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腰腿痛的
中医如何治疗腰腿痛的
1.寒湿腰腿痛者
主症:为腰腿部冷痛并伴有重着感,转侧不利,喜按喜暖,遇寒或气候变化时加剧,疼痛发作昧摩似折如拨,膝部腘窝处如凝结,牵及足趾疼痛,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温经、通络、止痛。
取穴:分为三组穴位。
(1)大肠俞,环跳、委中、昆仑;
(2)加入位肾俞、气海俞;
(3)加环跳、风市、阳陵泉、飞扬穴。
操作:选用相对大口径的玻璃罐,可以单罐法留罐10~15分钟,对于肌肉丰隆处如环跳穴、风市穴且寒湿痹痛症状明显者亦可用多罐法留罐。对于飞扬穴及腿部肌肉丰隆处,也可用推罐法往返操作3~5遍,并可用推罐法循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或股四头肌,腿外侧等推罐法留罐。第(1)组穴位为循经取穴法,本着“经脉所过,主治所宜”之理。取第(2)组穴位为增强通经法寒止痛之功。取第(3)组穴位是飞扬穴为止下肢疼痛之有效穴,余穴为治疗足少阳胆经经气闭阻之痛,故取风市、阳陵泉以疏解少阳经脉,通则不痛。
2.肾虚腰腿痛者
主症: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腰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反复发作,其痛隐隐,偏阳虚者,见少腹拘急,面色光白,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补肾助阳;偏阴虚者滋阴。
取穴:分为三组穴位。
(1)大肠俞、环跳、委中;
(2)偏阳虚者:肾俞、足三里、昆仑;
(3)偏阴虚者:秩边、三阴交、太溪。
操作:取大口径玻璃罐用单罐法对第(1)组穴位留罐10~15分钟,若偏阳虚者同法第(2)组穴位操作留罐,若偏阴虚者同法第(3)组穴位操作留罐。其中第(2)组穴位取足二里穴为足阳明胃经之合,昆仑穴为足太阳膀恍经经穴,配肾俞穴以助阳温经止痛。第(3)组穴位取三阴交穴配太溪穴在于滋补肝、肾、脾三脏之阴,佐以秩边人为荣养筋脉以止痛。
推拿如何按摩治疗腰腿痛
腰腿痛指单独腰痛或腿痛或腰痛腿痛并作的症状,可由脏腑病变、经络病变引起。治疗腰腿痛首先我们要先找出腰腿痛的原因,那么引起腰腿痛的原因是什么?现代医学认为,腰腿病可由多种病变引起。临床常有脊神经根病变,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脊椎炎,稚关节病,腰肌病变,梨状肌损伤,急性腰扭伤等。了解了病因之后,推拿如何按摩治疗腰腿痛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治疗方法:
(1)推拿按摩法:采取推抚、拿、揉、叩打、按摩等方法,在患者的腰骶部两侧及腰痛部来回推拿20次,直到皮肤发热为止,每次30分钟,每天1次,7次为1疗程。
(2)药物治疗:口服消炎痛50mg,强的松10mg,沈阳红药2片,维生素B 1 20mg,每天3次;肌注维生素B 12 注射液500μg,1次/天。疼痛较剧者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5~10ml痛点封闭。
推拿按摩能调整机体气血阴阳,疏通、宣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还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皮肤肌肉的血液供应;
促进组织代谢,减少局部组织粘连,促进局部炎症、水肿吸收,达到消肿止痛和神经性肌肉韧带康复。
皮质激素可消除细胞间隙的水肿,减少炎性渗出,防治瘢痕形成,使肌肉筋膜及神经根的炎性粘连得到松解,同时可使增生的骨质脱钙,促进骨质软化;
维生素B 1 、维生素B 12 作为体内生化反应的重要辅酶,可改善脊神经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以上内容就是推拿如何按摩治疗腰腿痛的详细介绍,祝您健康。
腰间盘脱出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
1、物理疗法:按摩推拿、针灸、电疗、拔罐、激光、超声波、石蜡疗法等均属于物理治疗,此类疗法主要以消炎止痛、活血化淤为主,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2、牵引治疗: 对腰椎施加牵引力,拉宽椎间隙从而达到减轻椎间盘压力,解除对神经根等组织的刺激和压迫,解除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3、中医中药治疗:腰盘突出属中医“痹症”、“腰腿痛”,中医中药*腰椎骨方世医贴*治病求本,针对病因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4、药物治疗: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病发早期或者急性期,有明显的效果。一般只能缓解症状,不宜长期服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5、手术治疗:患者如果在保守治疗无效,而且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急性期是不允许做锻炼的,只有进入恢复期才能进行锻炼。
胆经为什么不能从下往上敲 女人胆经不通的症状
女人胆经不通容易发生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等头面五官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各种不适和疼痛,如胸胁肋部胀满不舒、腰腿痛,神经精神失调性疾病,如失眠等也与胆经失调有关,
《黄帝内经》上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刺激胆经及其穴位可以清利头目、聪耳明目、缓解胁肋部胀满、调理睡眠、治疗腰腿痛。
治疗腰腿痛的配方
药酒治疗腰腿痛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酒既能温通经脉,散寒祛风除湿,又能行酒中诸药之势,使之达于病所,而且服用方便,便于坚持,利于治疗。
治疗腰腿痛的药酒,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滋补肝肾,温肾壮阳,祛风散寒和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常用的配伍药物包括生地黄、附子、肉桂、肉苁蓉、牛膝、丹参、杜仲、续断、川芎、狗脊、枸杞子、桑寄生、独活、羌活、白花蛇、五加皮、海风藤、当归等。常用的药酒配方如下:
1、杜仲补骨脂酒。杜仲30克,补骨脂18克,苍术18克,鹿角霜18克,白酒1000毫升。
2、狗脊黑豆酒。狗脊150克,黑豆120克,白酒1000毫升。
3、伸筋草酒。伸筋草20克,牛膝15克,制川乌头12克,制草乌头6克,鸡矢藤9克,白酒500毫升。
