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抽惊会让宝宝变傻吗
高热抽惊会让宝宝变傻吗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首次发作年龄于生后6个月至3岁间,男孩稍多于女孩,绝大多数5岁后不再发作。惊厥发生在热性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大多39℃)时,70%以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其他伴发于出疹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或急性痢疾等,但不包括颅内感染和各种颅脑病变引起的急性惊厥。由于6月-3岁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善,分析、鉴别和抑制能力较差,以致弱的刺激(如发热)也能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
惊厥发作可造成脑损伤,脑损伤也可以引起惊厥。研究表明,一次惊厥发作对近记忆力有一过性影响,相当于脑震荡所致损害;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脑损害而致智力低下。因为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动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高热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从而导致脑损伤。
高热惊厥分为单纯性惊厥和复杂性惊厥两种。单纯性惊厥多数呈全身性发作,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发作后孩子除原发疾病表现外,一切恢复正常,不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因此惊厥发作时对大脑的影响较少。在一次发热疾病过程中,大多只有1次,个别有2次发作。约50%的孩子会在今后发热疾病时再次或多次惊厥发作。对单纯性惊厥,一般无需做脑电图检查。复杂性惊厥主要特征包括:一次惊厥发作持续5分钟以上;24小时内反复发作超过2次;反复频繁的发作;累积发作总数5次以上。复杂性惊厥对脑的影响很大,而且很可能发展为癫痫。对复杂性惊厥,则必须做脑电图及颅脑影像学等检查。
高热惊厥的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但是其中有少数患儿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高热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而且惊厥引起脑损伤和年龄也有密切关系。小儿惊厥持续30分钟以上可以产生神经元缺血性改变,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脑组织代谢活跃,神经细胞处于生长、分化旺盛时期,正在发育的脑组织最易受损害,所以惊厥发病年龄越早,其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可能会越高。一种认为,在高热惊厥前,神经系统已出现异常,这种小儿即使不发生高热惊厥也会出现智力低下,即认为高热惊厥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并非惊厥本身所致,而是存在于高热惊厥起病之前,高热惊厥与智力低下并非因果关系,而是共同原因所决定的。
宝宝发热惊厥的表现有哪些
小儿发烧抽搐主要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突然地意识全无、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两眼上吊、肢体肌肉僵硬地不停抖动、脸色发紫、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这就是抽搐的表现。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目前没有太好的方法进行预防。而且,大多数的高热惊厥都是良性抽搐,不会“抽傻”孩子,所以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果既往有热性惊厥的病史,发热时可积极行物理降温;当体温大于38.0℃时可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宝宝发烧后出疹子怎么治疗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即可痊愈);无特效药物;正确护理的意义大于药物治疗。
(1)大部分书籍认为不需治疗。个人建议:如果其他症状不明显,起码要进行物理降温。
(2)对症处理:服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小儿美林、泰诺、百服宁等药物降温),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小儿清解液等)
(3)温度太高希望家长就诊处理,防治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提示:高热惊厥一般没有后遗症,不会给宝宝造成什么根本性损伤,也不会给宝宝烧“傻”或者抽搐等其他问题,但是妈妈们肯定会为此吓一跳,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就诊会让妈妈们更放心些)。惊厥用药不适合家庭使用,所以不多介绍。
