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穿戴步骤 如何脱防护服
防护服穿戴步骤 如何脱防护服
脱下防护服应遵循的原则是安全地脱下防护服,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脱下化学防护服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是拉链—帽子—上衣—袖子—手套—裤腿—靴子—呼吸器。在脱下手套前要尽量接触防护服的外表面,手套脱下后要尽量接触防护服的内表面,防护服脱下后应当是内表面朝外,将外表面和污染物包裹在里面,避免污染物接触到人体和环境。
防护服能穿几次
对于污染区域内艰苦的体力劳动而言,一般不建议同一套防护服重复使用,因为过多的排汗可能导致病菌泛滥(细菌、霉菌等),而且可重复利用工作服的清洗、保存是一项复杂、耗对和高费用的工作。
正常情况下防护服穿一次就需要进行清洗消毒了,而它的使用寿命具体根据其破坏程度和个人使用情况来看。
防护服的穿脱流程及注意事项 防护服能穿多久
在隔离监护病区工作,需要时时刻刻穿防护服,防护服需要每4个小时换一次,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隔离病区会导致防护服携带病毒,因此在脱防护服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在脱防护服之前,需要先进入一个专门的房间,先用消毒液洗手,再脱防护面罩,每脱一层都要先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然后再一层一层的脱,从外到内,每脱一次洗手一次,全部脱完后,还需再用流动水洗手三遍以上,随后洗脸,清洗鼻腔,耳朵和耳后,最后在更衣室洗浴完方可出来,整个过程需要大约50分钟才能完成。
防护服为啥是一次性的
危险和成本。
防护服成为一次性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其危险性,另外一个是其成本,具体原因如下:
危险性
因为防护服主要是用于特殊的危险环境中,主要是起到隔离防护作用,而若是重复利用的话,其需要经过多重的消毒杀菌的步骤,很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而破损的防护服是不可以再使用的,其危险性增大很多。
其次也是切断防护服的传播途径,防护服本身也自带了很多的传播源,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一次也是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成本
其次就是成本问题,防护服若是多次使用的话,会多上许多的检测步骤,并且用料和后续的保养都是成本的增加,从而在经济方面来看是划不来的。
穿脱防护服的顺序及注意事项 穿脱防护服的顺序
具体如下:
穿防护服的时候,一般需要先戴上帽子、口罩;然后再穿防护服,在穿防护服的时候,需要先穿下肢、后穿上肢;之后将拉链至胸部;随后戴上防护目镜,穿上胶鞋;最后戴上手套就可以了。
小贴士:穿防护服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出现破洞的情况,否则很容易影响防护效果。
一般在脱防护服的时候,需要先摘下手套和防护镜,然后将其放入消毒液中,之后把脱下的防护服,由内向外卷至胶鞋踝处脱下,放进塑料袋中;最后脱下鞋子、口罩、进行洗手、消毒即可。
医用防护服分类
按照用途和使用场合可以分为:日常工作服、外科手术服、隔离衣和防护服。
日常工作服是指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穿着的白大衣,又称白大褂。
外科手术服是指在手术室内穿着的专门设计的服装。
隔离衣是指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家属探视病人等场合下穿戴的服装。
防护服是指医疗急救、进入传染病区、电磁辐射区等特殊区域的人员穿着的服装。
按照使用寿命医用防护服可以分为一次性防护服和重复使用性防护服。
按照材料的加工工艺不同,医用防护服又分为机织类和非织造布类防护服。
护目镜起雾怎么办 标准的防护用品穿脱顺序
1、戴口罩
1.一只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向外。
2.将防护口罩罩住口鼻部,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3.用另一只手将上方头带拉至头顶;再将下方头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4.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5.最后进行密合性检查,包括正负压测试。
正压测试:用双手手掌盖住面罩,用力呼气,如果感觉有气体从鼻子两侧、下巴或其它部位泄漏,需要重新调整头带和面罩位置,重新试验,直至没有泄漏。
负压测试:然后同样用双手手掌盖住面罩,用力吸气,如果没有气体从面罩四周漏入,说明面罩与脸密合良好,如果有空气从面罩边缘进入,应调整头带和鼻夹。
2、戴帽子
长头发的应将头发盘起,并全部盘入帽子里。
1、戴护目镜
一只手拿眼罩罩住双眼,用另一只手拉系带至后脑部。
2、穿防护服
