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唐氏综合症风险率多少为正常 唐氏综合征风险率超过正常值处理办法

唐氏综合症风险率多少为正常 唐氏综合征风险率超过正常值处理办法

如果结果为低风险,提示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几率较低。如果结果为高风险,提示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几率较高,医生通常或建议采取进一步的检查,羊水穿刺或者无创DNA检查。


小儿唐氏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1.遗传咨询 母亲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2.产前诊断 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分析,所采用的材料包括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中期胚胎绒毛细胞和孕中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分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有一定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的存在,使这些孕妇得以作进一步的产前检查和咨询,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唐氏综合征风险率正常值是多少

唐氏筛查是一个针对于唐氏综合征风险评估的检查,临界值是1/270,大于此值的为高风险,小于此值为低风险。如果有高风险一般需要进一步检查。


唐氏综合征风险率正常值是多少 唐氏综合症风险率检测时间

唐氏筛查按时间分为早期唐筛(通常在孕期的9周~13周)和中期唐筛(通常在孕期的15周~20周)。错过该时间后就不能做唐氏筛查了。


唐氏综合症风险率多少为正常 唐氏综合症风险率不要重复检测

唐氏筛查不建议不重复检测,因为筛查是一个大体的风险高低的评,不是诊断,不同的检测体系对检查结果的判断也会存在差异。重复检测容易带来解读上的困惑。


唐氏综合症的检查诊断

1、对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21q22区可能是唐氏综合征的基因关键区带,又称为唐氏综合征区。

2、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唐氏筛查结果为“高危”的孕妇需要确诊胎儿是否为唐氏综合症患儿。目前产前诊断最常用的技术是羊膜腔穿刺技术,即在B超指引下,将针通过孕妇腹部刺入羊水中,抽取羊水,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适宜孕16-20周的孕妇。除羊膜腔穿刺术外,进行产前诊断的技术还有绒毛活检、胎儿脐静脉穿刺、胎儿镜检查等。

3、荧光原位杂交:以21号染色体的相应部位序列作探针,与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或羊水细胞进行杂交,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细胞中可呈现3个21号染色体的荧光信号。

4、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采用测定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探索已有多年,这是一种怀孕中期指标(13周以后),根据这3项(也可测定HCG和AFP两项)血清学指标以及孕妇年龄、体重来推算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率,根据风险率的高低再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检出大约60%的唐氏综合征胎儿。

5、可常规做X线片、超声、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先天性心脏病,骨龄落后,脑电图异常等改变。

如何避免患上21三体综合症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妊娠。孕妇产前预防内容如下:

1、遗传咨询

孕妇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2、产前诊断

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分析,取样包括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中期胚胎绒毛细胞和孕中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分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有一定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的存在,使这些孕妇得以作进一步的产前检查和咨询,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唐氏综合症的检查诊断

唐氏综合症检查包括对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羊水 细胞染色体检查、荧光原位杂交、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X线片、超声、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另外唐氏综合症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鉴别。

1、对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21q22区可能是唐氏综合征的基因关键区带,又称为唐氏综合征区。

2、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唐氏筛查结果为“高危”的孕妇需要确诊胎儿是否为唐氏综合症患儿。目前产前诊断最常用的技术是羊膜腔穿刺技术,即在B超指引下,将针通过孕妇腹部刺入羊水中,抽取羊水,对胎儿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适宜孕16-20周的孕妇。除羊膜腔穿刺术外,进行产前诊断的技术还有绒毛活检、胎儿脐静脉穿刺、胎儿镜检查等。

3、荧光原位杂交:以21号染色体的相应部位序列作探针,与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或羊水细胞进行杂交,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细胞中可呈现3个21号染色体的荧光信号。

4、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采用测定孕妇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探索已有多年,这是一种怀孕中期指标(13周以后),根据这3项(也可测定HCG和AFP两项)血清学指标以及孕妇年龄、体重来推算怀有唐氏综合征患儿的风险率,根据风险率的高低再进一步进行确诊检查。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检出大约60%的唐氏综合征胎儿。

5、可常规做X线片、超声、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先天性心脏病,骨龄落后,脑电图异常等改变。

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唐氏症的产生

1.遗传咨询

孕妇龄愈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再发风险率1%易位型患双亲应进行核型析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母D/G易位则每胎都10%风险率;父D/G易位则风险率4%绝数G/G易位病例均散发父母亲核型亦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代100%罹患本病

2.产前诊断

防止唐氏综合征患效措施已该病育史夫妇再育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析取包括孕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期胚胎绒毛细胞孕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定临床意义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存使些孕妇作进步产前检查咨询限度防止唐氏综合征患

小儿唐氏综合症如何早避免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妊娠。

孕妇产前预防:

1.遗传咨询:孕妇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2.产前诊断: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分析,取样包括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中期胚胎绒毛细胞和孕中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分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有一定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的存在,使这些孕妇得以作进一步的产前检查和咨询,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唐氏综合征风险率范围

