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蟾蜍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民间方药集》),癞巴子、癞蛤蟆(《吉林中药手册》),癞蛤蚆(《药材资料汇编》),蚧蛤蟆、蚧巴子(《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蟾蜍科动物 中华大蟾蜍 或 黑眶蟾蜍 等的 全体 。夏、秋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原形态】 ①中华大蟾蜍
【生境分布】主产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辽宁、吉林等地。
【性状】干蟾:全体拘挛抽皱,纵面有棱角,四足伸缩不一,表面灰绿色或绿棕色。除去内脏的,腹腔内面为灰黄色,可见到骨胳及皮膜。气微腥,味辛。以个大、身干、完整者为佳。
【毒性】因服食蟾蜍引起中毒,文献屡有报道。一般均于煮食后30~60分钟发生中毒症状,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甚或神志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心律不整等,心电图的表现酷似洋地黄中毒。蟾蜍的卵及其腮腺、皮肤腺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其他部分是否有毒,尚不明了。烧煮并不能破坏或消除其毒性。曾有2例小儿,合食煮熟之蟾蜍一只后均发生严重中毒症状。其中1例5岁患儿经抢救脱险;另1例1岁半患儿抢救无效,于发病后7小时左右死亡。故一般认为蟾蜍不宜食用,如用作外敷药,其毒素亦可能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应加注意。
【炮制】蟾蜍:刷去灰屑泥土,剪去头爪,切成方块。炙干蟾:将铁砂倒入锅内烧热,取切好的干蟾放入拌炒,至微焦发泡时取出,筛去铁砂,放冷。民间有以活蟾蜍,用黄泥涂裹,放火灰中煨存性后,研细入药者。
【性味】辛,凉,有毒。
【归经】 ①《纲目》:"入阳明经。"
【功能主治】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外用:烧存性研末敖或熬膏摊贴。内服:煎汤,1只;或入丸、散,0.3~1钱。
【附方】 ①治一切疮肿、痈疽、瘰疬等疾,经月不瘥,将作冷瘘:蟾蜍一枚(去头用),石硫黄(别U研)、乳香(别研)。木香、桂(去粗皮)各半两,露蜂房一枚(烧灰用)。上六味,捣罗为末,用清油一两,调药末,入瓷碗盛,于铫子内重汤熬,不住手搅,令成膏,绢上摊贴之。候清水出,更换新药,疮患甚者,厚摊药贴之。(《圣济总录》蟾蜍膏)
【各家论述】 ①《纲目》:"蟾蜍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杀虫匿,而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别录》云,治猘犬伤,《肘后》亦有方法。按沈约《宋书》云,张收为猘犬所伤,人云宜啖虾蟆脍,食之遂愈,此亦治痈疽、疔肿之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耳。古今诸方所用虾蟆,不甚分别,多是蟾蜍,读者当审用之,不可因名迷实也。"
【临床应用】 ①治疗白喉
【摘录】《*辞典》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以上就是对蟾蜍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蟾蜍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蟾蜍皮等民间"土方"要慎用
对于恶性肿瘤(古时多称“无名肿痛”,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治疗手段,因此,中医从古到今一直重视“以毒攻毒”,凭经验以全蝎、斑蝥、蟾蜍、蛇莓、砒霜、喜树、鸦胆子等有毒之品来抗肿瘤。
以蟾蜍(即癞蛤蟆)为例,当时人们的使用方法是,把它的外皮捣烂,外敷以消除疔疮痈节和无名肿痛,内服则能化淤解毒,治疗肝炎、癌症等疾病。当时民间有各种各样奇异小偏方,在某些人看来很有效,于是在坊间广为流传。
“使用蟾蜍,的确能取得一定疗效。从现代医学来看,因为这些毒物本身就是原始的未经提炼的细胞毒药物,”苏旭春说,“蟾蜍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而蟾酥就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药材之一。”