将防护服胸前拉链拉至底部,先穿下肢,后穿上肢,然后将拉链拉至颈下部(暂不拉到顶),将防护帽扣至头部,将拉链拉至颈上部(封住颈部),有封口贴的要贴住封口贴。
3、穿防护鞋
防护鞋上缘开口卷入防护服内。
4、戴内外两层手套
洗手消毒后先戴上内层乳胶手套,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再戴上外层乳胶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5、检查是否戴好
穿戴完毕后需要检查各防护用品是否穿戴好(须将裸露皮肤部分充分包裹)。
6、进行舒适性检查
先向后转,然后做伸手(双手举手动作)、弯腰和下蹲动作。
注意事项
(1)防护用品穿戴前,需要检查有无破损和其他问题,包括口罩、帽子、防护服和防护鞋有无破损;口罩头带的松紧度是否合适;护目镜佩戴装置是否松懈,调节带是否合适;内外层手套有无破损(充气检查)。
(2)护目镜要戴在连体防护服里面
某些传染病会通过气溶胶经眼黏膜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传播,眼睛属于需要重点保护的组织,通过技能大赛实践操作以及考核效果评价,将护目镜戴在防护服的里面,脱防护用品时,脱下污染较重的防护服再脱防护眼镜,对眼睛多了一层保护。
(3)防护鞋上缘开口要卷入防护服内
穿防护鞋时,应将上缘开口卷入防护服内,不能将防护服裤腿塞进防护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比较复杂,这样操作可以避免污染区中的污水或废液溅到鞋套中,将各种病原微生物带入靴套中,进而接触到人体的皮肤,引起感染。
(4)穿戴用品穿戴完毕后需要检查灵活性
穿戴完毕后要检查是否将裸露皮肤部分充分包裹,并进行简单的运动,检查穿戴防护服后的灵活性。如果发现穿戴不够规范,行动不便或有皮肤裸露,可以及时地进行调整。一旦进入污染区,就不能再进行任何的调整。
防控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从污染区离开进入清洁区前需要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此时暴露在污染区的个人防护用品,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脱下个人防护用品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1、进入半污染区
离开隔离室、病房或污染区域,在隔离室或病房外脱卸。
2、脱外层手套
消毒外层手套后再脱,脱下的手套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3、脱防护服和防护鞋
有封口贴的要解开防护服封口贴,先拉开前颈部的拉链到底部,再脱防护服的帽子;将袖子脱出后双手抓住防护服的内面,将防护服内面朝外轻轻卷至双脚跟部,连同胶鞋一同脱下,卷包好后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注意,双手尽量避免接触防护服的外表面。
4、消毒内层手套。
5、摘下护目镜
一只手按住眼罩,另一只手摘除后脑部的系带,将眼罩放入医疗废物袋中。
1、摘帽子、内层手套和口罩
具体步骤为:双手由前至后卷脱一次性工作帽;未捏拿帽子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腕部的外面,翻转,并将一次性工作帽卷入手套内,脱去;用戴手套的手轻托口罩外面,用脱去手套的手松开口罩头带脱去口罩;脱去手套的手插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并将口罩卷入手套内,脱去,放入医疗废物袋中,扎紧袋口。
7、洗手消毒。
注意事项
(1)在隔离室或病房外脱卸个人防护用品
隔离室和病房都是污染区,不能在污染区脱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在半污染区进行防护用品的脱卸。具体来说,须离开隔离室、病房或污染区域,在隔离室或病房外脱卸。
(2)严格按照要求脱去外层和内层手套
通过技能大赛实践操作以及考核效果评价,正确规范穿脱双层手套能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隔离,保护现场应急处理人员的健康安全。
(3)脱卸过程要求进行洗手消毒
所有人员日常工作中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特别是接触患者前后、接触可能的污染物品前后及在穿脱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前后,均应进行规范的手卫生,推荐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如果发现手部有明显可见污染时,使用皂液洗手,而不要单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脱卸个人防护用品时需要进行三次洗手消毒,分别为脱防护服前消毒外层手套、脱防护服和防护鞋后消毒内层手套、脱卸完成后的洗手消毒。
防护服多久更换 防护服怎么脱
脱下防护服应遵循的原则是安全地脱下防护服,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脱下化学防护服前要进行必要的洗消除污,为了能够安全地脱下防护服而不使穿着者或环境受到污染,而不是为了某些防护服的重新使用。
