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有糖尿病的你要这么做

有糖尿病的你要这么做

1.大胆说出你的减肥计划

拥有强大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很重要,那就让周围人知道你在减肥,并且获得他们切实的支持。

比如朋友知道你在减肥,就不会经常约着你毫无忌口到处胡吃海喝了;家人也会在做饭准备餐食的时候,考虑到你的节食计划,安排一些更加适合节食期间吃的食物。

另外,身边若有一起节食的朋友,互相鼓励,彼此加油打气,也能够很好地促进你的节食计划进行。所以,不要一个人默默蹲在墙角苦逼地节食了,告诉周围人,从生活小细节的一点一滴赢得他们的支持,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哦。

2.选择适宜的运动

除了很多人会选择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也是不错的选择。力量训练不仅能有助于肌肉塑性,反过来还能抑制胰岛素抵抗。

肌肉在动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保持肌肉强壮很重要,要到达目标,至少每周做两次的力量训练。同时,为了更好的坚持下去,应避免运动过量,循序渐进,适度为宜。

3.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该充足,因为我们大脑运转需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支持,另外,还应该减少饮食中的精细食物,如白面包。选择健康,少加工的食品如:全麦面食、糙米、藜麦以及红薯都是不错的选择。

血糖6.4算正常吗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1,你的血糖这是6.4,稍高于正常,有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高于7.0.重复确认一次可以诊为糖尿病。你需要复查。另外你的体重相对身高来说高了,正常身高体重指数(BMI)约为29.29属于肥胖范围,月经不调,这些可能与体内激素调节有关。建议查妇科和内分泌科。

明确一下原因。(成人的BMI数值女 过轻 低于19 适中: 19-24 过重: 24-29 肥胖: 29-34 非常肥胖, 高于34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能超过11.1mmol/L. 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血糖6.4并不是糖尿病,医生建议不用口服降糖的药物。平时的时候要注意吃一些低脂肪的食物,要经常做一些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增加机体的免疫力。空腹的时候测得的血糖如果是6.4的话确实偏高的,但不是糖尿病。

有糖尿病如何减肥

肥胖,特别是“苹果形肥胖”是人体健康的大敌,所以减肥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减肥前,首先要计算自己是不是超重或者肥胖,记录并保存一个基本材料。减肥的主要手段不外乎是控制热能和加强体育锻炼。

有的人对减肥失去信心,他们自认为“天生就是胖命,喝凉水都长肉”,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利于减肥的。按照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规律,体重增加的惟一原因是热能摄入超过热能的消耗。所以,减肥的惟一途径就是做到“入不敷出”,只要每天摄入量低于消耗量,体重自然就会下降。

还有的人迷信减肥食品或者减肥药物,误认为只要使用减肥食品或药品,就不需要饮食控制和加强锻炼,能做到“吃好不胖”了,这也是不对的。要知道多种减肥食物和药物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最有效的,最天然的,也就是最好的减肥方法还是控制热能和体育锻炼,也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最重要。减肥食品和药品应被看做辅助治疗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据我们观察,对不少人来说体育锻炼在减肥过程中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如果现在每天吃的已经很少,总热能控制已十分严格,那惟一的方法应该是加强体育锻炼。顺便再说一下,老年人不要刻意、强制减肥,只有达到肥胖标准者才必须减肥,轻度超重者只要体重不再增加就应知足了。

老年糖尿病病人太瘦,有个小病小灾的就可能拖不起,没几天就脱形儿了。所以,不必追求“有钱难买我来瘦”,不太胖的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我的减肥心得是,找到自己喜爱、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效果自然来。

糖尿病人有时不需吃药

你要做妈妈或你正在为你的宝宝哺乳时,是不能口服降糖药的。女人怀孕时,身体处于特殊时期,如果口服降糖药,并不能平稳的控制血糖,这会导致血糖波动大,危害胎儿的正常发育。哺乳期的妈妈也不适合口服降糖药,药物能通过乳汁排泄,会导致孩子低血糖,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如果你要做妈妈了,或者你已经是一个可爱宝宝的妈妈了,那么,你就要暂时停止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的注射。

糖尿病人最怕的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甚至危害生命。那么,在糖尿病并发症时期,比如,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这时候患者口服降糖药,往往降糖的效果不明显,那么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了,也可以口服药和注射胰岛素双管齐下,尽快的控制血糖,治疗并发症。

