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肾病当肾亏
别把肾病当肾亏
你来晚了:肾病就是突然袭击
肾脏的毛病跟其他病还不一样,像肝脏毛病、心脏毛病,或者胃病,各自主观的症状会比较明显,患者会觉得胸闷、胃痛。
但肾脏毛病,例如蛋白尿或者血尿以及高血压,你自己可能都没有感觉的,等明显感觉到自己胃口不好或者头昏,那个时候可能已经是尿毒症了,已经是肾病晚期了。
我们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人,一直还在工作,只是最近一个月说胃口不好,去医院一查,肾就已经进入到尿毒症了,这种病还是不少。再追问追问病史,他可能两年前血压高,或者体检时有一些蛋白尿,但一直没有去看过,这些还是比较可惜的。
肾亏不是肾病:你听说过“中医药肾病”吗?
中医所说的肾和西医的肾脏是有区别的,西医的肾是实的,就是两个肾脏,包括输尿管等等。中医的肾是一个虚的概念,他是一个先天之本。举个例子:现在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中医也说你是肾亏,这是中医和西医的不一致。
西医说你肾有问题的话,中医肯定说你肾亏;如果中医说你肾亏的话,对我们而言,不一定你的肾脏就有问题。
中医是我国的国医,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这个我是认同的。但现在的一些电视节目,我认为有不恰当的地方,比如说检查出身体出问题了,他们就推荐你吃什么药,这个我觉得不一定很妥当。
中药不一定肯定是安全的,所以用药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当心的。最明显的就是以前那个马兜铃,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很多,包括黄芪、天仙藤等等,都含这个成分。
马兜铃酸是明确会引起肾脏急性或者慢性损伤的,甚至于国外的学者把这类病症命名为“中草药肾病”。我们觉得这个名词不是很妥当,认为叫“马兜铃肾病”更妥当一点。但是这也提示说,中药用药还是要当心的。包括我们看很多中药的说明书,里面的毒副作用是“不详”,放在西医里,这是需要做独立实验什么的,中药就是很多东西不明确。
肾亏肾虚的护理
肾功能好的人,精神好、脚步轻快、睡眠好、耳聪目明。相反,肾功能差的人,夜尿多,常常头昏眼花,腰痛腿软,精神乏力,眼圈发黑,容易脱发。另外,判断自己肾功能的好坏还要注意日常的尿量,一般正常人每天的排尿量应该在1000~2000(相当于2~4个矿泉水瓶)毫升左右,多于2500毫升或少于800毫升都可能是肾脏出现了问题。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肾虚患者如何护肾呢?肾阴之水人人都要重视养护。除了适当用药外,医院的专家提醒您日常保养更为关键哦!
1.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2.饮食方面:无力疲乏时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消化不良者多喝酸奶,吃山楂;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羊肉、牛肉、人参、乌鸡、家鸽等。
3.经常进行腰部活动,这些运动可以健运命门,补肾纳气。还可多做一些刺激脚心的按摩,中医认为,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清喉定心,促进睡眠,增进食欲。
4.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工作再紧张,家里的烦心事再多,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也要按时休息。
肾亏怎么补
肾虚采用饮食调理方法可取得良好效果。
一、杜仲腰花 :取杜仲、川断各 15克 ,猪腰子 1对 ,白酒 25毫升 ,葱、味精、酱油、大蒜、姜、盐、白糖各适量。制法 :先将猪腰洗净切成腰花放碗内 ,加白糖、盐、酒 ;另将杜仲、川断煎取浓汁后加入腰花中。用武火烧热锅 ,倒入腰花速炒熟 ,然后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每日 1次。
二、茴香炖煮肾 :取小茴香 20克 ,猪腰 1对 ,葱、姜、盐、酒各适量。制法 :先将猪腰(即猪肾 )洗净后 ,在凹处剖一口子 ,将茴香、盐装入猪腰剖口内。用白线缝合剖口后 ,放入锅内 ,加葱、姜、酒、清水适量 ,用文火炖熟后食用。此法适用于偏肾阳虚的肾虚。
三、杞地山药粥 :取生地黄 20克 ,山药、杞果各 50克 ,大米 100克。制法 :将生地黄切碎 ,山药捣碎 ,和杞果、大米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 ,代早餐食。每日 1次。此法适用于偏肾阴虚的肾虚。
肾虚宜食物品
肾虚者宜吃下列食物。
芝麻
甘平,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如《本草经疏》中就曾记载:“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补肝肾之佳谷也。”尤其是肾虚之人腰酸腿软,头昏耳鸣,发枯发落及早年白发,大便燥结者,最宜食之。
粟米
又称谷子、稞子。能补益肾气。《名医别录》及《滇南本草》中都说到“粟米养肾气。”明·
豇豆
又称饭豆、长豆。性平,味甘,能补肾健脾,除脾虚者宜食外,肾虚之人也宜食用,对肾虚消渴、遗精、白浊,或小便频数,妇女白带,食之最宜。《本草纲目》曾这样记载:“豇豆理中益气,补肾健胃,生精髓。”《四川中药志》也说它能“滋阴补肾,健脾胃,治白带,白浊和肾虚遗精。”
