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1分钟让逆反宝宝合作

1分钟让逆反宝宝合作

1、当宝宝做事磨蹭的时候,怎样才能让宝宝成为“行动派”呢?

表格督促法。要宝宝按时完成一件事情时,你可以尝试用表格督促法。将孩子容易拖拉的几件事列入表格,比如上床睡觉、收拾玩具、叠好衣服等,和他约定好表格的具体内容后,给孩子的表现一一打分。当孩子表现出色并且累计到一定分数时,可以给予奖励,这让宝宝更有动力去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情画下来,贴在他容易看得到的地方,对于宝宝来说还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呢!

跟他比赛。你也可以跟他比赛谁的速度快,偶尔玩玩这个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刺激。

2、当宝宝在就餐时间不愿意乖乖吃饭的时候,该怎么办?

营造餐厅气氛。宝宝坐不住有可能是因为周围刺激物太多了,使得他容易分心,而且每天在家里一成不变的气氛下吃饭,难免让孩子感觉枯燥。妈妈可以主动让孩子“点菜”,或者制作自己的菜谱,在餐桌上摆好一次性的纸碟子和餐巾纸,营造一点餐厅新鲜的氛围。关上电视,远离玩具,来一点轻柔的背景音乐,在这种环境中,宝宝也容易安静下来。

把孩子不爱吃的菜变有趣。胡萝卜和西兰花是最有营养却最让孩子讨厌的蔬菜,不妨试试这样的小伎俩:“你看胡萝卜的颜色多漂亮啊!”或者“帮西兰花的绿头发理个发吧?”妈妈也可以花点小心思,将饭菜摆盘得可爱一点,小熊头像,或者色彩更丰富些,宝宝会开始期待每天的饭菜哦!

3、讨当宝宝价还价“执拗”的时候,该怎么办?

情绪上,理解;行动上,不让步。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难受的感觉,但这并不表示你要对他的行为让步、妥协。比如你对他说:“我知道你很想现在吃饼干。我也很喜欢吃饼干。但是我们只能在饭后把它当点心吃。”坚定你的立场,不论他怎么哭闹耍赖都坚决sayno,孩子便知道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

用行动做表率。如果你坚持孩子不收拾好玩具就不许看电视,那么重复无数遍这个要求肯定不如直接关掉电视来得有效。当然,收拾好后再让他看电视会强化这个效果。让孩子知道你是一个守承诺的人,那么他也会逐渐按你的要求做。

4、宝宝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怎么处理?

撤离现场。孩子不耐烦了,未避免影响到其他客人,最好还是抱着他撤离现场。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培养孩子耐心还需要从生活中循序渐进呢。

循序渐进培养他的耐心。小朋友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安静,或者乖乖陪你逛街一个下午,所以你可以慢慢锻炼他的忍耐力,第一次要求安静15分钟,第二次就可以要求20分钟,时间慢慢延长。

开门见山。宝宝吵闹,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在图书馆咱们说话时得小点声。你是个大孩子了,我知道你肯定做得到。

5、旅途车程比较远,孩子坐不住,大声吵闹影响周围的人怎么办?

玩“看谁说话声音能最小”的游戏。当孩子大声吵闹时,你们可以玩一个“看谁说话声音能最小”的游戏。一些小游戏能够很好地转移宝宝的注意力,你还可以让孩子数他看见的红色车子。对大些的孩子来说,让他认路标上的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零食引诱。准备一些孩子喜欢,并且比较适合外带的健康小零食,这样可以防止孩子因为肚子饿而感觉不耐烦,而且好吃的东西能很好地“塞住”宝宝吵闹的嘴巴。

1分钟让别人喜欢你

首先,是你的衣着。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靓丽的服装会提升整个人的level,如果你想要一个完美的形象,那么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衣着风格,最好是在专业的形象指导下选购服装,比如说柏鱼,他是专业的形象指导,成功改造多位爱情管家的学员帮助他们获得男女朋友。比如说,有一个梨型身材的女学员,喜欢穿紧身的衣服,其实这样是不可行的,梨型身材的女性应该选择x型的衣服搭配,上身可以选择紧身的,但是下身应该选择A字裙。这样技能凸显细腰,也能够让你的腿看起来更细。

