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贫血可造成婴儿贫血
母亲贫血可造成婴儿贫血
贫血是指人的血液中单位细胞容积内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6个月至6岁婴幼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6—14岁幼儿血液中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则判定为贫血。造成婴儿贫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什么是婴儿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二、宝宝缺铁的原因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 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时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 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需铁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也极易导致贫血。
2、铁吸收性障碍慢性贫血
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色素铁可以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吸收率较高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取决于胃肠道的溶解度等因素,多种因素可阻碍铁的吸收。
3、纯母乳喂养会导致婴幼儿贫血吗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② 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 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 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 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孕期为何容易发生贫血现象呢
怀孕就是胎儿在母亲的体内一天一天慢慢长大。在这9个月中,胎儿会从零开始迅速长到3000克。这些婴儿成长所必需的铁,都是从母亲那里得来的。
所以,在怀孕期间,首先要保证胎儿所需的铁。即使母体中并没有胎儿所需的足够的铁,胎儿也会毫不怜悯地摄取自己所需的铁。这样一来,母亲的贫血就会更加严重。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胎盘所需的铁和分娩时出血中的铁。
另外,怀孕时要为分娩做准备,母亲体内的血液将会增长到平常的1.5倍。这也需要摄取大量的铁。
何况,婴儿产下之后,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那就是哺乳。所以为了哺乳,又要摄取必要的铁。
不管怎么说,在怀孕期间都必须要补充铁。因为在这期间集中了造成贫血的很多不利条件。
孕期易于出现贫血的现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过很多人以前都不知道为什么孕期易发生贫血。其实孕期贫血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做造成的,一方面是来自胎儿的因素,胎儿的发育是一个与母亲抢夺营养的过程。此外,由于分娩的时候会大量出血,所以身体会在这之前做好准备,造血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铁,如果体内铁元素不足,贫血自然就会发生了。
宝宝贫血有什么影响呢
贫血对宝宝的身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铁可引起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2、缺铁使胃酸分泌减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宝宝消化能力减弱。
3、贫血可降低血液的摄氧能力,使机体各器官、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宝宝稍一运动就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适。
4、贫血使宝宝机体处于缺氧状态,肌肉软弱无力。
贫血对宝宝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
1、影响宝宝智力。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2、影响宝宝情绪。由于缺氧,脑细胞代谢异常,宝宝经常表现为爱发脾气,爱哭烦燥不安。
3、影响社会适应能力。体弱多病的宝宝与人交往的机会相对较少,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4、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嘴唇、指甲颜色变淡,容易疲劳,抵抗力低等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等,患病时间长的患儿常常会出现容易疲劳、毛发干枯、生长发育落后等。
5、贫血的主要表现除了皮肤黏膜逐渐苍白(嘴唇、指甲颜色表现最明显)、食欲降低、呕吐或腹泻以外,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异食癖如喜欢吃泥土、墙皮等;精神委靡或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智能下降等。
以上为大家分析的就是婴儿贫血有什么影响的解答,现在我们知道婴儿贫血后对身体本身的影响极大,还会造成婴儿心理方面的影响。轻度的贫血对身体的伤害不大,可是长时间下去会造成贫血加重,此时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因而发现贫血后要立即医治,不可久拖,会危害到身体,也会危害到婴儿成长。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由于妈妈很难判断宝宝每次进食的量,如果宝宝长期没有吃饱,也可能造成贫血。
4、某些因素会影响铁吸收,比如补钙过多会影响铁吸收。
通过以上介绍,对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原因也都是有着很好的认识,因此女性在喂养宝宝的是,都是要注意下自身的身体情况,对一些身体不好的人,或者好吃药的女性,都是不要喂养宝宝,这样会造成宝宝身体出现问题。
婴儿生理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婴儿生理性贫血是指出生后的婴儿由于体内红细胞破坏、血红蛋白减低引起的一种贫血表现,这是每个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所以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
为什么出生后的婴儿体内会发生红细胞破坏呢?
