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岁吃点花生降低过敏
宝宝1岁吃点花生降低过敏
最近,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1岁前给宝宝喂点花生或花生酱,可显著降低孩子的过敏风险。除了吃花生,预防孩子过敏,家长还应该做好这些事。
最新研究:孩子1岁吃点花生过敏减七成
据生命时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吉迪恩.莱克博士和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对550名存在花生过敏风险的儿童展开了跟踪调查,仔细检测了参试孩子的所有过敏症状。如果宝宝在1岁之内喂食花生酱或花生零食,那么孩子到6岁时,其花生过敏的风险会降低74%。专家表示,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吃花生,能起到长期防过敏的保护作用。但是,专家强调,对于湿疹、鸡蛋过敏或花生过敏高风险儿童来说,父母在给宝宝喂食花生前务必咨询医生。
莱克博士表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卫生部门或许应该考虑修改“有花生过敏家族病史的儿童最好在3岁后再吃花生”的相关建议。
预防孩子过敏 家长还应该做这些事
春季正是过敏高发季节,我们该如何预防孩子过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李臻提醒家长,预防孩子过敏,家长应该做好这些事。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家里要经常打扫卫生,最好用湿布擦拭,以免灰尘飞扬;宝宝的用品、玩具特别是毛绒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经常换洗宝宝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
2.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宝宝应避免接触香水、油漆、杀虫剂等刺激性物质。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接触扬尘、花和树木的花粉等过敏因子,如果一定要外出最好戴上口罩;不要让宝宝在尘土飞扬的场所出入和玩耍;不要用碱性太强的香皂清洗皮肤;贴身衣物应选用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不要穿羊毛或化纤织物。
3.注意饮食
对于婴儿,最好给宝宝吃母乳,因为母乳喂养能大幅降低过敏发生的几率,建议母乳喂养最好坚持至六个月。过敏体质宝宝在添加辅食时一定要逐步少量添加,并注意观察看宝宝是否有湿疹、腹泻、便秘等过敏症状。对于比较大的宝宝,饮食应清淡而营养丰富,多吃新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要少吃牛奶、鸡蛋、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甜食品或甜饮料,如果知道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一定要坚决远离。
通过以上分享,希望能为爸爸妈妈们照顾孩子避免过敏带来帮助。
宝宝奶粉过敏怎么解决
1、坚持母乳喂养
预防过敏的最好方法是餵哺母乳,且最好持续到一岁甚至一岁以上,通常情况下母乳是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2、远离过敏源饮食
限制牛奶、鸡蛋、鱼、花生以及坚果类等带有致敏因子的食物摄入。对于高危险群婴儿,六个月以后才开始食用固体食物,一岁以后才开始食用乳酪制品,两岁以后才开始吃蛋,三岁以后才开始食用花生、核桃、以及鱼类。
3、换奶粉
