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吃什么药好得快
低血糖吃什么药好得快
低血糖指的是血糖浓度过低引起了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神经功能障碍,机体缺乏足够的葡萄糖来供应能量。
因此对于已经发作的低血糖症,我们给予糖水补充能量,低血糖症即可以得到缓解,然后再进行对原发病的检查,如果是偶发的低血糖,可能是长时间的未进食而导致,这个时候不需要吃药,只要规律进食即可,如果是其他原因,再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服用相关的药物即可。
脑中风用药小心误区
1、定期活血化瘀
许多中老年人,喜欢定期去医院打吊针,以为输入一些活血化淤的药,能帮助疏通血管,其实这没有科学根据的。
目前老年人预防性输液,主要是活血化淤、降低血黏度、抗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这些药物的确能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这些药物属于临床用药,不是保健品,因此只具有治疗作用,没有预防作用,不能想输就输;而且靠输液来预防脑血管疾病,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2、认为静脉输液比口服药物好
在很多医院,中风患者都需要接受输液治疗1~2周,甚至更长时间。许多患者也认为,吃药好得慢,输液好得快。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说,除不能进食的患者外,中风患者根本不需要输液,因为大多数对中风有防治作用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降压药、调脂药、降糖药等,都是口服药,常用的静脉药,反而是一些没有多大作用的药。
3、认为中药比西药好
一些患者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便擅自用活血化淤中药,代替抗血小板西药。其实中草药同样也有副作用,特别是静脉输入的中药针剂,因此中风患者,切不可私自购买中成药制剂,不可自行注射使用。
低血糖吃什么
1.苦瓜
古代文献记载,苦瓜可治疗“消渴”(相当于现在的糖尿病)。现代临床报道,苦瓜提取物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苦瓜片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率达79.3%.苦瓜可煎汤或做凉菜,也可绞汁或晒干后泡茶饮。
2.咸萝卜干
萝卜干维生素B、铁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养生食物,既咸且爽,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3.胡萝卜
胡萝卜即红萝卜,日本人称作人参,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
1、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之苦瓜
古代文献记载,苦瓜可治疗“消渴”(相当于现在的糖尿病)。现代临床报道,苦瓜提取物有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苦瓜片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率达79.3%.苦瓜可煎汤或做凉菜,也可绞汁或晒干后泡茶饮。
2、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之咸萝卜干
萝卜干维生素B、铁质含量很高,是高级养生食物,既咸且爽,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
3、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之胡萝卜
胡萝卜即红萝卜,日本人称作人参,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用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4、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之菠菜
是有名的补血食物,含铁质的胡萝卜素相当丰富,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5、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之金针菜
金针菜含铁量最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还含有维素A、B1、C,蛋白质等营养素并有利尿及健胃作用。
6、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之高纤维饮食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7、中年女性低血糖吃什么之蛋白质,铁之类
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女性低血糖吃什么对身体好
女性低血糖吃什么好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要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女性低血糖吃什么好2、如果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够足的贫血症,应该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之类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从而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也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了血压和消除血压偏而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女性低血糖吃什么好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女性低血糖吃什么好4、伴有食少纳差者,应该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女性低血糖吃什么好5、与高血压病相反,此类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是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小孩一直发烧咳嗽怎么办进行调节
要在医生的指先吃药把感冒治好,然后需要吃点益生菌的,选每1.5克含菌60亿株的最好了,还有菌种要选美国的,因为药物破坏宝宝肠胃,吸收不好体质差了,还容易得病。
导下用药,要去医院检查一下,确定咳嗽的类型,才能对症用药,好得快!