(4)特别提示:幼儿急疹不需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无效。相反使用抗生素倒可能引起其他疾病。
三岁宝宝高烧惊厥怎么办呢
高热惊厥可造成脑细胞水肿、脑缺氧,甚至导致脑细胞的损伤,引起大脑功能的紊乱。每次高热惊厥都会给大脑细胞带来新的危害,惊厥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大脑的损伤就越大,严重者还会造成永久性大脑损伤。反复出现高热惊厥的宝宝,将来可能会发展成癫痫,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智力落后甚至呆傻,故家长应重视。发现宝宝惊厥后应采取如下方法及时处理:
(1)发现宝宝抽风,家长要保持镇定,立即使孩子卧床,尽快解开孩子的衣领纽扣及裤带,并使其保持安静,头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为防止舌咬伤,可用纱布包好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之间,没有压舌板的可用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患儿的大牙中间。口腔如有分泌物、食物,要及时清除干净。
(2)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或手指压人中、合谷等穴位。
(3)如在惊厥时伴有高热,就应服退热镇定药。用冷毛巾敷头部,枕冷冰袋或用33%温酒精擦浴退热。
(4)待孩子惊厥停止后,送到医院就近治疗。如惊厥不能很快停止,有条件的就请医生到家中处理或急送医院进行处理。
小孩发烧抽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发烧抽搐对于孩子的健康影响比较大,经常在生活上出现了感冒发烧的小孩子,是很容易发生高温惊厥的情况的,此时的家长一定要了解怎么样给孩子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措施,避免让小孩子出现了抽搐的同时,对大脑造成严重的缺氧性损害。
儿童发烧后出现抽筋,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高热等),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
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易发高烧体质的小宝宝。患儿体温急剧升高之际,体温越高越容易发作。发生高温惊厥时,会出现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等症状。罗有同称,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就最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筋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不少家长认为,高热抽搐会把宝宝的大脑烧坏,一旦发生抽搐就惊慌失措,用力地猛掐宝宝的人中、涌泉等穴位,常常弄伤宝宝稚嫩的肌肤。其实,绝大部分高热抽搐不会危及患儿的生命,也不会伤及大脑留下后遗症,家长不必太过于慌张。但抽搐发生时,宝宝神志不清,这时如果宝宝嘴里的呕吐物吸入气管,就会引起窒息的危险。因此,需要家长镇静、及时地处理孩子口腔里的呕吐物。
一岁宝宝饮食禁忌 柑橘类水果不能大量食用
柑橘含有叶红素,6个月前不建议喂食,6个月后给宝宝喝也必须少量,因为过多的胡萝卜素积累会让宝宝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睡眠不踏实,还可能导致宝宝夜惊、啼哭、说梦话等。
如果是过酸的柑橘,还会刺激宝宝娇嫩的食道,让宝宝变得不爱吃饭。
冬季护理宝宝有哪些误区
1、洗澡水温过高
冬季,妈妈会觉得给宝宝洗热水澡宝宝会更干净更舒服,最重要的是,宝宝不会因为水凉了感冒。医学研究证明,宝宝洗澡时室温应在24-30℃,水温在38-40℃,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剧皮肤干燥程度。
2、长期给宝宝戴口罩
冬季,外出时妈妈常常给宝宝戴上口罩,以为这样可以防寒防感冒,但其实这样并不科学。因为当鼻子吸进冷空气,经过弯弯曲曲的管道,进入肺部时,已接近体温。宝宝的耐寒能力也可以通过这种生理功能的锻炼来增强。如果整天戴口罩,鼻腔及整个呼吸道的黏膜得不到锻炼,宝宝反而变得娇气,稍微受寒就更容易感冒。
3、过度保暖易诱发捂热综合症
捂被综合征又称“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婴儿包裹过暖时常导致婴儿身体高热、大汗淋漓,高渗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症状,导致机体缺氧而发生惊厥抽搐或昏迷。若抢救不及时,可很快休克乃至死亡。侥幸存活的患儿,也会遗留有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呆傻、聋哑、癫痫等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
发烧抽搐翻白眼怎么回事
高热惊厥是指除颅内感染及其他原有的神经系统疾病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超过38.5℃时的突发性惊厥,5岁以下宝宝发病率为2%~5%。其中6个月~3岁的宝宝发病率最高,男孩多于女孩,惊厥也多发生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开始后的12小时内,一般短暂发作为数10秒之内,严重的也可达10~30分钟以上。发作后很快清醒,一次高热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惊厥。