对普通的配方奶粉过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成防过敏奶粉。若经证实为牛奶蛋白过敏者,可以使用“抗过敏配方”或“黄豆蛋白配方”而获得改善。有高度家族过敏史的过敏高危险群宝宝,可以经由完全喂哺母乳,或“抗过敏配方”而降抗过敏的发生机率;使用“部分水解配方”,也可能有类似的效果。
4、补充益生菌
给宝宝补充益生菌改善宝宝的胃肠道健康,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过敏的发生。
0-1岁宝宝过敏了怎么办
食物过敏
主要表现:宝宝食物过敏后的主要表现在皮肤还有肠胃上。皮肤上:荨麻疹,红斑,湿疹,皮肤干燥,眼皮肿胀,嘴唇肿胀等。肠胃: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口腔咽喉部位炎等。
治疗的方式:治疗是以抗组织胺药物最主要的方法。宝宝过敏严重的话可以口服类固醇,肾上腺素。找出食物过敏的种类和避免摄取过敏食物。
预防:宝宝的食物过敏是可以在怀孕期间预防的,孕妈妈应该减少接触到容易引起自身过敏的物质,还有食物。
皮肤过敏
主要表现:刚出生的小宝宝会脸颊两侧皮肤干燥,发红,瘙痒,脱皮,蔓延至脸,脖子,腹部,还有四肢。两岁以后的宝宝,是以四肢屈侧的皮肤皮炎为主,瘙痒则会导致续发性的感染。
治疗的方式:室内温度和湿度维持在正常值,避免宝宝流汗。防止宝宝痒了就抓,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洗澡,洗澡后应该立即的使用保湿剂。避免食用会使用会致使宝宝过敏的食物。
预防:要保持卧室,浴室,地下室的干净,重视床上用品的干净,不用填充类的玩具,室内的温度控制在50%可以控制尘螨和霉菌。避免饲养有毛的动物,动物的皮屑和排泄物很容易引起过敏。
宝宝奶粉过敏怎么办
当确定宝宝为奶粉过敏者后,最好的处理方法就是:
1、坚持母乳喂养
预防过敏的最好方法是餵哺母乳,且最好持续到一岁甚至一岁以上,通常情况下母乳是不会产生过敏现象。
2.远离过敏源饮食
限制牛奶、鸡蛋、鱼、花生以及坚果类等带有致敏因子的食物摄入。对于高危险群婴儿,六个月以后才开始食用固体食物,一岁以后才开始食用乳酪制品,两岁以后才开始吃蛋,三岁以后才开始食用花生、核桃、以及鱼类。
3.换奶粉
对普通的配方奶粉过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成防过敏奶粉。若经证实为牛奶蛋白过敏者,可以使用“抗过敏配方”或“黄豆蛋白配方”而获得改善。有高度家族过敏史的过敏高危险群宝宝,可以经由完全喂哺母乳或“抗过敏配方”而降抗过敏的发生机率;使用“部分水解配方”,也可能有类似的效果。
过敏危害身心健康
不让嘴再惹祸
尽量少吃加工或精制的食物,尽可能少吃糖类,避免高油、高热量。
确认你吃的食物里,是不是富含可以降低过敏几率的下列营养素:omega-3脂肪酸(鲑鱼、沙丁鱼等鱼类)、蛋白质(包括鸡、鱼、豆荚类,但黄豆是常见的过敏原)、抗氧化物(水果蔬菜,例如绿色蔬菜中有维生素C,深色有色蔬菜中有β胡萝卜素),成人一天可摄取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E。
另外,过敏的人不要喝冰水,中医甚至主张不要多吃凉性食物,以免刺激诱发过敏。
喝进足够的水
当你体内的水分不足时,呼吸系统和肠胃道内壁黏膜的细胞会收缩,造成细胞之间有裂隙,而使得像花粉等外来物质可趁机穿透细胞,并引起过敏反应。
训练适应冷热环境
适度的运动可以活化你的免疫细胞,提升免疫力。游泳是许多医生的建议。因为很多过敏病人,不见得是由尘螨引起,而与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大有关。游泳可以训练你适应冷水、适应温度与湿度;也可以改善你的肺活量,避免因肺功能不佳引起过敏性疾病。
准妈妈责任大
有过敏家族病史的准妈妈,应该避吃花生、松子等核果类,因为这些是常见的过敏原,小宝宝不成熟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对这些过敏原过度反应。宝宝出生后,建议喂母奶。因为母奶里有丰富的抗体,可提升小婴儿的免疫能力。
研究发现,父母有过敏疾病、未满1岁的婴儿,出生后吃母奶或低过敏奶粉,到5岁左右发生过敏的几率,是不吃母奶或低过敏奶粉的婴儿的三分之一。
保持黏膜湿润
如果你有呼吸道过敏问题,你的黏膜大概很容易受刺激敏感。
