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日常要如何养心
老人日常要如何养心
养心原则——科学饮食,适当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看起来与养心没有什么关系,但先生认为,这正体现了庄子的养心原则。
先生爱美食,对家乡菜肴更是偏爱有加,对成都一川菜馆所题的“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以及“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大加推崇。有朋自远方来,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等来访,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
事实上,先生注重营养平衡,科学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在《Y先生语录》中,先生写道:“春天的苕菜,还有香椿拌嫩胡豆哟,夏天的凉粉,还有酸豇豆炒碎牛肉哟,秋天的泡海椒,还有干煸狗爪豆哟,冬天的泡青菜,还有豆豉熬腊肉哟。”引得读者口水长流。
另外,玉米粥、芝麻酱、酸奶是他每日不可缺少的养生“三宝”。多年来,每日起床先生便自做他本人独创的芝麻玉米汤。其操作方法是:取玉米面、荞麦面各半,做粥,盛碗,然后在碗内放芝麻酱、党参蜜各一羹匙,搅匀,食用。
吃过早饭,先生都要到户外走一走,活动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养心箴言——虚室生白
先生认为,精神的减负,是养心的真正内容。他常告诫自己:不要攀比,不要好胜,更不要贪多。
“虚室生白”是他常写的四个字,而这四个字的意思是,空房子里面充满阳光。他把人的心比喻成一间房子,如果房子里塞满了各种家具,光线就暗了。人的心也是,若塞满了各种要求、各种欲念、各种愿望、各种仇恨、各种纷争,人的心也就暗下来了。因此,每个人不仅要经常清除自己心里的“杂物”,更要对外来的诱惑勇敢地说“不”。
所以,先生的《退休赋》云:“感人生之短暂,万事云烟散矣。知宇宙之浩渺,一己得失忘之。”
健康来自持久的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信念、心态的好坏左右着人体的免疫功能,良好的心态就是剂灵丹妙药。先生说老年人心理健康重于身体健康。要愁愁常在,要乐乐常来,切莫斤斤计较,自寻烦恼,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身心俱健,延年益寿。
教你如何提高老人食欲
1、适当运动
老人不想吃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饿,每天坐在家里看电视,很少走动,身体的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就不会产生饥饿感。所以老人要多出去运动,运动过程中肠道的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增加,饥饿感增强,食欲就会增强。
2、散步+揉肚养肠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老人要养成每天饭后半小时走一走的好习惯,同时可以配上揉肚子的动作,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子时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直至按摩到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
3、改变就餐气氛
食欲好不好也反映了老人的心情,心情不好食欲就会不佳,看那些饭菜没什么胃口。这大多是因为子女常年不在家,用餐气氛冷清,心情郁闷所导致。所以平时可以邀请一些好友或邻居一起吃饭,把餐桌弄得热闹一些,边吃饭边聊天,也是可以提升食欲的。
4、音乐增食欲
精神紧张吃饭自然就不香,想要吃得香,必须把心里的紧张和担心暂时放下。这时可以在就餐时放点轻松的音乐,使老人轻松,从而增进食欲。
5、饭菜宜香
香味有刺激食欲的作用,所以老人吃饭时要趁热吃,在香味中享受美美的一餐。
夏季为什么要养心
夏天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气候干燥,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因此,夏季养生的一大关键就是养“心”,但中医所说的“心”并非仅仅指“心脏”,而是包括心脏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夏至起是真正的炎热到来,出汗量远远大于其他节气。夏季中医养生之道认为汗液为津液所化,血液唾液同出一源,所以有“血汗同源”之说,而血液为心所主,故又有“汗为心之液”之言。夏至与心气相通,夏季多汗则易使心气涣散,因而中医有“春养肝、夏调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生学说。
所谓“心通于夏气”,是说人的心脏与夏季相应,心脏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较旺盛,具体表现在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畅达;汗液排泄增加;阳气充,浮于外,功能活动亦加强,精力充沛,因此为更好地从夏季饮食养生,必须把握时令与脏腑的关系,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所消耗的能量,以保护心气。
“养心”除了能顺应中医理论夏季养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因为在夏季,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现代医学也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显着提高,从而加重心脏的工作量。同时,天热,汗腺开张散热,汗出过多,血容量降低,黏稠度加大,心脏泵血时会更加吃力。夏季,心脏很劳累,本身的营养供应又相对较差,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毛病。因此,夏季养生重养心。