婴儿出生前叫胎儿,在母体内的胎儿没有肺的呼吸运动,也就是不可能通过肺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那么胎儿机体细胞所需的氧从哪获取呢?首先母亲通过肺呼吸运动吸入氧气、母亲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将氧带到胎盘并传递给胎儿红细胞,但胎儿红细胞血红蛋白的运氧能力只有母亲红细胞血红蛋白运氧能力的一半,这样胎儿的造血器官就必须产生更多的细胞和血红蛋白来携带氧气,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胎儿出生时的血红蛋白可高达190g/L以上。
出生后,婴儿肺呼吸运动开始,红细胞带氧能力明显增强,不再需要胎儿时期那么多的红细胞了,机体便“指示”骨髓减少红细胞的生成;而此时胎儿时期生产的红细胞也开始破坏;再加上出生后的3个月是婴儿生长最快的时期,血液液体容量的增加大于红细胞生成量的增加,原有的红细胞浓度被稀释。
上述因素的综合结果便是:出生后1周内血红蛋白逐渐下降,一般要到8周后方才停止,出生后2-3月血红蛋白可降至90-110g/L。这种正常生理变化引起的短暂贫血状态称为生理性贫血。在血红蛋白下降过程中,机体又“指示”骨髓逐渐增强造血能力,一般在半岁左右血红蛋白回升至正常水平,达到120~160g/L。
胎儿出生前,母体会给他(她)一份特殊的礼物——造血原料储存在胎儿体内,这些原料能保证胎儿出生后至少3个月的造血需要。尽管每个婴儿出生后都会出现生理性贫血,但一般来讲,足月产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很少降至90g/L以下,但早产儿生后3-6周血红蛋白可下降70-90g/L,这是由于早产儿从母亲那儿得到的造血物质较少,再加上早产儿出生后生长速度比足月儿快,血液液体容量增加相对更多、红细胞浓度稀释更大的原因所致。
生理性贫血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所以无须治疗。但应注意喂养的食物中必须富含造血需要的物质,如尽量母乳喂养、给予相当年龄阶段的配方奶,对早产儿应及时添加含维生素E和叶酸及含铁质等食物,这样才有益于机体造血功能的恢复。
儿童贫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引起儿童贫血的原因主要分三类,一是生成不足:包括造血物质如铁、叶酸、vtb12缺乏导致的营养性贫血和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二是破坏过多:其中一种是红细胞内在缺陷造成的先天性遗传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亦称蚕豆病)和地中海贫血,另一种是红细胞外在因素导致的非遗传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感染性贫血等;三是丢失过多造成的失血性贫血如急性大出血、慢性消化道炎症、寄生虫病。
儿童期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据统计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单纯母乳喂养(乳类含铁少、母亲素食)和未及时添加辅食引起的铁、叶酸、vtb12摄入不足是导致儿童营养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而早产儿、双胞胎或母亲怀孕期间缺铁可引起婴儿体内的先天储铁不足,加之生后婴儿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量增多,或由于食物搭配不合理、慢性腹泻、反复感染使得铁和vt12、叶酸的吸收障碍等均可引起营养性贫血。
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所以一旦家长发现宝宝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容易疲劳、毛发干枯、抵抗力降低等症状,需警惕宝宝是否存在贫血,尤其是出现反应迟钝、舌头震颤、智力行为发育落后或倒退(如原来会坐、会爬反而不会)的现象,可能是患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并非仅仅是进食少引起的,要走出营养误区,食物并非价格越贵越有营养,在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同时及时添加辅食,早产儿生后2月补铁,及时治疗慢性病,有应针对性地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才能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母乳喂养导致婴幼儿贫血的4大原因
1、母亲本身就贫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的原因,造成孩子贫血。
