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会引发什么疾病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会引发什么疾病
1.感染 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在发现抗生素之前,本综合征病人主要死于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原发性腹膜炎等。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尤其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
2.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与血液浓缩、高黏状态、抗凝因子缺乏和纤溶机制障碍有关。发病率10%~50%。多为肾静脉血栓,次为下肢静脉血栓,甚至冠状血管血栓。可伴发致死性肺栓塞。
3.营养不良 除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的萎缩、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外,尚有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小细胞型(缺铁性)贫血、锌缺乏所致乏力、伤口愈合缓慢及铜缺乏等多方面的营养不良表现。
4.肾功能损伤 可因严重的循环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发生一过性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治疗后恢复。另可出现无低血容量表现、无任何诱因突发的肾功能急骤恶化,胶体溶液扩容后不能利尿反而引起肺水肿,常需透析治疗,多能于7周左右自然缓解,称之为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另外也可引起真性肾小管坏死或近端肾小管功能紊乱。
肾病综合征是怎么形成的
一、原发性的肾病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导致的,如肾小球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等疾病。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都会引发肾病综合征;如果患有系统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也是会造成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另外,其他的中毒、过敏等情况也是引发肾病综合征的原因,所以当出现之后就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症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1、水肿初多见于踝部呈凹陷性,继则延及到全身,清晨起床时面部水肿明显。水肿时常伴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血压偏低、脉压小,易昏厥。当不适当使用降压、利尿药时可出现明显低血压、甚至循环衰竭、休克等。
并发症:
1、感染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在发现抗生素之前,本综合征病人主要死于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原发性腹膜炎等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尤其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
2、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与血液浓缩、高黏状态、抗凝因子缺乏和纤溶机制障碍有关。发病率10%~50%。多为肾静脉血栓,次为下肢静脉血栓,甚至冠状血管血栓。可伴发致死性肺栓塞。
3、营养不良除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的萎缩、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外,尚有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小细胞型(缺铁性)贫血、锌缺乏所致乏力、伤口愈合缓慢及铜缺乏等多方面的营养不良表现。
4、肾功能损伤可因严重的循环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发生一过性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治疗后恢复。另可出现无低血容量表现、无任何诱因突发的肾功能急骤恶化,胶体溶液扩容后不能利尿反而引起肺水肿,常需透析治疗多能于7周左右自然缓解,称之为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另外也可引起真性肾小管坏死或近端肾小管功能紊乱。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症的症状有哪些
1、水肿初多见于踝部呈凹陷性,继则延及到全身,清晨起床时面部水肿明显。水肿时常伴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血压偏低、脉压小,易昏厥。当不适当使用降压、利尿药时可出现明显低血压、甚至循环衰竭、休克等。
并发症:
1、感染与蛋白质营养不良、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在发现抗生素之前,本综合征病人主要死于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有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原发性腹膜炎等临床表现常不明显(尤其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时)。
2、血栓、栓塞性并发症与血液浓缩、高黏状态、抗凝因子缺乏和纤溶机制障碍有关。发病率10%~50%。多为肾静脉血栓,次为下肢静脉血栓,甚至冠状血管血栓。可伴发致死性肺栓塞。
