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综合治疗肝癌的方法有哪些
临床上综合治疗肝癌的方法有哪些
非手术治疗肝癌:
1、中药治疗肝癌:肝癌早期合并肝硬化时,实施肝癌手术更容易引起肝功能的损伤,甚至肝功能的严重衰竭。另外,当肝癌的位置位于肝门部附近时,手术危险性也较大。最后,如年老体弱不能承受肝癌手术时,一般采取中药保守治疗。
2、免疫治疗肝癌: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多有严重障碍,有必要进行免疫学治疗。以干扰素、白细胞介素一2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效果较好,多种免疫药物联用增强生物活性并减少其毒性反应,从而使瘤体缩小,AFP下降,痛苦减轻,甚至延长生命。最近研究,大剂量的奥曲肽(善龙)深部肌肉注射能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
3、生物疗法治疗肝癌:进行全身性的保守治疗,短期作用没化疗直接,但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临床中可以看出肝癌对化疗普遍具有耐药性而且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专家不建议进行化疗,以免其毒副作用会损害肝脏,此时采用生物免疫治疗才是患者的首选。生物免疫治疗不会像化疗和放疗那样对患者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肝癌患者也不必承受治疗带来的身心痛苦。
手术治疗肝癌:
1、手术治疗肝癌:在肝癌的治疗中,传统的治疗方式是进行手术的切除,特别是对于早期的肝癌来说,手术切除更是好的方式,但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都适合手术。只有心肺功能较好,肝脏肿瘤较局限,没有转移条件的患者才适宜手术。加上中国肝癌患者多数有肝炎、肝硬化的病史,临床有80%左右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肝癌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也是很多的,但是每一种治疗的方式都是其具体的适应证。应该根据肝癌患者的身体状况、肝功能状态、肿瘤的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2、介入治疗肝癌: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在手术中,人体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术后的补充非常重要根据身体所缺乏的微量元素进行补充,不能一概而用,乱用一气。并且,硒元素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硒维康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排除人体内毒素,防止血凝块,清除胆固醇,能对人体进行全面的保护。
原发性肝癌的最佳的治疗方法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治疗。
(一)手术治疗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二)姑息性外科治疗适于较大肿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区,
(三)多模式的综合治疗是近年对中期大肝癌积极有效的治疗方。
(四)肝动脉栓塞化疗(TAE)这是80年代发展的一种非手术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有很好疗效,甚至被推荐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案。多采用碘化油(lipiodol)混合化疗法药或131I或125I-lipiodol、或90钇微球栓塞肿瘤远端血供,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肿瘤近端肝动脉,使之难以建立侧支循环,致使肿瘤病灶缺血坏死。化疗药常用CDDP80~,加100mg5Fu1000mg丝裂霉素10mg〔或阿霉素(ADM)40~60mg〕,先行动脉内灌注,再混合丝裂霉素(MMC)10mg于超声乳化的Lipiodol内行远端肝动脉栓塞。肝动脉栓塞化疗应反复多次治疗,效果较好。根据我院放射科资料,34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较大肝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一年生存率仅为11.1%,合并肝动脉栓塞治疗一年生存率提高到65.2%,随访生存最长52月,30例肿瘤缩小获手术切除机会。对肝功能严重失代偿者此法属禁忌,门脉主干癌栓阻塞者亦不相宜。
肝癌
肝右叶多发结节型肝癌治疗后复查可见肝左动脉增粗(A),肝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染色灶(B)
肝右叶巨块型肝癌行选择性化疗栓塞术
(五)无水酒精瘤内注射超声导下经皮肝穿于肿瘤内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肝癌。以肿瘤直径≤3cm,结节数在3个以内者伴有肝硬化而不能手术的肝癌为首选。对小肝癌有可能治愈。≥5cm效果差。