但是,临床中,遇到不少肝癌患者,以为吃蟾蜍能治癌,不料,煲了几顿蟾蜍来吃(连皮带肉),发现黄疸加重,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现象。苏旭春说,蟾蜍需要经过炮制,才能成为中药材蟾酥,临床上,一副中药里,蟾酥仅限用3克。
蟾蜍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蛤蟆草性凉,味苦、辛,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因为其中有许多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针对感冒、咳嗽等症状有着一定的疗效,有上述症状的可以询问医师用正确的比例用药。
蟾酥的营养价值 蟾酥的营养成分
蟾酥含有蟾蜍它灵、华蟾蜍精、华蟾蜍它灵、远华蟾蜍精、蟾蜍灵、日本蟾蜍甙元、惹斯蟾蜍甙元等成分。
蟾蜍皮怎么吃才会比较的好吃啊
蟾蜍皮对于抗癌症消除肿痛的情况有着比较好的疗效,所以目前主要就是用来治疗肿瘤,肝腹水等这些比较难以治疗的疾病,但是需要注意蟾蜍皮是一种有毒的食物,如果不注意使用的话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来进行具体的药物的使用,这样的话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比较有保障的,一般如果患上癌症之后早晚各服用一定数量的蟾蜍皮,这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蟾蜍就是我们俗称的"癞蛤蟆",蟾蜍皮衣有去火、解毒、利尿等很多的功效, 并对肝腹水有显效的治疗效果,人吃了之后体质迅速地增强,能够提高免疫力,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平衡。蟾蜍皮含有很高的蛋白质,还含有氨基酸的成分,对皮肤会非常好,尤其是爱美女士,有美容抗皱的效果。让肌肤达到理想状态,也可以当做补品来食用。多吃蟾蜍皮对身体有好处。
蟾蜍皮的作用
蟾蜍皮的作用
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肝癌 鲜蟾皮1枚 连头、眼整张剥下,挑破表面腺体颗粒,即将蟾皮表面贴敷肝肿处皮肤上,日换1次。
同时内服:石见穿、丹参、夏枯草各30克,七叶一枝花、马鞭草、虎杖各15克,鹅不食草9克,壁虎5条 切碎,水煎2次分服,日1剂。
3个月后肝区疼痛明显减轻,肝肿大软缩,食欲增加,延长生存期。乳腺癌 蟾皮适量 黄砂炒脆,研末,泛制为丸,丸重0.3克,每服5粒,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
同时肌肉注射鲜蟾皮注射液2毫升,日1~2次。继续应用,能使肿块软缩,胀痛缓解,病情好转。宫颈癌 鲜蟾皮注射液2毫升 作局部瘤体注射,日1~2次。
同时内服: 弱30克,切碎,水煎3小时服,日1剂。3个月为1疗程,迄癌肿消退,溃疡修复,涂片及活检未见肿瘤细胞,获临床痊愈。
舌癌 蟾皮100克,蜈蚣、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当归、玄胡索、胎盘粉各90克,全蝎、血竭、肉桂、三七粉、玳瑁各60克,红升丹、轻粉各30克 研匀,为抗癌粉,分为50份,纳入胶囊,每服2份,日月潭次,温开水送服。
能使硎结软缩,溃疡修复。可结合放射治疗。食管癌 鲜蟾皮500克,硼砂、硇砂各250克,大青叶60克,蒲公英30克,雄黄15克 研匀,以黑豆糊泛制为消癌丸,每服3克,日3服,温开水送。
能使癌肿逐渐缩小,吞咽顺利。胃癌 蟾皮、儿茶各4克,玄胡索2克 为末,压成10片,每服1克,日1次。连服2周后,每次增加0.2~0.4克,直至3周为1疗程。
对各型胃癌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溃疡癌变的疗效最好,能去痛止血,促进食欲,缩小肿块,消除腹水等功效。
结肠癌 鲜蟾皮1整张 煎成100毫升,1日3次分服。能使症状缓解,癌肿逐渐消失。亦治直肠癌 淋巴肉瘤 蟾皮1枚,焙干,研末,每服1克,日3次。
同时用鲜蟾皮外敷肿瘤处,日换1次,继续应用,能使症状显著改善,体温恢复正常,肿结缩小,血象有所改善。
消炎退肿,用于炎性肿毒:指头红肿 鲜蟾皮1枚 活剥后,将皮外面向患处包好,第二日即见肿消毒出。亦宜于发背、对口等疮。如毒急已收,而肉又隆起,可以再贴,贴时切忌将蟾皮里面着肉,否则容易咬牢难揭。
蟾酥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蟾酥的营养价值
蟾酥含有蟾蜍它灵、华蟾蜍精、华蟾蜍它灵、远华蟾蜍精、蟾蜍灵、日本蟾蜍甙元、惹斯蟾蜍甙元等成分。
1.脂蟾毒配基对病人的呼吸中抠及血管运动中枢有直接的兴奋作用,还有强心、升高血压,且作用迅速持久,临床上用于中毒、溺水、昏迷引起的呼吸衰竭、休克、呼吸困难及气逆等。
2.蟾酥及所含成分有局麻作用80%蟾酥醇提物有表面麻醉作用。