还有一些糖尿病人群,平常就不适宜服用降糖药,比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人,单靠服药是控制不了血糖的,必须要胰岛素的注射降糖,当然也可以口服药物双管齐下。还有就是肝、肾、心功能不好的人,口服降糖药会使药物对脏器造成损害,长期服用减少糖尿病人器官寿命。

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便宜,但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或口服药物效果不明显,身体不能承受口服的药物,就需要胰岛素注射。

痛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高脂血症:研究证明,大约一多半的痛风患者都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还有一些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所以痛风患者要想不使病情严重,这时一定要减轻自己的体重,只有体重达到正常人的标准,才能远离痛风这种疾病。

2、糖尿病: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都伴有痛风这种疾病,一些专家认为,痛风这种疾病的发病和糖尿病有一些关系,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一定要做好关于痛风这种疾病的筛查。

3、高血压:很多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都有痛风这种疾病,一些没有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当中,血尿酸增高的人比较多,所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关于痛风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4、动脉硬化:很多肥胖和高脂血症、高血压以痛风的患者和动脉硬化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研究证明,很多痛风患者的人,都会因动脉硬化而出现急性脑血管病。

5、饮酒:长期喝酒的人会导致体内的血尿酸出现增高和血乳酸出现增高。这样就会增加患上痛风这种疾病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预防 做好妊娠糖尿病筛查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常无明显症状,所以按常规产检需要做糖筛查。高龄孕妇、肥胖、一级亲属有糖尿病患者、巨大胎儿生产史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点筛查人群。建议在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以便及时发现血糖是否存在异常。

当然,在第一次做产前检查的同时,需进行一次空腹血糖的检测。倘若发现血糖水平已经达到非孕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孕前的糖尿病,及时控制好血糖后再妊娠。

有糖尿病可以喝粥吗

糖尿病病人不可以喝粥,粥经过熬制之后,喝了会快速升高血糖,对血糖控制极不利。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会遗传吗?糖尿病的家族遗传因素较明显,父母是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不过,虽然其具有糖尿病的遗传基因,但后天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应积极预防糖尿病,对父母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只要做到积极运动、控制体重、饮食清淡有节,便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早期糖尿病90℅是没有症状的,有这样一些人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过45岁的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肥胖的人、血脂高的人、患有冠心病的人、少运动的人、生过4公斤以上巨大婴儿的女性。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筛和糖耐都得做吗

当有下列情况时需要做糖筛检查:

1.孕妇年龄大于35岁,超重或者肥胖,患有高血压;

2.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病史的情况;

3.曾分娩过巨大儿的孕妇;

4.孕前或孕早期曾有过血糖片噶姘或糖尿病阳性者;

5.有过胎停育史的孕妇。

以下情况下需要做糖耐:

如果糖筛结果为血糖值≥7.8mmol为糖筛查异常,需进一步行糖耐即“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

1.试验前空腹12小时,先空腹抽血查血糖,然后将50%葡萄糖注射液150ml加入100ml 水中,或将葡萄糖粉75克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喝第一口开始计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后抽血查血糖。

2.正常值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 mmol/L、2小时8.6 mmol/L、3小时6.7 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最重要的是: 必须喝完糖水超过1个小时才能抽血的!

“糖”与糖尿病你知多少

糖与糖尿病

糖分很多种碳水化物总称为糖类,以化学结构来分,大致可分为多糖、双糖及单糖。多糖和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入血液,要在小肠里经酶转化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糖尿病患者所查的血糖及尿糖都是葡萄糖,是一种单糖。不要以为糖尿病患者血中的葡萄糖是祸首,因为葡萄糖升高以致糖化各种组织蛋白才最终导致各种并发症。其实,葡萄糖是为器官组织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尤其是大脑,血中葡萄糖少了会使人陷入昏迷。

常见的食糖有多种形式,如绵白糖、白砂糖、冰糖、红糖等,学名叫蔗糖,是双糖一粮食中的淀粉则是多糖。果糖也是一种单糖,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浆汁和蜂蜜中,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引起糖尿病的糖,并不是用作调味品的食品糖(蔗糖)

