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你要这么做
有糖尿病的你要这么做
1.大胆说出你的减肥计划
拥有强大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很重要,那就让周围人知道你在减肥,并且获得他们切实的支持。
比如朋友知道你在减肥,就不会经常约着你毫无忌口到处胡吃海喝了;家人也会在做饭准备餐食的时候,考虑到你的节食计划,安排一些更加适合节食期间吃的食物。
另外,身边若有一起节食的朋友,互相鼓励,彼此加油打气,也能够很好地促进你的节食计划进行。所以,不要一个人默默蹲在墙角苦逼地节食了,告诉周围人,从生活小细节的一点一滴赢得他们的支持,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哦。
2.选择适宜的运动
除了很多人会选择的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也是不错的选择。力量训练不仅能有助于肌肉塑性,反过来还能抑制胰岛素抵抗。
肌肉在动用和储存葡萄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维持血糖的正常水平,保持肌肉强壮很重要,要到达目标,至少每周做两次的力量训练。同时,为了更好的坚持下去,应避免运动过量,循序渐进,适度为宜。
3.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应该充足,因为我们大脑运转需要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支持,另外,还应该减少饮食中的精细食物,如白面包。选择健康,少加工的食品如:全麦面食、糙米、藜麦以及红薯都是不错的选择。
血糖6.4算正常吗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9-6.1,你的血糖这是6.4,稍高于正常,有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糖高于7.0.重复确认一次可以诊为糖尿病。你需要复查。另外你的体重相对身高来说高了,正常身高体重指数(BMI)约为29.29属于肥胖范围,月经不调,这些可能与体内激素调节有关。建议查妇科和内分泌科。
明确一下原因。(成人的BMI数值女 过轻 低于19 适中: 19-24 过重: 24-29 肥胖: 29-34 非常肥胖, 高于34 专家指出最理想的体重指数是22
空腹血糖正常值是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能超过11.1mmol/L. 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血糖6.4并不是糖尿病,医生建议不用口服降糖的药物。平时的时候要注意吃一些低脂肪的食物,要经常做一些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增加机体的免疫力。空腹的时候测得的血糖如果是6.4的话确实偏高的,但不是糖尿病。
有糖尿病如何减肥
肥胖,特别是“苹果形肥胖”是人体健康的大敌,所以减肥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减肥前,首先要计算自己是不是超重或者肥胖,记录并保存一个基本材料。减肥的主要手段不外乎是控制热能和加强体育锻炼。
有的人对减肥失去信心,他们自认为“天生就是胖命,喝凉水都长肉”,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利于减肥的。按照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规律,体重增加的惟一原因是热能摄入超过热能的消耗。所以,减肥的惟一途径就是做到“入不敷出”,只要每天摄入量低于消耗量,体重自然就会下降。
还有的人迷信减肥食品或者减肥药物,误认为只要使用减肥食品或药品,就不需要饮食控制和加强锻炼,能做到“吃好不胖”了,这也是不对的。要知道多种减肥食物和药物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最有效的,最天然的,也就是最好的减肥方法还是控制热能和体育锻炼,也就是“管住嘴,迈开腿”最重要。减肥食品和药品应被看做辅助治疗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据我们观察,对不少人来说体育锻炼在减肥过程中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如果现在每天吃的已经很少,总热能控制已十分严格,那惟一的方法应该是加强体育锻炼。顺便再说一下,老年人不要刻意、强制减肥,只有达到肥胖标准者才必须减肥,轻度超重者只要体重不再增加就应知足了。
老年糖尿病病人太瘦,有个小病小灾的就可能拖不起,没几天就脱形儿了。所以,不必追求“有钱难买我来瘦”,不太胖的顺其自然就可以了。
我的减肥心得是,找到自己喜爱、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效果自然来。
糖尿病人有时不需吃药
你要做妈妈或你正在为你的宝宝哺乳时,是不能口服降糖药的。女人怀孕时,身体处于特殊时期,如果口服降糖药,并不能平稳的控制血糖,这会导致血糖波动大,危害胎儿的正常发育。哺乳期的妈妈也不适合口服降糖药,药物能通过乳汁排泄,会导致孩子低血糖,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如果你要做妈妈了,或者你已经是一个可爱宝宝的妈妈了,那么,你就要暂时停止口服降糖药,改用胰岛素的注射。
糖尿病人最怕的就是糖尿病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损害,甚至危害生命。那么,在糖尿病并发症时期,比如,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这时候患者口服降糖药,往往降糖的效果不明显,那么就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了,也可以口服药和注射胰岛素双管齐下,尽快的控制血糖,治疗并发症。