综上所述,早期肝癌宜迟早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无水酒精瘤内注射适用于肝功能欠佳不宜手术的小肝癌,有可能起根治效果;中期大肝癌宜采用肝动脉插管结扎为主的多模式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以处杀伤肿瘤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待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导向治疗已取得初步成功,基因治疗已前景在望。
肝癌晚期能活几年
肝癌晚期还能活多久,这和肝癌患者的年龄、心态、身体状况、癌细胞有没有扩散以及治疗的疗效等多种原因有关系。采用多种学科综合治疗,能提高肝癌患者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使肝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提高,从而预防瘤细胞扩散转移。一般只要成功控制了癌细胞的复发,且患者心态端正,积极配合治疗,肝癌晚期患者是可以有效延常生命周期1-5年不等。
治疗肝癌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会复发,因此术后须密切观察,定期复查,以便尽早发现复发病灶,及时再行局部切除。对于已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在接受介入、免疫、导向等治疗后,瘤体缩小,全身情况改善者,可行二期切除术。二期切除通常为局部切除,一般残癌多在坏死癌肿结节的周边,切除应尽量彻底。行二期切除的病例,5年生存率高达62.3%,可与小肝癌切除的疗效相媲美。
由于我国肝癌病人约80%伴有肝硬变,加上以健康检查为主的早期诊断尚未普及,临床所见的肝癌患者多已进入中晚期,能够实施肝癌根治性切除术者只是少数,大部分肝癌患者主要靠内科综合治疗。对这些病人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是综合治疗的主要目标。而选用适当的非手术切除性的局部疗法,大量杀灭癌细胞是综合治疗的中心环节。目前用于临床的各种局部疗法主要有:肝动脉栓塞、激光、冷冻、射频、微波、酒精注射等。同时还应配合全身化疗、免疫治疗、导向治疗、基因治疗、中药治疗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疗法。
当然,具体选用怎么的方式来治疗肝癌,确定怎样的目标治疗肝癌,还需要患者去医院检查,只有在医生明确和断定了你的病情之后,才能确定和选择适合您的治疗方法,否则,一切治疗方法都是纸上谈兵。
肝癌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方法一:手术切除,对于大多数肝癌早期患者来说,进行肝癌切除是能够治愈的,因为此时癌肿较小,尚未发生扩散转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具体的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条件来进行评估,一般肝癌早期的治疗手术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身体素质较好,癌肿越小者其五年生存率越高。
方法二: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免疫治疗通过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抑制肿瘤、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可以弥补传统手术、放化疗的不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调节恢复机体内的免疫功能,杀死成形的肿瘤细胞,抑制新的肿瘤细胞的形成,阻断肿瘤复发转移的本源,是治疗肝癌的最好的方法。
方法三:放化疗治疗,放化疗对肝癌有较为直接的治疗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减轻症状,但是,放化疗对患者的伤害也比较大,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对人体机能造成损伤,临床上多联合细胞免疫治疗进行综合治疗。
方法四:中医药治疗,肝癌早期合并肝硬化时,实施肝癌手术更容易引起肝功能的损伤,甚至肝功能的严重衰竭;另外,当肝癌的位置位于肝门部附近时,手术危险性也较大;最后,如年老体弱不能承受肝癌手术时,一般采取中药保守治疗。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肝癌的治疗方法还是很多的,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及患者的自身状况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肝癌一定要在发现的时候就及时给予正规的治疗,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对健康的危害就越大。
肝癌传染吗
肝癌是不会传染的,但40岁以上,有5年以上肝炎病史或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标记物阳性者,有5年到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是罹患肝癌的两大高危人群.但是肝癌虽然是不会传染的,但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这些传染性疾病是有密切关联的.
