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与安全期
哺乳期与安全期
有人认为,产后不来月经,不会怀孕,无须采取避孕措施。这种认识不全面。因为产后卵巢功能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如果产后不哺乳,月经常在产后28-42天来潮,有的3个月左右恢复月经。第一次月经大多数比平时量多,多无排卵,不哺乳的少数人,也偶有排卵。绝大多数的妇女产后2-3个月经周期后,卵巢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月经量也恢复正常,且有排卵。
哺乳期虽然不来月经,但仍然有排卵,故有的产妇在哺乳期间同样可以怀孕。有的妇女,当卵巢刚恢复排卵功能第一次排卵时,排出的卵细胞很快遇到精子,变成受精卵。这一切说明,所谓坐月子的哺乳期是“安全期”的说法是错误的,哺乳妇女不论是否已经恢复月经都具有受乳的机会,因此,哺乳期妇女在恢复性生活后,一定要避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哺乳期受孕对产妇健康十分不利,分娩的创伤还未恢复,又要怀孕或做流产术,当然是件痛苦而又损坏身体的事。尤其是带疤痕的子宫(多指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不光对子宫复原有影响,且产妇承担哺乳和养胎的双重责任,势必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的后果。因此,产后不可疏忽大意,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产后的避孕方法可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产后56天内禁止性生活;产后3个月内宜采用避孕套、阴道隔膜、体外排精等方法避孕,以避免和阻止精子进入阴道,达到避孕目的;产后3个月以后,宜放置宫内避孕器,俗称乐普。剖腹产者,宜在产后半年以上才能放避孕器;产后合并有阴道、盆腔感染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放置避孕器时间。放置宫内避孕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节育措施,且取出避孕器后照样可以怀孕,所以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产后10个月,也可采用避孕药。
哺乳期怀孕能喂奶吗
哺乳期怀孕不能喂奶,哺乳期继续喂奶对母子三人都有危害。哺乳期怀孕,对宝宝来说,首先是营养不够,乳汁慢慢减少,宝宝得不到足够的母乳,就会导致营养不良,所以还不如一开始就停止喂奶,给宝宝喝奶粉;其次,因为了怀孕后,妈妈必须为腹中的胎儿提供足够的营养,如果继续喂奶,妈妈的身体肯定吃不消,没办法提供两个孩子所需要的营养,特别是到了孕中期,胎儿的增长速度加快,需要更多的营养,如果孕妇一旦没跟上胎儿需要的营养,不仅会让孕妇身体虚弱,胎儿也会很脆弱。所以说,哺乳期怀孕了最好不要继续哺乳。
在这里,小编提醒各位妈友哺乳期不等于安全期。哺乳期不是安全期,新手爸妈最好做好避孕措施。很多人认为产后哺乳期不会来月经,就不会怀孕,因而根本不避孕,结果意外的怀孕了。其实,在月经尚未恢复之前,你的卵巢可能已经排卵了,就已经具备了怀孕的基本条件。所以千万别迷信“哺乳期就等于避孕”,在产后恢复性生活时,最好做好避孕措施。
哺乳期怀孕的征兆
有人认为,产后哺乳期就是“安全期”,过性生活可以不用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这是不科学的,据调查统计,约有1/3的产后妈妈会在月经恢复之前怀孕。这说明,哺乳期绝对不是“安全期”。下面总结了一些哺乳期怀孕的征兆表现,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则建议最好到医院做检查看看是否怀孕了。
1、 常有恶心呕吐感
很多哺乳期意外怀孕初期的孕妇都时常会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尤其是在一天的刚开始。这些哺乳期意外怀孕症状都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的症状相当轻微,有的则是很严重。除非是恶心、呕吐的非常厉害,才需要就医,否则这些都是哺乳期意外怀孕初期的正常现象。
2、奶水分泌突然减少
如果你以前奶水充足的话,突然在短期内感觉奶水量明显减少,这种情况哺乳期意外怀孕的机率比较大。
3、 早孕反应
和普通怀孕一样,哺乳期怀孕的症状用也会出现头晕、乏力、嗜睡、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恶油腻等,这些征兆称为早孕反应。
哺乳期不是避孕“安全期”