天然鼻喷剂的做法是:拿一个有喷头的瓶子,倒入一杯不冷不热滤过的水,混合半茶匙的盐、少许烘烤用的苏打,做成喷剂。先按住你的右鼻孔,喷左鼻孔,再换边喷右鼻孔
利用蒸气
如果你的过敏问题会造成鼻塞,可以一天两次吸15至20分钟的水蒸气。水蒸气能缓解浓稠的鼻黏液以及干燥、易受刺激的鼻黏膜。你可以坐在浴室把热水水龙头打开,或买个蒸汽机,吸水蒸气。
工作生活放轻松
压力会影响身体荷尔蒙分泌,让免疫力变差,激发各类过敏反应,所以必须学会放轻松生活。即使生活再忙、再累,不要忘了利用一些方法减压,而睡眠充足、良性适度的人际互动,就是其中的方法。
给宝宝添加辅食应先米后鱼
大多数食物的过敏原都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光是牛奶里面就有多种不同的蛋白质有可能发生致敏作用,鸡蛋里面的卵蛋白和卵黏蛋白也有可能引起过敏。鳕鱼、大豆和花生里也有多种可以诱发过敏的蛋白抗原存在。
所以我们给宝宝添加的第一种辅食应该是易于消化又不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米制品是最佳选择。其次是蔬菜、水果,然后可以添加一些肉、鱼、蛋类。总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顺序依次为谷物——蔬菜——肉鱼蛋类。像蛋清、花生和海产品这些致敏大户,最好在宝宝1岁之后再开始添加。
此外,还要记得循序渐进,由一种到多种,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原则。家长每次给宝宝添加的新食物都应该是单一的食物,一开始要求的量少,便于观察宝宝胃肠道的耐受性和接受能力,及时发现与新添加食物有关的症状,这样就可以观察出孩子对新接触食物到底有没有过敏。
宝宝1岁吃海鲜小心过敏
1. 蜂蜜
危险点:成分含肉毒杆菌孢子
虽然喝蜂蜜水有其好处,但是蜂蜜的制造过程中不会经过高温杀菌,以免破坏成分,因此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孢子,可能导致一岁以下婴儿肉毒杆菌中毒。建议一岁以下的婴儿最好不要食用蜂蜜。
2. 花生酱
危险点:成分易引起过敏反应;保存易受黄曲毒素污染。
花生本身含有花生油酸,这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人体细胞会利用此酸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人体内有名的天然发炎性物质,易引起过敏而有发炎反应。如果家族有食物过敏的遗传,一岁前最好避免喂食花生制品。
另外,花生酱则易因保存不当,易受黄曲毒素污染。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规定,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毒素不得超过15ppb。万一不慎摄食了大量被黄曲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导致急性肝中毒,甚至死亡。
3. 鲜奶
危险点:成分不易吸收
鲜奶富含营养,但一岁前的宝宝却不适用,主要是鲜奶中的酪蛋白质分子结构大,不易分解,无法为一岁以下的宝宝所吸收;而且有些宝宝的肠道若没有足够的乳糖酵素分解乳糖,都会造成肠道的刺激,影响排便功能;加上某些矿物质则可能加重婴儿的肾脏负担,使小孩出现慢性脱水、大便干燥等症状。
尤其是对一岁以前的婴儿来说,母乳最好,否则应选择配方奶,因为配方奶会调整蛋白质和脂肪结构、钙磷比例,还适量添加一些维生素、微量元素、核苷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婴幼儿生长发育必需成分,以完整的营养提供其发育所需养分。
4. 蛋白
危险点:成分易引起过敏反应
蛋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只是宝宝一岁前的消化能力还无法负担这丰富的营养成分,加上蛋白中的成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因此,开始吃辅食的婴儿必须先吃蛋黄。
