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科病中西医诊断及治疗
老年妇科病中西医诊断及治疗
老年性阴道炎的病因主要是妇女绝经、手术切除卵巢或盆腔放射治疗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缺乏,阴道黏膜萎缩变薄,上皮细胞糖原减少,局部抵抗力减弱,易受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表现为白带增多,多为黄水状,严重时可呈脓性,有臭味。有的患者有点滴出血,常伴外阴瘙痒,灼热感或盆腔坠胀不适,还可引起尿频、尿痛、尿失禁症状。妇科检查时阴道粘膜呈老年性改变,皱襞消失,黏膜充血,表面有散在的小出血点或片状出血斑。
在治疗上,可分为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
西医方面,局部用药:用1%乳酸或醋酸冲洗外阴及阴道,每日一次。冲洗后,塞入阴道乙烯雌酚片剂或栓剂0.25-0.5mg,共7—10天。外阴用抗生素软膏外涂。全身用药:可口服乙烯雌酚0.25-50mg,每日一次,共7—10天,以此来代替局部用药。过久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撤退性出血,故不可久用。
中医治疗同样可分为局部和全身用药。
局部中药熏洗,方用:黄芩15g,黄柏15g,蛇床子15g,甘草15g,水煎去渣,先熏后洗。此法可单用,效果显著。
全身用药:老年性阴道炎一般可辨证为脾肾阳虚。治宜健脾益肾。主要用白术,山药,人参,苍术,女贞子,菟丝子,黄芪,知柏,丹皮,茯苓,泽泻等。
总之,绝经妇女一旦发现分泌物增多、异味、阴道出血或接触性出血,应及时治疗。有条件者应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老人阴道出血原因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早已绝经,忽又发生阴道不规则的出血,西医称之为“绝经后出血”,是老年妇女所患妇科疾病的重要早期症状之一。中医也很早就认识到,这种“老年经水复行”的现象并非月经来潮,而是疾病的反映。例如清代的《傅青主女科》一书中说:“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岁,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人或谓老妇行经,实非经也”,“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
西医学认为,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很多,但不外良性与恶性两大类疾病。良性疾病中以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为多见,其它如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等;恶性疾病中,常见的有子宫内膜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等。两类疾病的比例,大约各占一半。因此,老年妇女一旦出现阴道出血现象,不管第一次出血的量是多是少,连续出血还是间断出血,都要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有的学者认为,老年妇女阴道出血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而出血量多的,其患恶性病的可能性要比出血量少者高4倍,不可等闲视之。老年妇女的下体出血,有时并非来源于生殖系统,如泌尿系的感染可能尿血,老年便秘可能引起肛门裂或痔疮出血,肠道肿瘤早期也可能有出血现象,因而弄清血的来源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确定是妇科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的,多采取手术治疗;良性疾病,则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
中医对老年妇女阴道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首先辨明病情的良性、恶性。对于良性疾病,要针对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并结合患者的其它症状及全身情况综合分析,将疾病分为虚、实的不同症候,给予辨证用药;对于恶性疾病,则采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在辨证方面,出血量多、色淡、质稀,并有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等症状的,属于气虚证;如果出血量不多,颜色鲜红、质稠,同时表现为腰酸腿软,咽干口燥,阴道干涩灼痛或阴痒等症状的,便属于阴虚证。
在以上症状的基础上,若同时见有带下量多,色黄、有臭味,说明不仅阴虚,而且还兼有湿热(或湿毒),属于虚中夹实证。如果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颜色紫黯有块,同时见有小腹疼痛拒按,或者小腹有肿块的,便属于血瘀证,这种病证是为实证。在治疗方面,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虚中夹实的则用补泻兼施法。例如气虚证,用补气止血的治法,可选用“安老汤”。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会了解到其实我,会出现老年阴道不规律出血和一些疾病是有关系的,因此想要更好的保证自己的两性生殖健康,那么就一定要关注这些常识,科学地去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老人阴道出血怎么回事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妇女,早已绝经,忽又发生阴道不规则的出血,西医称之为“绝经后出血”,是老年妇女所患妇科疾病的重要早期症状之一。中医也很早就认识到,这种“老年经水复行”的现象并非月经来潮,而是疾病的反映。例如清代的《傅青主女科》一书中说:“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风,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人或谓老妇行经,实非经也”,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
西医学认为,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很多,但不外良性与恶性两大类疾病。良性疾病中以萎缩性子宫内膜炎为多见,其它如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等。两类疾病的比例,大约各占一半。因此,老年妇女一旦出现阴道出血现象,不管第一次出血的量是多是少,连续出血还是间断出血,者要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的学者认为,老年妇女阴道出血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而出血量多的,其患恶性病的的可能性要比出血量少者高4倍,不可等闲视之。老年妇女发的下体出血,有时并非来源于生殖系统,如泌尿系的感染可能尿血,老年便秘可能引起肛门裂或痔疮出血,肠道肿瘤早期也可能有出血现象,因而弄清血的来源泉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确定是妇科疾病,属于恶性肿瘤的,多采取手术治疗;良性疾病,则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中医对老年妇女阴道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首先辨明病情的良性、恶性。对于良性疾病,要针对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并结合患者的其它症状及全身情况综合分析,将疾病分为虚、实的不同症候,给予辨证用药;对于恶性疾病,则采取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在辨证方面,出血量多、色淡、质衡,并有倦怠无力, 气短懒言主,小腹空附等症状的,属于气虚证。如果出血量不多,颜色鲜红、质稠,同时表现为腰酸腿软,咽干口燥,阴道干涩灼痛或阴痒等症状的,便属于阴虚证。在以上症状基础上,若同时见有带下量多,色黄、有臭味,说明不仅阴虚,而且还兼有湿热(或湿毒),属于虚中夹实证。如果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颜色紫黯有块,同时见有小腹疼痛拒按,或者小腹有肿块的,便属于血瘀证,这种病证是为实证。
