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
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
近年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儿女们都在外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时间看望陪伴老人。空巢老人最害怕的是孤独寂寞,他们需要他人的关心和陪伴,特别是对于孤寡老人。那么,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呢?
一、修养法。
要加强自身思想修养,遇事把心放宽,眼光看得远一些,要乐观。
二、转移法。
有了忧愁,主动改变环境,到活泼、愉快的生活中去,和人们说笑,精神为之一振,烦闷即可消除。
三、忘却法。
不要去回忆过去的痛苦,后悔过去的事情,也不要从反思中捕捉那些甜美的成份。因为这样下去,就会更加悲伤,造成作茧自缚的被动局面,只有丢开过去的忧愁,面对现实,就可以从忧愁、痛苦中摆脱出来了。
四、痛哭法。
忧愁时放声痛哭或无声抽泣,只要流出眼泪来,就对身体有益。
五、追求法。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追求的目标,抛开一切烦恼,分散人对忧愁的注意力,使生活有新的意义。
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运动
1.深蹲动作要掌握要领
对于老年女性来说,在做深蹲动作时需要把双脚脚趾略微向外分开;这种简单的解决方法能让股骨与髋关节成一线,下蹲时让膝盖位于踝关节上方,而不是前移。采用正确的锻炼方法之后,膝关节的力量就会变得强壮起来,膝关节疼痛的次数也就减少了。男性的髋关节结构与女性不同,所以他们做深蹲动作时脚趾应当朝向身体前方。
专家还补充说:“在处于深蹲动作之前的站姿时,女性的确需要把两脚间分开的距离稍宽于臀部,这样在做深蹲动作时会更容易完成。”
2.力量训练能改变老龄化基因
研究显示:仅仅进行26周的力量锻炼就能从基因层面上逆转老龄化的进程。专家说:“在老年人不患有严重疾病的前提下,他们依然可以像年轻人那样对各个肌肉群进行力量训练。”
此外,力量训练还能保持肌肉重量,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每10年就会丧失约2.3公斤的肌肉,而脂肪在同期内会增加4.5公斤。因此,为了保持肌肉和脂肪之间的平衡状态,老年人也应当进行力量训练。
3.健身时也要多用脑
这位健身专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体育锻炼就是用身体来做纵横填字游戏。”这样的活动量越大,大脑的参与程度就越高,健身效果也就会越好。例如,能提高老年人反应时间的锻炼,包括打网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能提高记忆力的锻炼,如跳交际舞和伦巴舞;能改变身体方向的锻炼,如跆拳道和韵律踏板操等。
4.间歇式有氧锻炼效率更高
尽管美国政府健康指南所推荐的最低运动水平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但专家通过研究发现每周进行240分钟的有氧锻炼对心脏健康更有益处,这是因为有氧运动能改善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能生成能量的细胞器,它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如果老年人觉得每周进行4个小时的有氧锻炼过长过重,可以选择间歇式的锻炼。它是把高强度的锻炼与低强度的恢复休息交替穿插起来进行。
5.四肢交叉让左右脑相互对话
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可以多做一些把双腿和双臂交叉放在身体中线上的锻炼动作。这是因为四肢交叉能促使两侧大脑展开积极的对话,增强两个半球之间的神经连接。瑜伽和普拉提中的很多动作就符合这种要求。
6.适当的跳跃动作
很多老年人惧怕做跳跃动作,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动作会伤害到膝盖或臀部。专家说:“老年人需要做一些跳跃动作,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冲击力来增强骨密度。”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需要疯狂的跳跃,迈出有力的步伐(如踩死臭虫的力量)就足以了;此外还可以进行箭步蹲、高抬腿和跳绳等锻炼。
7.散步时带个计步器
普通人每天只步行2000步,但运动专家强烈建议把这个量增至1万步,这样对健康才更有益。研究成果显示:仅仅是对步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就会让人步行的距离增倍,因此老年人在散步锻炼时不妨带个计步器,不知不觉中就增加了行走里程,不断挑战自己的纪录。
老人家脑出血该如何预防
老年人预防脑出血要做到:1.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2.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3.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老年人如何预防脑出血
杜建新:脑出血确实是老年人一个多发的病,因此老年人对脑出血的预防应该比年轻人更要重视。
从哪几个方面呢,一般来讲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饮食,在饮食上我们要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有的人喜好吃辣,有的人喜好吃酸,我也不能说哪个健康哪个不健康,自己喜好,但是也不好过油过腻也不能太素,我们要有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
生活节奏,比如按时起床,按时睡觉,适当的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个,我们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见谁都生气,见什么都不高兴,对人的心血管系统也是不好的,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也非常重要。
总之,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注意,给自己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那么对于预防脑出血也是有益的。
老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联系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际关系中,有正性积极的关系,也有负性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2、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层次的环境条件,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安全感的影响最为重要。家是躲避风浪的港湾,有了家才会有安全感。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4、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须不断学习。比如:不学习电脑就体会不到上网的乐趣;不学健康新观念就会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饱穿暖的水平上。学习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和思维能力,对于预防脑功能减退和老年痴呆有益。