不少人认为,哺乳期不来月经,不会怀孕,喂奶是最好而简便易行的″避孕方法″,因此不需再采取避孕措施。诚然,妇女怀孕后,由于内分泌发生变化,卵巢停止排卵,月经周期也停止了,生小孩后,乳母在哺乳期内脑垂体前叶需分泌大量的催乳素,因而相对地抑制了脑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的作用,使卵泡功能受到抑制,而不能发育为成熟的卵子。所以,哺乳期的妇女,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内没有排卵功能,也不能受孕怀胎。但妇女产后,月经周期和卵巢排卵功能的恢复各人不一。有的产后28天就开始排卵,一个多月就来月经;有的特别是给孩子哺乳的妇女,恢复排卵和月经周期的时间要晚一些。但无论早、晚总是先排卵后来月经,如果在生产后第一次排卵时,未采取避孕措施,就同房性交受孕怀胎,此即怀了“暗胎”,也就是在分娩后还未来月经,就先怀胎有孕了。
因此,分娩后,乳母切不可怀着侥幸心理,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就同房性交,否则,一旦怀上“暗胎”,其结果是不得不施行人工流产,这使得产妇虚弱的身体受到伤痛,严重者可发生出血和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又给哺乳婴儿造成影响,不利于优生优育。对此,要忠告产妇:哺乳期不是避孕“安全期”!从分娩后第一次同房性交开始,坚持避孕。分娩后未来月经的妇女,应每隔四至六周去医院作一次检查,一旦发现怀了“暗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不科学的避孕措施
几种常见的民间避孕偏方不靠谱,是不科学的。诸如一下几类避孕方法。
“安全期”避孕
所谓的“安全期”是指女性来月经前7天和来月经后的头8天,人们也叫它“前七后八”。这段时间不是女性的排卵期,此时夫妇同房,一般不会使女方怀孕,所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安全期”。但用“安全期”避孕,虽然要求十分严格,实际上并非十分安全。
安全期”避孕法必须要准确地测定排卵期,它只适用于月经正常的女性。有时,一些女性会因为环境改变和情绪的变化,而使排卵期提前或推迟,就会让原本的“安全期”变得不准确。
现在的医疗科技越来越发达,在医院有一些方法可以准确的测出女性的生理期,可是生理期受很多的元素影响,经常是不稳定的。因此,在夫妻同房时还是要做好必要的避孕措施。
阴道冲洗法避孕
近年来,很多女性热衷于用阴道冲洗的方法来避孕。曾有报道称,美国有60%以上的女性经常进行阴道冲洗,她们认为经常冲洗阴道,除了能增进阴道的健康外,还能避孕。专家表示,这种做法并没有效果。
在性生活中,男性若发生射精,精子在几分钟内就可以穿过子宫颈到达宫腔,而在有限的几分钟内,女性很难在男性射精后及时完成整个阴道冲洗的操作,“而且一般人自己冲洗阴道,是达不到医院阴道冲洗的效果的。”
哺乳期避孕
有些人认为,女性在哺乳期不来月经,所以即使有性生活,也不会怀孕。专家表示,虽然不少产妇分娩后,两三个月才恢复排卵,但是不做任何措施就恢复性生活,很可能导致“暗胎”。
不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一个月后就会恢复排卵了,也就是说不哺乳的产妇在产后两个月左右就会来月经了。
即使不来月经,不代表女性没排卵,如果不做避孕措施,很容易怀上‘暗胎’。
刚十月怀胎完,女性身体还没恢复,又怀上下一胎,很多女性不得不拖着纤弱的身子去进行人工流产,对女性的身体有很大伤害。因此,哺乳期也应避孕。
女性的避孕方法偏方不可信
偏方1:紧急避孕药可常吃
网络原帖:每次过完性生活,男友都嘱咐我要吃一粒紧急避孕药。
专家纠错:紧急避孕药是在无防护性生活或避孕措施采取失败后的一段时间内,为了防止妊娠而采用的事后避孕方法。紧急避孕药激素量大,对人体伤害也很大,年内服用不要超过3次,1个月不超过1次,不能作为常规性的避孕方式。
偏方2:可乐杀精,喝花露水避孕
网络原帖:多种食物都可以避孕:比如:可乐可杀精、吃七七四十九个柿子可避孕,甚至喝花露水也有避孕功效。
专家纠错:目前没有确切证据显示:某种食品可以天然避孕。而花露水是由花露油加酒精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只能够杀菌、防痱、止痒,不能食用,更无法避孕。警惕可乐伤精子
偏方3:“前七后八”安全避孕
网络原帖:月经期前七天和后八天都是安全期。
专家纠错:所谓的“安全期”时间非常短,对于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而言,这段“安全”的时间仅为1周左右。安全期避孕法失败率高达14.4%-47%,且不适用于月经周期不规律、探亲期以及生活环境改变,相对来说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比较可靠。我们倡导女性采用科学、可靠的避孕方法。
偏方4:哺乳期=安全期
网络原帖:好不容易盼到了哺乳期这个天然避孕期,可以解禁啦!
专家纠错:女性有“排卵在先,月经在后”的特点,所以即使是在哺乳期间,也是要注意避孕的。特别是每天哺乳较少或哺乳期半年内乳汁稀薄、乳量不足或哺乳期超过半年的新妈妈们一定要注意避孕。相当比例的妇女就在哺乳期间莫名受孕,不仅影响了哺乳,更可能面临人流等后果。
偏方5:小腹贴麝香虎骨膏
网络原帖:民间传统秘方,麝香可以避孕,所以性生活时在肚脐旁贴一张膏药,没有吃药那样伤身!