养生不能只养身还要养心
1、黄豆及其制品
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保持心血管通畅。食用时,除将黄豆加工成豆浆、豆腐、豆豉外,还可做成黄豆米饭。煮饭时,先将黄豆用热水泡4小时以上,再换水加米烹煮,这样可以将黄豆中容易产生气体的多糖体溶解,以免造成腹胀。
2、黑芝麻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黑芝麻的营养成分藏在种子里。因此,必须破壳吃才有效。建议先炒一下,使其爆开,或是将黑芝麻打磨成粉食用。
3、燕麦
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B族维生素,可以防止动脉硬化的粥样斑块形成。此外,由于燕麦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因此,经常食用燕麦,可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燕麦可用水或牛奶来煮,还可加入果仁或新鲜水果,既营养又美味。此外,食用全麦面包也有同样的功效。
4、黑木耳
含有较多的胶质样活性物质,这种物质能明显缩短凝血时间,起到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由于黑木耳具有独特的止血和活血双向调节作用,所以又有“天然抗凝剂”之美称,对防治冠心病和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但黑木耳具有软便作用,容易腹泻者不宜食用。
男人要养生 多喝三类茶
“酒桌男”喝护肝茶
喝醉酒后可用葛根的花泡茶喝,具有醒酒的功效。想要在平时护肝,可以试试白菊花茶和枸杞茶,白菊花和枸杞都有清肝保肝的作用。佛手花和玫瑰花则能疏肝理气,拿来泡茶喝也不错。此外,“酒桌男”平时一定要多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比如橙子、橘子等,维生素B能保护消化系统,也可以多补充些,饮食要注意避免食用大鱼大肉,这些东西太油腻,容易伤肝。
“老烟枪”喝清咽茶
保护咽喉,很多人第一个联想到的是胖大海,其实胖大海只有润喉的作用,这里向大家推荐罗汉果。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罗汉果用小锤子敲碎,分成八等份,每一份当做一天的茶叶量,用水泡着喝,直到没有味道为止。罗汉果的味道又苦又甜,不太好喝,但它有很好的清咽利喉的功效。
“网游男”喝明目茶
不论是看电脑还是开车都很费眼睛,所以,建议长时间用眼的人多喝清肝明目的菊花茶、枸杞茶,还可以多吃些胡萝卜和维生素A片,以保护视力,防止眼疾。
针对“久坐伤肝”这一点,男性朋友平时最好多吃些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此外,久坐的人特别容易发胖,易患高血脂症,这类人群需要服用一些具备降压调脂、减肥功能的茶饮,试试苦丁茶、决明子茶,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教你如何提高老人食欲
1、适当运动
老人不想吃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饿,每天坐在家里看电视,很少走动,身体的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就不会产生饥饿感。所以老人要多出去运动,运动过程中肠道的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增加,饥饿感增强,食欲就会增强。
2、散步+揉肚养肠胃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老人要养成每天饭后半小时走一走的好习惯,同时可以配上揉肚子的动作,能促进胃肠血液循环和胃液分泌,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揉肚子时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直至按摩到肚皮发红有热感为宜。
老人日常要如何养心
老年人将健康作为晚年生活所追求的目标,而健康来自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和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而信念、心态的好坏左右着人体的免疫功能,良好的心态就是剂灵丹妙药。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重于身体健康。要愁愁常在,要乐乐常来,切莫斤斤计较,自寻烦恼,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身心俱健,延年益寿。
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诙谐幽默,豁达乐观。20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中,他因《草木篇》被打成大“右派”,押送回老家金堂县劳动改造。“文革”中又被戴上“牛鬼蛇神”、“人民的敌人”的帽子,连续被劳动改造20年。可他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恬静从容,笑看人生。如今已奔八旬的流沙河,两鬓如霜,双眼睿智深邃,神态洒脱超然,做事手脚利落,行走健步如飞。问其养生秘诀,答曰:养心。
一次,见到流沙河先生,问先生近来可好?他说,身体尚佳,无大病,不饮酒,烟已戒十年。
阅历的沧桑,岁月的剥蚀,对于先生来说,已如遥遥一曲《渔樵问答》,喧嚣滤尽,只剩下如水的宁静。先生是修身养性之人,他深知,平静地生活,才是人生的真实目的。
先生自言信奉老庄,注重心理调适,称养生主要是指养人的灵魂和精神,也就是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养心原则——科学饮食,适当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看起来与养心没有什么关系,但先生认为,这正体现了庄子的养心原则。
