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隐形糖尿病
什么是隐形糖尿病
隐形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症状,其主要症状并没有普通糖尿病明显的症状。隐性糖尿病不能让糖尿病患者从简单的三多一少上判断自己的病情,所以隐性糖尿病更加有危险。有的人由于症状隐匿,直到发生了心肌梗死、中风等,才得知是糖尿病作崇。该病人听从外科医师的嘱咐,来到内科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即是隐形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的常见原因其实隐性糖尿病平时并非无蛛丝马迹可寻,如果能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作出诊断,经过正确、适当的治疗,则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发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当前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多达十几种,包括遗传、年龄、肥胖、生活方式、高经济收入等。糖尿病的基本损害是微血管病变,同时还累及神经、组织的营养,造成代谢紊乱。患者可以表现出很多症状,如胸闷、心悸、头晕、四肢酸痛或麻木、腰痛、阳痿、性欲减退、月经紊乱、便秘等,以及不明原因的视力迅速减退,莫名其妙的腹泻,反复发作的下肢感染或尿路感染,迁延难愈的肺结核,并常合并胆石症、胆囊炎,或者尿中出现葡萄糖。
女性外阴瘙痒也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如果中老年人有以上表现,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患了隐性糖尿病,及时到医院检查,切不可等到发展为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损害、脑梗塞、重度白内障或下肢坏疽,方去就医。倘若曲线比常人高,但还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可称“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属于生理现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相当常见。不过,糖耐量减低的人,10年后有半数可发展为糖尿病,不可轻视。
因此,糖耐量减低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要时复查糖耐量试验;(2)控制主食的量,以减轻胰岛的负担,避免发展为糖尿病;(3)避免服用利尿药双氢氯噻嗪,因为其有降低糖耐量的不良作用。国内有多种复方降压药含有这种成分。
如果您年过四旬,且具备一种以上高危因素者,要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查。确诊糖尿病以后,一定要注意早期治疗,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控制、控制体重或口服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隐性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1.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病人应按医生指导的食谱进食,并保证按时进餐。饮食控制主要是米、面或其他淀粉类食品,禁忌吃糖,对副食品则可保持原来的习惯。
2.学会自测尿糖,并把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测尿糖的结果记录在案,以供医生参考。
3.定期到医院随访,如有发热、咳嗽、尿频、疖疮等情况,更应及时就诊。
4.不可随意停用或改变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注意防止低血糖反应,若出现头晕、心悸、出泠汗等,应立即饮服糖水。
5.讲究人个卫生,注意皮肤清洁,保持良好的情绪,戒烟禁酒,适当参加活动。
6.病程较长者出现皮肤感觉障碍,微血管病变时,鞋袜不宜过紧,经常活动肢体,防止外伤、烫伤、冻伤等。
如何预防糖尿病结核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警惕并发肺结核:
1、糖尿病患者结核菌素实验阴性时,应接种卡介苗,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糖尿病,更应当接种。结素实验强阳性者,应进行化学预防治疗。
2、糖尿病患者,应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肺结核,早期治疗。
3、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作胸部X线检查:①血糖不稳定或者控制不满意者②消瘦体重下降者③出现结核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者。
4、老年糖尿病、青少年糖尿病,更应注意并发肺结核。
对肺结核患者要警惕并发糖尿病:
1、诊断为肺结核的患者,应常规做血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症状的隐形糖尿病。
2、肺结核患者食欲或体重明显增加、化疗中症状好转不理想,应及时查血糖和尿糖,血糖可疑者,应做糖耐量实验或糖基化血红蛋白测定,以便早期发现隐形糖尿病。
3、肺结核患者反复出现皮肤疖肿,阴部瘙痒,肺部病变呈现干酪渗出为主,柱蚀状空洞,正规化疗出现恶化或复发者,应警惕并发糖尿病。
什么是隐性糖尿病
隐性糖尿病不一定会具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但对身体的影响是和真正的糖尿病一样。隐性糖尿病不能让糖尿病患者从简单的三多一少上判断自己的病情,所以隐性糖尿病更加有危险。有的人由于症状隐匿,直到发生了心肌梗死、中风等,才得知是糖尿病作崇。该病人听从外科医师的嘱咐,来到内科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即是隐形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的常见原因