并不仅仅高热会引发惊厥,也有一类为无热惊厥,常发生在一些非感染疾病,如颅内出血、脑水肿、癫痫、脑发育不全、脑积水、小头畸形,以及营养障碍、代谢紊乱(如低钙惊厥)、低血糖症、食物中毒、药物中毒及某些农药中毒等等。高热惊厥发作时样子有点吓人。宝宝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呼叫宝宝也没有反应,头向后仰或歪向一侧,双眼往上翻或斜向一侧或频繁地眨眼,脸色、嘴唇颜色苍白或发乌,牙关紧咬,口吐白沫(如果咬伤舌头时会吐血沫),四肢僵硬或有节律地抽动,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就是俗称的抽风或抽羊角风的表现。
当家中的孩子出现高热惊厥这种现象之后也不必过于惊慌,家长应该尽快地将孩子的衣裤松开,让孩子处于通风的地方,并且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有的孩子高热惊厥的时候还有可能呕吐,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这样能够避免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导致窒息。
宝宝发烧惊厥怎么办
一般来说,宝宝发烧的话家长们都是特别头疼的,因为不知道给他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退烧是比较好的,这主要就是由于发烧是会伤害到宝宝大脑里面的神经系统的,如果持续发烧的话就很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的产生,但是当高烧不退的时候是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及时去退烧的,这个时候自己的宝宝就会出现高烧惊厥的情况,这是非常常见的并发症的。
高热惊厥可造成脑细胞水肿、脑缺氧,甚至导致脑细胞的损伤,引起大脑功能的紊乱。每次高热惊厥都会给大脑细胞带来新的危害,惊厥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大脑的损伤就越大,严重者还会造成永久性大脑损伤。反复出现高热惊厥的宝宝,将来可能会发展成癫痫,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智力落后甚至呆傻,故家长应重视。发现宝宝惊厥后应采取如下方法及时处理:
(1)发现宝宝抽风,家长要保持镇定,立即使孩子卧床,尽快解开孩子的衣领纽扣及裤带,并使其保持安静,头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为防止舌咬伤,可用纱布包好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之间,没有压舌板的可用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患儿的大牙中间。口腔如有分泌物、食物,要及时清除干净。
(2)用强刺激手法针刺或手指压人中、合谷等穴位。
(3)如在惊厥时伴有高热,就应服退热镇定药。用冷毛巾敷头部,枕冷冰袋或用33%温酒精擦浴退热。
(4)待孩子惊厥停止后,送到医院就近治疗。如惊厥不能很快停止,有条件的就请医生到家中处理或急送医院进行处理。
那么这个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的宝宝按摩的,而且最好让他们的情绪保持冷静的,不能够让他们太过于激动,可以给他们的穴位做一个按摩,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让他们咬到舌头的,免得产生舌咬伤的情况,等到他们惊厥结束以后才能够送到医院里面去就诊的,否则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产生。
小儿热性惊厥急救
第一时间急救法:
1. 父母保持镇定,千万不可哭叫或摇晃宝贝;
2. 立即将宝贝平放在床上或地面,千万不要靠近火炉或取暖器旁,以免惊厥持续不停;
3. 尽快清除宝贝口腔中的分泌物、食物,将头侧向一边;
4. 防止宝贝咬伤舌头,可将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宝贝大牙中间;
5. 用指甲掐按宝贝的鼻下人中穴(人中穴位于上唇正中与鼻中连线的中点)1-3分钟,直到宝贝发出哭声;
6. 迅速解开宝贝衣领纽扣及裤带,可能的话将衣服脱光,用冷毛巾放前额,枕凉水袋或用30%的酒精擦浴等方法降低宝贝体温;
7. 宝贝惊厥缓解后,立即服用退热镇静药,如小儿鲁米那等;同时饮用一杯淡盐冷开水(100毫升左右);
9. 如果宝贝抽搐不能很快停止(抽搐超过10分钟),应请医生到家处理或急送医院进行处理;
10. 待宝贝抽搐停止后,父母要立即送至就近医院,以便检查原因及进一步处理。
居家预防宝贝惊厥良方
1. 加强宝贝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宝贝到室外活动,让宝贝身体能适应环境变化。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2. 宝贝高热时及时处理,预防高热惊厥复发。曾患过高热惊厥的宝贝父母,在宝贝患感冒或发热初期,即使体温未超过37.8℃,也应预先给口服退烧药,药物及剂量遵循医生指导,或及时给予物理降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引发惊厥。
3. 宝贝感冒高热时补充淡盐冷开水,可预防高热惊厥。宝贝感冒初期,如果体温高于37.8℃,妈咪可适当为宝贝增加饮水量,如喝两杯淡盐冷开水。每次饮水量100-200毫升,间隔1-3小时),从而达到预防高热惊厥复发及惊厥性脑损伤目的。
4. 宝贝高热时,妈咪要注意观察宝贝的表情,警惕高热引发惊厥。一般抽风发作前,宝贝常有神情呆板、直眼、局部肌肉抽动或烦躁不安、胡言乱语等表现。一旦发现这种现象,则预示可能会发生高热惊厥。