糖尿病是吃糖过多引起的吗

这是个很大的误区。一般人认为,既然是血中糖多了而且从尿中溢出,那么糖尿病当然是因为吃糖过多引起的。其实即使多吃蔗糖,只要胰腺功能正常,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这些糖仍能被胰岛素代谢而使血糖正常。当然,蔗糖吃得过多会对糖尿病发病有间接影响,那是凶为蔗糖也能产生能量,能量过剩使人肥胖,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能否吃糖

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的理由是糖吃多了会引起糖尿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无糖月饼、无糖饼干、无糖奶粉,等等,如果吃葡萄糖,可立即使血糖升高,当然不行。那如果吃蔗糖、淀粉(多糖)又会如何呢?

有数十位科学家对此做了长期(28天)或短期的研究即把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无蔗糖的饮食,另一组的饮食热量相同,但用蔗糖代替部分淀粉。结果两组的血糖值相同。当然,如果在原来的热量以外,再外加蔗糖使血糖升高。所以,血糖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摄入的热卡总量而不在乎是蔗糖(双糖)还是淀粉(多糖)因恐糖症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我们并不主张多吃蔗糖一是可引起肥胖及龋齿等们吃糖时,实际上多是吃巧克力、冰淇淋等甜食,其中有不少饱和脂肪,而饱和脂肪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心血管是有害的。

总而言之,不必谈糖色变或患恐糖症,但也不要糖.适量用作调味品是可以的,关键还是控制好饮食的总热量希望大家养成好习惯,购买不要忘记查看食品标签中的蔗糖含量,控制好总的食物热量,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别忘补水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多食、多饮、多尿。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控制饮水。他们认为少饮水就少排尿,这样三多就可以控制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多饮与多食所造成的结果完全不同。

糖尿病患者多饮水,不仅是对体内失水的补充,而且还有改善血运、促进循环、增加代谢及消除酮体等作用。此外,饮水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相反,如果限制饮水,就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虽然患者多尿有多饮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发生了渗透性利尿的结果。所以,减少尿量,要从控制高血糖入手,而不能控制饮水。

也许有病人会问,多食也是对糖尿病患者排糖过的的一种补充,为什么还要限制饮食呢?糖尿病患者进食过多时,会导致人体对糖的吸收增加,血糖浓度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吃进的糖不能被利用,就会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尿中排出的糖更多。因此,不能把饮水和进食等同看待。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不渴时也应喝水。因为人体内缺水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口渴的感觉,轻度的缺水并不一定引起明显的口渴症状。同时,糖尿病患者因口渴中枢长时间受刺激,对体内缺水的敏感性下降,即使体内已经缺水,往往也没有口渴的感觉。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无口渴感时,也应适当饮水,才会对身体有益。此外,多饮水还能降低血液黏度,对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有很大好处。当心甲亢引起血糖失控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增一降”,尿量增加、饮水量增加、食物量增加、体重下降。其他症状还会有出汗异常,有些患者患上糖尿病时,会有半身出汗或者大汗的现象。在吃饭前会有很强烈的饥饿感或者心慌、手抖的低血糖症状。有糖尿病的人还很容易疲劳、乏力,有时候四肢会出现麻木、针刺、蚁走的异常感觉。如果你要进一步确认你阿姨的身体状况还是到医院做个检查比较好。 一般来说年龄大于45岁者、体重指数大于24者、有家族成员中有糖尿病者、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病变者、常年不运动者、高龄产妇或分娩巨婴者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相关推荐

糖尿病隔代遗传吗

糖尿病不是遗传病 所以不存在隔代遗传问题。 但是,糖尿病家族基因倾向,家族中可以糖尿病发病聚集,所以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相对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为高。 1型糖尿病一定的家族聚集性。研究报告双亲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发病率为4%~11%;兄弟姐妹间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发病率为6%~11%;同卵双生子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致性不到50%。 而2型糖尿病则是一种遗传倾向性疾病,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美国卫生和营养普查发现:约35%的2型糖尿病患者,报告其双亲中1个或2个患糖尿病;先前无糖