3、营养不良除蛋白质营养不良引起的萎缩、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外,尚有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障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小细胞型(缺铁性)贫血、锌缺乏所致乏力、伤口愈合缓慢及铜缺乏等多方面的营养不良表现。
4、肾功能损伤可因严重的循环血容量不足而致肾血流量下降,发生一过性肾前性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治疗后恢复。另可出现无低血容量表现、无任何诱因突发的肾功能急骤恶化,胶体溶液扩容后不能利尿反而引起肺水肿,常需透析治疗多能于7周左右自然缓解,称之为特发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另外也可引起真性肾小管坏死或近端肾小管功能紊乱。
妊娠可以引发肾病综合征吗
妊娠能引发肾病综合征吗?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肾病综合征就是大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其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早期基膜病变较轻,随着病变逐渐进展,大量蛋白从尿中排出,是造成血浆蛋白降低的重要原因。
妊娠本身所致的肾病综合征,主要有两种类型。此外,妊娠前原有肾小球疾病在妊娠期也可出现肾病综合征。妊娠诱发的肾病综合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一种是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
一、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
这是妊娠晚期最多见的肾病综合征。在妊娠24周后出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度水肿及高血压,它是由于 PIH 引起的大量蛋白尿的后果。First等报道11例妊娠后期出现的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证明具有先兆子痫的特征,而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变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及肾病综合征发生在妊娠第23~39周。尿蛋白为5.7~23g/d,血清白蛋白在18~35g/L(1.8~3.5g/dl),尿素氮为 2.5~5.4mmol/L(7~15mg/dl),肌酐70.7~123.8μmol/L(0.8~1.4mg/dl),尿酸为 374.7~606.7μmol/L(6.3~10.2mg/dl)。出生婴儿8个存活(包括一双胞胎),4个死婴。产后症状都消失。其他作者报告相似,都认为这种肾病综合征胎儿死亡率较高,而母体的预后与一般的 PIH 相似。
二、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
周期性妊娠肾病综合征(cyclic nephrotic syndrome of pregnancy)较为少见,对母体及胎儿影响较小,此病高血压及肾功能均正常,故预后较先兆子痫诱发肾病综合征为好。产后自行缓解,下次妊娠又可发生。一般认为主要是妊娠期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常降至5~10g/L所致。
引产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因母亲或胎儿原因需要尽早终止妊娠且无引产禁忌症者。
1、母体方面:
① 妊娠高血压疾病,尤其重度先兆子痫,因其可以发生多种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不全、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及DIC等,严重威胁母儿安全,适时终止妊娠可减轻母儿危险。
② 各种妊娠合并症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如妊娠合并肾病,继续妊娠将严重影响孕妇健康,需提前终止妊娠;某些妊娠合并症,妊娠达到一定时期,估计胎儿生后可能存活,继续妊娠对母儿不利者,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等。
③ 急性羊水过多出现压迫症状者。
④ 胎膜早破:破膜距临产时间越长,越易感染。
⑤ 过期妊娠:因过期妊娠胎盘功能减退,易发生胎儿窘迫,故应适时终止妊娠。
2、胎儿方面:
① 严重的胎儿畸形,如脑积水、无脑儿等。
② 胎儿宫内有缺氧威胁者,如延期妊娠或过期妊娠等。
③ 确诊为死胎者。
二、禁忌症:
1、明显头盆不称,不能阴道分娩者。
2、产道阻塞,如宫颈肌瘤、阴道肿瘤和宫颈异常者。
3、胎位异常,如横位、初产妇臀位估计经阴道分娩有困难者。
4、前置胎盘、血管前置、胎盘功能严重减退者。
5、宫颈恶性肿瘤。
6、对引产药物过敏者。
7、子宫有瘢痕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尤其是剔除瘤较大、数目多,透过内膜者,引产方式视病情及住院条件谨慎选择。
肾病综合症会变尿毒症吗
肾病综合征会转变为尿毒症这种说法不正确,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有不同的预后,如果诊断明确但治疗不合适或诊断不明确治疗也不对路,病情反反复复,就会出现肾脏病的慢性进展,最终导致尿毒症。
肾病综合征其病情复发或病情进展主要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没有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细胞,使其渐进性损伤直至其功能丧失。而微化中药渗透疗法阻断肾脏纤维化的治疗正是针对这一病理因素,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细胞。您的孩子如果能按照我们提供的各项指导进行的话,肾病综合征就不会再复发的,病情应该会稳定在现有阶段,不会再继续发展,只要按规范做,是不会发展成尿毒症的,您可放心。
防感冒对肾病综合征病人尤为重要,感冒药种类繁多,所含成分有一定差别,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不能随意购买感冒药服用。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预防
1、预防好感冒。
2、避免劳累。