牛骨髓
有润肺、补肾、益髓的作用。《本草纲目》说它能“润肺补肾,泽肌,悦面”。对肾虚羸瘦、精血亏损者,尤为适宜。
狗肉
性温,味咸,除有补中益气作用外,还能温肾助阳,故肾阳不足、腰膝软弱或冷痛,食之最宜。《日华子本草》认为:狗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功。”《医林纂要》亦云:“狗肉补肺气,固肾气。”清代医家张璐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下元虚者,即肾阳虚弱、命门火衰是也。
羊骨
性温,味甘,能补肾强筋骨。《饮膳正要》认为:“羊尾骨益肾明日,补下焦虚冷。”《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脊骨补骨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羊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唐代《食医心镜》还介绍:“治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得:羊脊骨一具,捶碎煮烂,空腹食之。”对肾虚劳损,腰膝无力怕冷,筋骨挛痛者,最宜食之。
猪肾
性平,味咸。唐·
淡菜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干贝
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干贝补肾,与淡菜同。”《本草求真》中也说它能“滋真阴”,实则指滋补肾阴之义。
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本草经疏》曾有记载:“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嘉枯本草》认为:“鲈鱼,多食宜人,作蚱尤良。”凡肝肾阴虚,或脾虚胃弱者皆宜。
桑椹
俗称桑果。性寒,味甘,有补肝、益肾、滋阴的作用。如《滇南本草》云:“桑椹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清·
芡实
性平,味甘涩,有益肾固涩、补脾止泄的双重功效。《本草经百种录》称之为“脾肾之药也”。《本草从新》亦说它能“补脾固精”。《本草新编》中还说:“芡实不特益精,且能涩精补肾,与山药并用,各为末,日日米饭调服。”凡肾虚之人遗精、早泄、带下、小便不禁或频多者,宜常食之。
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肾虚和肾亏的区别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主要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 中医所指的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 肾虚的症状: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也就是说表现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肾虚的症状在脑力方面表现为:记忆力下降 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
肾虚的症状在情志方面表现为:情绪不佳 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等。
肾虚的症状在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自信 信心不足,缺乏自信,工作没热情,生活没激情,没有目标和方向。
肾虚
肾虚的症状在性功能方面表现为:性功能降低 男子性兴趣降低,性欲降低,阳萎或阳物举而不坚,遗精、滑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见精子减少或精子活动力减低,不育。女子子宫发育不良,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减退,不孕等。
肾虚的症状在泌尿方面表现为: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症状。
肾虚的症状还可能有:早衰健忘失眠,食欲不振,骨骼与关节疼痛,腰膝酸软,不耐疲劳,乏力,视力减退,听力衰减。 脱发白发头发脱落或须发早白,牙齿松动易落等。
容颜早衰 眼袋、黑眼圈,肤色晦暗无光泽,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色斑,中年暗疮,肌肤缺乏弹性;嗓音逐渐粗哑,女性乳房开始 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早秃等。
肾亏是肾虚、肾气虚的俗称。肾藏精,肾虚以肾精不足为主要症状,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昏、耳鸣、健忘、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临床表现可偏于肾阴虚,或肾阳虚。
女性的肾气虚症候有很多,例如头发早白、头昏目眩、耳鸣、眼花、盗汗、不眠、筋骨萎弱、腰膝酸软、月经减少、白带清稀、同房次日晨起腰痛如折、或是僵硬等等。
