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零食首选三大类
吃零食首选三大类
对零食不能“一棒打死”
零食一般指非正餐时间所吃的各种食物或饮料。在日常膳食指南中,儿童每日零食所需占膳食总量的20%~30%,提供的生长素也占一定的比例,所以平时合理的零食是必要的。
家长不能完全限制孩子吃零食。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求量大,零食既可以在正餐摄入不足时为孩子补充一定的能量,又可以使孩子在食用中感到满足,因此不能简单地让孩子去除吃零食的习惯。我国特定人群膳食指南规定,可以用吃零食的方式来推荐一部分的食物,对培养孩子的咀嚼能力以及对多种食物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家长应该做的是限制孩子购买零食的途径、吃零食的量和品种,不要盲目偏信别人的经验与广告。选择零食的种类很重要,当有多种零食可供选择时,应该给孩子选择营养丰富的。
零食不能代替正餐
很多孩子平时不爱吃饭,其实就是零食吃多了。孩子的胃就那么大,零食吃多了,正餐摄入自然就少了,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足,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零食绝不能代替正餐。
首先,吃零食要有重点,除了口味和喜好外,应根据运动或学习需要,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零食,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以补充蛋白质、钙、镁、铁等以及其他微量元素。吃零食的时间可以在两次正餐中间,但不要太频繁,不应超过3 次,也不要在就餐前和临睡前吃。其次,每次吃零食应适量,切忌把零食当成主食,否则会影响下一次正餐的食欲。零食摄入量一般控制在50~100克,瓜果类可适当增加一些。
此外,补充的零食要有针对性。孩子哪一类食物摄入不足或缺乏,家长应有意识地给予补充。孩子吃零食前要洗手,防止病从口入。生吃的瓜果和蔬菜要洗净,需要削皮的要削皮后再食用。单从卫生角度来说,很多小作坊里卖的零食都不卫生,孩子吃了容易腹泻。因此,应到超市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零食。
含益生菌的食物有哪些 开心果
开心果是零食首选:每天50克至100克的开心果,会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的水平。坚果本身并不含有益生菌,只是含有益生元。大杏仁的表现略逊于开心果。
选择带皮开心果喂给宝宝吃,并且观察自己包了多少皮,以免宝宝吃得过多。
吃什么降血糖
虽然糖友可以吃零食,但在零食的选择上还是有一定限制的。总的来说,低糖低脂的零食、不会使血糖明显升高的零食是首选。
1。 糖分低的水果。水果既天然,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糖友们感觉到饿的时候可以吃一些。当然,要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桃子、柚子、猕猴桃、菠萝、橙子等,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2。 低脂坚果坚果的加工较少,又低糖,可谓是糖友们的首选零食,但一些坚果含油脂较高,应尽量避免。可以每天吃一点花生或腰果,不仅可以解馋,还能起到降血脂、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3。 无糖食品。一些饼干、蛋糕常常打着“无糖”、“低糖”的标签,但这些零食对糖友们来说还是不宜多吃。尽管含糖量少,但它们的盐、油含量可不低,有心血管并发症的老年人尤其要慎吃。
宝宝吃零食也健康的秘诀
吃零食不应影响正餐的食量
每次吃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儿童吃零食应和正餐间隔1.5小时~2小时为宜。零食量应以吃完零食后不影响规律正餐的食量为准。一定要让孩子不要洋葱睡觉吃零食的习惯,最好睡前半个小时避免吃零食,以免导致肠胃负担的加重,而且也会影响牙齿的健康。
培养良好的吃零食习惯
吃零食时应注意卫生,养成吃零食前洗手的好习惯。吃完零食后还要漱口或刷牙,以免导致蛀牙的发生,而且也会出现龋齿。
宝宝吃零食也健康的几个秘诀
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
选择零食时要注意零食的性状,其大小、硬度和形状等应符合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食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由于食物呛入呼吸道引发的危险。如吃烤豆、花生米、瓜子和核桃等零食,应该在家长的看护和指导下进行食用,不要让孩子一边吃一边玩,或者是孩子哭的时候就给零食。
关于宝宝吃零食的一些小秘诀大家都知道了,正确的食用零食可以有促进孩子食欲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调理孩子肠胃的功效,但是如果食用不当的话反而会给身体导致一些不良的伤害和影响,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老年人吃零食核桃为首选
适合老人的零食首推核桃。进入老年期,许多老人总感觉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核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E和多酚化合物等抗氧化成分,可防止细胞老化,有健脑、增强记忆力和延缓衰老的功效。研究也发现,核桃能通过延缓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来增强人的体质,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另外,核桃还可以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像核桃类的坚果还有瓜子、花生、松子等。对老人而言,瓜子、花生、松子限制在10粒左右,核桃仁两个就足够了。
蛋黄非宝宝辅食首选
专家建议,儿童辅食添加应该在6月龄后,添加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的过程。同时,家长应警惕缺铁性贫血。
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