其次就是你的发型,一个人的发型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整体观感的,比如说继承者里面的男二号在把头发翻上去的时候整个人看起来很凌厉,但是当他把刘海放下来了之后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很多粉丝都说如果能够早点把刘海放下来,那么女主角就是他的了。

再后就是增高垫和高跟鞋了。增高垫是不够高的男生女生必备良品,是拯救他们终身幸福的人啊。要知道,垫上一个5cm的增高垫,整个人都会不一样的。而高跟鞋则是女生展示女人魅力的必备单品。不过高跟鞋要选择重心和鞋跟呈45度的哦,而且鞋头最好翘起1cm,防水台不超过3cm的高跟鞋哦。

最后就是眼神和微笑了,这是让别人喜欢你的终极利器,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一部泰国电影,叫做永恒,里面的女主角的眼神和微笑,真的是不仅令异性着迷,就连同性也很难抗拒他的魅力。不过,普通人的眼神和微笑一般都是很普通的,但是是可以通过锻炼,让自己的眼神明眸善睐的,可以参考梅兰芳大师练眼神的方法,而微笑也简单,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自己最好看的微笑,形成肌肉记忆。

对付宝宝消化不良的按摩方法

一是推拿四横纹

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操作1~2分钟。

二是按揉板门穴

板门穴在手掌面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续1~2分钟。

三是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面绕肚脐顺时针按揉50下,再逆时针按揉50下。家长如果能每周给宝宝做三次上述治疗并长期坚持,会帮助宝宝健健康康地成长。

孩子腹泻推拿什么穴位

1、孩子拉肚子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外侧一寸,可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在足三里穴做按揉。

2、孩子拉肚子捏脊法

捏脊时,主要作用小儿后背的脊柱及两侧,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捏脊调理阴阳,健脾补肾。操作时,医者以双手食指轻抵脊柱下方长强穴,向上推至脊柱颈部的大椎穴。同时双手拇指交替在脊柱上做按、捏、捻等动作,共捏六遍。第五遍时,在脾俞、胃俞、膈俞做捏提手法。六遍结束后,用两手拇指在小儿的肾俞穴轻抹三下即可。

3、孩子拉肚子推上七节骨

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就是“下推”,千万别弄反了。

4、孩子拉肚子揉腹法

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

5、孩子拉肚子揉板门

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6、孩子拉肚子揉脐法

在肚脐正中,即神阙穴,又指脐周腹部。揉脐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消食导滞。患儿俯卧,操作者用拇指或食指端在龟尾穴做逆时针按揉200次,约5分钟,皮肤微红为度。

7、孩子拉肚子推拿龟尾

龟尾在尾椎骨端与肛门之间,即督脉经过的长强穴,又名尾闾穴。揉按可通调督脉之经气,调理大肠功能,穴性平和,能止泻。患儿俯卧,用食指或中指端揉脐眼(即神阙穴),逆时针揉约100次,约3分钟。这是根据顺时针摩腹为泻(治疗便秘),逆时针摩腹为补(治腹泻)的原理施术于小儿治疗。

宝宝拉肚子怎样按摩 宝宝拉肚子是顺时针按摩还是逆时针按摩

一般来说,逆时针可以止泻,顺时针按摩肚子有消食通便的作用。宝宝拉肚子自然需要逆时针按摩。

具体方法:

家长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宝宝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

宝宝便秘每天按摩肛门对吗

便秘是婴幼儿一种常见的病症,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等等,都可能引起宝宝便秘。治疗宝宝便秘,最根本的方法是合理调理饮食,多喝开水,让宝宝的消化系统得以调理正常。此外,还可以用一种无毒无害又简单的方法,只需每天12分钟,就可改善宝宝胃肠道功能,缓解便秘——那就是小儿推拿。

第一步:揉天枢3分钟——疏调大肠

位置:天枢穴,即与肚脐平行,往外(腰间)2寸的两个点。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天枢穴,1秒揉1-2次,共揉3分钟,约100-150次。

