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不良怎样治疗
婴幼儿营养不良怎样治疗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膳食治疗
(1)一度营养不良儿由于消化生理功能与正常儿相近,治疗开始应维持原喂养食物,不急于添加,以免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根据患儿情况一周后再增加热卡与蛋白质食物。
(2)二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能力较弱,待消化能力逐渐恢复,食欲好转的过程中,逐步较快地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注意盐的食量,防止水肿。
(3)三度营养不良儿的消化力很弱,并伴有其它合并症。应首先诊断原发病,待病情好转,以极少量,多餐维持酸碱平衡,然后逐渐调整膳食,补充蛋白质,使之逐步巩固营养素的摄入。
用药不当也会使婴幼儿营养不良
1.治疗多动症的利太林、苯丙胺等有抑制食欲作用。
2.某些营养补品中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长期过量食用,可使孩子胃口欠佳、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从而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3.长期服用某些激素类药:会使儿童发育迟缓,引起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等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再吸收。
4.服用氯霉素或磺胺等广谱抗生素:可抑制儿童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发生维生素K缺乏,出现鼻出血、皮下淤血点等;服用新霉素能引起肠黏膜细胞的缺损,使胰酯酶下降,从而阻碍脂肪、乳糖、蔗糖、维生素B12、钙、铁等的消化吸收;口服四环素可使维生素B2的排出量增加。
5.服用过量鱼肝油:会导致儿童腹泻,造成吸收不良,甚至维生素A、维生素D中毒。儿童大量服用维生素C,破坏了食物中的维生素B2,亦可导致运动红细胞性贫血症。
小儿营养不良治疗方法有什么
小儿营养不良的食物疗法:
1.山楂山药汤:山楂9克,山药15克,白糖25克,煎汤代茶,每日一剂,连服1周。本方适用于脾虚疳积之症。
2.参芪鸽肉汤:乳鸽1只,去杂毛及内脏,将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9克打为粗末,布包后塞入鸽腹,隔水炖至烂熟,饮汤吃肉。3天炖服一剂,连服4~6剂。本方适用于气血两虚者。
3.石榴皮汤:取石榴皮30克,水煎,加糖适量调匀,代茶饮。
温馨提示:对少数极严重患者,或胃肠对食物不耐受者,可短期给予静脉营养疗法,酌情选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等疗。
小儿营养不良的支持、剌激疗法
1、补充各种消化酶(胰酶、胃蛋白酶等)和多种维生素。
2、酌情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以及白蛋白制剂,每次25~50毫升,可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促进代谢机能的恢复,并提高机体抵抗力。
3、食欲差者,短期应用苯丙酸诺龙,每次0.5~1mg/kg,每周1-2次,疗程2-3周,严重者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钾盐、ATP液,以增加热量贮存和利用。胰岛素2-3U/次,加入25%葡萄糖40~60毫升,静点,2次/日,注射前需口服10-20%葡萄糖50~100毫升,1-2周为一疗程。
4、两手沿着孩子的脊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肌肤,从尾骨下端开始,直至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下方。孩子的肌肤娇嫩,家长可预先在手上抹一些凡士林。每次捏脊3~6遍,每天或隔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可休息一周后再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5、血锌过低者,可用1%硫酸锌0.5毫升/kg/d开始,逐增加至2毫升/kg/d,连用四周。
佩药法:消疳香袋:中药六月雪30克,研成细末,装入布袋,经常佩在小儿胸腹部。1个月为一疗程。
握药法:取大黄9克、牵牛子2克、莱菔子10克。共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后握在手中,婴幼儿可用绷带固定,15天一疗程,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每天都是需要各种营养供给,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正常的运转,能够了解这些治疗措施才能够在患病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做好治疗,任何疾病正确地采取治疗措施,才能够早日康复摆脱困扰。避免带去太多的健康危害。
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5种喂养方式
错误的喂养方式一、不给宝宝喂奶粉,喂米糊
如果母亲没有母乳喂养宝宝,那应该选择婴儿乳制品喂养宝宝。有的父母觉得奶粉不够安全,所以选择给婴儿喂养米糊,这个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常常会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不足,无法满足宝宝的身体需求,长期喂养米糊会导致婴儿的营养跟不上。其实父母只要选择品质足够好的奶粉,同样也可以确保婴儿的健康。
错误的喂养方式二、只喂养母乳,不给宝宝添加辅食
很多人觉得一周岁以内的婴儿只要喂养母乳就可以满足婴儿日常的营养需求,所以在一周岁内都不给婴儿添加辅食,这样的做法也是错误的。母乳的质量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一些母乳质量有问题,不能够给婴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一般4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选择添加乳制品。到5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喂养一些菜泥,6个月大的时候可以喂一些鱼肉。宝宝8个月的的时候可以给他们喂食一些豆腐、动物血和肝泥。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对于婴儿的营养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不要只给婴儿喂汤水。
错误的喂养方式三、频频更换奶粉品牌