洗消除污后,脱下化学防护服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一般是拉链-帽子-上衣-袖子-手套-裤腿-靴子-呼吸器。
在脱下手套前要尽量接触防护服的外表面,手套脱下后要尽量接触防护服的内表面,防护服脱下后应当是内表面朝外,将外表面和污染物包裹在里面,避免污染物接触到人体和环境。脱下的防护用品要集中处理,避免在此过程中扩大污染。
防护服怎么清洗 如何正确使用防护服
1、正确选择防护服型号
2、正确选择防护服尺码
3、穿前阅读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4、在指定的安全区域穿上防护服
5、穿上安全鞋
6、佩戴上其他面部适用的防护用品
7、将防护服完整穿好
8、佩戴防护手套
9、检查防护服的合适性
1、脱除地点及脱除前的准备
2、脱除防护服
3、正确摘除其他佩戴在面部的防护用品
4、洗净双手
5、用过防护服的废弃处理
防护服怎么穿
防护服的穿着要遵循一定的次序,这样可以保证防护服穿着的正确、快速,在工作中发挥防护服的效用,而且为使用后安全地脱下打下基础。
一般应遵循裤腿-靴子-上衣-面罩-帽子-拉链-手套的次序。最后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密闭性,可以在开口处(如门襟、袖口、裤管口、面罩和防护服连帽接口加贴胶带。为了增强手部的防护可以选择戴两层手套等等。
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防护服的内层接触到外部环境,以免防护服在一开始就受到污染。
防护服的穿脱流程及注意事项
①医务人员准备:所有防护用品及诊疗操作所需的用品
②操作前评估:隔离种类、防护服等防护用品有无破损
③评估环境: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1、穿防护用品
1.准备(清洁区)
⑴洗手
⑵戴帽子
⑶戴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⑷穿工作服
⑸换工作鞋
⑹如皮肤有破损,先戴上一副手套
2.穿防护服(潜在污染区)
⑺进入潜在污染区
⑻选择大小合适的防护服,先穿下衣
⑼再穿上衣
⑽戴好帽子
⑾拉上拉链
3.其他(潜在污染区)
⑿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⒀戴手套
⒁穿鞋套
⒂戴第二层手套进入污染区操作★
2、脱防护用品
1.其他(污染区)
⑴脱手套、手消毒
⑵摘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下,弃于医疗废物容器中
2.脱防护服(污染区)
⑶脱防护服,先将拉链拉到底
⑷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
⑸脱袖子
⑹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全部脱下放入医疗废物容器中
⑺脱鞋套
⑻洗手或手消毒
3.其他(潜在污染区)
⑼进入潜在污染区
⑽洗手或手消毒
⑾脱去工作服
⑿摘医用防护口罩
⒀摘帽子
⒁洗手或手消毒
⒂进入清洁区
⒃沐浴、更衣后离开清洁区
3、戴口罩的要点
1.先将头带每隔2-4厘米处拉松,金属鼻位向前。
2.一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部位,另一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下方固定头帶越过头顶,固定于两耳下之颈后位置;上方固定头帶越过头顶,使其固定于头部后上方。
3.双手指尖沿着鼻梁金属条,由中间至两边,慢慢向内按压,直至紧贴鼻梁。此过程中,双手不能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4.双手尽量遮盖口罩并进行正压及负压测试。
5.正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如空气从口罩边缘溢出,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负压测试:双手遮着口罩,大力呼气。口罩中央会陷下,如有空气从口罩边缘进入,即佩戴不当,须再次调校头带及鼻梁金属条。
4、注意事项
1.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2.脱去的防护用品应放在规定区域。
3.在污染区为患者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性呼吸防护器。
防护服穿戴步骤
防护服的穿着要遵循一定的次序,这样可以保证防护服穿着的正确、快速,在工作中发挥防护服的效用,而且为使用后安全地脱下打下基础。
一般应遵循裤腿—靴子—上衣—面罩—帽子—拉链—手套的次序。最后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密闭性,可以在开口处(如门襟、袖口、裤管口、面罩和防护服连帽接口加贴胶带。为了增强手部的防护可以选择戴两层手套等等。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防护服的内层接触到外部环境,以免防护服在一开始就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