肾虚不仅令女性的美丽不复存在,而且还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疾病,因此危害非常大。在这里主要你为您提示女性肾虚肾亏肾的十大状况写真。
(一)黄褐斑
分柝:肾气不足,不能泫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
(二)黑眼圈
分柝: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是肾虚,许多其他器官有病,时间长了都会积累到肾,就是我们常说的“久病及肾”这都会表现出黑眼圈。
(三)怕冷
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湿煦身体,就会出现怕冷。
(四)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因素。肾虚引起者常伴有头晕体虚,腰腿发软,小腹胀
痛等症状。
(五)不孕
肾阳不足,不能摄精成孕,常伴有月经色淡,腰酸痛楚,头晕,怕冷,疲惫乏力等症状。
(六)腰酸痛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可反应为腰酸痛,其特点为劳累后隐隐作痛。
(七)骨质疏松
原因:肾主骨,肾虚易出现骨质疏松,此在更年期后的中老年妇女中尤其常见。
(八)口干唇燥
原因:中医认为肾为水之本,肾虚会导致体内水分布的不平衡,因此肾虚会出现口干唇燥,同时常伴有血糖升高等症状。
(九)夜尿清长
肾主水,肾阳不足,就会出现夜尿色清且量多,同时会伴有肢冷,乏力等。
(十)烘热出汗
原因:卵巢功能衰退后出现烘热,出汗,心悸等更年期综合症,中医认为肾气衰是其根本。
别把肾病当肾亏
肾虚是中医提出来的。中医所指的肾虚并不是一个独立疾病的名称,而是一组征候群。也就是说,肾虚并不是指肾脏有了一个什么疾病,大部分肾虚的患者无论是肾脏的结构或是其它脏器的结构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因此,肾虚的患者做B超检查那自然是什么也看不到的。但是,现如今“肾虚”这个词已经跨出了一个医学名词的范畴,更多的是充当广告招牌,当你拿起报纸、打开电视看到的或听到的最多的医学词汇就是“肾虚”。
进行肾脏B超检查尚没有考虑到中医诊断“肾虚”的需要,故而也不可能依赖B超检查出肾虚时候的肾脏是否有着异常情况。那么,肾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能令众商家不遗余力地叫卖并让患者如此着迷?原来中医说的“肾脏”并不是人体的单一内脏。从中医理论来看,肾脏的功能范围也远远超出西医理论的功能范围。
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等功能。由此看到中医范畴的肾脏功能之重要远远超过西医范畴的肾脏功能。就说肾藏精吧,是指生命的基本物质是藏之于肾的,其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者结合,储藏于肾,供给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发育到青春期时,肾的精气开始旺盛,女子有月经来潮,男子有精液排泄,性机能也逐渐成熟,这些都与肾的精气有关。
随着人体的衰老,肾的精气逐渐衰减,性功能减退甚至消失。所以,当人们体质较弱、年纪增大、到了多病之秋时,人体的精气也就自然不足了,此时阴阳失衡,就出现了许多相应的征候群,中医就称之为肾虚了。西医说的肾脏则是人体腰部长的那实实在在的器官———肾脏,它是人体排泄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
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都要经过肾脏以尿的形式排泄出去。此外,肾脏还有一些内分泌功能,如:参与人体水、电解质和血压的调节,还与红细胞的生成有密切的关系等等。肾脏也患许多疾病,如肾炎、肾结石、肾结核、肾肿瘤等等。这些疾病都使肾脏发生了器质性的改变,通过实验室检查或经超声、X线检查都可明确诊断,它们和中医的肾虚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中医的肾虚可以是疾病所致,也可以是衰老的结果,与西医的肾脏疾病不是一个概念。
在治疗上,西医是以针对肾脏客观存在的病变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而中医治疗肾虚则是一个“补”字。补肾成为男女皆宜和延年益寿的常用办法,但盲目地补肾并不可取,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方能达到目的。中医的肾虚只是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的概念,而不是指人体解剖上的肾脏有了病变。因此,肾虚并不等于肾脏有病。
笼统的讲,肾虚是一种中医的说法,肾病则是西医的一种诊断;肾虚不能用西医的检测手段检测出来,而西医也无从确切的判定肾虚病人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病情阶段;肾虚的病人重在于“补”,而患肾病的病人则需要进行临床治疗。总之,一句话,肾虚并不能等同于肾病,需要大家区别对待。
别把肾病当秋乏
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秋天,很多市民会感觉疲乏,一般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专家提醒,在一定的条件下,“秋乏”可能是慢性疾病的征兆。
