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风疹团的病因是什么
幼儿风疹团的病因是什么
幼儿风疹团的3大成因:
1、肺燥:幼儿进食过量煎炸及热气的食物就会引致,并会出现扁桃腺发炎等燥热微状。
2、大肠热:肉类积聚体内排毒不清,出现便秘而加重肠道符合。
3、寒滞:幼儿肚子胀胀的,体内湿重及风重导致排毒不畅顺。
幼儿风疹团食谱推荐
1、鲜香菜30克,水煎去渣取汁;粳米3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香菜汁,拌匀再煮至烂熟,分2~3次服食,连服两天。
2、胡萝卜60克、荸荠60克。切薄片,炒熟,加调味品分次服食,连服3天。
3、蒲公英30克,加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绿豆30克,煮至豆烂,加入适量白糖,将水和豆一起食用,每天一次,连服3天。
4、鲫鱼250克、豆腐250克,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煮烂成羹,加调味品分2~3次服食,每天一剂,可连服3天。
5、荸荠250克加水煎汤,并加入白糖适量,频频饮服,每天一剂,连服3天
幼儿风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幼儿风疹怎么防治
宝宝风疹期间的护理很重要,一个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宝宝更快的恢复健康。
1.防止皮肤的感染
家长要在注意宝宝皮肤的清洁,尽量不要让宝宝抓挠皮肤,避免引发皮肤的感染。
2.注意隔离
在宝宝生病的期间,最好少去一些人多的地方,如商场、公园、幼儿园等等。
3.注意室内的卫生
平时房间做注意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勤晒被子,宝宝衣服等。
4.保证营养的供给
多注意补充维生素,菠菜、苹果、梨、柚子、金桔、芹菜等,平时注意水分的摄入。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从皮疹形态上看,幼儿急疹酷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幼儿急疹为高热后出疹,而其他三种疾病则是高热时出疹。
诊断的“马后炮”+病情的“虚张声势”=家长的心急如焚
幼儿急疹在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而一旦孩子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时,只要是稍有经验的家长都可诊断,因此,大家认为幼儿急疹的诊断属于“马后炮”。由于孩子先期出现高热而且持续不降,加之又不能及早诊断为幼儿急疹,所以家长面对孩子持续的高热,往往急得团团转,生怕孩子得了什么严重的病。
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经过医生检查,可以发现孩子只是咽部、鼻内等出现充血,也就是发红和微肿。如果发热24 小时以上,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而后减少,其中白细胞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70%~ 90%;而细菌引起的
感染,白细胞中以中性细胞为主。
丘疹性荨麻疹与荨麻疹的症状区别
丘疹性荨麻疹好发于婴幼儿童,大部分患儿发病主要由蚊子、臭虫、蚤、虱、螨、蠓等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患儿临床特点为散在性、性质稍坚硬、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瘙痒往往加重,甚至影响睡眠,导致患儿精神不安。患儿瘙痒难忍搔抓皮损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
丘疹性荨麻疹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请看以下介绍:
1、发病人群:婴幼儿是丘疹性荨麻疹的主要发病人群,在夏秋多发。如果一个家庭中存在多个儿童,可同时发病。易被误诊为传染病,如麻疹、水痘。
2、皮损表现:丘疹性荨麻疹的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的淡红色丘疹,皮损部位质地坚硬,在皮肤顶端才有小泡,在搔破后结痂。经搔抓可出现风团,风团可自然消失,不残留痕迹。
3、好发部位:丘疹性荨麻疹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皮损数目不定,常分批出现,散在分散或少数聚集。大部位患儿会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应及时处理。
4、病程长短不一:丘疹性荨麻疹的病程不确定,一般患儿不经治疗也能在1周左右痊愈,有时会迁徙不愈,或在痊愈后复发,因此积极治疗与查找过敏源很重要。
5、瘙痒:皮肤瘙痒症状较重,在夜间更为严重。因此导致很多患儿睡眠质量下降,加之在睡梦中搔抓皮肤,导致皮肤破损,易继发感染,最好是将患儿的指甲剪齐磨平。
荨麻疹临床表现具有以下特点,请看具体介绍:
1、通常荨麻疹的症状表现是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等一些荨麻疹的症状表现。
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的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荨麻疹的症状表现—临床的特殊类型:
(1)蛋白湅荨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过肠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体反应;
(2)寒冷性荨麻疹又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的和获得性寒冷性的荨麻疹。
(3)热性荨麻疹又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接触热水后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
(4)胆碱能性荨麻疹,在热、精神紧张和运动后诱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为1-2mm大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
(5)日光性荨麻疹,女性发病较多,暴露日光后发病,皮疹局限于暴露部位。
温馨提示:丘疹性荨麻疹在婴幼儿中多见,所以平时又称为婴儿荨麻疹,皮肤过敏是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原因,丘疹性荨麻疹与其它类型的荨麻疹在临床表现上存在一定差异。
幼儿急疹得表现是什么
幼儿急疹也称幼儿玫瑰疹,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病毒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能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而很少得病。感染后有持久免疫力,以后不会再得第2次。本病的特点是急性起病,突然高热达39~40℃,持续3-4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在体温下降的同时或销后答身迅速出现玫瑰色斑丘疹,周围绕以红晕,类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皮疹由颈部及躯干开始,迅速波及四肢。皮疹为疹大多为散在性,少数相互融合。皮疹1-2天后全部消退,不留色素沉着;颈部、枕后表淋巴结可轻度肿大,但无压痛,不如风疹明显,病人虽有高热,但是全身症状轻,精神较好,仅有轻度咽红,有时伴有咳嗽。