婴儿对于奶粉的口味有一段适应期,有一些父母发现孩子不爱吃奶粉就频频更换,其实宝宝不喜欢吃某个品牌的奶粉只是一时的,等宝宝适应了这种口味之后就不会再排斥。频频更换奶粉不利于婴儿吸收蛋白质,所以父母一旦认定某种品牌的奶粉品质,就应该坚持给婴儿食用,这样更有利于婴儿对蛋白质的吸收。
错误的喂养方式四、奶粉和迷糊一起冲调
有的父母觉得将奶粉和迷糊一起冲调给宝宝喝会更有营养,其实不然。冲调奶粉不当也有可能会导致婴儿对蛋白质的吸收不全,父母最好就按照奶粉包装上的剂量冲调奶粉,如果添加的奶粉过量,不但不利于宝宝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也有可能会造成胃肠和肾脏的负担。如果奶粉冲调得太稀,又会导致蛋白质的含量不足,所以除非是经过仔细计算营养成分之后,按比例冲调的奶粉和迷糊,不然冲调出来的效果反而没有配方奶粉的好。
错误的喂养方式五、父母喂养宝宝没有耐心
有一些父母不够细心,也没有耐心,对于宝宝的身体状况也不够关心,没有重视喂养的过程和方式。有一些父母觉得孩子饿的时候就喂养奶粉,这样一来父母也不知道宝宝每天喝了多少奶粉,有时候太多,有时候会太少,这样容易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父母可以记住每天的喂奶时间和数量,这样可以方便准确的掌握孩子的食量。还有喂养的奶瓶要及时清洗和消毒,保证卫生也很重要。
如何预防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
1.作好孕期保健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多系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继续,而后者又多源于胎儿期营养不良,为此,应作好孕期保健,加强对孕妇的营养指导,特别应作好孕中、晚期的营养指导。阐明孕期平衡膳食以及在中、晚期补充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2.加强对婴幼儿营养指导 鼓励母乳喂养,如母乳不足应及时补充乳制品,指导好人工喂养儿奶方的调配,对4~6月的婴儿,处于断奶期(“换奶期”),应强调断离母乳后,主食仍应为乳制品,且整个婴儿期主食均应为乳制品。在乳制品的基础上逐渐添加辅食。喂养的方式亦应由喂哺或奶瓶改为用匙喂养;食物的类型逐渐转变为半流质直至软食、幼儿食品,如此过度培养小儿咀嚼及吞咽功能。指导母亲配制平衡膳食并培养小儿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3.作好婴幼儿生长监测 生长监测图是评价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早发现营养不良的一种良好方法。如婴儿生长曲线图的走向不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其体重曲线图持平或下降应及时找出原因予以矫治。
4.作好疾病防治工作 定期进行预防接种,防止患传染病,及时处理病灶预防疾病扩散。对某些先天畸形如唇、腭裂及肥大性幽门狭窄,常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应及时加以矫治。对迁延型腹泻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应及早治疗。
5.其他 如合理安排生活,充足的睡眠,定时进餐以及加强体格锻炼等增强体质的措施对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均很重要。
儿童营养不良治疗
1、取黄鳝鱼1条,鸡内金10克。将鳝鱼去内脏,切块放碗中,加鸡内金,蒸熟后食用。
2、红薯叶30克,鸡内金10克,煎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芽,煎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煎汤服。
5、鹅不食草3克,炖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炖服。
7、鲜蚌肉500克,先用冷开水洗干净,放入白糖100克浸1小时,取汁。每服3汤匙,每天3次。
8、核桃仁2个,神曲25克,水煎加红糖适量,口服。
怎样防治小儿营养不良
治疗小儿营养不良,首先是调整饮食,轻、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消化能力尚好,可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供给大量维生素类,尽可能使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符合3:2:1,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热量170~250焦耳。若消化与吸收良好,每隔两三天酌情适当增加。其次是给患儿服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帮助消化。口服维生素B1、B6与C等。中医推拿捏脊疗法也有一定疗效。极重度营养不良者应住院治疗。
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症,主要从新生儿开始进行科学喂养。婴儿期尽量采取母乳喂养,特别是早产儿更应设法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采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并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为婴幼儿制定科学生活制度,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进行合理的室外活动,锻炼身体。这样,能促进食欲,有助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对患儿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应积极给予治疗,消除病因后,营养不良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婴幼儿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1)蛋白质缺乏:临床容易疲劳,常伴有贫血,小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等。
2)脂肪缺乏:小儿容易患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的缺乏等。
3)糖类缺乏:小儿容易发生低血糖,临床常表现为疲劳、生长发育迟缓。
4)钙不足:小儿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骼牙齿发育异常,有些患儿可发生低钙抽搐等。
5)磷不足:小儿常有食欲不振,临床易发生软骨病,表现为骨骼和牙齿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可发生病理性骨折。
6)钾不足:小儿常出现肌肉无力,严重的可发生心律失常。
7)食物纤维不足:临床常表现为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