,在应用升压药物过程中,如单凭袖带测压作指标,有可能造成升压药使用过量,反而增加心脏负担。故在测量血压的同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如脉率、神志、四肢皮肤颜色和温度、尿量等,以作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如有条件,最好作动脉穿刺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压。
此外,测血压应注意正常儿童血压低于成人;有高血压者,血压数值下降20%以上或较原来血压降低4kPa(30mmHg),应考虑血压已降低。测压处肢体局部肿胀压迫动脉,或肢体局部受压致血流不畅等因素,也可影响测量血压的正确性,应更换测量部位。
2、中心静脉压测定
测定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鉴别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因而对处理各类休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测定时将一根塑料管,通过静脉穿刺法,经周围静脉送入上或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导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并加入少许肝素,接用Y形管,在不测压时可作为补液通路。测压时应暂停呼吸,以腋中线第四肋间为"0"点水平。中心静脉压与右心室充盈压成正比。
在无肺循环或右心室病变的情况下,亦能间接地反映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它能反映心脏对输液的负荷能力。但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还有很多,如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的应用、肺部疾患、心脏疾病以及"0"点水平的不准确等,须加以注意。
自测血压到底准不准
时刻关注自己的血压状况是一件好事,因为人们偶尔去医院或诊所量一次血压无法反映出一个人的血压的正常状况,一个月内的平均值。自己在家测血压的话,心情就会比较平静,避免了在医院里的紧张情绪,这样测出来的就比较准确。
测血压最好选择早晚人体最接近平静状态的时间段,即清晨起床洗漱完毕后安静5分钟以及晚上睡觉前一个小时,要注意洗完澡半个小时内不要测血压。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吸烟、喝酒或喝咖啡,排空膀胱,至少休息五分钟;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避免因情绪波动或其他因素影响。血压波动实属正常,过度计较可能结果不是你的真是血压。因为血压本身有昼夜节律的变化,而且受诸多内外环境的影响,有一定波动,高血压患者不要因自测的几次血压值高低来随意调整药量,这样不利于血压的稳定。
自测血压使用血压仪时,一定要学会科学使用,尽量是现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后在自己回家测,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会不准确。正常人也很有必要量血压以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正常人至少一年一次,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时一周一测,不稳定时一天一测。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患高血压概率高,建议半年一测。
高血压患者如何轻松测血压
血压测量是了解高血压患者发病情况的重要措施,虽然操作简单,但仍需掌握一定的操作规范,如调整血压计袖带、选择测量手臂、注意测量时间及环境等,以免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
1、调整血压计袖带:水银柱式血压计较为常用,血压计的袖带太窄则测得的血压值偏高,袖带太长则测得的血压值偏低,一般宽度应能覆盖上臂长度的2/3,同时袖带长度(带气囊部分)需达上臂周径的2/3。
2、选择测量手臂:一般需测左、右臂的血压,以后固定测量较高一侧的上臂血压,如果双臂血压相差不大,可固定测量右臂血压。出现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应在健侧上肢测量。偏瘫肢体血管可能不正常,以致血压测量不准确。
3、注意测量时间及环境:测量血压时还要注意测量的时间和环境,应在安静、温度适当的环境里休息5-10分钟,避免在应激状态下如憋尿或吸烟、受寒、喝咖啡后测压。
Tips:在测量血压时,应观察袖带是否从旁鼓出,若鼓出应重新缠紧,以免产生误差,影响测量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