专家纠错:麝香有活血化瘀之用,可能会导致女性流产,但不能避孕。麝香可导致不孕
黄体酮期是什么时候 黄体期是安全期吗
不是。
因为黄体期是整个月经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并且处于排卵期之后,所以不能与安全期划上等号,而安全期又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排卵期安全期包括月经干净那天一直到排卵期开始的前一天,排卵后安全期则是从排卵期结束后的第一天到下一次月经来潮。
哺乳期会怀孕吗
很多新妈以为哺乳期就是安全期,其实是错误的想法,哺乳期是有可能怀孕的。一般来说,生育能力在哺乳期会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生育能力。虽然妈妈可能产后几个月都不来月经,但你的身体通常会在第一次月经复潮前排出产后第一颗卵子。
也就是说,直到两周后月经复潮时,你才会知道自己已经排卵了。而在此之前,如果你有同房而没有采取避孕措施,就有可能在哺乳期怀孕。妇女哺乳时,卵巢功能受到抑制,理论上认为不易怀孕。但有报道说,哺乳妇女产后5周即可怀孕。怀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因此认为哺乳期同房并不安全。
女人真的有安全期这回事吗
安全期是怎么来的?
新生命的诞生开始于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而要想达到避孕的效果,就要想方设法阻挠它们的相会。安全期避孕采取的策略是计算卵子的出场时间和可能的受精时间,并让精子避开这些时间再出来活动。
排卵和受精的过程存在一些规律。一般健康女性会在每个月规律地排卵,一个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排卵日大致在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卵子在排出可存活1~2天,而精子在进入女性阴道后大约可以存活3天。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女性的生理周期大致确定出容易怀孕的“危险期”,其余的时间就是所谓的“安全期”了。在“理想状态”下,在安全期中进行性行为也不会使精子与卵子相遇,以此达到避孕的效果。
安全期如何计算
举个例子,小丽的月经非常稳定,都是每个月的1号来临,5号结束。那么她的排卵日就是1号的前14天,也就是16号左右。那么每个月的11号到20号为排卵期。除去排卵期和月经期,那么小丽的排卵前安全期为6号到10号,排卵后安全期为21号到30号。
安全期避孕真的安全吗?虽然安全期自然又经济,但是安全期并非绝对安全,卵巢排卵也并非每次都会乖乖听话,她可能会提前,延后也有可能,此时安全期的判断就会变得无效。因为有些妇女有时因健康情况、环境改变及情绪波动等可以使排卵推迟或提前,这样按月经周期推算出来的排卵期就不够正确。据国外有关专家统计,采用安全期避孕的失败率高达14.4%~47%,所以建议各位还是采取更加保险的避孕措施为好。
一般而言,学者人为地将女性一个完整的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与安全期。而安全期又可以细分为排卵期与排卵后两个时期。一般而言,后安全期相比于前安全期更安全,这是由于前安全期的长短更容易受外界刺激,如情绪变化的影响。
女性月经由于各自生理条件的不同,因而有各自的规律。而生理周期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她的安全期是否规律。通常来说,身体健康,之前生理周期较为稳定的女性的安全期更容易准确推断。不过我们也要考虑最近一段时期她的情绪变化,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因素对于生理周期变化的影响。
安全期的推算最简单易行的是日历法,即根据以往生理周期的长短来推断她未来短期内身体的生理状况处于哪一个时期。不过相比较而言,这种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的方法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比如体温法。这是因为女性在排卵时体温会有较明显的升高,这种现象会持续到月经开始时。这样,根据以往的规律再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就能得到较为准确的预测。
虽然统计数据表明安全期避孕的几率可以达到80%以上,但实用角度来看还不如安全套或者口服避孕药。虽然安全期不采取避孕措施有助于增进你和她之间的感情,不过终究是一个冒险。更何况女性的排卵受到多重因素,包括情绪与体制的影响。因此,如果你还没有承担责任的觉悟,那还是更加慎重一些吧。
计算安全期看似没有副作用,但它受到生理周期波动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用来避孕效果实在不靠谱,一点也称不上“安全”。要想放心享受避免中招,还是选择药物、避孕套等可靠的避孕方法吧。
哺乳期怀孕喂奶的危害 哺乳期需做好避孕措施
产后哺乳期并不是安全期,哺乳期没来月经同房根本不能避孕,因为哺乳期月经没有恢复前,卵巢有可能已经排卵了,若不做好避孕措施,哺乳期妈妈很可能会出现意外怀孕的情况,所以妈妈产后只要恢复性生活,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