今年40岁出头的耿先生是一名中学教师,最近常常感到疲倦乏力,他自以为是刚刚开学,事情繁琐引起的,加上人们常说“秋乏”,他以为休息一下就会好。前几天,他又感到胃部有隐隐的不适,认为是老毛病胃炎又犯了,就照旧吃胃药,却不见好转,而且食欲不振,感觉恶心。症状越来越明显,直到忍受不住,他才前往医院就诊,诊断结果竟是肾病。
专家介绍说,秋季人体出汗比夏季有所减少,体热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会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的现象。“秋乏”属于生理现象,很容易缓解。而有些疲乏是病理性的,是由疾病引起的,这就要老人们引起重视。
这些秋乏要当心
如果市民在秋季感觉乏力的时间比较久、频率比较高就要引起注意了。比如内分泌障碍时,由于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血钠降低、脱水、低血压等,让老人常发生疲乏;也可因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肌肉组织消耗而引起疲乏感。另外,心肌炎、流行性感冒早期,也常以疲乏无力为突出症状。
还有糖尿病也是最常见的导致乏力的疾病。患者由于糖代谢失常,故易疲乏、虚弱无力,且有口渴、消瘦、多食、多尿等症状。老人们尤其要注意,慢性心脏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阻碍了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时,都会有疲乏的感觉。这些疾病引起的疲乏,一般来说都是需要经过治疗才能缓解的。
肾虚和肾亏是同一个疾病吗
亏的意思是不足,以肾来说可以是功能作用的不足,就是肾阳虚。如果是基础物质的不足就是肾阴虚。一般来说,功能作用的不足,也会导致基础物质的减少,阴阳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肾虚如果出现在男性身上,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性功能的障碍,有问必答网专家指出,其实,肾虚和肾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般人会把两个疾病当作是一个疾病,但他们在医学的角度来说,是两种不同的症状,需要区别对待。
肾虚和肾亏是同一个疾病吗
肾亏是肾虚、肾气虚的俗称,肾藏精,没有临床症状,肾虚以肾精不足为主要肾病症状,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昏、耳鸣、健忘、腰、遗精、阳痿等,临床表现可偏于肾阴虚,或肾阳虚。
亏的意思是不足,以肾来说可以是功能作用的不足,就是肾阳虚。如果是基础物质的不足就是肾阴虚。一般来说,功能作用的不足,也会导致基础物质的减少,阴阳两者可以互相转化。肾功能的减退,男女皆有,并不独厚于男性,只是男性受到以讹传讹的错误观念,或是与身俱来的自然压力,所导致的肾亏症多一些。
肾虚的原因一般可分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房劳过度和病后失养等几种情况。先天不足是因为母体虚弱,精血不足,或病后受孕,或孕妇营养欠佳,导致胎儿发育不良,甚至早产,胎儿长大之后易肾虚。后天失调则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足或过度劳累,肾精不能有效补充,日久则虚。
长期过度劳累和房劳过度则肾精耗损不复,必然导致肾虚。大病之后,消耗太过,若不及时养护,也会累及肾虚。若能从以上几方面注意养护,则能充沛肾气,保持健康。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可能出现肾虚的表现,而性生活过于频繁,这与加重病情,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体比较虚弱,例如感冒,或者处于经期的时候,最好就不要进行性生活了,这样不仅会传染病菌,还可能导致肾虚的出现。
肾虚肾亏对照检查
肾虚肾亏对照检查,“肾虚”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词汇,中医所指肾虚通常是肾阴虚、肾阳虚、阴阳两虚。它涵盖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和消化、呼吸、血液等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只有正确了解肾虚症状,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治疗。
如果出现肾虚,具体表现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希望您了解后,对您更好认识肾虚有一定的帮助。
1.情志方面:情绪不好,情绪常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不耐疲劳,乏力等。
2.脑力方面: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记忆力下降;
3.泌尿方面:尿频,尿等待,小便清长等症状。
4.意志方面:没有自信,信心不足,工作无热情,生活无激情,没有目标与方向。
肾虚患者体征变化:容颜早衰,出现眼袋、黑眼圈,肤质粗糙、干燥,出现皱纹,肤色晦暗没有光泽,色斑,中年暗疮;女性乳房开始下垂,腰、腹脂肪堆积;男性脱发、白发、早秃,牙齿松动易落等。