3.蟾酥甾醇类物质能抑制血管通透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以及对受醋酸刺激的组织血管通透性亢进有抑制作用。
4.蟾酥煎剂对二氧化硫所致的实验性咳嗽,有镇咳作用,但祛痰效果较差。
蟾蜍草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消炎
蛤蟆草含原儿茶酸、高车前甙、尼泊黄酮甙、楔叶泽兰素、粗毛豚草素等成分,有抗菌消炎、解毒、利尿的作用,可用于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肾炎水肿、痈肿,外治乳腺炎、痔疮肿痛、出血。
止痛中药外敷治疗 蟾酥止痛开窍
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干燥分泌物。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药性特点:蟾酥味辛性温,既能解毒消肿,又能止痛开窍,常用于治疗痈疽疔疮,咽喉肿痛,龋齿作痛,以及痧胀腹痛吐泻,甚则昏厥。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开窍醒神。
用法: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掺膏药内贴患处。
使用注意:外用不可入目,内服切忌过量,孕妇禁服。
蟾蜍皮的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作用,华蟾素,从中华大蟾蜍全皮中提取的水深性制剂。华蟾素可显着升高正常与免疫抑制及致敏小鼠血清IgG的含量,对体液细胞及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腹腔注射0.1ml/只华蟾素注射液,连续14天后可明显地提高白细胞总数,增加小鼠的IgG含量和家免的抗H凝集效价的提价,但对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只可增加19%。腹腔注射给予10ml/(kd·d)×7d则华蟾素对正常小鼠血清IgG含量没有影响,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及吞噬指数。同时还发现,华旬素对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减少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入IgG降低有缓角和对抗作用,亦可提高在抗原刺激下的机体血清IgG抗体水平。
2.对乙型肝炎的抑制作用,华蟾素能明显抑DHBV的复制并且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以1ml/kg和3ml/kg华蟾素肌内注射给予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麻鸭,3ml/kg华蟾素对鸭肝病理有明显改善,但有3只麻鸭血清DHBV DNA含量在停药后略有回升,提示工物未能完全抑DHBV直至破坏病毒超螺旋结构,同时临床观察和采用2215细胞体外试验的均发现,华蟾素抗DHBV疗效随用药剂量增加而提高。
3.抗癌作用,口服给予20g/kg华蟾素显着换制小鼠瘤(S180)、小鼠肝癌实体型(Heps)、小鼠网经只细胞瘤(L2)等肿瘤生长,抑制率达30%以上;而8g/kg及3g/kg华蟾素对3种瘤株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显着,同时小鼠背毛柔润光泽、体重增加比空白组、环磷酰胺组明显,表明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强弱与剂量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亦提示它在抑瘤生时,不伤害正常细胞。另有报道复方蟾皮胶囊具有辐射增效和一定程度的防御放射引起的副作用。从新鲜蟾皮中提得的阿瑞那蟾蜍精10μg对小鼠P388白血病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52%。
4.升高血压作用,300μg阿瑞那蟾蜍精可使大鼠血压升高5.33kPa(40mmHg),维持40min;当用100μg时血压升高3.33kPa(25mmHg),维持了12min。
5.毒性,腹腔注射华蟾素注射液20.4mg/kg(相当于临床用量500、100倍),隔日给药1次,间隔6天称体重1次,共计20天,未发现心电图和组织学有明显改变,但血检时,发现大剂量组在血小板数略升高及白细胞数略降低现象,两剂量对发育中大鼠的平均体重增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华蟾素应用时在剂量和疗程长度上仍需给予一定的注意且继续观察研究。
蟾蜍治疗癌症?