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6、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包括三个方面,即与自然、社会和人的接触。老年人退休在家,有着过多的空闲时间,常常产生抑郁或焦虑情绪。如今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年文化活动站以及老年大学为老年人与外界环境接触提供了条件。
7、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能否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对自身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如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勉强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会得不到想象中的预期结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败的打击;过低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心,常常会产生抑郁情绪。
8、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一个人的才能与兴趣爱好应该对自己有利,对家庭有利,对社会有利。否则只顾得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而损害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就会引起人际纠纷,而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怎么防治膝关节疾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残疾最主要的原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患者十分苦恼。所以积极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以下是为患者提供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预防方法。
1、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有规律的、科学的运动应被看成是一种健康而重要的生活方式。要想保持身体的健康就必须参与运动,长期不运动会导致关节僵硬和周围的软组织萎缩,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性明显下降。对于中、老年人或患有骨性关节炎的病人,体育锻炼尤为重要。
2、预防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保持健康心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不吸烟酗酒、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等。对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地补充一些钙剂、活性维生素D、双磷酸盐、鲑鱼降钙素等。
日常保持健康心理最重要
1、转视
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因为并不是任何来自客观现实的外部刺激都可以回避或淡化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假如从一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使人陷入心理困境;假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体验转化为积极情绪体验,走出心理困境。
2、升华
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
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也就是相当于换一个脑袋思考、解释问题。在个体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可以通过换脑法,减少或消除心理认知与心理体验的矛盾冲突。
4、变通
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心理学上又叫合理化。就是通过找一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以减轻痛苦,缓解紧张,使内心获得平衡的办法。弗洛伊德指出,常见的合理化有两种:一是希望达到的目的没有达到,心理便否定该目的的价值或意义,俗称酸葡萄效应。二是未达到预定的期望或目标,便提高目前现状的价值或意义,俗称甜柠檬效应,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调适可借用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
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身体
首先就是要注意尽量不要给老年朋友们食用生冷的食物,尤其是生的食物对于老年朋友们的健康是会造成一定潜在的威胁的,没经过高温杀菌的食物被直接食用后就非常容易导致生病,而且生的食物还很有可能老年朋友消化不了,给肠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这样总体上来说对于老年朋友们的健康都是不利于的!
接下来是进入老年后,老年人就应该避免食用过冷或过凉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道的血管发生收缩现象,促使血液流通缓慢及血液流量下降,造成消化功能发生紊乱,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并且最好要少吃零食,因为老年人的消化器官开始呈下降趋势,如果每天进食大量的零食,就会影响正餐的进食量,久而久之消化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现象,极易引发肠胃疾病。
最后就是选择食材上要注意挑选新鲜的,尤其是要避免已经死了的一些食物不能给老年朋友们吃,比如有的家庭中买了鱼放在水池中莫名的死了,扔了又觉得可惜,就会处理了之后烹饪了吃,这样对于大家的健康其实是非常有害的,死了的鱼中很容易滋生大量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进行快速的繁衍食用后是很危险的!