温馨提示
大多数的过敏原为大分子的蛋白质,正常的肠胃道功能有足够的保护力,可抵挡外来的蛋白质入侵,只是婴幼儿的肠胃道发育还不成熟,消化液分泌不足而无法分解、免疫球蛋白分泌量低,当接触这些蛋白质时,过敏原很容易进入体内而引发过敏反应。
5. 海鲜
危险点:保存不佳易腐败而引起过敏反应
海鲜的问题主要在于因为保存不易而腐败,腐败的海鲜则容易引起过敏。肠胃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的宝宝本来就较为敏感,对吃到不洁的食物,身体出现的反应往往更甚大人。因此,建议在一岁前,少吃为宜。
温馨提示
有些食物因为保存方式、成分及质地等问题,容易引起肠胃道问题,而一岁前的宝宝,因在肠胃道的发育和免疫系统仍未成熟,为避免引起肠胃不适和引发过敏症状,最好少碰为妙,即使吃,也以少量为原则。
6. 豆类制品
危险点:成分是高过敏原且易胀气
豆类中含有的蛋白已属于高过敏原,加上含大量寡醣不易被消化,而容易造成胀气。对腹壁肌肉较薄的宝宝而言,本就容易出现腹胀情形,若再吃入易胀气的豆类制品,更如雪上加霜。因此,像豆浆、豆腐干、豆腐、红豆和绿豆等豆类制品,暂时先保持距离。
7. 柑橘类
危险点:成分易刺激胃酸分泌
通常宝宝满4~6个月大后,妈妈会开始让宝宝喝点稀释的果汁,建议此时避免食用柑橘类水果的纯果汁。
由于这些水果富含维生素C及果酸,易刺激婴儿的胃而造成胃液逆流。营养师指出,即使让宝宝喝柑橘类以外的果汁,也要把握以1∶1的比例兑水原则,且慢慢地增加摄取量,以使肠胃道慢慢适应。另外,提醒妈妈,要注意像草莓、奇异果等浆果类,果实内的籽因不易被分解,也不适合让宝宝吃。
温馨提示
当4~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食用辅食时,以少量食用、一次只试一种、每种食物至少相隔一星期的喂食原则。同时,更要注意质地从液体开始,再逐步进阶到泥状、糊状,避免因颗粒过大而造成不易吞咽及消化的问题。
8. 腌制食品
危险点:添加成分造成肾脏负担
新鲜的食物最好。腌制食品所添加的物质,对肠胃功能较弱的宝宝因无法顺利代谢,无疑是沉重负担,同时也会影响宝宝对食物的味觉感官,更不要说腌制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是高风险的致癌物,能避免就避免,能延后食用就不要过早食用。
宝宝饮食有什么禁忌吗
不利于消化的食物
1、牛奶:在宝宝一岁之前,要坚持食用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因为宝宝无法消化牛奶中的蛋白质,而且牛奶中的营养并不都是宝宝所需要,并且能吸收的,其中的矿物质含量很可能损害到宝宝的肾脏。
2、矿泉水:矿物质含量高的矿泉水会损害宝宝的肾脏。对婴幼儿来说,每升矿泉水的矿物质含量不能超过100mg,钠要低于20mg,氟要低于1.5mg。
潜在过敏原的食物
3、蜂蜜 蜂蜜中含有梭状芽胞杆菌,会引起肉毒杆菌中毒。成人的肠道会阻止这种芽胞的生长,但是宝宝却没有这个能力,很有可能导致中毒的危险。
4、蛋白 宝宝可以吃蛋黄了,但是要等到一岁左右才能吃富含蛋白质的蛋白,因为蛋白会引起过敏,如果有家庭过敏史的宝宝,则要到两岁左右才能食用。
5、花生酱 花生酱是非常容易过敏的食物,最好在宝宝一两岁的时候再添加。另外,花生酱本身非常粘稠,小宝宝很难下咽,也容易引起窒息危险。
6、小麦食物 大多数宝宝在6—8个月的时候,都接触过谷物食品——麦片和面包。但小麦是所有谷物中最容易过敏的食物,所以如果宝宝有过敏经历,最好等到一岁之后再食用。
7、贝壳类食物 海产品非常容易过敏,专家建议,最好等到宝宝一岁之后再添加。有家庭过敏史的宝宝,则要推迟到3—4岁左右。
8、其他潜在的过敏食物 因为父母本身有过敏症状,而担心宝宝有同样的遗传,还要注意一些其他有过敏原的食物——例如玉米、大豆、巧克力,以及其他你吃后会过敏的食物——直到一岁之后再慢慢添加。
1岁宝宝缺锌的症状 免疫力降低
锌元素是参与人体正常免疫机能的关键元素,宝宝缺锌时,会导致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外界病菌感染,诱发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