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痛经有什么症状 子宫肌瘤
继发性痛经有什么症状 子宫肌瘤
痛经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经期可因刺激子宫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其它症状:患者多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突起。
继发性痛经的病因
疾病因素(35%):
继发性痛经常与盆腔器质性疾病有关,常见的继发性痛经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黏膜下肌瘤,宫腔粘连,宫颈狭窄,子宫畸形,盆腔炎症(急性,慢性),盆腔充血综合征,宫内节育器,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等。
环境因素(25%):
另有一些研究表明,特殊的职业及工作环境与痛经也有一定关系,长期接触汞,苯类化合物(即使是低浓度)的妇女,痛经发生率增加,寒冷的工作环境与痛经也有关。
其他因素(5%):
初潮早或月经期长,经量多的妇女,痛经严重,服避孕药者,痛经发生率明显降低。
发病机制
前列腺素与继发痛经:研究表明有些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腺瘤等引起的继发性痛经患者体内也产生过多的PGs,也可能是痛经的原因之一,抗前列腺素合成制剂也有缓解痛经的作用,PGs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机制间的确切关系仍在研究之中,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子宫肌层,异位子宫内膜,子宫肌瘤,正常卵巢和受影响的卵巢切片体外孵育,测培养液中6-酮PGF1a(PGI2的一种代谢产物),TXB2(TXA2的一种代谢产物),PGE2和PGF2a的浓度,结果发现: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PGs的产生明显高于其他组,特别是6-酮PGF1a,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产生最多;在严重痛经和非痛经者组织,PGs的产生有显著的不同,尤其有严重痛经的肌腺瘤组织产生大量的6-酮PGF1a,另有研究表明:实验动物被诱导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其腹腔液中的PGF2a浓度显著上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腔液PGs浓度也比对照升高,提示PGFI2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的痛觉过敏,此外,子宫肌腺症可引起严重的疼痛可能是子宫内膜组织与子宫肌非常靠近,PGs的定位吸收和活性增强,由于PGs在一些组织中调节炎症反应,异位子宫内膜植入部位周围的炎症反应可能是PGs调节的。
环氧化酶(C0X)是PGE2合成的限速酶,人的子宫内膜腺体含有高水平的COX,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发现:COX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高表达,高活性的COX-2和异常的PG的产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生理和疾病的进程中发挥作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腹腔液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可能与PGE2的增加有关,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PG增加,而卵泡液中的PG与对照相比没有不同。
宫内避孕器(IUD)的副作用包括月经过多,继发性痛经,其痛经的原因可能是子宫内膜的损伤或IUD邻近部位的白细胞浸润可能使PGs的生物合成加强,使得使用IUD的妇女相应的对子宫肌的活动有反应,在使用IUD的实验动物,PGs的释放增加,IUD与子宫肥大和PGF的生成增加有关,在鼠有IUD的子宫角,子宫PGF的成分及浓度和子宫静脉血中PGF的水平都增加,在母羊,有IUD的角子宫内膜PG的含量也明显增加,在人类的研究发现没有症状的佩带盾形宫内节育器的志愿者,子宫内膜没有PGF2a合成的增加;加有药物的IUD的使用可能与子宫内膜产生PG的量有关,例如,佩戴金属IUD可能释放金属离子,从而有利于PGF2a的合成,抑制PGE2的合成,但也有研究报告在IUD放入的1~5个月,14个妇女的子宫内膜的PGE而不是PGF显著增加,在使用IUD的妇女,由于存在PG过度释放的机制,PG抑制剂可以有效地缓解其痛经。
前列腺素理论本身还不能解释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中的一些其他的变化,年龄和分娩次数的增加,社会经济状态,酒精都能减少痛经的发生和(或)严重程度;吸烟,暴露于寒冷的工作环境,紧张都能使原发性痛经增加,其他直接或间接影响发展和严重程度的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警惕四种痛经最危险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一般少女的痛经都属于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功能性的疾患,主要与精神紧张,子宫痉挛和体质虚弱有关,一般不伴有盆腔的气质性病变,多数婚后可自愈。而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后及中年妇女,因盆腔炎症、肿瘤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需要做针对性的治疗。继发性痛经有可能是这些疾病的信号: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生殖器官病变会引起继发性痛经,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罪魁祸首。主要表现为渐进性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散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
许多疼痛常于经前1-2天开始,经期第1天最为剧烈,持续至经后逐渐消退,所以经期时间较长者往往疼痛持续的时间也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现最为突出。
2、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子宫瘤体,由于肌瘤表面覆盖着子宫内膜,且在宫腔内占位,影响经血排出,因此可引起子宫异常收缩,发生痛经,并伴有月经量多及周期紊乱。其邻近器官会出现压迫症状,当肌瘤变性时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发生剧烈腹痛。
痛经严重怎么办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期痛但没有器质性疾病,而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内异症、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和月经流出道梗阻。无论哪种病因,都可能带来比痛经可怕得多的事情。比如:性交困难、排尿困难、异常出血、子宫肌瘤甚至是不孕。在症状上,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相比,更常在月经来潮后即开始。而疼痛的特点没有什么不同,原发性痛经的诊断只有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才可作出。
痛经检查的项目有些什么
专家解析痛经的类型及症状
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
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痛经应该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一、通过双合诊及三合诊:可发现一些导致痛经的病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等。肛诊可知子宫骶骨韧带结节状是否增厚,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尤为重要。
二、宫腔镜检查:可发现刮宫时遗漏的细小病灶,如小肌瘤、息肉、溃疡等,而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可在诊刮之后进行。
三、其他检查:如血沉、白带细菌培养、B超盆腔扫描、诊断刮宫,最后应用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可及早明确痛经之发病原因。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月经痛经分为几类
月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是周期性月经期痛但没有器质性疾病,而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内异症、肌瘤、盆腔炎症性疾病、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和月经流出道梗阻。因此,继发性痛经常伴有其他妇科症状,如性交困难、排尿困难、异常出血、子宫肌瘤或不孕。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相比,更常在月经来潮后即开始。而疼痛的特点没有什么不同,原发性痛经的诊断只有在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才可做出。
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区别是什么
(1)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继发性痛经是因盆腔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
(2)原发性痛经是指从第一次月经来潮就开始发生的经期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
(3)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腹痛。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盆腔充血等。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指生殖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而未生育者。紧张和恐惧会产生痛经,例如女孩第一次来月经(初潮)时,不懂得为什么有阴道出血,因而紧张、恐惧,出现痛经。对一些体质纤弱、非常敏感的女孩,疼痛更甚;后者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过度后倾、子宫颈口狭窄等疾病引起的痛经,多在行经数年后出现经期腹痛。
哪些病理因素会导致女性痛经
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好继发性痛经,一般来说继发性痛经的发生多由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肌瘤等。此外,还有一些内分泌因素和精神因素也会影响痛经。
痛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找不到生殖系统明显病变的,称为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多为子宫收缩和局部缺血导致神经精神性疼痛,或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子宫位置不正,内分泌失调所致。后几种痛经多发生在月经开始后三个月内,可能会持续整个生育期,但是很多女性在妊娠分娩后,痛经会得到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另一种是由明确的疾病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出现痛经的时间是在正常行经一段时间(多为三年)后,才开始发生。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生殖器官疾病均可引起继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