老人六大心理危害健康 7招保持心理健康
老人“黄昏”心理有哪些?
1、孤独寂寞感。
人到老年,生活变化很大,首先是无所事事闲得慌,其次是缺乏情趣闷得慌。看着别人忙里忙外,自己又帮不上忙,心里就会烦躁,就会产生孤独感。
2、枯燥无聊感。
人到老年,身心都在发生变化,大事干不了,小事不用干,整日在“吃、睡、坐”中轮回周转。这样日复一日,心理上就会产生枯燥无聊的情感,感到生活无趣、无味。
3、颓废无为感。
有的老年人用颓废无为的心态对待夕阳生活,他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蹦不起来了。生活懒散,啥事不干,生活如坐针毯,度日如年,自己的积极形象也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4、累赘包袱感。
有的老年人多疑多心,思想变得愚昧,常常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不能再为家里做事,认为自己是子女的累赘和包袱,是“三饱一倒”的“活害”,觉得生活是一种折磨,是一种煎熬,因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想法。
5、黄昏末日感。
有的老年人自认为临近了生命的尽头,就像天快黑了那样的冷寂,从而产生惆怅之感。还有的老年人受宿命论的影响,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不唱春之歌,反奏黄昏曲,身心陷入一种绝望的境地不能自拔。
6、怀旧回归感。
有的老年人多愁善感,留恋过去,常沉缅于对已往的追求,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怀旧情结。有过多坎坷经历的老年人,其思绪会集中于过去艰幸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绪满肠;有过戎马生涯的老年人,则对战争的残酷而伤感悲哀,忧心忡忡……
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
老年人退休后,生理及心理上都可能产生一定的问题。针对老年人心理问题,关键是做好自我调节。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有利于延年益寿。老人们想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法:
1、保持乐观精神,培养健康的心理。
老年人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尽量做到心胸开阔,无忧无虑,通过发挥自己知识、经验、技能,智力上的优势,寻找新的生活乐趣。
2、善于摆脱烦恼,保持与世无争的心态。
面对生活的烦恼事泰然处之,不要将自己陷于郁闷状态,而要通过各种途径把坏情绪及时释放出来。对于外界名利之事要善于超脱,对家务事不要操劳过度,始终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
3、拓展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
老年人应当根据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把生活安排得尽可能充实些,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草、养禽鸟、读书报、看影视剧等。这样即可舒展心灵又能珍惜时光、学习新知识使生活更有意义。
4、重视人际关系,加强心理交流。
老年人既要注意联系老朋友,又要善于结交新朋友,要经常和朋友聊天谈心,交流思想感情,做到生活上互相关心体贴,思想相互鼓励帮助,在集体活动中和人际交往上相互取长补短、结为知己。
5、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家庭条件及相应的社会环境来制定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实际,还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曰:“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6、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个心理特征必须和谐而统一,生活中才能体验出幸福感和满足感。例如一个人的能力很强,但对其所从事的工作无兴趣,也不适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够体验成功感和满足感。相反,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但能力很差,力不从心,也会感到很烦恼。
7、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而要拥有健康的身体就要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多摄取优质蛋白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如瘦肉、奶类、蛋类、豆制品及莲子、桂圆等。还应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并注意经常坚持,持之以恒。
如何保持老人心理健康
老化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防病能力,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及其他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加速衰老和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当代老年医学研究证实,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
衰者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 “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呢?