肚脐眼周围疼 肠道疾病导致疼痛
肠道主要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肠道疾病也是引起肚脐周围疼的一个主要原因,肠道疾病中以阑尾炎引起腹痛的发病率最高,其主要特点:从上腹或肚脐周围疼痛转移至右下腹,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感,炎症扩展后会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正确快速的判断阑尾炎,能够及时采取就医诊断治疗。
产后风湿病怎么治疗呢
【不小心得了产后风湿病怎么治好呢】
1、中药药浴疗法:将中药液加入热水,38-40C;持续时间约20分钟,注意保暖。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2、产后风湿治疗方法,针灸疗法:针灸有通经脉、调气血、止疼痛、疏风散寒等功效,根据具体证候,灵活而治。
3、不小心得了产后风湿病怎么治好呢?针对产后风湿的治疗,当属“英平体系”(英平风湿骨病治疗体系)对于女性产后风湿有着很好的效果。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现代医学技术为手段,从调节机体平衡立论,取中西医诊断、治疗康复之精华而创立的风湿病绿色综合疗法。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产后风湿怎么治疗好?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了吧,产后风湿是一种疑难杂症,所以,产后的妈妈坐月子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一定要预防风湿疾病的发生,在产后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受凉,因为受凉很容易引起风湿病发生。
产后尿失禁有什么偏方 偏方三
配方:益智仁。
做法:将益智仁研末,每次6克,每日2-3次,用米汤调服。
功效:治遗尿、漏尿。适用于产后尿失禁。
来源:《实用妇科中西医诊断治疗学》
中医治疗妇科病
治子宫肌瘤:土贝母、桔梗、茯苓、丹皮、赤芍、桃仁、三棱、莪术、路路通、大黄各10克,鳖甲15克,乌贼骨40克。共研为末,每次10克,每日2次,黄酒送服,3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个疗程见效,2个疗程可愈。
治霉菌性阴道炎:虎杖50克、龙胆草40克、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黄柏各20克。加水13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待温度适宜时,坐浴2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2个疗程即可治愈。
治外阴白斑:何首乌、生地、当归、赤芍、苦参、蛇床子、百部各30克、花椒10克。用纱布包好,放入盆内水煎煮20分钟;加雄黄、冰片各6克,5分钟后捞出纱布包,熏洗患处15分钟~20分钟,每日1剂,1日洗2次。
治慢性盆腔炎:千年健、川椒、羌活、独活、红花、血竭、钻地风各6克,白芷、艾叶各10克,赤芍、川续断、桑寄生、五加皮、防风、归尾、制乳香、制没药各12克,透骨草100克。共研细末,装纱布袋中干蒸后在患部热敷,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8次为1个疗程,每剂可用8次,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
治外阴瘙痒: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30克,重楼、芒硝、苦参、蛇床子、黄柏、川楝子各15克。加水1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去渣,倒入盆内,待温度适宜时,坐浴,浸洗患处15分钟~20分钟,每日1~2次。一般连用3~6次即可显效。
头疼头晕失眠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头痛头晕与睡眠障碍,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不健康的病状,与社会、饮食、文化、流行疾病等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本人从事神经内科工作近20年,从神经疾病的重病,如脑卒中、癫痫、运动神经元病,到一般疾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头痛诸病、睡眠障碍等等,从国外国内的西医正规治疗,到个体化治疗,以及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的整个过程,反反复复,从理论到实践,从临床到理论,西医诊断的影像学诊断、脑电肌电诊断、临床定位诊断、病理诊断等等,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疾病,中药针灸推拿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疾病,各有利弊,各有短长。在长期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救治了许多的病人,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又不断的进京学习及探索,非常的忙碌,很少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就我目前诊治的头痛头晕与睡眠障碍,大多数病人与体质和饮食有关,长期进食肥甘厚味和辣椒等辛辣之品,导致痰聚、热毒积、络脉阻的情况,加上外感伤寒导致头部诸多不适。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帮助医生认识了更多的疾病,特别是脑病,如脑囊肿、脑瘤、脑动脉疾病、脑静脉疾病、脑炎、脑功能疾病等等,诊断是必须弄清的,诊断高不清而治疗,往往误诊误治,耽误治疗时机,但是有些病诊断出来后的治疗往往没有很好的办法。而中医药的辩证治疗有很多的优势。目前的状况是:西医诊断仔细明确的医生往往不懂中医,中医辩证治疗得法的医生不懂影像学等西医诊断。因此,现代中国需要的是既掌握中医又掌握西医的医生,这类医生是非常之少。有的人习惯称做“中西医结合”,实际上中西医目前还没有发现结合的方法,只是一个医生掌握了中医和西医两种技术。因为早就知道这一状况,因此本人在这十几年中不断地努力,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使自己“两条腿走路”,这样走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行医,觉得特别踏实。
用药治疗只是治法的一方面,还有一重要的方面是生活不良习惯也要改变,禁烟酒,忌辣椒,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休息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防治措施。西药的应用往往是止痛剂,而靠止痛是治愈不了疾病的,并且容易掩盖症状。我在治疗这类疾病的过程中,很少使用止痛剂,一年之中只开过不超过5张处方的止痛剂。中医药辩证治疗加生活不良习惯的改变,才能彻底的治愈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