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疾病的诊断方法
老年痴呆疾病的诊断方法
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思路:
1、根据痴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明确是否为痴呆: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障碍,并有失语、失用、失认和抽象思维或判断力中至少一项障碍),妨碍患者的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可拟诊痴呆(建议认知功能损害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最后还应排除意识障碍、谵妄,排除假性痴呆(抑郁等导致)以及短暂意以混乱和智能下降(药物、毒物等导致)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2、确定痴呆类型:病因学诊断步骤可分为几步:(1)皮质性特征还是皮质下特征;(2)有无多发性缺血发作特征;(3)有无运动障碍;(4)有无明显的情感障碍;(5)有无脑积水。根据上述痴呆诊断步骤,可确定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病因。
3、依据临床表现、日常能力受损情况、认知坪估等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常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或总体衰退量表(CDS)做出严重程度的诊断。
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标准:
痴呆的诊断标准包括痴呆本身的诊断标准和痴呆亚型的诊断标准。
1、怀疑标准:在发病或病程中缺乏足以解释痴呆的神经、精神及全身性疾病;痴呆合并全身或脑部损害但不能把这些损害解释为痴呆的原因;无明显病因的单相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
2、可能标准:临床检查为痴呆,并由神经心理检查确定;进行性恶化;意识状态无改变;40—90岁起病,常在60岁以后;排除了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器质性脑病所致的记忆或认知障碍。
3、支持可能诊断标准:特殊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如失语、失用、失认);日常生活能力损害及行为的改变;家族中有类似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腰穿脑压正常,脑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加。
4、排除可能AD的标准:突然及脑卒中样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局部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障碍和视野缺损等;发病或病程早期出现癫痫或步态异常。
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躯体检验。痴呆本身并无固定体征,但原发病常可出现一定的体征。麻痹性痴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齐、两则不等大,阿一罗瞳孔。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环、白发及皮肤皱纹。铅中毒患者齿龈可见铅线等。某些原发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经系统体征。
西医诊断。主要为: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可有一段时间不恶化,但不可逆。这些症状也属于老年痴呆症的诊断范围。老年痴呆症的诊断要求病程在四个月以上。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CT检查排除脑动脉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都是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方法。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其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也是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方法。
全面了解病史。首先了解其发病年龄,痴呆者的年龄均相对偏大,再者了解其起病形式及病程,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等常为急性起病,其他原因引起者多为慢性起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症状起伏,并可自动缓解,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缺乏症状引起的痴呆可随躯体症状的缓解可减轻,老年性及其他变性引起的萎缩,其痴呆症状多持续进行,不断恶化。
综上所述,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一些早期诊断老年痴呆常用的方法,相信通过上述介绍大家都已经详细了解了诊断老年痴呆的方法了,只有在平时进行早期的诊断,才能够早日发现,从而进行早日的治疗早日康复。
老年痴呆会不会遗传呢?