原理:中医认为,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也是腹部的要穴,主要用于疏调大肠,理气行滞、消食等,可以治疗宝宝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第二步:揉摸腹部5分钟——消食导滞、泄热通便

位置:以肚脐为圆心,以约2指宽为半径画圆。

手法:让宝宝仰卧,妈妈用手掌或中间三指,顺时针在宝宝肚子上缓慢画圆揉摸。共揉5分钟左右。

原理:这样揉摸宝宝的腹部,不仅能够揉到宝宝肚脐两侧的天枢穴,同时还能够揉到位于肚脐正中的神厥穴。神厥穴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与天枢穴相配按摩,能够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宝宝便秘,要依顺时针方向揉,若逆时针按揉,则起到温补止泻的作用。

第三步:下推七节骨2分钟——升降脾胃,调理二便

位置:位于宝宝背部正中线,由腰部的最低点的凹陷处,到尾脊骨。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拇指或中间三指,自上向下,从宝宝腰部最低点的凹陷处推至尾脊骨,约一秒钟推一下,共推2分钟,100-300次。

原理:推七节骨是小儿推拿中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常见手法之一。下推七节骨具有升降脾胃,调理二便的功效,适用于一切热证、实证如烦躁不眠、便秘等症状。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务必“下推”,若小儿腹泻,则用“上推”的手法,千万别弄反了。

第四步:揉鱼尾2分钟——通气理大肠

位置: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屁股的凹槽内。

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适中,一次约按揉1秒,共揉2分钟,100-300次。

原理:中医认为,按揉鱼尾穴能够“通调督脉之气”,调整大肠功能,有助于消滞通便。

缓解婴儿消化不良的按摩手法

1、按摩掌心。爹地妈咪左手握住宝宝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宝宝掌心50-100次,顺、逆时针皆可。

2、腹部按摩。让宝宝躺卧,爹地妈咪以宝宝腹部肚脐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时针按摩一会后,逆时针也转一会。

3、足底按摩。涌泉穴在脚心,爹地妈咪可以用手指按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揉2-3分钟即可。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宝宝合作能力的发展

0~1岁:合作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社会性能力,在宝宝降生后的第一年里并不具备。

2岁左右: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宝宝的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且得到发展。这时正好是宝宝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宝宝的思维发生了第一次重大的转折,就是开始能够明确地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摆脱了完全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局限,逐渐学着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的,能够简单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和理解别人的感情,这就使得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这时,宝宝开始渐渐能够与他人进行一些合作游戏。

3岁以后:3岁宝宝能够进行一定的合作,但是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目的还不是十分明确,宝宝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也较少,往往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因此合作性的游戏与行为并不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整个学前阶段,宝宝的合作能力发展水平都不是很高。

温馨提示:学前阶段是宝宝合作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系列连续发展的过程,为以后合作能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创设机会和条件引导宝宝与他人合作。

让宝宝学会合作

·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

宝宝是善于模仿和学习的。爸爸妈妈应当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相互关心,相互体谅,处理事情的合作过程,宝宝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慢慢习得并模仿。与之相反,在一个爸爸妈妈不善于合作家庭里,他们的宝宝学习合作机会不那么多,所以合作能力就不会那么强了。

·提供机会让宝宝与父母合作

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提供尽可能多的合作机会,使宝宝可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合作经验,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宝宝充分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使宝宝产生乐于合作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妈妈可以与宝宝一起玩皮球,具体玩法是:妈妈和宝宝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妈妈将皮球滚到宝宝那边,宝宝将皮球滚到妈妈这儿来。在类似这样的亲子协调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宝宝可以体会到独自游戏所不能体验到的快乐和愉悦。

10招让宝宝乖乖合作吃饭

吃饭前

1、为宝宝准备一套专用餐具

大人使用的碗筷、叉子不适合宝宝使用。用又大又重的杯、碗盛满果汁或牛奶,宝宝会有压迫感而影响食欲。儿童餐具比较适合宝宝,可以带宝宝一起去购买,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餐具,以促进吃饭的兴趣。