5. 如果有家族遗传史,妈咪最好提前学习相关知识,作到防患于未然。
6. 宝贝第一次惊厥发作,无论是否在家中顺利缓解,都应该带宝贝到医院儿科进一步检查。并和医生讨论发病原因,咨询处理方法,以便将来再次发作时应用。
7. 中医认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还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不进行调理则容易复发。因此,宝贝发生高热惊厥后,可以用中药进行一些善后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
宝宝发烧后出疹子的症状
宝宝发烧后出疹子的症状
宝宝发烧后起疹子,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会出现如下症状:
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
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
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
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宝宝晚上睡觉总醒 宝宝吃奶睡觉 宝宝春游 宝宝看护 宝宝睡前故事 宝宝外出
宝宝发烧后出疹子怎么办
1、让宝宝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6、适当使用抗病毒药:宝宝退热后开始出现皮疹时,适当服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另外,中药对本病治疗有较好效果。初起发热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出疹后服用一些解毒透疹类药物,帮助体内病菌毒素的排泄。
7、高热时及时降温:婴幼儿急疹在发病初期的主要表现就是高热,所以治疗的重点就是退热。其中物理降温是比较安全的退热方法,但体温过高时可能难以迅速退热。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于前额,也可采取酒精加温水擦浴,擦拭患儿的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皱褶部位,帮助散热。
8、刻意的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B。
9、幼儿急疹是为数不多的出疹可以外出玩耍见风的疾病,但是中医认为此时宝宝体质虚,如果宝宝汗多,则不建议出门见风。
宝宝发烧后出疹子怎么治疗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即可痊愈);无特效药物;正确护理的意义大于药物治疗。
(1)大部分书籍认为不需治疗。个人建议:如果其他症状不明显,起码要进行物理降温。
(2)对症处理:服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小儿美林、泰诺、百服宁等药物降温),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小儿清解液等)
(3)温度太高希望家长就诊处理,防治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提示:高热惊厥一般没有后遗症,不会给宝宝造成什么根本性损伤,也不会给宝宝烧“傻”或者抽搐等其他问题,但是妈妈们肯定会为此吓一跳,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就诊会让妈妈们更放心些)。惊厥用药不适合家庭使用,所以不多介绍。
(4)特别提示:幼儿急疹不需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无效。相反使用抗生素倒可能引起其他疾病。
孩子发烧抽搐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
小儿发烧抽搐主要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如果宝宝发烧抽筋会有后遗症吗
不少父母认为,高热抽搐会把宝宝的大脑烧坏,一旦发生抽搐就惊慌失措,用力地猛掐宝宝的人中、涌泉等穴位,常常弄伤宝宝稚嫩的肌肤。其实,一次高热抽搐对孩子无大的影响,也不会伤及大脑留下后遗症,父母不必太过于慌张。但若是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则会使大脑受到伤害。
抽搐发生时,宝宝神志不清,这时如果宝宝嘴里的呕吐物吸入气管,就会引起窒息的危险。因此,需要父母镇静、及时地处理孩子口腔里的呕吐物。
高热惊厥在儿童中十分常见,患病率为5%-10%。父母最好能掌握一些处理高温惊厥的基本常识。罗有同认为,父母如果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因为高温惊厥而造成的并发症发生。
如果孩子以前曾有过热病抽搐症状,那么很有可能会再次发作。此时观察到孩子再次出现发烧迹象时,应立刻果断地给他吃退烧药,并每隔4到6个小时继续喂药以压下高烧。不过,这通常不会引起脑部损伤,也和癫痫病没有关联。
宝宝发烧抽筋会有后遗症吗这个问题我们就了解了,宝宝的健康比我们的健康要重要的多,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其实只要我们能够让宝宝的抵抗力增加,这样孩子的身体状况就会好很多,也能够抵御病毒的侵袭,让孩子生病的次数减少,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父母好好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