糖尿病或增加孕妇死胎风险

该研究探讨原糖尿病孕妇中胎儿和婴儿死亡风险,并量化血糖控制对其的影响; 该研究发现原糖尿病孕妇中,胎儿和婴儿死亡风险大幅增加。 先前患糖尿病与死胎风险增加关,然而,很少研究排除先天异常对死胎的影响。为了探讨原糖尿病孕妇中胎儿和婴儿死亡风险,而且量化血糖控制对其的影响,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Peter W. G. Tennant教授及其团队使用一项原糖尿病妇女的长期、基于人群调查的数据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原糖尿病与胎儿和婴儿死亡风险大幅增加关,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可通过控制血糖来缓解。

奶奶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到目前已经发现,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 在我国,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一般高于60%。不过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低于60%,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更强一些。

常见的妊娠糖尿病

1、糖尿病前期,这类孕妇糖尿病的家族史,但孕妇则无明显糖代谢紊乱,可在妊娠后出现类似糖尿病孕妇的并发症(巨大胎儿、畸形儿及羊水过多等)。若干年后多数将出现显性(临床)糖尿病。 2、潜在糖尿病,此类孕妇妊娠前后均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但糖耐量异常,经过一定时间后,可能发展成显性(临床)糖尿病。 3、显性糖尿病,孕妇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三多一少),空腹血糖升高,尿糖阳性,糖耐量减低。其中部分孕妇在妊娠前已患糖尿病,经治疗后受孕。部分孕妇则在妊娠后才发现患糖尿病,分娩后糖尿病继续存在。 4、妊娠期糖尿病,妊

糖尿病能吃白萝卜吗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胡萝卜的。胡萝卜当中含的碳水化合物不是很多,可以单独当一份菜来安排饮食,而胡萝卜当中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这是一种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的前体分子,对于2型糖尿病很好的预防作用,另外胡萝卜素还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对人体产生益的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胡萝卜的。

糖尿病或增加孕妇死胎风险

研究发现原糖尿病孕妇中,胎儿和婴儿死亡风险大幅增加。 先前患糖尿病与死胎风险增加关,然而,很少研究排除先天异常对死胎的影响。为了探讨原糖尿病孕妇中胎儿和婴儿死亡风险,而且量化血糖控制对其的影响,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Peter W. G. Tennant教授及其团队使用一项原糖尿病妇女的长期、基于人群调查的数据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原糖尿病与胎儿和婴儿死亡风险大幅增加关,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可通过控制血糖来缓解。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11月的《Diabetologia》杂志上。 该研究

每位孕妇都查糖筛吗

糖尿病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正常妇女的3~5倍;其抵抗力下降,易合并感染;羊水过多的发生率较正常孕妇高10倍;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达25%~42%,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的几率增高;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威胁母儿生命安全。新生儿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死亡率较高。 所以糖筛检查就是为了检查孕期准妈咪是否糖尿病,并检查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每一位准妈咪都糖筛检查,以此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糖筛“就是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一般情况下,出现糖筛高危时,医生都会建议继续糖耐检查,

哪些人需糖耐量检查

糖耐之前,每位准妈妈都会被糖尿病筛?试验,糖筛检?是口服75g葡萄糖后1小时,查静脉血测出的静脉血糖值。结果大于或等于7.8mmor/L以上为糖尿病筛?异常,需进一步糖耐量检?。 些高危产妇无须糖尿病筛?,可直接糖耐量检查:包括糖尿病家族史、患反复性霉菌性阴道炎、过胎死宫内、反复流产等不良孕史,既往怀孕胎儿羊水多、生过巨大儿或畸形,孩子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病史的情况。 另外,专家表示,空腹血糖即使在正常值范围内,但只超过5.6mmol/L,就糖耐量检查。

尿里糖就是糖尿病

在检验技术不甚发达的年代,医生只能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检测尿中的葡萄糖含量是否超标,所以就产生了「糖尿病」这个名字。但是早在尿中出现葡萄糖之前,血液中的糖含量就已经超标,所以现在已经使用血液代替尿诊断糖尿病。葡萄糖是身体所需的能量,正常情况下不会通过尿排出,但是一次进食含糖食品过多,或者患某些肾脏病的时候,尿中也会出现糖,这些情况并不能说明就是糖尿病,需测血糖来鉴别。

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一定的遗传性,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出现糖尿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如果父母一方患糖尿病,则儿女出现糖尿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如果父母双方均为糖尿病患者,则儿女患病的风险将增加到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