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海针灸几寸
气海针灸几寸
取穴:仰卧,肚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上1./5与下3.5/5交界处(脐下1.5寸)。
进针方向:从腹侧面向背侧面直刺,与腹前壁成90°。
深度:针0.8-1.2寸,留针30分钟;艾炷灸5-14壮,或温和灸20-3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腰部放射。
注意:气海深部为子宫底部,女性月经期不宜深刺穴位;孕妇不宜刺灸。
前列腺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1、针刺疗法常用穴位有两组。第一组有关元、膀胱俞、合谷穴;第二组为中极、肾俞、尺泽穴。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十次为一疗程。针刺这些穴位有补肾利水、理气活血之功效。治疗时以中强度刺激,采用提插捻转手法。针刺关元、中极穴时以患者阴茎头或尿道口出现酸胀感为好。
2、灸法对肾阳虚型选灸肾俞、三阴交等穴位;对中气不足型选灸脾俞、肾俞、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对气滞淤阻型选灸血海、气海、阳陵泉等穴位。每次灸20分钟左右,或先针后灸,或针与灸隔日交替使用。
3、生姜灸取新鲜生姜,稍切去两侧姜皮,放骶椎旁一厘米处,左右各两块,或放在曲骨、中极穴、放上艾绒灸三壮。
少海怎么针灸 针灸少海的作用
少海穴是手少阴心经之合水穴。针刺少海可以安养心神,通利血脉。同时该穴位近肱骨内上髁,亦可疏通筋脉,缓急止痛。现代常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头痛,心绞痛,腋胁痛,肩痛,手抖,瘙痒,下肢痿痹等症。
怎样用按摩和针灸治疗脑动脉硬化症
按摩治疗(1)基本操作:①患者坐位,以双手拇指分推印堂至太阳穴,揉眉弓。后五指分开,沿头正中线分搓,使患者有热感。再以两手捏拿风池、肩井穴。②患者仰卧,指揉推法作用于胸腹正中线,乳头直下及腋中线,往返4~6遍。再以一手按压中脘,一手按压关元,一起一伏,交替缓慢按压数次。③分别点按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及肾穴各半分钟。(2)辨证加减:①心脾两虚者:揉按心俞、肝俞、胃俞、小肠俞、足三里各一分钟,横擦左侧背部及直擦背部督脉,以透热为度。②心肾两亏者:先推一侧桥弓20~30次,再推另一侧桥弓穴。横擦肾穴、命门部,以适热为度。③肾精不足,元气耗损者:提拿肩井,点按肝俞、肾俞,点按关元、气海。针灸治疗(1)体针:①心脾两虚:治宜健脾养心,安神定志。选穴:神门、三阴交、四神聪、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兼喜怒无常等肝火偏盛者,加肝俞、胆俞、太冲以泻肝火。②心肾两虚:治宜补心安神,交通心肾。选穴:心俞、神门、三阴交、膻中、肾俞。阴虚火旺者,针刺涌泉、行间以滋肾平肝。③肝肾阴虚,元气耗损:治宜滋养肝肾,熄风定痉。选穴:腰眼、大椎、三阴交、复溜、肝俞、脾俞、神门、足三里、百会、太冲、风池、合谷。兼阳虚者,加膏肓、中脘、阳陵泉、气海以补气壮阳。④血瘀痰阻:治宜益气补肾、化瘀祛痰。选穴: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内关、丰隆、解溪。(2)耳针:选穴:神门、皮质下、枕、心、肾、脾、肝等。
膻中的针刺方法 膻中常用配伍疗法
1.配巨阙,神门,太渊,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胸痹。
2.配巨阙,膈俞,阴郄,心俞,中冲,针刺泻法,活血化瘀,治疗瘀血心痛。
3.配天突,足三里,内关,中脘,丰隆,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利咽散结,治疗痰气郁结之梅核气,噎膈。
4.配间使,内关,血海,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心血,通络止痛,治疗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之胸痛,胁痛。
5.配灵道,郄门,肺俞,尺泽,丰隆,心俞,内关,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清心除烦,治疗痰火心悸,心烦。
6.配中脘,气海,针刺平补平泻法,疏利三焦,降气宽中,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7.配丰隆,列缺,膻中,天突,针刺泻法,宣肺止咳平喘,治疗痰浊阻肺之咳嗽,喘证。
8.配肺俞,中脘,天突,膻中,温肺散寒,豁痰开窍,治疗寒痰蕴肺之哮证。
9.配乳根,少泽,足三里,少泽点刺放血,宣通乳络,调畅气机,为治缺乳之主方。加泻间使,期门,疏肝解郁,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加补合谷,三阴交,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不足型缺乳。
气海针灸几寸 针灸气海主治病证
1.脏腑气虚之四肢无力,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厥冷,中风脱证,胃下垂,脱肛,阴挺,疝气,遗精,遗尿,崩漏,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赤白带下,产后崩漏不止,胞衣不下,不孕,虚喘,泻痢不止,水谷不化,便秘,癃闭,淋证诸症。
