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剧烈运动前后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剧烈运动前后
糖尿病人在剧烈运动后也要监测血糖。因为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会对血糖造成较大影响,如果运动量过大,很容易造成病人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患者切忌剧烈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目前全世界有一亿多糖尿病人,其中我国就有4500多万,是仅次于印度的糖尿病第二大国。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它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
根据最新医学报告显示:糖尿病人的坏疽率是正常人的17倍,糖尿病人的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0倍。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糖尿病人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它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给人们的健康和幸福抹上了一层阴影。
糖尿病的危害是巨大的,几乎都来自于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多达1200万,脑卒中者500万,冠心病者600万,双目失明者45万,尿毒症者50万。
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在锻炼开始之前,可先做些准备活动。比如:运动一下四肢,伸伸腿,拉拉胯,活动一下各个关节和肌群,增加全身的柔韧性,使心率有所增加,为较大运动量做准备。开始锻炼后,要让心率持续保持在“有效心率范围”内,并坚持一段时间,一般不能少于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否则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运动过后,应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使心率和血压慢慢下降。有些糖尿病患者有神经病变,血管调节功能有障碍,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可能引起血压急剧下降,造成头晕,眼前发黑,甚至发生晕厥,这些患者应更加注意。
此外,糖尿病患者除了坚持服用降糖药物外,定期检查也是很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为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还能增加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低血糖等)。如检查发现并发症,就可及时治疗。
低血糖的预防
当低血糖症状比较明显或实测血糖较低(血糖低于2.5mmol/L)时,就要及时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或含糖饮料,以使血糖快速升高。
1.糖尿病患者如有进食减少、腹泻、呕吐等情况时,要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防止发生低血糖。
2.避免在空腹时剧烈运动,尤其不能在注射胰岛素或服下降糖药物至进食前这段时间内剧烈运动。
3.提倡糖尿病患者随身携带一些点心或糖果之类的食物。
4.勤测血糖,如有条件,对可能出现晚间低血糖的患者作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有利于发现症状不明显的低血糖。
预防低血糖注意什么地方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 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五驾马车之一。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主张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5.作为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它提供了糖尿病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使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怎么做能预防低血糖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五驾马车之一。
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主张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5.作为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两件宝物。
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
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它提供了糖尿病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使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夜间测血糖
夜间和睡前测血糖,有助于观察血糖变化,以进行对症治疗。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或者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
怎么做能预防低血糖
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糖尿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控制高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五驾马车之一。
运动可使糖尿病病人血糖降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精神面貌等。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主张中、轻度的运动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5.作为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两件宝物。
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发生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
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诊断、电话、用药等),它提供了糖尿病急救有关的重要信息,使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为了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患者可以在睡前选用可缓慢吸收的食品,如一杯酸奶或低脂牛奶、一份水果、3~5块饼干等。同时,可以在晚餐时吃2两左右的鳝鱼,因为从鳝鱼中提取分离出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两者共同作用,可起到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高血糖,黄鳝鱼素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而在血糖低于正常时,黄鳝鱼素则可以起到升高血糖的效果,能够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缓解低血糖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生活饮食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采用分餐制,一日进食三餐或四餐,饮食定量,勿暴饮暴食。每餐尽量在规定时间内进食。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加强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可容易发生低血糖时段(三次正餐之间或晚上睡前)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留出一部分食品作加餐用,以防止低血糖。
