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
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
1、急救止血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1、止血带急救止血法
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最好用较粗而有弹性的橡皮管进行止血。如没有橡皮管也可用宽布带以应急需。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然后将橡皮管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然后打结。
1.2、指压止血法
用拇指压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压闭住,中断血流。在不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在紧急情况下,可暂用指压止血法。
1.3、压迫伤口止血法
如果伤势严重,而身边又无止血器材,可用随手取得的任何东西,如清洁的手帕,撕下的衣物或直接用手压住伤口止血,以争取时间送医院处理。
2、针对不同的伤口如何止血
2.1、小伤口止血法
只需用清洁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盖上消毒纱布、棉垫,再用绷带加压缠绕即可。在紧急情况下,任何清洁而合适的东西都可临时借用做止血包扎,如手帕、毛巾、布条等,将血止住后送医院处理伤口。
2.2、静脉出血止血法
除上述包扎止血方法外,还需压迫伤口止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上方的敷料上施以压力,使血管压扁,血流变慢,血凝块易于形成。这种压力必须持续5~15分钟才可奏效。较深的部位如腋下、大腿根部可将纱布填塞进伤口再加压包扎。将受伤部位抬高也有利静脉出血的止血。
2.3、动脉出血止血法
分指压法和止血带法两种。
指压法方便及时,但需位置准确。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的上方,用力压住血管,阻止血流。经过指压20~30分钟出血不停止,就应改用止血带止血法或其他方法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的急救。这种方法止血最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修复。
崩漏中西结合治疗
中西结合治疗急救处理: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血色淡红,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面色晄白,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或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尺部尤甚。若血崩出现虚脱时,可立即针刺入中、合谷、百会(灸)。并急煎独参汤。若出现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证时,可用参附汤加炮姜炭。必要时应输血。常用中成药:当归膏、乌鸡白风丸、定坤丹(丸)、健妇丸等。常用止崩漏中药:蒲黄、血余炭、艾叶炭、益母草、大蓟、小蓟、地榆、紫珠、苎麻根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针灸疗法体针疗法取中极、三阴交、隐白。脾虚加脾俞、关元;肾虚加气海、关元、命门;血热加合谷、曲池;肝郁加大冲、大敦;湿热加阴陵泉、合谷;阴虚加太溪、大冲、照海;瘀血加血海、膈俞。常用断红穴(二、三掌骨之间,指端下1寸),先针后灸,留针20分钟,有减少血量作用。神阙、隐白,艾灸20分钟后,可减少出血。耳针疗法:取穴为子宫、内分泌、皮质下,针刺,留针15~20分钟。西药止血剂:如维生素E、叶酸、止血环酸、 EACA等。急救处理:血崩出现虚脱时,针刺人中、合谷,艾灸神厥、隐白,20分钟。急煎独参汤。必要时输血。单方验方乌梅120g,红糖适量,1剂日,水煎当茶饮。棕桐炭、百草霜各30g,共研未,白开水送服。西药止血:可选用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三合激素、复方黄体酮或维生素K安络血、止血敏等。
有很女性选择中医治疗方法,但要知道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更为具体的,通过自己的症状来正确的选择就医,女性面对崩漏不能滥用药物,若用错药物会使病症反而加重,事半功倍,以上就是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并且能够有效的治疗崩漏症状!
如何迅速止血呢
1 手指压迫止血法:这种方法分为直接指压法和间接指压法两种。直接指压法是用干净的手指(最好能用酒精、碘酒消毒)直接压在伤口上,暂时止血。间接指压法是用手指在伤口上方,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拇指或其余手指用力压向骨头上,以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2 加压包扎止血法:伤口较大时,可以用消毒的纱布,干净的手帕,毛巾等物品,盖在出血的伤口上,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宽布带也可)加压包扎,一般不要包得太紧,止住出血即可.如果出血很凶.就要包紧.但是,必须每隔20-30分钟松一下.以免包扎处以下的肢体因供血不足发生坏死.