肾虚对照自查性能力方面,只有了解自身病情,才能更好的的预防和治疗。
男性--性功能降低,男子性欲望降低,性欲降低,阳痿或者是阳物举而不坚,滑精、遗精、早泄,显微镜检查可以看到精子减少或者是精子活动力降低,不育;
女性--子宫发育不良,例如幼稚子宫、卵巢早衰、闭经、月经不调,性欲降低,不孕等。
其他症状:视力下降,听力减退,失眠健忘;骨骼和关节疼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嗓音逐渐粗哑。
肾虚肾亏对照检查,要求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肾虚的效果,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好的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肾亏与肾病的鉴别诊断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具“藏精”功能,肾精充盛则人能正常地发育和生殖,反之男子就易发生阳痿、遗精,女子就易发生不孕、闭经等病症;此外,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人若骨、髓、脑三者健壮充盛,则智力聪敏、精力充沛、身体强健。如年老肾虚、年幼肾气不足或因房劳太过、久病失养耗伤了肾精,就会导致腰膝酸痛、反应迟钝、动作缓慢。
中医还有“肾主纳气”之说,是指肾能帮助肺吸气,故称“纳气”。临床上常可见到年老肾亏者,由于纳气困难,出现呼多吸少的气喘病;人老了往往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聋,中医认为这也是肾亏之故,因为“肾开窍于耳”;人体毛发生长脱落的过程,更反映了肾气盛衰的过程。肾气盛者,毛发茂密,有光泽,正所谓“肾,其华在发”,肾气亏者毛发枯萎、发白,甚至脱落;至于某些慢性腰痛,也与肾亏有关。
由此说来,患者出现上述种种功能障碍,都说明肾脏出现了亏损,与西医所说的肾脏有病如肾炎、肾功能衰竭等截然不同。临床上还有另一种倾向,有些真正的肾脏病患者及其家属认为,肾脏有病是肾亏造成的,于是滥服补肾药物,殊不知许多肾脏疾病如急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等与肾亏无关,因而服用补药只能使病情加重。患有肾脏疾病的人,如想接受中医治疗,一定要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服用中药。
肾虚肾亏吃什么呢
动物肾脏:
食用动物肾脏具有补肾益精作用,是中医学“以脏养脏”理论的具体体现。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某些稀有微量元素,故既有滋补又有强壮之功。
海参:
可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富含碘、锌等微量元素。能参与调节代谢,降低血脂。所含的粘蛋白质及其它多糖成分有降脂抗凝、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滋养肌肤、修补组织等作用。
虾:
能工巧匠补肾壮阳、通乳排毒。富含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钙、磷尤其丰富,是壮骨佳品,虾肉的提取物中还含有免疫增强物质。
芡实:
具有补肾固精、补脾除湿功能。含淀粉、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与枸杞子同煮粥食。
此外,动物肉类、鸡蛋、骨髓、黑芝麻、樱桃、桑椹、山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肾功效。
肌酐增高意味着什么
血肌酐浓度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但是血肌酐与肌酐清除率并不完全一致,肌酐清除率较血肌酐更为敏感。在肾功能减退早期(代偿期),肌酐清除率下降而血肌酐却正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上时,血肌酐才开始迅速上升,因此当血肌酐明显高于正常时,常表示肾功能已严重损害。由于肌酐清除率还受到肾小球浓缩功能的影响,在肾浓缩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血肌酐就是反映肾小球功能的最可靠指标。
由于肾的代偿能力很大,在肾疾病的初期,血肌酐浓度一般不升高,只有当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一半或更多时,血肌酐浓度才见增高,所以其灵敏性较差。一旦出现持续血肌酐增高,常提示预后严重。
肌酐检测值增高主要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也常见于多囊肾病。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中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只有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1/3时,血中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到损害,因此,血肌酐增高同时参考尿素氮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