2、注意运动量和剧烈程度。糖尿病运动治疗主要适用于空腹血糖在16.7mmol/L(300mg/dl)以下的病人,特别是超重或肥胖者。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的摄取和糖的无氧酵解,改善血糖和血脂控制。对于1型糖尿病,建议运动前监测血糖,血糖低于5.6mmol/L(100mg/dl),运动前适当进食。建议在餐后。1~3小时运动,以中等强度运动为宜。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应酌情减少降糖药物(含胰岛素)用量或加餐。
3、合理使用降糖药物。降糖药物不适当使用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做到以下3点:①根据病情和血糖使用及调整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②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进食时,考虑停止使用餐前降糖药物;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情况,要酌情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或停药。
4、亲情计划。让其家属掌握低血糖的危害、临床表现和处理办法,当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帮助患者早期处理,并尽量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测血糖之前可以喝水吗 测血糖前的注意事项
一些情绪改变的干扰也影响血糖检测结果,如情绪紧张、发怒、惊恐等,都有可能使血糖波动增加,因此在测血糖之前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和。
前一天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因为睡眠不足而导致身体劳累,也不要剧烈运动,都有可能影响血糖的测定。
因为空腹血糖是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时间久了,测出来的血糖可能没那么标准,所以最好早上8点左右能测好空腹血糖,具体时间请听从医生安排。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糖尿病一周测几次血糖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
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 3 天空腹血糖,每 2 周复诊 1 次;复诊前一天加测 5 点(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 1~2 次 5 点血糖谱。去医院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 5 点血糖谱。
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
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 3 天 5 点血糖谱; 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 1~2 次 5 点血糖谱。每月复诊 1 次,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 5 点血糖谱。
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
每周 3 天,每天 5 到 7 点血糖监测,主要在药物调整期间使用。
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因为轻微的低血糖的症状在人群中还是比较普遍的,所以相关的预防方法也就显得更加地重要了。为了防止低血糖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出现,我们需要做点什么呢?有没有好的预防方法呢?今天,就像大家介绍预防低血糖的八条准则。
1、生活饮食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采用分餐制,一日进食三餐或四餐,饮食定量,勿暴饮暴食。每餐尽量在规定时间内进食。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加强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可容易发生低血糖时段三次正餐之间或晚上睡前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留出一部分食品作加餐用,以防止低血糖。
2、注意运动量和剧烈程度 糖尿病运动治疗主要适用于空腹血糖在16.7mmol/L300mg/dl以下的病人,特别是超重或肥胖者。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的摄取和糖的无氧酵解,改善血糖和血脂控制。对于1型糖尿病,建议运动前监测血糖,血糖低于5.6mmol/L100mg/dl,运动前适当进食。建议在餐后1~3小时运动,以中等强度运动为宜。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时应酌情减少降糖药物含胰岛素用量或加餐。
3、合理使用降糖药物 降糖药物不适当使用是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做到以下3点:①根据病情和血糖使用及调整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②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进食时,考虑停止使用餐前降糖药物;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情况,要酌情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或停药。
4、亲情计划 让其家属掌握低血糖的危害、临床表现和处理办法,当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帮助患者早期处理,并尽量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5、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必要时可以测定动态血糖。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6、糖尿病患者外出随身两宝
7、 一是食品,如甜点、糖果、饼干等,尤其是外出运动时,以备发生低血糖时用,及时纠正低血糖,避免导致严重低血糖;
8、二是急救卡片 注明姓名、年龄、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电话、地址、联系人、低血糖处理办法等 ,以确保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时能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
上面的八点就是怎样预防低血糖的一些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候注意每天的饮食摄入量,这些摄入量和以后的低血糖的症状还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平时,尽量不要熬夜,熬夜和低血糖也会有联系,同时,肠胃不好的人也不能熬夜太多的。
低血糖患者出现晕眩怎么办
抢救流程
①方糖或果糖1-2粒。
②小食:面包1-2片、或饼干5-6块。
③果汁或含糖饮料半杯。
④饭、粉、面一小碗。
一般15分钟内症状缓解,不缓解应到医院处理。
低血糖昏迷怎么处理
①如有可能应测血糖。
②病人尚有意识,可饮糖水。
③病人已昏迷,亲友可以在病人口腔粘膜、牙龈上涂抹蜂蜜等。
④同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低血糖眩晕的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按时一日三餐进食。
2、正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应严格计算好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的用量比例。严密观察口服糖药的使用,发现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调整。
3、如果发现白天尿量多,尿糖多时,夜间常发生低血糖时,应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吸收不良而引起,改变注射部位。
4、糖尿病人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等食品。
糖尿病可以剧烈运动吗
不可以。
合理适当的运动对糖尿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益无害,但是如果进行过度剧烈的运动,则会对患者有害,其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