咳嗽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有风热咳嗽和风寒咳嗽,这是受风咳嗽
内伤咳嗽分痰热咳嗽、阴虚咳嗽、痰湿咳嗽、气虚咳嗽
内伤咳嗽大都是外感咳嗽一周内未愈引起的
痰热咳嗽的症状是脸红、热相重,咳黄痰或绿痰;痰湿咳嗽的症状是咳痰白或清澈的痰液;阴虚咳嗽的症状是干咳少痰;气虚咳嗽在儿童中很少见,至少要咳嗽两个月做小儿推拿,疗效很好,像发烧的话做一次(约30分钟)就可以降温,2到3次就可以恢复正常。
小儿发烧咳嗽腹泻最好不要吃药,有副作用,本来小儿的脏器功能就不好。
小儿推拿不打针不吃药,纯绿色疗法,无毒副作用,还可以调理身体素质。
孩子发烧感冒如果不是高烧只是一般的感冒的话,家长不要着急,只需要给孩子做好一些降温,还有吃一些止咳的药水就好,还可以给孩子煮一些化痰止咳的一些食物。但是孩子一旦出现高烧就要立刻去医院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低血糖吃什么好得快
1、虾皮腐竹。可经常食用,本品为高蛋白饮食,防止低血糖和高脂血症。
原料:腐竹250克,虾皮20克,蒜头一瓣,麻油、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虾皮加酒、水浸发并煮沸,腐竹冷水发后撕成细长条。油烧热后爆香蒜茸、姜末、加入腐竹及虾皮(连汁),煮沸调味、再用小火烩20分钟,淋上麻油即成。
2、西湖牛肉羹。每周1~2次,具有补脾养胃、强筋壮骨,治疗低血糖症的作用。
原料:牛腿肉200克,鸡蛋2只,黄酒、葱姜、酱油、麻油、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牛肉切成细末,略剁后加少酒、酱油、胡椒粉、生粉拌匀。清水适量加姜末煮混后将牛肉末拌入内,再将打匀的蛋液倒入,调味着薄芡,撒上葱花,淋上麻油即可。
3、炸五香麻雀。每周一次,主治低血糖引起的头晕,腰酸冷软。
原料:麻雀10只,五香粉少许,黄酒、姜片、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麻雀去毛、去内脏洗净,加上酒、酱油、五香粉、味精、渍半小时后滚上干生粉。菜油烧至六成热时爆入姜片,放入麻雀。
单纯性鼻炎吃什么药
鼻窦炎吃什么药好得快?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口服,首次4片,红霉素0.25克,每日3次口服;呋麻合剂,每日3次点鼻或0.5-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注意点鼻方法要正确.病人头向后仰,药物垂直滴入,然后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药物充分吸收。
鼻窦炎吃什么药好得快?慢性鼻窦炎可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3次点鼻;5-10%弱蛋白银,每日3次点鼻。扑尔敏4毫克,每日3次口服。
黄连、辛夷花各3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吹入鼻腔,每日2-4次,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鱼腥草、东风桔根各30克,野菊花24克,豆豉姜、丝草各15克。入地金牛根6克,每日2次水煎服。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葱白榨汁后过滤,用生理盐水配成40%溶液,每日3-4次点鼻。适于急性鼻窦炎者。
麻黄、辛夷、甘草、茶叶各等量,水煎后过滤,每日3次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鱼脑石粉9克,辛夷6克,细辛3克,冰片0.9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
麦门冬、石豪各5克,知母、黄芩、栀子、百合各2克,辛夷、枇杷叶各2克,升麻l克。每日2次水煎服。适于慢性鼻窦炎者,疗效理想,
低血糖吃什么好
一、低血糖吃哪些对身体好:
1、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2、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二、低血糖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低血糖患者应该严酷的限制单糖类的摄入量,少吃一些精制品或加工品,制止食用糖分高的生果和果汁。
2、面粉做的细条状食品、白米、甘薯、通心粉和粟米片都应该少吃。
3、戒烟禁酒、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低血糖吃什么好
营养与饮食疗法
●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均衡饮食
饮食应该力求均衡,最少包含50—60%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尿病患者同样的饮食原则),包括蔬菜、糙米、酪梨、魔芋、种子、核果、谷类、瘦肉、鱼、酸乳、生乳酪。
●应加以限制的食物
严格限制单糖类摄取量,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例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类及马铃薯可以一周吃2次。
●增加高纤维饮食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纤维本身也可延缓血糖下降,餐前半小时,先服用纤维素,以稳定血糖。两餐之间服用螺旋藻片,可进一步地稳定血糖浓度。
●戒烟禁酒
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低血糖吃什么好