第一,心明豁达,知足常乐。我们在长期的老年医学考察中发展,长寿老人往往都能做到到胸怀开朗,处事热情,善解人意,他们与世无争,不易动态,感到自己生活很充实、满足。
第二,面对现实,走出误区。老年人应积极而适量地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书法、音乐、戏剧、绘画、养花、集邮等),以陶冶情操,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等),做到与众同乐,喜当“顽童”。
第三.结交知音(包括青少年朋友、异性朋友),经常谈心。老年人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常在知音好友中宣泄郁闷,互相安慰,交流怀古,有助于心情舒畅,对保持心理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老人该进行什么锻炼最好
一是平衡性锻炼
平衡性锻炼的重点是对腿部肌肉进行塑造,对于老年人保持生活的独立性和预防跌倒起关键作用。建议老人采取“脚后跟接着脚尖走路”的方式,即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前方,脚后跟接触到另一只脚的脚尖,向前行走20步,每天练习3次,每周练习三天。
二是力量训练
过了40岁之后,人们的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60岁后,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5%。为防止肌肉萎缩,建议老年人使用重量较轻的物体(2.5公斤重的哑铃)做肱二头肌弯举或臂举15~20次,每周锻炼2~3天。
三是柔韧性锻炼
无论是弯腰摸脚趾,或是做瑜伽都能提高老年人身体的柔韧性,每周进行2~3次。
最后是有氧锻炼
让心率得到上升的有氧锻炼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有氧锻炼,每次20~30分钟。一些家务活动(修剪草坪、打扫房间和园艺劳动)也可以当作有氧运动。
如何保持老人心理健康
衰者和疾病
人到60岁以后,体力和记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这种正常的衰老变化使老年人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感受,并且带来一些身体不适和痛苦。尤其是高龄老人(指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甚至担心“死亡将至”而胡乱求医用药。在衰老的基础上若再加上疾病,有些老年人就会产生忧愁、恐惧心理。当然,不同心理状态的老年人,对待衰老和疾病的态度迥然不同。
精神创伤
有调查表明,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疾病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因此陷入痛苦和悲伤之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必将有损健康。
环境变化
最多见的是周围环境的突然变化,以及社会和家庭人际关系的影响,老年人对此往往不易适应,从而加速了衰老过程。
此外,文化程度、过度疲劳、营养缺乏、经济欠佳、孤独空虚、死亡临近等引起的老化情绪,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老年人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怎样的
1. 食物多样、粗细搭配
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功能有所减退,咀嚼能力减弱,消化液分泌和胃肠蠕动减少,容易发生便秘。一些老年人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病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性增加。因此,老年人的饮食应遵循“均衡营养,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原则。食物的选择要多样、粗细搭配,松软易于消化吸收。粗粮中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钾、钙、植物化学物质等。经常吃些粗粮、蔬菜水果,可以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入,防止便秘的发生,预防疾病。
2. 合理安排,快乐就餐
家庭和社会应从各方面保证老年人的饮食质量、进餐环境和进食情绪。不仅要得到品种口味多样的食物,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充足摄入,还应该营造轻松、快乐的就餐环境。使老人保持健康的进食心态和愉快的就餐过程,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 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变,如牙齿减少、口腔问题和情绪不佳,会导致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老年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或贫血等营养缺乏或不足。营养不良时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要重视预防营养不良与贫血。老年人并不是越瘦越健康,应该维持健康体重。经常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血豆腐等。
老人最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
人老了,不只身体会衰老,心理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老年人如果想延缓衰老,必须先保持心理年轻,因此老年人需要学会自我调节,虽身体不能再年轻,但心理却是想年轻就多年轻。以下是“五情”方法让老年人更显年轻。
增进友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对许多老年人来说体会尤为深刻。人到老年害怕孤独,应该多交朋友,并常与老友聚会,或结伴郊游,使老年生活兴趣盎然。
珍惜亲情人到老年更应珍惜对配偶、对子孙的感情,让亲情充满天伦之中。尊重儿女们的选择,不要过多干预儿女的生活。
巩固爱情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恩爱夫妻多长寿”。愈是年老愈要珍惜、巩固爱情。老年夫妇切莫分开各自跟随儿女过日子,而应朝夕相处,说说悄悄话,相互体贴,相互关心。
注意世情进入老年,也应入时,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因为恰当的修饰能给老人带来活力,它会使老人自感年轻。同时,注重仪表也利于社交活动。
愉悦心情保持良好的情绪,心胸豁达大度,逢事淡然处之,勿与人争高低,尽力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确立精神支撑,从中寻找乐趣。琴棋书画,种花养鸟,都是最佳的选择,自可陶醉其中。
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广大老年朋友已经知道如何去保持心理年轻了吧,您不妨参考一下以上的建议,养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的调节心理,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