唐氏综合征一般是通过唐氏筛查及孕期一般是孕中期十五到二十周左右,进行一个血清的筛查,主要包括AFP,HCG,血清游离雌三醇等,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产史和孕周计算出相应疾病的危险系数,其结果是一个风险值,它是没有正常和异常范围可言,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志物来说明正常或异常范围,危险率也不是一个明确的值,而是能体现最大确定率和最小假阳性率的允许值,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率一般正常是1:700到1:1000左右,如果是风险率在1:270以上者为高危。一般的如果是出现有高危是建议进一步做无创DNA或者是羊水穿刺来确诊。

唐氏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预防

(一)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妊娠。

孕妇产前预防:

1.遗传咨询:孕妇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2.产前诊断: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分析,取样包括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中期胚胎绒毛细胞和孕中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分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有一定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的存在,使这些孕妇得以作进一步的产前检查和咨询,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二)治疗

由于患儿免疫力低下,宜注意预防感染。如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胃肠道或其他畸形,可考虑手术矫治。

唐氏筛查检查如果孕期不做检查则会给孕妇及其家人带来很多的苦恼,降生的宝宝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伴随她的也将是痛苦的,所以请在孕期做检查,还有高龄产妇风险率越高,为了孩子的健康,想要生宝宝的夫妻请考虑避免不利的因素。

唐氏综合症的预防

1.遗传咨询

孕妇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2.产前诊断

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分析,取样包括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中期胚胎绒毛细胞和孕中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分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有一定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的存在,使这些孕妇得以作进一步的产前检查和咨询,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唐氏综合症风险率

1.唐氏筛查是在怀孕15--21周之间才能检查的指标,它主要是为了检测宝宝得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比例大小,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准。而且这方面的检查也是医生根据你的身体情况来确定你是否需要这方面的检查。检查时只需要验血即可,一般与其它血检同时做,来后配合你近期的B超来确定宝宝的危险几率。如果你比较年轻,身体状况良好,医生基本上不会强行推荐,当然如果你不放心,可以自己提出。

2.这个是查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儿的,是抽血检查孕14--19周查。这个检查是自愿参与,知情选择。和年龄有关系,唐氏综合症患儿出生率随孕妇年龄的增加迅速上升,30岁时,出生率为3‰,大于35岁以上为6‰,过了40岁可达16‰以上。所以一般对35岁以上的孕妇都建议作羊水染色体分析。由于大多数妇女怀孕生产都在35岁以下,真正35岁以上的妇女所生唐氏综合症患儿只点总数20%。所以对35岁以下孕妇采用筛查的方法能达到尽可能减少病儿出生的目的。当然筛查不等于确诊,可能出现少数假阳性和假阴性,对高危孕妇最后确诊还需作羊水穿刺行羊水染色体检查。

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占有重要作用。它长期广泛用于严重肢体畸形等的产前筛查和诊断。超声还可检查出许多胎儿先天畸形体征和一些罕见的胎儿畸形。高分辨超声图像可进一步提供胎儿解剖学信息。所以超声检查是筛查先天畸形主要手段之一。不仅如此,超声图像还可修正孕周、了解是否多胎妊娠,是否死胎等,能明显地提高检测孕妇血清生化筛查的准确性。

所以如果有条件最好在孕22--26周做四维彩超排畸筛查。

3.唐氏综合症又叫做21三体,是说患者的第21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正常人为一对)唐氏筛查是通过孕妇血清中AFP和HCG的含量,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计算的风险值。临界值为1/275。大于为高危,小于则为低危。普通人群(37岁以下)患有唐氏(DS)的概率为1/750。

筛查结果为高危建议做羊水穿刺,但即使为高危也不一定就是唐氏儿,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做DS筛查!

唐筛检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如果唐筛检查结果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危险性比较高,就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唐氏综合征是什么疾病

1、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2、.遗传咨询

孕妇年龄愈大,风险率愈高。标准型唐氏综合征的再发风险率为1%。易位型患儿的双亲应进行核型分析,以便发现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方为D/G易位,则每一胎都有10%的风险率;如父方为D/G易位,则风险率为4%。绝大多数G/G易位病例均为散发,父母亲核型大多正常,但亦有发现21/21易位携带者,其下一代100%罹患本病。

3、.产前诊断

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已有该病生育史的夫妇再次生育时应作产前诊断,即染色体核型分析,取样包括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作羊水细胞、孕中期胚胎绒毛细胞和孕中期脐带血淋巴细胞等分析。产前筛查血清标志物HCG、AFP测定有一定临床意义,因为它能够减少羊膜穿刺进行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提示高危孕妇群的存在,使这些孕妇得以作进一步的产前检查和咨询,最大限度地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

