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哪几种
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哪几种
(1)髋部骨折可根据解剖部位分为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籾降间骨折。65岁以下老年人髋骨骨折以股骨颈为多,65岁后则以股骨粗隆间胃·折居多。
(2)椎体骨折椎体骨折足竹质疏松骨折最为普遍的。有研究表明大约90%椎体骨折是巾于骨质疏松所致。它可以自发发业,出可以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有些老年入骨质疏松极其严重,起床翻身时,甚至打——个喷嚏都有;寸能发生骨折。椎体骨折常见部位是胸腰段,通过X光片可确诊。
(3)腕部骨折骨质疏松还可以引起腕部骨折,主要见于绝经后妇女,这个部位骨折对病人日常生活功能造成极大影响。
揭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是指患骨质疏松症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医疗护理费用均十分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中,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最为常见。因此,了解并熟知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十分必要,主要有以下方面:
年龄:骨折风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性别:女性风险高于男性
低骨密度
低体重指数≤19kg/m2
既往脆性骨折史,尤其是髋部、尺桡骨远端及椎体骨折史
父母髋部骨折史
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任何剂量,口服三个月或更长时间
吸烟
过量饮酒
合并其他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老人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一、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单纯缺钙,认为补钙就可以。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述,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机体衰老、疾病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结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肾疾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的患者,还可以去看骨代谢门诊,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疗法干预。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当心,防止摔伤、绊倒和碰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二、骨质疏松性大多发生于老年人
随着身体衰老,骨代谢功能减退,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能力逐渐降低,老年人极易发生骨质疏松。另外,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嗜烟、嗜酒,缺少运动、少晒太阳,长期患肝肾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都会导致人体钙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骨折,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近端、脊椎和桡骨远端。
骨质疏松症可能会导致死亡
医师指出,人的骨质是在无声无息中流失的,人在30-35岁的时候骨量开始流失;到了36-49岁的时候,骨量缓慢减少;到50-69岁的时候,骨量则迅速减少;70岁以上的人骨量持续减少。随着骨量的减少,骨质就容易疏松,进而出现骨质疏松症,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据统计,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达1,500,000次,其中发生椎体骨折有700,000多次;发生髋部骨折有300,000多次;发生腕部骨折有200,000多次;发生其他骨折的也有300,000多次。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致残+致死
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明显增加老年人死亡率和致残率;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为31%,女性死亡率为17%,男性死亡率是女性的2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后,59%的男性患者丧失行走能力。
医师提醒网友,在日常生活中预防骨质疏松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饮食疗法
在饮食方面,预防骨质疏松症要注意直接增加富含钙质的食品,包括乳品类(牛奶、奶酪)、豆制品类、海产类、蔬菜类、坚果类,以及其他添加钙食品;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如VitD、K、B6及B12;还要注意减少富磷食物,如可口可乐等。
2、体育锻炼
通过运动,骨的生长可能得到特别的调节。可以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丢失以及改善肌肉和增加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及其不良后果。
3、防跌倒
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的相关因素,所以要防止跌倒或降低跌倒出现的概率。提倡改善生活方式,尽可能的减少意外发生,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合并使用一些增加跌倒倾向的药物。
4、减少饮酒
酒精会引起器官损害;抑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还抑制维生素D的活化;直接对抗成骨细胞的作用
5、戒烟
吸烟会加速骨质的吸收,还会加速雌激素灭活和分解。
老年人如何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大多发生于老年人
随着身体衰老,骨代谢功能减退,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能力逐渐降低,老年人极易发生骨质疏松。另外,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嗜烟、嗜酒,缺少运动、少晒太阳,长期患肝肾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都会导致人体钙质流失,引起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骨折,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部位常见于股骨近端、脊椎和桡骨远端。