2.气机阻滞之脘腹胀满,绕脐腹痛,水肿,癃闭,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胞衣不下,崩漏诸症。
少海怎么针灸 针灸少海注意事项
1、当针灸出现电击样针感时,忌强刺激捻转,因针刺该穴,有时出现的触电样个或灼热样的放射感走达手指,是刺中神经,应即刻提针向另一方向刺入。若继续捻针,则会出现麻木,灼痛或运动障碍,轻者数小时后自行小时,重者可持续数天。
2、禁用直接灸,瘢痕灸,因本穴有较大的神经,血管,且又位于关节部,故不宜使用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血管和神经,影响关节活动。
针灸气海的功效 气海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壁膜。浅层主要布有第11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主要有第11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足五里准确位置视频 足五里常用配伍
1.配中极,三阴交,阴陵泉,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下焦湿热之小便不通,小腹胀痛,尿闭,遗精等。
2.配气海,中极,下髎,血海,三阴交,风市,蠡沟,针刺泻法,清湿热,利下焦,治疗湿热下注之阴囊湿痒,睾丸肿痛等症。
3.配脾俞,足三里,三焦俞,阴陵泉,针刺泻法,健脾祛湿,益气化痰,治疗痰湿困脾之嗜卧,四肢倦怠。
4.配足三里,三阴交,百会,气海,针刺补法,益气升陷,治疗脾虚中气下陷之阴挺。
针刺大肠俞的注意事项 大肠俞常用配伍疗法
1.配合谷,上巨虚,阴陵泉,天枢,针刺泻法,清热利湿,治疗大肠湿热之肠鸣,泄泻,痢疾等。
2.配长强,承山,曲池,阴陵泉,针刺泻法,清利湿热,治疗湿热下注之脱肛,痔疾。
3.配合谷,内庭,天枢,支沟,上巨虚,针刺泻法,清热泻火通便,治疗燥热内结便秘。
4.配中脘,梁门,足三里,天枢,气海,针刺泻法,消食导滞,治食滞肠胃之腹痛,泄泻。
5.配脾俞,位于,足三里,三阴交,关元,针刺补法,补气养血,益气通便,治疗气虚便秘。
6.配关元,针刺补法,关元加灸,培元固脱,涩肠止泻,治疗阳气不足之大便失禁。
7.配次髎,委中,肾俞,气海俞,腰阳关,针刺补法,补肾益精,通络止痛,治疗肾虚劳损之腰脊强痛。
8.配环跳,承扶,小肠俞,次髎,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腰腿痛。
气海针灸几寸 气海常用配伍疗法
1.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重灸关元,神阙,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如配关元,神阙,肾俞,涌泉,治疗中风脱证;配关元,神阙,三阴交,足三里治疗血虚气脱产后血晕。
2.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重灸关元,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如配长强,足三里,百会,关元,治疗中气下陷之脱肛;配子宫,足三里,关元,治疗脾虚气陷之阴挺;配足三里,关元,太冲,治疗中气下陷之狐疝;配足三里,合谷,关元,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胃下垂。
3.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补益气血,如配脾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归来,治疗气血 亏虚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腹痛,不孕等;配足三里,血海,三阴交,治疗虚劳羸瘦;配百会,关元,三阴交,治疗气血不足之头痛,眩晕;配膀胱俞,中极,水道,阴陵泉,治疗气虚淋证。
4.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灸神阙,温阳补气,如配神阙,支沟,足三里,治疗虚寒便秘;配神阙,肾俞,三阴交,太溪,治疗中焦气虚,下焦温化失常之遗尿,癃闭,淋证。
5.本穴经配伍,针刺补法,补益脾气,如配脾俞,中脘,足三里,天枢,治疗脾虚泄泻,虚寒痢,休息痢;配带脉,脾俞,三阴交,次髎,治疗脾虚带下;配膀胱俞,太渊,足三里,治疗脾肺气虚之遗尿。
胃疼针灸管用吗 胃疼针灸辩证选穴治疗
肝气犯胃:取中脘,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用泻法。
肝胃郁热:取中脘,足三里,内庭,行间,针刺用泻法。
肝郁脾虚:取中午干,足三里,期门,胃俞,针刺用平补平泻法。
气滞血瘀:取内关,血海,公孙,膈俞,足三里,中脘,针刺用泻法。
脾胃虚寒:取脾俞,足三里,胃俞,中脘,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
胃阴不足:取中脘,足三里,胃俞,三阴交,针刺用补法。
肝气犯胃:内关,中脘,足三里,期门,太冲,针刺用泻法。
脾胃虚寒:脾俞,足三里,气海,中脘,内关,公孙,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灸。
肝气犯胃:足三里,期门,内关,阳陵泉,针刺用泻法。
饮食停滞:中脘,足三里,天枢,气海,针刺用泻法。
寒邪犯胃:中脘,足三里,关元,公孙,神阙,灸神阙,关元,余穴针刺用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