还有一些糖尿病人群,平常就不适宜服用降糖药,比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人,单靠服药是控制不了血糖的,必须要胰岛素的注射降糖,当然也可以口服药物双管齐下。还有就是肝、肾、心功能不好的人,口服降糖药会使药物对脏器造成损害,长期服用减少糖尿病人器官寿命。
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便宜,但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或口服药物效果不明显,身体不能承受口服的药物,就需要胰岛素注射。
痛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高脂血症:研究证明,大约一多半的痛风患者都患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还有一些患者有高胆固醇血症。所以痛风患者要想不使病情严重,这时一定要减轻自己的体重,只有体重达到正常人的标准,才能远离痛风这种疾病。
2、糖尿病: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人都伴有痛风这种疾病,一些专家认为,痛风这种疾病的发病和糖尿病有一些关系,所以患有糖尿病的人一定要做好关于痛风这种疾病的筛查。
3、高血压:很多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都有痛风这种疾病,一些没有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当中,血尿酸增高的人比较多,所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关于痛风这种疾病的预防工作。
4、动脉硬化:很多肥胖和高脂血症、高血压以痛风的患者和动脉硬化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研究证明,很多痛风患者的人,都会因动脉硬化而出现急性脑血管病。
5、饮酒:长期喝酒的人会导致体内的血尿酸出现增高和血乳酸出现增高。这样就会增加患上痛风这种疾病的发生。
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预防 做好妊娠糖尿病筛查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常无明显症状,所以按常规产检需要做糖筛查。高龄孕妇、肥胖、一级亲属有糖尿病患者、巨大胎儿生产史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重点筛查人群。建议在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以便及时发现血糖是否存在异常。
当然,在第一次做产前检查的同时,需进行一次空腹血糖的检测。倘若发现血糖水平已经达到非孕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孕前的糖尿病,及时控制好血糖后再妊娠。
有糖尿病可以喝粥吗
糖尿病病人不可以喝粥,粥经过熬制之后,喝了会快速升高血糖,对血糖控制极不利。
糖尿病会遗传吗
糖尿病会遗传吗?糖尿病的家族遗传因素较明显,父母是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风险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不过,虽然其具有糖尿病的遗传基因,但后天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子女应积极预防糖尿病,对父母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只要做到积极运动、控制体重、饮食清淡有节,便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早期糖尿病90℅是没有症状的,有这样一些人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超过45岁的人、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肥胖的人、血脂高的人、患有冠心病的人、少运动的人、生过4公斤以上巨大婴儿的女性。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糖筛和糖耐都得做吗
当有下列情况时需要做糖筛检查:
1.孕妇年龄大于35岁,超重或者肥胖,患有高血压;
2.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病史的情况;
3.曾分娩过巨大儿的孕妇;
4.孕前或孕早期曾有过血糖片噶姘或糖尿病阳性者;
5.有过胎停育史的孕妇。
以下情况下需要做糖耐:
如果糖筛结果为血糖值≥7.8mmol为糖筛查异常,需进一步行糖耐即“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
1.试验前空腹12小时,先空腹抽血查血糖,然后将50%葡萄糖注射液150ml加入100ml 水中,或将葡萄糖粉75克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喝第一口开始计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后抽血查血糖。
2.正常值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 mmol/L、2小时8.6 mmol/L、3小时6.7 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最重要的是: 必须喝完糖水超过1个小时才能抽血的!