大部分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以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大多年龄较大,受身体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80岁以上的患者大多选择保守治疗。这样很多患者就只能长期卧床,不仅生活质量大受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寿命。因为患者年龄较大,再加上骨折,一般需要卧床两个星期以上,此时各种并发症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就会随之发生,而这些并发症对老年人来说都是致命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许多医院开展了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良好。以创伤较大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例,只需开一个3~4厘米的切口,采用髓腔内固定,无需牵引。大多数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半坐、半躺和翻身,少部分患者手术后第二天还可以拄拐行走。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很多人以为骨质疏松就是单纯缺钙,认为补钙就可以。实际上,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机体衰老、疾病及药物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的结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除了多吃含钙食物、多晒太阳、适量运动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肝肾疾病,需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癌药、利尿剂等的患者,还可以去看骨代谢门诊,请专家评估骨质疏松状况,给予适当的药物和物理疗法干预。另外,老年人出行和日常起居都要格外当心,防止摔伤、绊倒和碰擦,从而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有哪些危害呢
1、发病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
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2、疼痛:骨质疏松的危害感到腰酸背痛者最多,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酸痛,同时可感到全身无力。疼痛部位广泛,可有变化,与坐、卧、站立或翻身等体位无关,症状时轻时重。
3、骨折:因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轻微暴力、跌跤,甚至坐车颠簸、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柱椎骨、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老年人脊柱和下肢骨折后,长时间卧床不起,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褥疮、尿路结石、脑血栓、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影响健康,威胁生命。
4、骨骼变形:由于骨小梁变细、减少,骨骼易发生断裂。脊柱椎体主要由松质骨构成,其骨小梁断裂时,整体外观并无裂缝,X线照片或CT图片也难以发现。但日久天长,积少成多,一些椎骨慢慢塌陷,引起身材变矮,弓腰曲背。可继发腰背疼痛,影响行走、呼吸等多种功能活动。
骨质疏松症和骨折有什么关系
1.原因,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量减少,骨的显微结构受损,骨小梁破坏,皮质骨变薄,骨骼脆性增加,应力低于骨折阈值,从而导致骨骼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升高。骨折的发生与骨密度降低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明显降低。
2.发生的诱因,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多半在没有较大外力作用下发生,如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咳嗽或乘车震动等日常动作中发生。发作时疼痛突然加重,部分患者(20%)无疼痛,部分病人在没有任何外力情况下发生自发性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是由于跌倒而引起的。
3.发病情况,男性骨折的发生率从65岁开始上升,而女性则从45岁开始不断上升。女性骨折占全部骨折的85%。女性一生中发生各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估计为30%~40%,男性为10%~15%。骨折发生部位比较固定
4.骨折好发于胸椎、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骨(股骨近端骨折)、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和踝骨。
三种老年人骨折治疗方法
老年人常见的骨折有桡骨远端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等。
老年人意外跌倒时,手撑地受力,从而引起桡骨远端骨折;如摔倒时,髋部着地,下肢撞击力量会引发髋部骨折;如是负重时弯腰跌倒,则很可能造成胸腰椎椎体骨折;另外老年人骨钙流失严重,极易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等骨质疏松性骨折。
一、桡骨远端骨折
普通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加上外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严重粉碎骨折,移位明显、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及不稳定的骨折,应采取手术治疗。
老年人三种骨折的治疗方法
二、髋部骨折
髋部骨折的区域不同,分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非手术方法有骨牵引或皮牵引,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全髋置换、半髋置换、空心钉、pen-a、dhs、锁定钢板等手术治疗已被广泛采用。无手术禁忌的老年髋部骨折首选手术治疗,从而缩短卧床时间、尽早恢复患肢活动、降低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因该骨折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引起,所以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绝对卧床、家属配合做适当功能锻炼、使用消炎镇痛药减轻患者痛苦,同时还需进行骨质疏松治疗。无手术禁忌的老人可选择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手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手术进行治疗。
老年人得了骨质疏松怎么治疗好
1、急性期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椎体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硬板床休息,膝下垫一枕头以减轻下腰部的应力。注意褥疮护理可以用些止痛药,疼痛消失后即应开始锻炼并逐日增加活动量;疼痛剧烈者可佩戴支架。
2、增加骨组织治疗骨质疏松
(1)口服钙剂: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都可应用,口服钙剂后应鼓励骨质疏松患者多饮水以防止尿路结石。
(2)补充维生素D: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症,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每天的剂量为400单位。
(3)补充求偶素:适用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剂量为每天0.6mg,长期使用有致癌可能,不宜作为骨质疏松常规治疗方法。
(4)其它药物:有双磷酸盐降钙素与促进合成代谢的皮质醇如stanozolol。
3、外科治疗骨质疏松
主要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是脊柱微创治疗的新进展之一,适用于新鲜不伴脊髓或神经根症状、疼痛严重德尔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很好的止痛效果。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桡尺骨远端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且累及关节面,骨折愈合后易残留畸形,常造成腕关节和手指功能障碍。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手法复位,可用夹板或石膏固定,或外固定器固定。对于少数不稳定的骨折可考虑手术处理。
骨质疏松的五大危害 骨折
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较为常见和严重的危害,可能发生于咳嗽、打喷嚏、大笑、屈身拣拾物品或回头转身时。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部位为髋骨、椎月、尺桡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