3 以上两种急救止血措施,都是对大出血患者暂时、简单的处理,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应该立即送往医院治疗。这样子才可以最好的保护出血者的安全,在自己无法止血的时候切记送往医院。
牙龈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
牙龈出血的病因较复杂,各类牙龈炎症是出血的主要原因。以下是几则牙龈出血应急止血的方法:
1、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法
由于牙龈出血多为局部毛细血管破裂,根据出血部位的形状,将明胶海绵,塞于出血部位的牙龈沟,牙间隙牙槽窝内。
2、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法
拔牙术后或由于义齿压迫造成牙龈出血,去除义齿,用无菌纱布局部压迫即可。
3、碘酚烧灼止血法
用3%过氧化氢,0.9%氯化钠液清洁口腔后再局部隔湿,纱球压迫出血牙龈15 min,减少渗血,再用碘酚烧灼牙龈或牙周袋1~2次,并用干纱球压迫出血牙龈30 min。
4、缝扎止血法
牙龈外伤和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者,应及时用缝扎止血,使局部血管在缝扎压力的作用下,中止血运,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用小圆针,1号丝线穿过出血部位的颊舌侧牙龈后打结,5d后拆除缝线。
5、抗生素和止血药协同止血
由于牙龈炎、牙周炎主要由厌氧菌感染所致,因此,选择抗生素时应注意联合用药,只要炎症得到控制,牙龈出血即会减轻。某些全身性疾病因素致出血者,常因牙龈有广泛的自动出血,量多或不易止住,应及时作血液学检查和到内科治疗,根据病因不同,分别给予成分输血或补充新鲜血液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配合降压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血液系统的疾病都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如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常表现为牙龈出血或拔牙后出血不止,用一般的止血方法不易止住。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请内科医生详细检查,找出出血的原因,对症下药。还有些患白血病的患者,因牙龈出血不止来口腔科就诊,也应引起口腔科医生的高度警惕。除此以外,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肾炎后期等,也可发生牙龈出血。
常见外出血的止血急救
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如果不是大动脉出血,户外爱好者得救的机会比较多,但内出血就不乐观了,因为内出血伤者在出血初期几分钟没有感觉,当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伤者处于休克状态,加上腹部剧烈疼痛,便想呼救都做不到了。出血的危险程度还和血管性质有关,动脉出血的危险很大,骨折出血也不能轻视。 一个人的血量大约占体重的8%,一个60公斤重的人,仅有4800毫升血量。一旦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就会造成休克,严重的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失血量小于总血量5%(200毫升—400毫升)时不必惊慌,人体可自动代偿;失血量大于总血量20%(约800毫升—1000毫升)时,伤者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淡漠、肢体湿冷、呼吸浅快等症状,会进入休克。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尤其是急性大失血时,伤者未经积极有效的急救,有生命危险。 出血的后果如此严重,所以在户外活动时要当心,尽量避免创伤。一旦创伤不可避免,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 四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户外运动常见的损伤按创伤类型分为皮肤擦伤、撕裂伤、刺伤、异物插入、骨折等;按照损伤的部位可分为头面部、颈部、胸部、腹部和四肢。在意外发生的现场,控制出血是非医疗专业人员所能做的少数几种影响后期救治效果的措施之一。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紧压出血区并持续一段时间,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专业人员赶到。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日常急救止血知识
1、指压止血(压迫止血)
用手指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的动脉压迫点上,用力将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中断血液流通达到止血目的。指压止血是较迅速有效的一种临时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后,需立即换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颞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对下颌关节处用力压。用于头顶及颞部的出血。
②颌外动脉止血
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颌角前约半寸处,将颌外动脉压在下颌骨上。用于腮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③颈总动脉止血
把拇指或其余四指,放在气管外侧(平甲状软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可触到颈总动脉,将伤侧颈总动脉向颈后压迫止血。用于头、颈部大出血。此法非紧急时不能用,禁止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防止脑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锁骨下动脉止血
拇指在锁骨上凹摸到动脉搏动处,其余四指放在受伤者颈后,用拇指向凹处下压,将动脉血管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于腋窝、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桡动脉止血
将伤者手臂抬高,用双手拇指分别压迫于手腕横纹上方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用手手部出血。
⑥肱动脉止血
将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施以压力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即可止血。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牙龈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
1、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法
由于牙龈出血多为局部毛细血管破裂,根据出血部位的形状,将明胶海绵,塞于出血部位的牙龈沟,牙间隙牙槽窝内。
2、无菌纱布压迫止血法
拔牙术后或由于义齿压迫造成牙龈出血,去除义齿,用无菌纱布局部压迫即可。
3、碘酚烧灼止血法
用3%过氧化氢,0.9%氯化钠液清洁口腔后再局部隔湿,纱球压迫出血牙龈15 min,减少渗血,再用碘酚烧灼牙龈或牙周袋1~2次,并用干纱球压迫出血牙龈30 min。
4、缝扎止血法
牙龈外伤和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者,应及时用缝扎止血,使局部血管在缝扎压力的作用下,中止血运,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用小圆针,1号丝线穿过出血部位的颊舌侧牙龈后打结,5d后拆除缝线。
5、抗生素和止血药协同止血
由于牙龈炎、牙周炎主要由厌氧菌感染所致,因此,选择抗生素时应注意联合用药,只要炎症得到控制,牙龈出血即会减轻。某些全身性疾病因素致出血者,常因牙龈有广泛的自动出血,量多或不易止住,应及时作血液学检查和到内科治疗,根据病因不同,分别给予成分输血或补充新鲜血液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应配合降压治疗。
老年人鼻出血应启动3大措施
一是密切注意全身情况,要特别注意预防出血过多引起休克。如果老年人鼻出血时出现脉搏快,脉搏变弱,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渴和出冷汗等现象,更要特别注意,必要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二是采取急救止血措施。当老年人鼻出血时;家人不要慌乱,发生鼻出血时,病人应取坐位或半卧位,头稍向前倾,用食指和拇指捏紧两侧鼻翼5~10分钟,同时于额部、颈部反复置换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促进血管收缩,如是在鼻中隔前端流出的血,这种措施一般可以止住。如果是反复出血或用上述临时性应急措施无效时,则应立即送医院诊治。鼻出血多数为一侧,如果两侧都出血,先流血的一侧则往往是真正出血的部位;另一侧流出的血,是从后鼻孔流过去的。为迅速止血,可以拿一块干净棉花卷塞进鼻腔里,再用手指捏紧鼻翼,把血止住。要注意堵住鼻子以后,如果血流进口腔,不要咽下,以免血液进到胃里而引起呕吐,也不好估计出血量的多少,最好轻轻吐在杯子里。
三是要查明原因。老年人鼻出血,在家里稍加处理后,应及时去医院采取止血措施进行治疗。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找一找出血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肺气肿、久咳等疾病,要坚持治疗和预防,这是防治老年人鼻出血的根本措施。
鼻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 压迫止血
轻轻从鼻孔两侧向中间鼻梁骨方向按压、捏紧,用口呼吸,一般数分钟后就能止血,即使没有完全止住,也能有效缓解鼻出血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