老年痴呆一直是严重威胁老年人晚年幸福的严重疾病,而且,对于老年痴呆病因,我们一直还找不到其直接的因素,存在多种假设。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免疫炎性反应等有关,但是下面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年痴呆的遗传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流行病学显示5%的老年痴呆患者有明确家族史,那些遗传了突变基因的个体在生命过程中将表现出痴呆。致病突变基因已被确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已知染色体1、14、19、21与老年痴呆发病有关。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早老素1(ps-l)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早老素2(ps-2)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这些基因的突变将导致家族性老年痴呆的发生。遗传性老年痴呆约占所有发病人数的5%以下,往往在40~50岁就显示出痴呆综合征。
晚发型老年痴呆患者的基因危险因素也已被确定,其中最重要的是apoe-4等位基因。apoe-4是一种胆碱耐受蛋白,在编码apoe的三种复等位基因(ε2,ε3,ε4)中,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不仅能增加发病风险,而且能使发病年龄提前。无apoe-ε4等位基因的个体,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大约是10%,携带至少一个ε4等位基因的个体,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是30%。
老年痴呆会不会遗传呢?相信您看完后对老年痴呆的遗传性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了,在生活中,为了更好地预防老年痴呆疾病,我们要多多了解这种疾病的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发现身体不适的话,一定要及时就医,才能尽快的恢复健康,如果您还有疑问请及时进行咨询。
中老年痴呆年轻化如何预防呢
老龄化趋势让老年性痴呆患者数量增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人变得年轻而又充满了活力。但是请不要忘记: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老龄社会。同时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
调查发现:我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老年痴呆症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四五十岁就痴呆的人,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岁的女儿陪同80岁老母亲看病,竟然双双被诊为老年痴呆;47岁妇女丢三落四,同样是老年痴呆惹的祸……这些都在显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龄在提前。
老年痴呆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血管性因素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实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开始有症状和反应,如果不提早发现和治疗,等发展严重了就无法治愈了。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专家说,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岁时就无法治疗了。
为了预防老年痴呆疾病,很多的专家想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方法,比如说通过老年的训练锻炼方式来预防老年痴呆和预防各种疾病,另外,如果中间有失眠或是常常会忘记一些事情,首先就要及时的检查是否是老年痴呆的先兆。
老年痴呆护理需注意什么
生活中,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疾病的患者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辅助治疗此病。那么,想要更好的治疗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护理应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一些老年痴呆护理的注意事项。
老年痴呆护理的注意事项:
1.简单原则
生活是复杂的,不要试图训练痴呆患者去完成那些复杂的工作,如做饭、用洗衣机等,那只会加重他们的挫折感,引起不必要的情绪反应。告诉他们在哪里上厕所、在哪里睡觉也许更重要。另一方面,在训练患者做那些简单的事情时,应使程序和步骤减到最少,这也是老年痴呆的护理方法。
2.提供适当的帮助
照料痴呆病人并不等于替他做一切事,那将使其生活能力迅速下降。应鼓励他去做力所能及的所有事情,同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痴呆患者就是在做最熟悉的事情时,也可能遇到困难而产生挫折感,进而退缩回避,并最终丧失做此事的能力,适当的帮助可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老年痴呆诊断需注意的事项有哪些呢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痴呆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然而,老年痴呆诊断是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依据,我们要了解老年痴呆诊断需注意的每个事项,才能准确的确定出老年痴呆病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专家在此详述老年痴呆诊断需注意的事项,希望可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年痴呆诊断需注意的事项
老年痴呆诊断
1、全面了解病史:首先了解其发病年龄,老年痴呆患者的年龄均相对偏大,再者了解其起病形式及病程,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等常为急性起病,其他原因引起者多为慢性起病。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老年痴呆状起伏,并可自动缓解,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缺乏症状引起的老年痴呆可随躯体症状的缓解可减轻,老年性及其他变性引起的萎缩,其痴呆症状多持续进行,不断恶化。