2、提早十分钟通知宝宝吃饭

宝宝玩得正高兴时,突然被打断,难免会有生气、反抗和拒绝的情绪,所以要事先告诉宝宝即将要做的事,给他一点缓冲时间,将玩具收拾干净,准备用餐。

3、让宝宝少吃零食

少量多餐是最有利于宝宝的饮食方式,但是正餐之外的点心份量不可太多,以免宝宝到了正餐时却吃不下。选择营养价值高印食品给他当点心,而不要给他吃“垃圾”食物。

4、让宝宝一起帮忙

为了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吃饭前可以让宝宝帮忙整理餐桌、摆碗筷等,这样,宝宝会充满对用餐的期待,乖乖坐下吃饭的可能性也会得到提高。

5、换换烹调方法

宝宝吃饭坐不住的理由,不一定在于菜的味道不好,有时是因为烹调的方式让宝宝无法接受。所以不妨经常换换烹调方式,如清蒸、红烧等,让宝宝有新鲜感。

另外,大多数的宝宝都喜欢色彩鲜艳的食物,若烧成不好看的颜色,恐怕就难以吸引宝宝乖乖坐看吃饭了。此外,温度太冷或太热的食物宝宝也不会喜欢。

6、在餐中多加宝宝喜欢吃的东西

虽然要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可帮助宝宝健康地发育成长,但也不可强迫宝宝进食。可先以宝宝喜欢吃的食物为主,再渐渐加入其它的或新的食物,由少至多,让宝宝接受各类食物,这样也可以发掘更多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只要饮食更富变化,宝宝自然乐意安安稳稳坐下吃饭。

吃饭时

7、教会宝宝用筷子

不少吃饭坐不住的宝宝都是由父母喂饭的。宝宝三岁后,父母可以教他学用筷子,学会自己吃饭,也更容易坐得住。三岁以下的宝宝也要让他学会用勺子自己吃饭,若他能自行吃光,会有成功感,慢慢地便能增加他对吃饭的兴趣。虽然开始会弄得满桌饭粒,脸上身上都一塌糊涂,但这是个必然的开始。

8、别在饭桌上骂宝宝

吃饭时的气氛要轻松点,让宝宝自在。千万别为了让他多吃一口而想方设法,甚至大动干戈。也不要总是急着问:“你还想再吃吗?”如果宝宝说:“吃饱了。”那就别再强求他吃。这样,他才能慢慢体会出吃饱了是个什么概念,而不会刚吃几口饭就往外跑。

9、让宝宝有饥饿感

宝宝之所以不肯乖乖坐下吃饭,有时是因为他不饿。所以,要想办法让他有饥饿感。可以在宝宝吃了几口就跑开的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好了,宝宝吃饱了。”然后把碗收掉,不要在乎他剩下多少。几次下来,宝宝就会知道不乖乖坐下吃饭会饿肚子。

这个方法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来,不能总担心宝宝饿,如果忍不住给他零食吃,那就适得其反了。

吃完饭

10、多表扬

当宝宝能够很安稳坐下来吃饭时,不要忘了表扬他,或是饭后陪他玩一会儿作为奖赏,让他产生关于吃饭的快乐记忆,以后对吃饭就不会排斥了。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给宝宝灌输“好好吃饭,长得更快,变得更聪明”之类的观点。

宝宝做作业时间很长怎么办

建议你陪着女儿做一次作业,看看究竟是因为作业过多而导致做得时间长,还是因为宝宝在做作业的时候分心了。

如果是前者,那不是女儿的错,千万不要对她发脾气。如果是后者,那可以试着让女儿分时段做作业,比如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试试让她分两次做,每次30分钟,并要求她做的时候认真做,不要分心。无论如何,千万不要没有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女儿,这样反而会引起逆反心理。

宝宝消化不良怎么调理 推拿按摩

宝宝消化不良时,家长可以试试中医推拿按摩,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

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让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操作1~2分钟。能理中行气,化积消胀,主治腹胀、厌食、疳积。

板门穴在手掌面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续1~2分钟。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对小儿消化不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面绕肚脐顺时针按揉50下,再逆时针按揉50下。能促进肠胃蠕动,梳理胃气,对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胀、腹痛、呃逆有很好的效果。