蟾蜍的药用价值很高,但要注意蟾蜍全身剧毒,请慎服用,不然后果不勘设想!
吃蟾蜍中毒的案例很多,看看下面的案例,也许你就不会乱服用了:
曾经报道有市民因误食蟾蜍导致一死一伤。广州市食安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餐饮业从业人员及广大市民,蟾蜍周身有剧毒,人工很难清除干净,因此不要食用蟾蜍。有的变种蟾蜍与一般青蛙差别不大,市民购买食用蛙类时特别要辨清青蛙与蟾蜍的区别,慎防中毒。此外,蟾蜍是国家“三有”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买卖和食用蟾蜍都属违法行为。
专家表示,蛙类和蟾类很难绝对地区分开。一般来说,皮肤比较光滑、身体比较苗条而善于跳跃的称为蛙,而皮肤比较粗糙、身体比较臃肿而不善跳跃的称为蟾蜍。
一些品种的蟾蜍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比较容易与青蛙相区别。但是一种花背蟾蜍,其雌性背面浅绿色,有深褐色或酱黑色花斑,瘰疣稀疏,皮肤较光滑,要特别小心辨别。这种雌性蟾蜍腹面乳白色,满布扁平小疣。口后有大疣,耳后腺大而扁平。
专家介绍,目前对蟾蜍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发生误食蟾蜍中毒,应尽快送医院处理。
新闻回顾:贪野味误食蟾蜍 夫死妻伤阴阳相隔
2008年10月19日,在广州花都区打工的一对重庆夫妇贺勇、曾庆萍因为误食蟾蜍,酿成夫死妻伤的惨剧。医生告诫,蟾蜍周身有剧毒,人工很难清除干净,最好不要食用。有的变种蟾蜍与一般青蛙差别不大,更需注意区别。
据了解,19日,贺勇夫妻一早来到附近的雅瑶综合市场,以十元一斤的价格买了8只被误以为是“野生青蛙”的蟾蜍,打算改善一下伙食。可饭后半小时不到,夫妇俩都突然感到头晕胸闷、四肢麻木并呕吐不止。被送医院后,贺勇抢救无效,于当晚6时死亡。妻子因为吃得少些,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从夫妻俩发现中毒到证实丈夫死亡,总共还不到3个小时
蟾蜍皮能治疗癌症吗
蟾蜍是中医上很珍贵的药材,能治疗很多病,诸如祛除邪气、治疗咬伤、治小儿泄痢等。
蟾蜍的药用功效确实值得称赞,而且在民间有一种偏方称蟾蜍皮可以治疗癌症,这种偏方的效果究竟怎么样?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由此看来,它治疗癌症的效果应该是有,但是终究没有经过科学考证。蟾蜍皮是治疗肺癌的偏方之一,可以让病人试一下。有效的话可以改善肺癌的症状。但是蟾蜍皮有毒性,吃了会有肠胃反应,少数反应严重的可能会下肢水肿。关于蟾蜍皮的药有鹤蟾片、华蟾素等,自己也可以买蟾蜍来剥皮自制。
民间的偏方有记载蟾蜍皮可以治疗癌症,但是这些都是土偏方,未经过科学证实。人们在尝试这种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抱有小心谨慎的态度,因为蟾蜍皮具有毒副作用,切不可因为有病乱求医的态度,而枉害生命!
蟾蜍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
蛤蟆草有祛风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等疾病。
十大抗癌中药之癞蛤蟆
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抗感冒病毒的功效,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谢自然平衡。服法请遵医嘱。
蟾衣是蟾酥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
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
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