建议你用传统中药治疗,中药通过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扶正固本等辨证论治,可达到快速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目的
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酌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以及化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生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肝癌也多有应用。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法有: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等。
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术中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原发性肝癌也是行肝移植手术的指征之一。
小肝癌介入治疗
(1)肿瘤类型:①肿瘤细胞类型与血供,富血管及多血管肿瘤比少血管肿瘤预后好,肝细胞癌多属前者,胆管细胞癌则多为后者,故肝细胞癌预后相对较好。②肿瘤边界及包膜,界清有包膜者较好;③肿瘤大小,越小越好,5cm以下肿瘤预后比5cm以上者好;④肿瘤范围,局限者较好;⑤有明显动脉-静脉瘘者较差,范围越大越差。
(2)临床分期:有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者预后较差,,对转移病灶采取积极治疗(包括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外科手术等)者预后比放弃治疗者好。
(3)治疗方法:①介入治疗,TAE较TAI好,多种方法联合应用研究较好;②碘化油充填或末梢栓塞,越完全预后越好;③治疗间隔,适当延长者好;④采用适当综合治疗者预后越好。
(4)患者者本身状况:①肝脏基础,肝硬化越轻越好,肝功能正常者较好;②伴随病变,有严重伴随病变者预后差;③年龄,年长者较年轻者好,60岁左右患者常有较好的疗效;④心理因素,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者预后较好,劳逸结合者较好;⑤全身状况较好者,相对预后好。
(5)门静脉癌栓:门静脉主干癌栓疗效较差,分支癌栓较主干癌栓者疗效好,治疗者较不治疗者预后好,采用适当栓塞治疗则预后明显好于不栓塞者。
介入治疗肝癌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方法,但是介入治疗肝癌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配合中医治疗肝癌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肝癌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肝癌的新方法,但是该疗法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配合中医治疗肝癌同时进行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肝癌是采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经人体动脉、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管道抵达体内病变区域,取得组织细胞、细菌或生化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进行造影摄片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介入疗法的特点是:①损伤小,安全易行;②定位准确,疗效发生快而确定;③副作用和并发症少。临床上习称的微创治疗实际上即为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的主要毒副作用有:
1、对正常肝细胞仍有损伤,少数病人甚至出现肝机能不全。
2、操作有一定难度,导管应超选择进入供血动脉疗效才佳,但有时进入肝动脉都很困难。而有的肝癌可多血管供血。
3、肝癌主要供血依赖肝动脉,但癌块周围有门静脉血供,癌细胞可以“苟安偷生”。
4、有的病人一次治疗后血管即堵塞,以致再操作困难。
5、即使操作超选择顺利进行,由于高压注射等原因,可造成误栓,分流及可能有不可避免的微转移产生。
6、对癌块太大者疗效欠满意。
7、已有门静脉癌栓者须酌情考虑或去除癌栓。
对于心血管疾病也可采用介入疗法治疗。如采用球囊扩张技术,改善二尖瓣狭窄,采用支架植入技术,解除胸主动脉狭窄等,这种疗法有旋切、封堵、溶栓、支架等措施,已被公认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可靠的疗法。
肿瘤的血管介入疗法按器械导入的部位,分为血管内介入和血管外介入两种。氩氦刀冷冻疗法和血管阻断(栓塞)方法,临床上应用最多最成功的是肝动脉化学栓塞疗法治疗肝癌。
肝癌早期的治疗方法
1、手术切除
对于大多数肝癌早期患者来说,进行肝癌切除是能够治愈的(生存期达到五年),因为此时癌肿较小,尚未发生扩散转移,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手术切除。但是,具体的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生活条件来进行评估,一般肝癌早期的治疗手术切除的预后与切除时的大小有关,身体素质较好,癌肿越小者其五年生存率越高。
虽然手术是治疗早期肝癌的最好选择,但由于手术会给身体带较大的创伤,且有可能造成转移,应注意手术的适应症。术后可一定时间内采取放化疗、细胞免疫治疗等手段以防止复发。
2、放化疗治疗
放化疗对肝癌有较为直接的治疗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减轻症状,但是,放化疗对患者的伤害也比较大,会抑制人体免疫力,对人体机能造成损伤,临床上多联合细胞免疫治疗进行综合治疗。