缓解婴儿消化不良的按摩手法

推拿按摩,是中医常见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整脏腑的作用。如果宝宝肠胃不好,经常性消化不良的话,家长可以学习几种推拿手法。

1、按摩掌心.爹地妈咪左手握住宝宝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宝宝掌心50-100次,顺、逆时针皆可。

2、腹部按摩。让宝宝躺卧,爹地妈咪以宝宝腹部肚脐脐为中心,作圆周运动。顺时针按摩一会后,逆时针也转一会。

3、足底按摩。涌泉穴在脚心,爹地妈咪可以用手指按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揉2-3分钟即可。

给宝宝做按摩的时候要注意,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不要过长,避免宝宝裸露着凉。推拿按摩应坚持三个月以上,效果较好。还要注意不要在宝宝饭前空腹时或饭后立即进行,避免按压到宝宝肠胃。

​巧妙利用逆反心理让宝宝听话

不妨装装糊涂

即使是最不听话的小孩,在父母显得无能为力时,也会同情父母。所以,有时候要让孩子相信你需要被帮助。

如果孩子拒绝将自己的玩具收起来,你也可以拿出些玩具,然后把它们放到浴盆或厨房的碗橱中。当孩子提出抗议时,你就可以装作很无辜地说:“我不是已经将玩具放到玩具盒里了吗?”这时候,孩子会同情你,然后帮你把玩具放回它们该呆的地方。

引导他看到积极的一面

孩子因为愿望没有达成而吵闹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平淡无聊的事情变得有趣。比如,孩子想到操场玩时,突然下雨了。这时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一场很棒的雨哦,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在屋子里野餐了。”这会激起孩子的兴趣,进而变得兴奋起来。

巧妙利用逆反心理

如果你说东,孩子就说西;你说西,孩子就说东。这时候,不如反其道而行。

比如,当我希望儿子能动作迅速一些时,会假装很赶时间,“我拿不准,你能不能在我出发之前收拾好哦。”然后,他就会冲到衣橱前,拿出自己的鞋子和夹克,迅速穿好衣服。

正话反说的方法,是利用了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特点,使双方都得到各自想要的东西。但这种方法一定要采用有趣的方式,而且不要过度使用,否则,孩子也会识破的!

学会说“好吧,但是……”

对刚学会走路的小孩来说,只要让他们知道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就会表现得非常配合。因此想拒绝他们的要求时,家长们可以采用“好吧,但是……”的说法。你可以说:“好吧,你可以吃一个面包,但是,我们应该先一起吃晚餐。”或者说,“好吧,我们可以看一会儿动画片,但是我们要先把玩具收拾起来。”孩子们通常会反抗“不”,但无法反抗“好吧,但是……”

提前准备点吃的

或许,大部分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但如果能提前给孩子切几片苹果预备着,也许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让孩子们感到舒适开心其实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尽量满足他的基本需求——食物、睡眠,这些就足够了。

相关推荐

小儿推拿治疗拉肚子的方法

1、针对病症:小儿腹泻 方法一:按揉足三里。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方法二:推上七节骨。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要注意的是,小儿便秘就是“下推”,千万别弄反了。 方法三:揉腹法。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但一定要逆时针揉腹,顺时针揉腹则是调理便秘。 方

婴儿喝奶粉大便干应该怎么办

1、合理饮食。新生儿至4个月:每天一至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用葡萄糖水。4个月以上:每天一至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如黑枣汁、西梅汁,均有软化粪便的功效,以1:1的比例稀释,喂给宝宝喝。6个月以上:为宝宝选择纤维质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做成果泥及菜泥;减少过量肉食、人工食物及高蛋白食物 2、训练定时排便习惯。1周岁后,可在每天早晨和饭后半小时宝宝坐便盆,不论有无便意也要在便盆上坐上10分钟,一旦形成定时排便的时间,不要随意变动。当宝宝出现便秘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训练肠道排便的反应能力。 3、清大肠按摩:大

帮助叛逆宝宝渡过反抗期

帮助“叛逆”宝宝渡过反抗期 父母一定要记住: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通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反抗期: 1、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 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当孩子生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 2、保护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