3、要密切配合医生诊治,尽早明确诊断。有条件者可作肾活检,从细胞结构水平确定疾病性质,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4、在方案制定后,患者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医嘱。
5、积极慎重应对感染。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液中的蛋白大量从尿液中流失,流失的物质中,就包括了构成我们免疫防线的重要成分,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同时体内白细胞功能下降、锌等微量元素也丢失。这些都严重削弱了机体对外界致病因子的抵御能力。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应注意饮食,纠正低蛋白血症,并适当应用利尿剂,改善病人一般情况。
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尿蛋白、血浆蛋白、胆固醇以及肾功能,如病情恶化必须考虑终止妊娠。
3、孕32周后
孕32周后应定期检查胎儿胎盘功能,积极防治妊高征。如经过治疗,妊娠达到36周时应考虑终止妊娠。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虽然治疗效果好,但是却是对疾病有针对性的,例如你没有患这个病,而去经常吃,那就不好了,反之,如果你患有这种病,吃了这些药用蔬菜当然是极好的。
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当糖尿病患者遇有急性应激情况,例如各种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时,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尿酮体阳性,称为糖尿病酮症。当酮体进一步积聚,蛋白质分解,酸性代谢产物增多使血pH下降,则产生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未及时诊断治疗以至发展至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此外口服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甲亢,严重灼伤,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引起失水过多、血糖过高,各种严重呕吐、腹泻等疾患引起严重失水等也可使糖尿病发生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乳酸是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葡萄糖的分解代谢包括葡萄糖的有氧氧化和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前者是葡萄糖在正常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它是体内糖分解产能的主要途径,大多数组织能获得足够的氧气以供有氧氧化之需而很少进行无氧糖酵解;而后者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为乳酸。
胰岛素低血糖症性昏迷 多见于糖尿病Ⅰ型中脆性型或Ⅱ型中、重型。一般由于胰岛素剂量过大,特别当糖尿病孕妇处于呕吐、腹泻,或饮食太少,以及产后期。
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病因
(一)发病原因
增殖性或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脂性肾病,狼疮肾炎,家族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梅毒,淀粉样变性,肾静脉血栓,重金属或药物中毒以及过敏等均可引起该综合征,发生于妊娠晚期的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的原因是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二)发病机制
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结构基础是肾小球滤过膜,它有三层结构,即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和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其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有许多直径50~100nm的小孔称为窗孔,它可以防止血细胞通过,对血浆蛋白基本无阻挡作用,基膜层含有微纤维网,上面有直径仅4~8nm的网孔,这层是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肾小囊上皮细胞有足突相互交错形成裂隙,其小孔直径在4~14nm,上述结构组成对蛋白过滤起屏障作用,一旦此屏障作用遭受损害,蛋白滤过和丧失超过一定程度和时间时,临床上即可出现肾病的表现。
至于肾病产生高脂血症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血脂过高乃继发于蛋白代谢异常,尿蛋白大量丧失时,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增加,合成脂蛋白亦同时增加,成为高脂血症的原因,此外,脂蛋白脂酶活力下降使脂质清除力降低,亦为部分原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哪些并发疾病
1.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最多见,又可称为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包括出血性的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妊高征引起的脑血管意外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很危重,死亡率甚高,重度妊高征是围生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慢性脑血管病发病隐袭,与妊高征关系不大。