先生爱美食,对家乡菜肴更是偏爱有加,对成都一川菜馆所题的“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以及“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大加推崇。有朋自远方来,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等来访,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
女人要养颜 补肾是关键
女性肾虚:容颜易老
“除了补血以外,养肾对于保持的女性娇嫩、青春也有很大的影响。”从中医上说,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如果肾虚了,就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的现象。
肾虚是指肾的气血阴阳失衡,因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无气无力、手脚冰冷、精神疲惫、口干咽燥等。女性肾虚会出现脸色暗黑,常有黑眼圈、唇黯黑,容易出现皱纹,未老先衰的现象。
在女性中,肾虚多见于产后妇女和更年期的女性。产后妇女的肾虚主要是由于调养时进补不当而引起的。
补肾的食物包括了枸杞、山药、何首乌、金樱子、桑椹子、熟地、栗子等,其中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老年人养生先养心
老年人的幸福已经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了,一个人的幸福指数高低并不在于金钱还是住房等物质,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那么老年人养生首先就是要养心。只有心态好了,才会感到幸福,即使物质差点,也是高兴的。
年龄大了,人衰老了,但人老心不老,不要老是想到自己不行了,心态一定要好。
在医学上,这样的实例很多:两个人患同一种恶性疾病,同一种癌症,年龄相仿,体质状况也相近,但是两个人的心态截然相反,一个乐观坚强,不在乎,置生死于度外,积极配合医生认真医治,深信自己能活下去;另一个消极悲观,整日恐惧焦虑,害怕死亡的降临,对各种治疗均丧失信心。其结果,前者可活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后者则极可能在短短1~2年内离开人间。为什么有如此差异:心态不一样。
在老年人的保健方面,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心态第一呢?因为老年人本身往往是多种疾病缠身的弱势群体,特别容易产生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心态第一的自我保健。
在顺境中,心态可能不是大问题,当出现意想不到的逆境和困境时,就必须特别注重心态的保健:千万别垮下去。
老年人养生中,养心是很重要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决非易事,老人要首先学会坚强,才能更好的养心。
夏季养生要养心戒怒
1、宜养心戒怒
人们应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夜卧早起,及时调节自己的生活节奏,避免疲劳,充足睡眠,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她建议“戒燥戒怒”,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愉悦,笑口常开,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夏季心火较盛,饮食上应以清淡少盐的蒸煮类食品为主,多吃果蔬,及时补水,低脂低盐。此外,还应少食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山药、小麦、玉米、海产品、蛋类,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2、以养肝为主
立夏后,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湿热交加,这个时候人体肝脏处于旺盛状态,调养应以养肝为主。李艳玲建议,除戒烟戒酒,规律作息,调养精神、制怒养肝外,在饮食调理上,多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生津养肝的饮食,如黑米、豆类、荠菜、芹菜、油菜、菠菜、胡萝卜、莴笋等。此外,还应积极参与户外活动,如游泳、慢跑,还可进行郊游、踏青、爬山,以畅达胸怀、陶冶性情、活动筋骨。
3、喝点养生粥
北京正安中医院的邱盟明大夫指出,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月令》中说道:四月节内,宜服暖,宜食羊肾粥。其法:以菟丝子一两,研煮取汁一两,滤净,和面切煮。将羊肾一具切条,葱炒作膳食之,补肾。但这个方法不适合给小孩用。
4、老人多梳头
老人一般容易头晕头痛,睡眠不好。这里有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夏三月,每日于无风处梳头120下,不得梳到头皮。可祛风明目。
5、小儿用“五枝汤”温洗
夏天小孩湿疹很让人讨厌。邱盟明指出,《养生论》说,夏月当用五枝汤洗浴。五枝汤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各一握,麻叶半斤。煎汤一桶,去渣,温洗。洗个三五次的就会很好。
6、女人勤快些别贪凉
女性朋友有没有一些夏季瘦身的妙招呢?邱盟明建议,夏天什么事物都开始努力生长,我们也不能变懒,勤快点,多参加户外活动,多社交,让阳气动起来才能消耗卡路里。但不可以过度贪凉,不吃冷饮,不吃甜食,少吹空调,吹冷气,让自己的气机外达(出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