宝宝拉肚子顺时针揉还是逆时针揉 宝宝拉肚子按摩腹部是顺时针揉还是逆时针揉

逆时针揉。爸爸或者妈妈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宝宝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 注意:一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向揉动。

如何宝宝乖乖合作

一、宝宝合作可能跟父母言行有关 如果父母老是习惯用命令的语气强制孩子听自己的话,这种方式自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我们在说话时要注意个人态度,避免“催命符”式说教,少用感情平淡的陈述句,而是应该短促明白又不失温柔的告诉孩子您的意见。下面一些做法,小编认为你最好避免哦! 1、唠叨型:对宝宝不听话这件事你总是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小编点评:避免“催命符”式说教,如果家长能够就事论事,短促明了地表达你的要求,相信能够有效督促孩子把事做完。 2、希望型:总是说“我希望你能自己把饭吃完”“我希望你能自觉收拾房

小儿营养不良试试中医推拿

中医推拿中有三种简单的手法,可以防治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 一是推拿四横纹 四横纹是在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从指尖方向数第二条横纹。家长可以宝宝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这样操作1~2分钟。 二是按揉板门穴 板门穴在手掌面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拇指按揉此穴位,操作持续1~2分钟。 三是摩腹 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面绕肚脐顺时针按揉50下,再逆时针按揉50下。家长如果能每周给宝宝做三次上述治疗并长期坚持,会帮助宝宝健健康康地成长。

宝宝出生15天老是吐奶怎么回事 宝宝消化不良

如果出生15天的宝宝消化不良,则会导致胃贲门部位不稳定,贲门不能很好的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容易引起宝宝吐奶厉害。这时吐出的奶一般会有酸腐味、并伴随奶块。还可能伴随腹痛腹胀的现象。 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吐奶可以采取按摩、改变喂奶方式来改善。 1、按摩 宝宝喝完奶后一个小时可以宝宝仰躺在床上,妈妈们用右手掌根部紧贴宝宝腹部,自右上腹—左上腹—右下腹方向边柔边推,按此方向反复进行,手法不宜太重,每次持续约十分钟,每日按摩2—3次,可有效改善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吐奶现象。 2、改变喂奶姿势 尽量抱起宝宝喂奶,

婴儿游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水温在38-40度之间,室温不要低于20度 2、宝宝吃过奶20分钟左右才可以游泳,而且不要吃太饱 3、游泳圈在购买的时候要根据宝宝头的大小而定,用的时候充气不能太充足,九分气就行,否则会卡到宝宝 4、放宝宝进游泳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卡到宝宝 5、宝爸宝妈一定要陪在旁边陪宝宝,注 ...意安全,鼓励他,逗逗他 6、时间循序渐进不要太长,开始以10-15分钟为宜,以免引起宝宝逆反 游泳的时候小孩子不仅可以洗干净自己身上脏东西,还可以婴儿在水中运动、锻炼一下,但是游泳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洗太长的时间,不要损

怎样好臭臭跟上宝宝

1、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健康成长的宝宝一般每天都能准时排便,其中以早晨吃奶后排便的居多。这时孩子情绪平稳,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因此,每天一到这个时间父母可以通过“嗯嗯”的形象化语言帮助宝宝辨别要他大便的信息,形成条件反射。到宝宝1岁左右,就能教他早餐半小时后坐盆了。 2、宝宝排不出大便时,不要长时间坐盆,更不能他边坐盆边玩或看书。 因为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孩子不易排便,而且长时间坐盆,易造成个别体弱的孩子脱肛。每次坐盆5~10分钟为宜,每天次数也不宜过多。只要精神和食欲都很好,体重增加也正常,大

宝宝逆反是另一种坚持

很多时候,父母要做到能反向思考,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但其实做的不好的也许是父母。比如一些家长总是无视孩子的成长,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这也不做,那也不做。这又何尝不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呢?就像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父母总出于各种原因拒绝孩子动手,结果孩子不高兴,也就出现了父母眼中的逆反行为。 不过当孩子对于正确的规矩表现出不遵守时,作为家长的你在处理问题时也不要太过苛刻,但一定要有权威性,并且每次的态度都要坚持一致。这样才会孩子知道你建立了规则他就得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