其实隐性糖尿病平时并非无蛛丝马迹可寻,如果能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作出诊断,经过正确、适当的治疗,则可以推迟并发症的发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研究表明,当前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多达十几种,包括遗传、年龄、肥胖、生活方式、高经济收入等。糖尿病的基本损害是微血管病变,同时还累及神经、组织的营养,造成代谢紊乱。患者可以表现出很多症状,如胸闷、心悸、头晕、四肢酸痛或麻木、腰痛、阳痿、性欲减退、月经紊乱、便秘等,以及不明原因的视力迅速减退,莫名其妙的腹泻,反复发作的下肢感染或尿路感染,迁延难愈的肺结核,并常合并胆石症、胆囊炎,或者尿中出现葡萄糖。
女性外阴瘙痒也是糖尿病的信号之一。
如果中老年人有以上表现,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患了隐性糖尿病,及时到医院检查,切不可等到发展为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损害、脑梗塞、重度白内障或下肢坏疽,方去就医。倘若曲线比常人高,但还未达到诊断标准者,不能诊断为糖尿病,可称“糖耐量减低”。糖耐量减低属于生理现象,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相当常见。不过,糖耐量减低的人,10年后有半数可发展为糖尿病,不可轻视。
因此,糖耐量减低的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要时复查糖耐量试验;(2)控制主食的量,以减轻胰岛的负担,避免发展为糖尿病;(3)避免服用利尿药双氢氯噻嗪,因为其有降低糖耐量的不良作用。国内有多种复方降压药含有这种成分。
正常人的血糖指标有哪些
正常人血糖的参考值为:空腹血糖:3.9--6.2mmoL/L;餐后血糖:7.1--11.1mmoL/L。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饭后1小时,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升(于餐后2小时恢复至7.8~8.9毫摩尔/升。所以人们每天三顿饭后,各有2小时血糖升高(共6小时),其余18小时都在空腹血糖水平。
空腹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或等于11.1,可诊断为2形糖尿病。
空腹血糖值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在 7.8-11.1之间,为糖耐量减低阶段,既糖尿病前期。
突然出现心脏房颤是怎么回事
1、高血压引起房颤。通常情况下,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房颤,这种几率要比普通人高出2倍左右,所以高血压患者要通过降低血压来改善房颤的情况。
2、左心室功能不全引起房颤。房颤发生的另一个因素是左心室功能不全,很多心肌梗死和心肌病容易引起左心室功能障碍,造成房颤。
3、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房颤。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情况的患者中一部分会同时有房颤的政治,而且就算是隐形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他们出现房颤的几率也是比较高的,一般这种情况,只要甲状腺功能亢进得到治疗的话,房颤就可以得到恢复。
4、糖尿病引起房颤。糖尿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几率不仅高,而且会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糖尿病患者并发房颤的时候一般预后的效果都不是特别好,要特别引起重视,只有在早期的时候控制糖尿病才能改善房颤的情况。
5、创伤造成的炎症引起房颤。很多患者在手术之后会并发房颤的情况,很大程度是和炎症有关系,因此在手术之后一定要使用有效药物来进行抗炎。
无糖食品什么意思 无糖食品怎么选
选购无糖食品时,应注意观察产品成分表和营养成分表,产品成分中有一些“隐形糖”如淀粉、糊精、麦芽糖、玉米糖浆等,都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所以糖尿病人应特别注意。而营养成分表中如果热量和脂肪含量高,那么减肥人士也应谨慎选购。
不宜服用避孕药的9种女性
1,患肝炎和肾炎的女性不能吃,吃了会增加肝肾功能的负担。
2,避孕药中的雌性激素会使得体内的水,钠等物质滞留,从而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心脏病及心功能不良的女性不宜服用。
3,少数的女性在服用后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患有高血压的女性朋友是不宜服用的。
4,糖尿病或者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避孕药会使人体血糖有轻度的升高,或可使得隐形糖尿病变显性,所以这类女性不能吃。
5,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未治愈之前不能吃。
6,有过血管栓塞疾病,比如脑血栓,心肌梗塞等女性不能吃,因为避孕药中的雌性激素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从而加重心血疾病的病情。
7,患有偏头疼的女性不宜使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8,月经量少女性最好不要吃,更不要长期服用,否则会使得子宫内膜呈萎缩状态,使得月经量减少。
9,患有恶性肿瘤患者(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等)不宜,以免对肿瘤产生不良的影响。
小孩怎么预防蛀牙 少吃甜食和膨化食品
小心食物中的“隐形糖”。吃饭是家长应注意不能让孩子养成把饭含在口中、边吃饭边玩的习惯,因为米饭中同样含有糖分,长时间滞留在口腔中也会产酸发酵,产生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