2、孩子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一般是4—6个月)却仍然只吃母乳,或添加辅食量较少,或添加不得当都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母乳的消化吸收率虽然很高,远远高于各种配方强化奶粉产品,但是母乳中的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不超过0.5毫克,而100克配方牛奶(粉)含铁量可达到5—11毫克。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1岁增加2倍。婴幼儿在4—6个月后,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或者给婴幼儿食用非婴幼儿配方的奶粉或辅助食品(比如只给孩子喝粥),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3、由于妈妈很难判断宝宝每次进食的量,如果宝宝长期没有吃饱,也可能造成贫血。
4、某些因素会影响铁吸收,比如补钙过多会影响铁吸收。
孕妇贫血会对胎儿发育造成什么影响
发育迟缓:母亲的营养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状况,所以女人在怀孕的时候可能就是这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饮食几乎是最好的,想吃什么,家里人几乎就会做。怀孕期间,铁和叶酸的补充是需要的,如果缺乏的话就会造成贫血。婴儿在母体体内,是需要补充铁的,这些铁来自于母亲的营养里。这就造成了母亲贫血,母亲一旦贫血,会让孩子发育非常迟缓。
窒息死亡:如果母体贫血,胎儿来自母体的营养和氧气,会很不足。大脑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果氧气不足,对智力发育也是有影响的。这就造成了贫血母亲生出来的孩子,在智力的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其他孩子。如果母亲贫血想要改变这种症状的话,可以补充一些肝脏、蛋黄和五谷类的豆制品,这些都含有丰富的铁。当然,如果严重的话,也可以直接补充铁剂,用果汁送服。
在怀孕期间,昂贵的食物并不代表是好的食物,最重要的是按孕妇的生理需求给予补充营养。孕妇贫血对胎儿有什么影响的问题,上面给出了一些回答。孕妇的饮食特殊,与一般人要有所不同,需要格外注意。
通过上述信息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孕妇贫血会对腹中胎儿造成哪些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可以帮助大家早日远离疾病的困扰。如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导致病情恶化,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准妈妈要警惕产后贫血
胎儿会抢去部分的铁
怀孕就是胎儿在母亲的体内一天一天慢慢长大。在这9个月中,胎儿会从零开始迅速长到3000克。这些婴儿成长所必需的铁,都是从母亲那里得来的。
所以,在怀孕期间,首先要保证胎儿所需的铁。即使母体中并没有胎儿所需的足够的铁,胎儿也会毫不怜悯地摄取自己所需的铁。这样一来,母亲的贫血就会更加严重。
而且,还必须考虑到胎盘所需的铁和分娩时出血中的铁。
另外,怀孕时要为分娩做准备,母亲体内的血液将会增长到平常的1.5倍。这也需要摄取大量的铁。
何况,婴儿产下之后,还有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那就是哺乳。所以为了哺乳,又要摄取必要的铁。
不管怎么说,在怀孕期间都必须要补充铁。因为在这期间集中了造成贫血的很多不利条件。
对婴儿也有影响
怀孕期间如果贫血,不仅会影响到母体,还会对将出生的胎儿造成很大的影响。首先,在怀孕初期,为了腹中的胎儿的发育,必须吃各种造血物质。否则,如果母亲贫血,将会导致胎儿发育不全,并容易引起流产。而且,如果母亲严重贫血,有的婴儿在出生后两个月,也会出现贫血。这是因为婴儿从母体中摄取的铁很少,而这一部分铁随着自己的成长也渐渐耗尽了。
为了安全地完成生产,为了孩子的的健康,妈妈的责任还很重大。
怀孕期间要接受3次贫血检查
怀孕期间,最容易引起贫血的是在五六个月的时候。不仅妈妈自身的血液要增加,而且胎儿还要夺去部分铁,所以很容易突然引起贫血。也就是说,即使在怀孕初期并不贫血的人,随着胎儿的发育,也有可能引起贫血的。
在怀孕期间最好接受3次贫血检查。第一次是在被诊断怀孕时,第二次可以五六个月时,还有就是在生产前两周左右,再做最后一次检查。
关于贫血和怀孕的问题,并不是只要怀孕的时候注意就行了。一旦怀孕之后,即使已以知道患贫血,也已经晚了。如今,所有要生育的人,也就是将来要做母亲的人都应该提前治好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