“糖”与糖尿病你知多少
糖与糖尿病
糖分很多种碳水化物总称为糖类,以化学结构来分,大致可分为多糖、双糖及单糖。多糖和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入血液,要在小肠里经酶转化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糖尿病患者所查的血糖及尿糖都是葡萄糖,是一种单糖。不要以为糖尿病患者血中的葡萄糖是祸首,因为葡萄糖升高以致糖化各种组织蛋白才最终导致各种并发症。其实,葡萄糖是为器官组织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尤其是大脑,血中葡萄糖少了会使人陷入昏迷。
常见的食糖有多种形式,如绵白糖、白砂糖、冰糖、红糖等,学名叫蔗糖,是双糖一粮食中的淀粉则是多糖。果糖也是一种单糖,它以游离状态大量存在于水果浆汁和蜂蜜中,还能与葡萄糖结合生成蔗糖。引起糖尿病的糖,并不是用作调味品的食品糖(蔗糖)
糖尿病是吃糖过多引起的吗
这是个很大的误区。一般人认为,既然是血中糖多了而且从尿中溢出,那么糖尿病当然是因为吃糖过多引起的。其实即使多吃蔗糖,只要胰腺功能正常,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这些糖仍能被胰岛素代谢而使血糖正常。当然,蔗糖吃得过多会对糖尿病发病有间接影响,那是凶为蔗糖也能产生能量,能量过剩使人肥胖,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能否吃糖
人们普遍认为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的理由是糖吃多了会引起糖尿病。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无糖月饼、无糖饼干、无糖奶粉,等等,如果吃葡萄糖,可立即使血糖升高,当然不行。那如果吃蔗糖、淀粉(多糖)又会如何呢?
有数十位科学家对此做了长期(28天)或短期的研究即把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无蔗糖的饮食,另一组的饮食热量相同,但用蔗糖代替部分淀粉。结果两组的血糖值相同。当然,如果在原来的热量以外,再外加蔗糖使血糖升高。所以,血糖控制的关键是控制摄入的热卡总量而不在乎是蔗糖(双糖)还是淀粉(多糖)因恐糖症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我们并不主张多吃蔗糖一是可引起肥胖及龋齿等们吃糖时,实际上多是吃巧克力、冰淇淋等甜食,其中有不少饱和脂肪,而饱和脂肪对人体健康特别是心血管是有害的。
总而言之,不必谈糖色变或患恐糖症,但也不要糖.适量用作调味品是可以的,关键还是控制好饮食的总热量希望大家养成好习惯,购买不要忘记查看食品标签中的蔗糖含量,控制好总的食物热量,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重视!糖尿病患者别忘补水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多食、多饮、多尿。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控制饮水。他们认为少饮水就少排尿,这样三多就可以控制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多饮与多食所造成的结果完全不同。
糖尿病患者多饮水,不仅是对体内失水的补充,而且还有改善血运、促进循环、增加代谢及消除酮体等作用。此外,饮水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相反,如果限制饮水,就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虽然患者多尿有多饮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发生了渗透性利尿的结果。所以,减少尿量,要从控制高血糖入手,而不能控制饮水。
也许有病人会问,多食也是对糖尿病患者排糖过的的一种补充,为什么还要限制饮食呢?糖尿病患者进食过多时,会导致人体对糖的吸收增加,血糖浓度升高。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吃进的糖不能被利用,就会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尿中排出的糖更多。因此,不能把饮水和进食等同看待。
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患者不渴时也应喝水。因为人体内缺水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口渴的感觉,轻度的缺水并不一定引起明显的口渴症状。同时,糖尿病患者因口渴中枢长时间受刺激,对体内缺水的敏感性下降,即使体内已经缺水,往往也没有口渴的感觉。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无口渴感时,也应适当饮水,才会对身体有益。此外,多饮水还能降低血液黏度,对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有很大好处。当心甲亢引起血糖失控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三增一降”,尿量增加、饮水量增加、食物量增加、体重下降。其他症状还会有出汗异常,有些患者患上糖尿病时,会有半身出汗或者大汗的现象。在吃饭前会有很强烈的饥饿感或者心慌、手抖的低血糖症状。有糖尿病的人还很容易疲劳、乏力,有时候四肢会出现麻木、针刺、蚁走的异常感觉。如果你要进一步确认你阿姨的身体状况还是到医院做个检查比较好。 一般来说年龄大于45岁者、体重指数大于24者、有家族成员中有糖尿病者、有高血压或心血管病变者、常年不运动者、高龄产妇或分娩巨婴者都是糖尿病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