1、虾皮腐竹
材料:腐竹250克,虾皮20克,蒜头一瓣,麻油、姜、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①虾皮加酒、水浸发并煮沸,腐竹冷水发后撕成细长条。
②油烧热后爆香蒜茸、姜末、加入腐竹及虾皮(连汁),煮沸调味、再用小火烩20分钟,淋上麻油即成。
2、炸五香麻雀
材料:麻雀10只,五香粉少许,黄酒、姜片、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①麻雀去毛、去内脏洗净,加上酒、酱油、五香粉、味精、渍半小时后滚上干生粉。
②菜油烧至六成热时爆入姜片,放入麻雀炸成金黄色。
3、西湖牛肉羹
材料:牛腿肉200克,鸡蛋2只,黄酒、葱姜、酱油、麻油、胡椒粉、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①牛肉切成细末,略剁后加少酒、酱油、胡椒粉、生粉拌匀。
②清水适量加姜末煮混后将牛肉末拌入内,再将打匀的蛋液倒入,调味着薄芡,撒上葱花,淋上麻油即可。
4、太史鳝羹
材料:鳝丝250克,猪瘦肉100克,水发木耳50克,香菇5只,蒜头1瓣,黄酒葱、姜、麻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①将鳝鱼和猪瘦肉分别切成3公分长的丝,鳝丝加酒,盐渍片刻。
②油烧至5成熟时爆入蒜茸、姜末、煸炒入鳝丝、加酒、肉丝和适量的水。
③煮沸后将木耳、香菇丝放入锅内,爆15分钟,调味后着薄芡,放上葱丝,淋上麻油即成。
5、猪肝配菠菜
材料:猪肝200克,菠菜200克。
做法:①将猪肝洗净,去除白膜,切片,然后加入20ml的白醋,腌制20分钟左右;倒去白醋,将猪肝移到干净的盘中,加入生粉,姜丝,盐。倒入50ml的啤酒,混合均匀上浆,继续腌制20分钟②冲洗干净的菠菜,放在漏篮里自然沥去水分8,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放入菠菜焯一下,加入几滴食用油,加入三分之一勺食盐,焯煮半分钟,焯好的菠菜捞出沥干水分。
③、烹制猪肝过程:平底锅加入适量食用油,爆香姜丝,。加入腌制好的猪肝翻炒,猪肝半熟的时候,再加入20ml左右的啤酒。
④、待猪肝炒熟时,加入老抽上色即可,将炒好的猪肝,摆放在菠菜中间。
宝宝生病,看中医还是西医
急症找西医(涵豆儿)
按说,对宝宝来讲应该是中医好,可是宝宝生病一般都是突发的比较多,上次涵豆儿有点咳嗽,我是用中药的,可是后来开始喘了,去看了医生后定性为哮喘早期,用了西药才压下去,所以现在不敢拖时间,只要一生病马上去看西医,这样会好得快一点。
西药好喂(六月宝贝)
我儿子才一岁,病过几次,我找的是懂中医的西医。但给宝宝吃药,我还是选择西药,不仅仅是因为见效快,关键是西药比中药好喂。因为儿子小,西药磨成粉顶多一两勺就灌下去了,而中药,一熬一罐,我实在想不出用什么方法让他喝。
宝宝不肯吃中药(Cosmos)
妞妞前一段日子,晚上睡觉总是出汗,我抱着妞妞去了胡庆余堂,请老专家诊断,说是盗汗,体虚,林林总总配了五大包中药,我当宝一样捧着一回家就煎。谁知妞妞只喝了一口,就把先前的喝的奶全吐了,后来一看到奶瓶就躲!我还是给妞妞看西医配西药,没办法呀,小家伙的嘴橇不开啊!
低血糖吃什么
1,少吃多餐
低血糖患者最好少量多餐,—天大约吃6~8餐.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点心也会有帮助.除此,要交替食物种类,不要经常吃某种食物,因为过敏症常与低血糖症有关.食物过敏将恶化病情,使症状更复杂。
2,均衡饮食
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均衡。最好是能够包含有50-60%的碳水化合物。这些包括有蔬菜、水果、糙米、魔芋、种子,谷类等等等等。要注意荔枝吃多了可能会引发低血糖。
宝宝得病吃药能治愈就尽量别打针输液
医院儿科输液室人满为患
由于近期气温降低,不少市民不适应冷热交替的天气,纷纷中了感冒、肠胃炎的招,前往医院求诊的儿童患者也有所增加。记者走访清远各大医院,发现儿科输液室里的病人络绎不绝,输液座椅上几乎没有空位。
“现在是冷热交替的季节,怕患上流行性感冒。”吴女士告诉记者,小孩子全身乏力,伴有高烧的现象,就赶紧跑到医院来检查。检查后,医生确定孩子得了流行性感冒,在询问其需要吃药还是吊水时,吴女士非常坚定地回答:“输液,好得快点!”
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这样的病人他们接触的很多,即使医生建议吃药,不少病人也会选择输液。不少市民表示,平时工作太忙,小孩子得病了还是希望能早点好,所以就选择到大医院来。
“就我们家而言,小病小孩子如果吃药一两天还没好,就会选择输液,确实快一点。”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他们都表示,吃药效果慢,往往一个多星期还没有太大的改善,输液好得快。
注射是风险最大的用药途径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曾经,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顺序似乎已经倒过来了。在大小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的地方。
“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这是患者对输液最大的误区。有些人感冒吃两天药不见好,马上要求医生给他输液,还专挑高级的抗生素。而老人,则一到秋冬季节就要求医生输液“通血管”,或者打增强免疫力的针。如果医生诊断后认为不需要输液,患者反而会埋怨医生不负责任。
有专家认为,注射是所有用药途径中风险最大的。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60.9%,其中静脉注射给药又占57.8%。另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