孕期由于血容量及心排血量增加,周围循环、内分泌及代谢的改变,使脑实质及脑表面毛细血管增多及扩张,毛细血管床扩大,通透性显著升高,液体通过量较非孕期增高,孕妇脑血管病变较非孕妇明显升高。但是脑血流的灌注量通过自主调节,使颅内血压维持在一定水平。
妊高征时全身小动脉痉挛,使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凝聚,使脑部血流受阻,血管壁的营养与循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组织缺氧,使血管壁扩张,通透性增加。首先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加剧,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失常,最后导致脑出血。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系统和脑静脉系统疾病,但以脑动脉系统疾病为主。
由于脑动脉供血特点与其他部位不同,脑底部动脉环与前后、左右部位的动脉互相沟通,使进入脑内血流比较稳定,但脑表面动脉吻合支多,深部动脉的吻合支少,脑出血多发生在深部。脑部静脉分为深浅2组,浅组有大脑上、中静脉及下静脉,这些静脉汇集大脑半球的静脉血液流入上矢状窦。妊高征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淤滞,易形成脑血栓,最常见的为上矢状窦栓塞。
(1)高血压脑病:是指血压骤然急剧升高到引起全面性脑功能障碍。常以剧烈头痛、烦躁不安起病,随之出现恶心呕吐、眼花、黑矇,症状与血压升高并行加重,可能有某些肢体无力表现,但无偏瘫。腰穿可有颅内压升高,但无出血现象。CT检查,可见脑水肿,脑室变小,但脑部结构及位置正常。
子痫抽搐:脑缺血缺氧加重时,可以发生全身肌肉痉挛。先为面部肌肉出现小的收缩,然后头扭向一侧,眼球固定,头向后仰,牙关紧闭,手紧握,双臂屈伸,全身肌肉痉挛,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抽搐持续1min左右,强度逐渐减弱,全身松弛,呼吸深而带鼾声,患者呈昏迷状态。轻抽搐者可很快苏醒,严重抽搐或频繁发作者,往往陷入深度昏迷。
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为产前子痫,有人将产前子痫又分为2类,在妊娠28周前发生称为早期子痫,预后差;临产前发生的称为产前子痫,预后较好。产时子痫指发生在临产发动后,或分娩过程中。因子痫抽搐可能诱发宫缩导致临产,所以产前子痫与产时子痫有时重叠存在。胎盘娩出后24h内发生的抽搐,称为产后子痫。
(2)脑出血:当血压突然升高,收缩压>180mmHg时,脑血流量升高,血压自动调节丧失,有其舒张压持续升高,则可发生脑出血。脑实质出血,根据累及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有不同症状及体征,常在发病前数小时或数天头痛、眩晕或昏厥,运动或感觉障碍等,当血压明显波动或突然升高时,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并伴有呕吐,大、小便失禁,呼吸深沉,鼾声大,瞳孔缩小或不等大,四肢瘫痪或偏瘫。
2.妊高征性心脏病 是在妊高征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脏损害为特征的急性左心衰竭的综合征。
妊高征时,全身小动脉痉挛,周围阻力增高,左心负荷明显增大,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心肌间质水肿,心肌收缩力减弱。妊高征患者的血容量降低,并伴有心脏前负荷及心搏出量降低和左心室后负荷升高,形成低排高阻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发生心力衰竭。此外,医源性扩容不当尤其是输入多量的胶体、晶体溶液时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
3.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是肺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到肺间质、肺泡腔和细支气管内,使肺血管外的液体量增加的一种病理状态。当血管内外静水压或胶体蛋白渗透压差发生明显变化,血管内皮通透性明显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或淋巴引流受到损伤时,均有可能发生肺水肿。妊高征时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左心排血量下降,影响肺循环,造成肺淤血;妊高征常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诱发肺水肿,不适当的扩容也可造成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胸闷、不能平卧,咳白色。
4.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molysis elevated liver-enzymes low platelets,HELLP) 即为溶血、肝酶升高。此综合征在妊高征中发生率为1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约为4.5%,围生儿死亡率为9.4%~60%。关于此病症是妊高征的一种表现或是一种并发症,还是妊高征的另一种类型,文献报道不一。Goedlin认为HELLP是妊高征的一种类型,将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定为Ⅰ型,HELLP 综合征为Ⅱ型,肾病综合征为Ⅲ型。其他文献则认为HELLP综合征是妊高征并发症之一。
5.急性肾功能衰竭 妊高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我国1993年报告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约为0.04%,而先兆子痫及子痫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率分别为0.91%和11.3%,重度妊高征并发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
6.视力障碍 子痫前期患者中视网膜损害致暂时性视力丧失者为1%~3%,子痫抽搐后,40%患者有视网膜血栓形成,多有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盲点,少数发生全盲,视网膜脱离发生率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