4、加味地黄酒。熟地黄250克,红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穿山甲片20克,田三七20克,白酒2000毫升。
5、首乌苡仁酒。生薏苡仁120克,制何首乌180克,白酒1000毫升。
6、杜仲丹参酒。杜仲30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黄酒500毫升。
将各种药材放入盛酒器皿内,倒入适量的酒,密封2~4周,即可饮用。腰腿痛患者可每日饮用药酒50~100毫升
辣椒有药用功能 可治疗呕吐泻痢
辛辣之味作药是中医的传统,运用非常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皮肤、骨伤等领域的众多疾病。这里,仍以辣椒和花椒为代表作简要介绍。
关于辣椒的药用功能,《食物宜忌》一书有全面总结,指出它具有“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祛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的多种作用。古籍中有用它治疗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冻伤、疥癣的记载,现代临床有用它治疗腰腿痛、外科炎症、外伤瘀肿、冻疮冻伤的研究。其中在治疗腰腿痛中发现,病人用药后发烧灼热感达2-24小时之久,普遍有关节灵活、动作轻松、肢节处肌肉柔软的效果。治疗腮腺炎、蜂窝组织炎、多发性疖肿的 557例病案中,均在2-10日内获得成功。
应该指出的是,辛辣之味有助火生热之弊,凡火热之体、火热之候、火热之感不可耐受者,应少食或忌食,患有肠道炎症、皮肤炎症、头面诸窍(口、咽、喉、牙、耳、鼻等)炎症、肛肠部炎症和高血压的患者,还是少食这类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为好。
坐骨神经痛止痛方法有哪些
理疗:
急性期可用超短波疗法,红斑量紫外线照射等治疗。慢性期可用短波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入。
坐骨神经痛中医治疗
1、小活络丹:用于寒湿痰瘀所致腰腿痛。
2、木瓜丸:用于风湿痹痛。
3、健步虎潜丸:用于腰腿痛伴下肢无力。
4、大活络丹:用于虚证腰腿痛。
针灸
1、体针:治则:补肾散寒,疏风通络。取穴:大肠俞、肾俞、秩边、环跳、殷门、阳陵泉、承山、悬钟。偏寒湿者,加命门、关元、足三里、阴陵泉,偏湿热者,加大椎、曲池;偏瘀血者,加血海、膈俞、三阴交;出现 肌肉萎缩加脾俞、足三里。
2、耳针 选穴:坐骨神经、腰椎、臀、神门。双侧耳穴敷贴。
推拿按摩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设法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病程较久病例,在手法操作前,先作骨盆牵引15~20分钟),增加盘外压力,对突出较小的新病例可促使突出物回纳,为纤维环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减轻对它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促进受损神经根的修复。
治疗方法有二种:
1、施用推、揉、腰部斜扳等方法;
2、麻醉下重手法推拿:可用骶裂孔麻醉、神经根麻醉或硬膜外麻醉,然后俯卧,抬高两下肢,作骨盆牵引,使腰部呈超后伸展,牵引15~20分钟后,保持牵引状态,按压腰部10~20次,接着,解除牵引,作斜扳手法,以及强制牵拉坐骨神经(作强制直腿高举及强制踝关节背屈活动)等手法,治疗后卧床(硬板床)三天,以后起床活动时用腰围护腰。如未痊愈,一周后可作第二次操作,一般以三次为限。
以上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坐骨神经痛止痛方法,首先非常的简单与此同时我们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又可以积极地利用中医的方法来按摩,推拿,缓解周围的神经疏散坐骨神经带来的疼痛。
中医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中医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是辩证施治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气滞血瘀证
患者腰腿痛如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硬,俯卧转侧艰难,大多近期有腰部外伤史,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治疗以活血祛瘀,舒筋通络,行气止痛为主。方药:身痛逐瘀汤为主加减,重用桃仁、红花、归尾、川芎等活血化瘀药,辅以活血理气或通络止痛的药物,并酌情增加理气药物。也可用田七末冲服。
二、风寒痹阻证
患者腰腿冷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喜暖怕冷,舌质淡,苔白滑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治疗以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为主。方药:以独活寄生汤为主加减,重用祛风散寒止痛的药物,如寒胜可加用干姜、炮附,风胜可加秦艽、羌活。也可用中成药温通胶囊口服。
三、湿热痹阻证
证见腰腿疼痛,肢体烦热,遇热或雨天痛增,恶热,口舌干,小便短赤,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方药:以四妙散为主加味,如湿重可加车前、茵陈,热重可加大黄、知母等。亦可用中成药盘突止痛胶囊口服。
四、肝肾亏虚证
证见腰腿痛缠绵不愈,劳累更甚,肢体麻木有冷感,沉重乏力,肌肉萎缩。偏阳虚者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或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淡苔白滑;偏阴虚者面色潮红,咽干口渴,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偏阳虚证治疗以温肾壮阳为主。方药以右归丸为主加减,也可以用中成药龙鳖胶囊口服。偏阴虚证治疗以养阴通络为主。药用左归丸为主加减,也可以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口服。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中医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治疗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是辩证施治的,效果也还不错,因此,通过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