2、躯体检验:老年痴呆本身并无固定体征,但原发病常可出现一定的体征。麻痹性痴呆患者可有瞳孔不整齐、两则不等大,阿一罗瞳孔。老年性精神病患者多有角膜老年环、白发及皮肤皱纹。铅中毒患者齿龈可见铅线等。某些原发病常伴有一定的神经系统体征。
3、实验室检查:疑有器质性痴呆的患者应在选择性作腰椎穿刺,血液生化检验,脑电图,脑超声波,同位素脑扫描,头颅X线平片,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
根据以上三点对老年痴呆进行确诊,可有效的避免误诊、漏诊的出现,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创造更好的机会,治疗老年痴呆选择方法是康复的关键,因此选择治疗方法要慎重。
老年痴呆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虽然老年痴呆患者脑组织有其病理特征,但生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标志,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缓慢进行性发展的特征,结合CT、MRI等辅助证据综合分析,排除可引起痴呆的其他躯体和脑的疾病,如血管性痴呆、脑炎后遗症性痴呆、脑外伤后遗症性痴呆等。
一、存在老年痴呆。
二、老年痴呆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三、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老年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四、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老年痴呆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
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在生活中老年痴呆是怎么形成的,作为子女就要防范此种疾病发生在老年身上,那么怎样的预防呢,下面就要了解了疾病的发病原因,我们就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了。老年痴呆怎么形成的
1、遗传但是目前也是没有得到很明确的证明。有的人认为是遗传,而有的人却认为是非遗传。在生活中遗传也是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导致遗传受到外界的制约。切断遗传性。
2、代谢紊乱患者的脑部营养供应不足,代谢出现了紊乱,阻碍了脑部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有可能是由于肾病、尿毒症疾病引发的脑的缺血造成的痴呆。而叶酸缺乏、维生素B1、B12的营养元素缺乏也会造成痴呆。
3、脑疾病很多的脑部疾病发生如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疾病,会造成老年痴呆。但是病情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脑部的健康受到了威胁,就会导致痴呆。老年痴呆疾病的形成原因各异。不同的人发病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因此通过身体的检查,确定什么原因导致的疾病,就要对症治疗。让敬爱的老念你朋友安详的度过晚年。
介绍下老年痴呆疾病的评判标准
老年时期有很多疾病容易侵入,老年痴呆就是其中一种。老年痴呆诊断对患者治疗很重要,我们要抓住老年痴呆诊断依据,才能减少误诊的出现。那么,老年痴呆疾病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下文就是对于老年痴呆诊断依据的介绍。
老年痴呆诊断依据
1、⑴智力检测为老年痴呆诊断;⑵至少有2项识别功能障碍;⑶记忆及识别障碍进行性加重;⑷无意识障碍;⑸40-90岁起病;⑹老年痴呆诊断发现无其它躯体或脑部疾病能解释上述病情。
2、⑴进行性加重的失语、失用、失认;⑵日常生活及行为障碍的老年痴呆诊断;⑶家族中有相似患者;⑷脑脊液正常,脑电图无特异改变,CT有脑萎缩,且进行性加重。
根据以上两点对老年痴呆进行确诊,可有效的避免误诊、漏诊的出现,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创造更好的机会,治疗老年痴呆选择方法是康复的关键,因此选择治疗方法要慎重。
常吃核桃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吗
老年痴呆疾病给很多的老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那么,老年痴呆的预防应该如何做呢?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健脑益智的良药,其实核桃就是最佳的选择。核桃又名“万岁子”“长寿果”,外形与人脑相似,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它有补脑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核桃性甘、平、温、无毒,具有补肾养血、通润血脉、润肺纳气、强筋健骨、润肌乌发、固牙齿之功。主治因肾虚所致之头晕眼花、记忆下降、下焦虚寒、小便频数、腰腿疼痛、四肢无力、虚劳咳喘。
现代医学理论表明,核桃所含营养物质丰富,其营养价值是鸡蛋的5倍,是牛奶的7倍。核桃中含有的大量的具有防衰抗老功用的维生素e、营养和保护脑神经的磷脂、防治脑动脉硬化的不饱和脂肪酸等,核桃中还含有锌、锰、铬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有促进基础代谢和保护心脑血管的功能。
因此,老年人及脑力劳动者经常少量食用核桃有强身健体预防老年痴呆的功效。但是核桃健脑并不适合于所有人,对于阴虚火旺、便溏腹泻、素有内热盛及痰湿重者均不宜食用。
常吃核桃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吗?以上主要向您介绍的老年痴呆的预防,希望这些介绍能帮助您更多的了解老年痴呆疾病,以后您就可以及时发现身边病情的存在,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以免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放心医苑网小编在这里我就先祝患者们早日康复了。
老年痴呆症的原因
老年痴呆病或老年期痴呆是指在老年期发生的各种病因所致的痴呆症,目前国内外根据近代临床和病理研究,主要病因有三种: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rmer′s)。过去称为“早老性痴呆”。
2. 多发梗死性痴呆。过去称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
3. 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包括脑肿瘤、脑外伤、感染、 中毒和代谢障碍引起的老年期痴呆疾病。
必须指出,过去临床上常用的“老年性痴呆”或“老年性精神病”,一般指发病于65岁以后的原因不明性痴呆精神病,现经研究证明,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变化相同,所不同的仅年龄差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