3、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是通过刺激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达到抑制肿瘤、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细胞免疫治疗可以弥补传统手术、放化疗的不足,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更能调节恢复机体内的免疫功能,杀死成形的肿瘤细胞,抑制新的肿瘤细胞的形成,阻断肿瘤复发转移的本源,是治疗肝癌的最好的方法。
原发性肝癌治疗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亦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一)手术治疗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五年生存率越高。手术适应证为:①诊断明确,估计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②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③肝功能代偿尚好,凝血酶时间不低于50%者;④心、肝、肾功能耐受者。在肝功能正常者肝切除量不超过70%;中度肝硬化者不超过50%,或仅能作左半肝切除;严重肝硬化者不能作肝叶切除。手术和病理证实约80%以上肝癌合并肝硬化,公认以局部切除代替规则性肝叶切除无期效果相同,而术后肝功能紊乱减轻,手术死亡率亦降低。由于根治切除仍有相当高的复发率,故术后宜定期复查AFP及超声显象以监察复发。
由于根治切除术后随访密切,故常检测到“亚临床期”复发的小肝癌,乃以再手术为首选,第二次手术后五年生存率仍可达38.7%。肝移植术虽不失为治疗肝癌的一种方法,国外报道较多,但在治疗肝癌中的地位长期未得到证实,术后长期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病人常死于复发。对发展中国家而方,由于供体来源及费问题近年仍难以推广。
(二)姑息性外科治疗 适于较大肿瘤或散在分布或靠近大血管区,或合并肝硬化限制而无法切除者,方法有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冷冻、激光治疗、微波治疗,术中肝动脉栓塞治疗或无水酒精瘤内注射等,有时可使肿瘤缩小,血清AFP下降,为二步切除提供机会。
(三)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是近年对中期大肝癌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时使不能切除的大肝癌转变为可切除的较小肝癌。其方法有多种,一般多以肝动脉结扎加肝动脉插管化疗的二联方式为基础,加外放射治疗为三联,如合并免疫治疗四联。以三联以上效果最佳。经多模式综合治疗患者肿瘤缩小率达31%,因肿瘤明显缩小,获二步切除,二步切除率达38.1%。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亦曾研究超分割放疗及导向治疗,超分割外放射和肝动脉插管化疗联合治疗的方法是:第一周肝动脉导管内化疗顺氯氨铂(CDDP)每日20mg,连续3天。第二周肝肿瘤区局部外放射上、下午各2.5Gy(250rads),连续3天;二周为一疗程,如此隔周交替可重复3~4个疗程。导向治疗,以131I-抗肝癌铁蛋白抗体或抗肝癌单克隆抗体或131I-lipiodol肝动脉导管内注射,每隔1~2月一次,治疗间期动脉内化CDDP 20mg每日一次,连续3~5天。若上述治疗同时加免疫治疗如干扰素、香菇多糖、白介素-2等则更佳。
(四)肝动脉栓塞化疗(TAE) 这是80年代发展的一种非手术的肿瘤治疗方法,对肝癌有很好疗效,甚至被推荐为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案。多采用碘化油(lipiodol)混合化疗法药或131I或125I-lipiodol、或90钇微球栓塞肿瘤远端血供,再用明胶海棉栓塞肿瘤近端肝动脉,使之难以建立侧支循环,致使肿瘤病灶缺血坏死。化疗药常用CDDP80~,加100mg5Fu 1000mg丝裂霉素10mg〔或阿霉素(ADM)40~60mg〕,先行动脉内灌注,再混合丝裂霉素(MMC)10mg于超声乳化的Lipiodol内行远端肝动脉栓塞。肝动脉栓塞化疗应反复多次治疗,效果较好。根据我院放射科资料,34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较大肝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一年生存率仅为11.1%,合并肝动脉栓塞治疗一年生存率提高到65.2%,随访生存最长52月,30例肿瘤缩小获手术切除机会。对肝功能严重失代偿者此法属禁忌,门脉主干癌栓阻塞者亦不相宜。
(五)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超声导下经皮肝穿于肿瘤内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肝癌。以肿瘤直径≤3cm,结节数在3个以内者伴有肝硬化而不能手术的肝癌为首选。对小肝癌有可能治愈。≥5cm效果差。
(六)放射治疗 由于放射源、放射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准确定位使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地位有所提高,疗效亦有所改善。放射治疗适于肿瘤仍局限的不能切除肝癌,通常如能耐受较大剂量,其疗效也较好,外放射治疗经历全肝放射、局部放射、全肝移动条放射、局部超分割放射、立体放射总量超过近有用质子作肝癌放射治疗者。有报道放射总量超过40Gy(4000rads容气量)合并理气健脾中药使一年生存率达72.7%,五年生存率达10%,与手术、化疗综合治疗可起杀灭残癌之作用,化疗亦可辅助放疗起增敏作用。肝动脉内注射Y-90微球、131I-碘化油、或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等可起内放射治疗作用。
(七)导向治疗 应用特异性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或亲肿瘤的化学药物为载体,标记核素或与化疗药物或免疫毒素交联进行特异性导向治疗,是有希望的疗法之一。临床已采用的抗体有抗人肝癌蛋白抗体、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等。“弹头”除131I125I外已试用90Y,此外毒蛋白和化疗药物与抗体的交联人源单抗或基因工程抗体等正在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