相关推荐

唐氏筛查是筛查什么

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而唐氏综合征,又叫“21三体综合征”,就是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导致胎儿成”先天愚型“。唐氏筛查目的是通过抽取孕妇的血液,检测孕妇血清中的甲型胎儿蛋白是否正常,此外还有离雌三醇浓度和毛促性腺激素是否与孕妇的年龄、身体情况相符,从而判断胎儿的危险性。通常,甲型胎儿蛋白在0.7~2.5MOM属于正常,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几率低。但甲型胎儿蛋白不正常,绒毛膜促性腺

早期唐氏筛查有必要做吗

唐氏综合症又叫做21三体综合征,是说患者的第21对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正常人一对)唐氏筛查是通过孕妇血清中 AFP、HCG和uE3的含量,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计算的风险值。临界值1/275(由于方法学的不同,可能此数值有所不同)。大于高危,小于则低危。普通人群(35岁以下)患有唐氏(DS)的概率1/750。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如果唐筛检查结

分析唐氏筛查临界风险是什么意思

1、唐氏筛查临界风险是什么意思唐氏筛查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选检查的简称。目的是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判断胎儿患先天愚型、神经管缺陷的危险系数。唐氏筛查临界风险属于临界值风险,说明是有一定的患病几率的。建议你还是到医院去做下羊水穿刺术,这个准确率比唐氏筛查高,但有一定的风险。妈妈可以自己考虑一下。2、检查意

无创DNA检测哪些准妈妈更适用

无创DNA,即无创基因检测,无创DNA产前检测,又称无创产前DNA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等。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名称NIPT,由美国妇产科医师学院委员会定义。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目前国内无创DNA主要筛查常见的三大染色体疾病,分别是T21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T18染色体异常(爱德华氏综合征)和T13染色体异常

唐氏筛查结果怎么看

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正常值0.7-2.5MOM。孕妇血清中的AFP在早、中孕期逐渐增加,大约在孕28~32周时达到相对稳定期。当胎儿出现缺陷时,羊水和母体血清中的AFP显著升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是由胎盘绒毛膜的合体滋养层产生的,正常值0.4-2.5MO。在妊娠的前8周增加很快,以维持妊娠。在大约8周以后,hCG逐渐下降,直到大约20周达到相对稳定

小儿唐氏综合征如何检查

1.对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在21号染色体长臂21q22区带三体时,该个体具有完全类似唐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反,该区带非三体的个体则无此典型症状。由此推论,21q22区可能是唐氏综合征的基因关键区带,又称唐氏综合征区。按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将唐氏综合征患儿分三型:(1)标准型 占全部病例的95%。患儿体细胞染色体47条,有一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核型47,XX(或X

孕妇怀唐氏儿有何症状

唐氏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遗传性疾病,一般发病率大概在1.5‰左右,一般是高危孕妇是他的一个风险率是越高的,母亲年龄越大他的发病率是越高的。 一般的唐氏筛查是要结合孕妇的一个年龄、体重、孕产史和孕周,计算出相应的一个危险数值。如果是唐氏患儿,在孕期不一定有明显的表现,有可能只表现的孕周跟它的实际孕周和B超的孕周有比较大的差异,母亲孕期可能是有那个糖尿病,还有体重增长不理想或者体重增长过快的。有可

孕妇唐氏筛查高风险怎么办

高风险结果但并没有真正患病的并不在少数,因在所有的高风险结果中,只有1/50到1/70的胎儿是真正的患儿。唐氏筛查主要是测定孕妇血液中的AFP值、HCG值及其他非特异性的生化指标,然后和正常孕妇同期的均值进行比较,结合年龄、体重等信息,经过概率分析,得出每个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发病可能性是多少分之一,这不是确诊方法。所以筛查阳性严格意义上是指筛查结果高风险,产前诊断阳性才是真正的患病。按照产前筛查

唐氏儿如何筛查 妈咪心中要明了

产检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那就是唐氏儿筛选。但是关于如何这项检查项目很多,我们该如何正确进行呢?什么是唐氏儿筛选唐氏综合症(Down综合征)指的是由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又称先天愚型。了及早及时发现唐氏儿宝宝,我们可以通过唐氏儿筛选来判断,但是孕期的不同阶段,检查的项目是不同的。1.孕早期:通过B超扫描来检查胎儿的进步透明带(NT),测量的厚度如果在3毫米以内则正常,如果超过就可判断可能存

唐氏综合征高危应该怎么办

1、唐氏综合症高危就是指唐氏筛查后,怀唐氏儿风险率比较高。因唐氏综合症高危,只是一个根据母血检测,再根据孕妇的年龄、体重等等估计出来的一个风险系数,因此,唐氏综合症高危胎儿并不一定就是唐氏儿。2、唐氏筛查的结果推荐阅读:七类唐氏综合症高危人群“阴性”——表明筛查结果正常,孕妇怀有DS或NTD患儿的几率较低,但并非等于零,属于低危人群。“阳性”——表明筛查结果异常,孕妇怀有DS或NTD患儿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