皮疹先发于躯干,后向面部及四肢扩展,四肢末端及掌跖多无皮疹,粘膜无明显皮疹。周围血白细胞总数降低,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这是幼儿急疹周围血象的特点。幼儿急疹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一旦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此时可能已为"马后炮",因为家长已经为婴儿数天的持续高热急得团团转。好在幼儿急疹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发生,无并发症时不必用抗生素。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高热时可适当用退热剂。
幼儿风疹团食谱推荐
1、鲜香菜30克,水煎去渣取汁;粳米30克,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香菜汁,拌匀再煮至烂熟,分2~3次服食,连服两天。
2、胡萝卜60克、荸荠60克。切薄片,炒熟,加调味品分次服食,连服3天。
3、蒲公英30克,加水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放入绿豆30克,煮至豆烂,加入适量白糖,将水和豆一起食用,每天一次,连服3天。
4、鲫鱼250克、豆腐250克,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煮烂成羹,加调味品分2~3次服食,每天一剂,可连服3天。
5、荸荠250克加水煎汤,并加入白糖适量,频频饮服,每天一剂,连服3天。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从皮疹形态上看,幼儿急疹酷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幼儿急疹为高热后出疹,而其他三种疾病则是高热时出疹。
诊断的“马后炮”+病情的“虚张声势”=家长的心急如焚
幼儿急疹在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而一旦孩子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时,只要是稍有经验的家长都可诊断,因此,大家认为幼儿急疹的诊断属于“马后炮”。由于孩子先期出现高热而且持续不降,加之又不能及早诊断为幼儿急疹,所以家长面对孩子持续的高热,往往急得团团转,生怕孩子得了什么严重的病。
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经过医生检查,可以发现孩子只是咽部、鼻内等出现充血,也就是发红和微肿。如果发热24 小时以上,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而后减少,其中白细胞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70%~ 90%;而细菌引起的
感染,白细胞中以中性细胞为主。
急性荨麻疹是什么
急性荨麻疹是常见病,因风团随起随退伴有瘙痒,特别令孩子和家长烦恼,尤其难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接触物等诱发因素避开,因此常常发生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是幼儿常见的皮肤疾病,多由于进食了不当的食物或药物、感染或过敏引起。急性荨麻疹发病时患儿全身瘙痒难受,容易把皮肤抓破,导致病情恶化。
急性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炎症,以急性发作为特征。病发时患儿全身瘙痒并起风团。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有瘙痒,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风团发生。风团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损,或成地图样损害。急性病人往往呈红色浮肿片块,有的急性皮损上可有水疱、大疱,称大疱性荨麻疹。
严重全身性风团病人还可有血压下降、头晕、胸闷等症状,极少数还可发生休克反应。应及时给予治疗。大多数病人仅有风团瘙痒症状,而无其他症状。病程一般在1~2周内自然痊愈。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见识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奶麻或第六病,好发于2 岁以内的婴幼儿,特别常见于6 ~ 12 个月的健康婴儿。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 型引起的,属呼吸道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通常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而传播,密切接触会传播此病,但它不属于传染病。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8 ~ 15 天,发病之前孩子没有明显的异样表现。由于人体对此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免疫力,所以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因此病毒的传播原不仅是已患病的宝宝,更为常见的是父母及家人中的健康带病毒者。
患上幼儿急疹的宝宝会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40℃~ 41℃,并持续3 ~ 5天。此间服用退热剂后体温可短暂降至正常,然后又会回升。高热持续3 ~ 5 天后,热度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 ~ 5m m,用手按压,皮疹会褪色,撒手后颜色又恢复到玫瑰红色。皮疹主要散在于颈项、躯干,偶见出现于面部和四肢,很少出现融合。发疹后24 小时内皮疹出齐,经3 天左右自然隐退,其后皮肤不留任何痕迹。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从皮疹形态上看,幼儿急疹酷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幼儿急疹为高热后出疹,而其他三种疾病则是高热时出疹。
诊断的“马后炮”+病情的“虚张声势”=家长的心急如焚
幼儿急疹在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而一旦孩子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时,只要是稍有经验的家长都可诊断,因此,大家认为幼儿急疹的诊断属于“马后炮”。由于孩子先期出现高热而且持续不降,加之又不能及早诊断为幼儿急疹,所以家长面对孩子持续的高热,往往急得团团转,生怕孩子得了什么严重的病。
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经过医生检查,可以发现孩子只是咽部、鼻内等出现充血,也就是发红和微肿。如果发热24 小时以上,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而后减少,其中白细胞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70%~ 90%;而细菌引起的
感染,白细胞中以中性细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