网友“广州翰翰妈咪”称,她的宝宝是在4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的,从少量的稀米糊开始尝试,从每天的1次两勺到一周后的两次两勺,慢慢递增,后来添加蔬菜水。6个月后考虑添加蛋黄。而网友“aavsnnj”的公婆则坚持要在孩子出生三天后就开始喂米糊。“真担心婆婆真给宝宝喂米糊,我听说至少要三四个月以后才行。”
其实,这些大人都犯了一个错误——过早添加辅食。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戴耀华指出,应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当母乳不再能完全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时,可以开始逐渐提供其他食物和液体。同时,还应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孩子应该添加的第一类辅食应该是谷类食物——米粉,过去认为最早应该添加蛋黄,其实它含铁量少,吸收利用率又低。”
为何要在出生后6个月?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介绍,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食物。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而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铁高达99%来自辅食,因而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
别错过七八月龄添加蔬果的机遇窗口期
水果的添加,也是很多爸妈关心的话题。
马冠生介绍,婴儿从纯母乳喂养逐渐转换到多样化膳食的过程历时18个月,约在24月龄基本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婴幼儿消化系统、感知觉及认知行为都悄然发生变化,喂养者应对婴幼儿各种能力发育的变化做出回应。
七八月龄婴儿乳牙萌出,有了对食物咀嚼的需求,感知觉发育有了对更多色彩、更多口味和不同质地的认知和体验的需求,添加不同种类和质地的瓜果蔬菜正当时。因此,七八月龄是添加瓜果和蔬菜的机遇窗口期,千万不可以错过。
但家长同时应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避免因为水果的过量摄入引起其他食物摄入减少,甚至造成挑食、偏食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 添加原则
由少到多 由细到粗 应循序渐进
总有家长,希望一顿让宝宝补充足够营养,结果发现宝宝吸收不好,有的还会出现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腹泻、过敏等。
“每次应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马冠生建议,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2~3天,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适应后再添加其他新食物。
婴儿的咀嚼和消化能力相对较弱,但要求辅食的能量密度和营养素密度都较高。过稀食物(如稀粥或米汤)能量密度低、营养素密度低,会影响含能量和营养素丰富食物的摄入,应尽可能避免。此外,食物的质地要适合婴儿进食,条件允许应尽量给婴儿单做。
戴耀华指出,普通膳食无法满足宝宝对一些微量元素的要求,如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等,所以,强化食品对孩子也很重要,比如强化铁米粉、维生素A强化奶等。
■ 提示
防缺铁性贫血
经常有妈妈问,宝宝是不是缺钙了?又或者是宝宝食欲不好,是不是缺锌了?其实,宝宝最常见的缺失元素包括钙、锌、维生素、铁,前三者的缺失已经得到了很多妈妈们的关注,但对铁缺失的认识却远远低于前三者,而且缺铁的初期症状往往容易忽视。
戴耀华指出,出生前,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铁,孕后期3个月获铁量最多,平均每日约4mg,足月儿从母体所获得的铁足够其出生后4~5月内所需。约4月龄以后,婴儿从母体获取的铁逐渐耗尽,加上此时生长发育迅速,造血活跃,对膳食铁的需要增加,而婴儿主食的人乳和牛乳的铁含量均低,不能满足机体之需,6月~2岁的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
“缺铁除了导致贫血,还会产生一系列非造血系统表现,如体力减弱、易疲劳、表情淡漠和智力减低等。缺铁还会引起组织器官异常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易患感染性疾病。”戴耀华指出,缺铁可影响婴幼儿认知、学习能力和行为发育,可持续到儿童期,对儿童学习以及成年后就业都有着重大和不可逆的永久损害。
从强化铁的辅食中补充铁,是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良好方法,如强化铁的米粉和泥糊类辅食,可有效补充营养及铁。戴耀华介绍,肉类和动物肝脏中铁的含量也较高,肉类佐餐泥可以补充辅食添加期宝宝的营养所需。单纯口服铁制剂有胃肠道副反应,婴幼儿难以接受,吸收也有限,应用辅食及早预防。
■ 辅食贴士
●从6个月开始,婴儿可以吃泥糊状和半固体食物,每日2-3餐。世卫组织推荐,谷物是宝宝理想的第一固体食物,最不容易引起宝宝过敏,且营养丰富。
●从8个月开始,大多数婴儿可以吃“手指食物”(孩子可单独拿着吃的食物),9-11个月时每日3-4餐。
●从12个月开始,大多数儿童可以吃家常食物,但要注意少油少盐,最好单独做。避免会引起窒息的食物。12-24个月时,每日也是3-4餐。
●每天应三次正餐加两次营养丰富的点心,或尽可能多提供肉类、家禽、鱼或蛋,尤其是鱼肉。如果没有动物类或奶类,每天应提供谷类和豆类及富含维生素A、C、B、B6、叶酸和钙的食物。避免饮用营养含量低的饮料。不建议吃太多酸奶,有研究证明乳酸吃多了孩子容易多动。
糖尿病可以吃零食吗 糖尿病可以吃零食
糖尿病患者挑选零食,首先要明确三个概念:一是不能一概反对吃零食;二是吃零食要讲究营养,不能只图解馋;三是要将零食所含的热量计入每天饮食的总热量中,并不能打乱正常进餐习惯,以免影响消化吸收的正常规律。
减肥期间能吃什么零食 零食六:海苔
海苔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零食,因为它的热量非常低,是很多减肥人士的零食首选。而且海苔中的营养素,还能快速的补充优质能量,预防减肥中的疲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