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概述
细菌性阴道病概述
细菌性阴道病(英文:bacterial vaginosis)是加特纳菌和一些厌氧菌、人型支原体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的生态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曾称为嗜血杆菌阴道炎、加德纳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1984年正式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本病局部炎症不明显,10%~50%患者可无任何症状与体征。本病发病率为15%~64%,多发 于15~44岁育龄期妇女,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与妇科手术、多次妊娠和多个性伴侣有关。
细菌性阴道病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是以厌氧菌为主的混合感染,数量可增加100~1000倍。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正常阴道内以产生 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占优势。细菌性阴道病时,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有加特纳菌、不动杆菌、普雷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以及人型支原体,促使阴道菌群发生变化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或阴道灌洗使阴道环境碱化有关。
阴道里为什么会散发鱼腥味?
一些女性白带增多,阴道还会散发出讨厌的鱼腥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细菌性阴道病在作怪。
细菌性阴道病是指由多种致病菌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引起的一种疾病,它主要导致阴道生态平衡失调,使阴道处于病理状态。为什么不是阴道炎,而称为阴道病?是因为其阴道黏膜并未出现炎症,阴道分泌物也很少检测出白细胞,故被命名为细菌性阴道病。
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细菌主要是阴道加德纳菌。加德纳菌属厌氧性,容易在阴道内生长。由于成年女性阴道内的阴道杆菌可将阴道上皮细胞内含有的糖原分解为乳酸,使阴道分泌物保持酸性,而酸性环境不利于加德纳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即使有60%的健康女性携带阴道加德纳菌,也并无不适症状出现。一旦阴道内环境和酸碱度发生改变,如反复阴道冲洗、滥用药物等,加德纳菌和某些厌氧菌就会大量繁殖。
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多采用全身或局部治疗。妊娠女性如果患了细菌性阴道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因为孕妇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后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和新生儿感染。
另外,防范细菌性阴道病可采取下列措施:保护阴道自卫功能,保持阴道酸性环境;阴道内不随意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适宜经常做阴道冲洗;不用公共场所浴盆或坐式马桶,不穿紧身不透气的裤袜,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等。
细菌性阴道病症状
细菌性阴道病主要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有恶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白带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粘度很低。有时可见泡沫,系厌氧菌代谢所产生的气体所致。产后女性也会患细菌性阴道病,一般检查方式要先检查阴道粘膜无明显充血的炎症表现,但白带增多,检查无滴虫、真菌或淋菌。
1、初期症状:大约50%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患者外阴和阴道黏膜无充血及红斑等炎症表现。
2、阴道分泌物异常: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均质状或稀糊状,为灰白色或灰黄色,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有的人可发生下腹部疼痛、性交困难或尿痛。有体征者仅占7%左右,可有阴道黏膜轻度水肿、发红,偶可见出血点,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常黏附于阴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将分泌物从阴道壁拭去。因表现光滑如油,故有“油膏状白带”之称,也有10%~15%病人出现小泡沫状白带,易与滴虫感染相混淆。细菌性阴道病可有周期性复发,常在月经期后出现。
细菌性阴道炎的概述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可分为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压氧菌性阴道病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等;本病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压氧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可通过性接触传染,在性关系混乱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临床当中通过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的脓球,并可找到致病菌,但分泌物中不会有滴虫和霉菌。
得了细菌性阴道炎出现外阴不适和阴道瘙痒。这是很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炎症状。此外白带量会增多,多呈黄色或绿色,带有腥臭味、较稀薄、多成脓性白带、还会带有细小的泡沫,患者一般还会出现下腹酸痛、性交困难以及排尿异常这样的症状。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起居要规律,宜用清淡的食物,切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防止疾病的入侵。
细菌性阴道病有什么并发症
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因为患上细菌性阴道病的时候,患者会有以下这些症状,还有以下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哦。
一、细菌性阴道病的症状
1.白带异常
白带是妇女从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带有粘性的白色液体,一旦女性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白带就会增多且还有异味等现象发生。
2.阴道分泌物增多
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性状是代表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状况的特殊信号。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的不同时间,阴道分泌物的形态和量不同。
什么是细菌性阴道病
1)发病率 多发生于15-44岁之间的妇女,在不同人群中发病率不同,一般在10-25%之间,但在STD妇女中高达61%,故被认为是STD之一。
2)病因 近年来认为BV的发生是由于阴道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而导致其他病原如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弯曲弧菌等的大量繁殖,BV实际上是以加德纳菌为主的一种混合感染。
3)临床表现
a.症状 约有10-5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多诉白带增多,有味,可伴有轻度的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b.体征 检查见白带为均匀一致的量较多的稀薄白带,阴道粘膜无红肿或充血等炎症表现,无滴虫、念珠菌或淋菌感染。清洁度多为I度。
4)诊断 无症状者易被忽视,以下4项中符合3项者即可诊断BV,其中线索细胞阳性必备。
a.阴道分泌物为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
b.阴道pH>4.5(由于厌氧菌产氨所致)。
c.氨试验阳性,取少量阴道分泌物于玻璃片上,加入10%氢氧化钾液1-2滴,若产生一种烂鱼样腥臭味即为阳性。
细菌性阴道病严重吗
细菌性阴道病是较为严重的妇科疾病,因为一旦严重了,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与细菌性阴道病有关的有这些并发症:
1、盆腔炎:手术证实,患有盆腔炎女性的上生殖道分泌物中最常分离出的菌群与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一致。盆腔炎患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者占61.8%。
2、异常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炎:异常子宫出血常由子宫内膜炎所致。子宫内膜炎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与受感染的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的异常反应或子宫内膜受到感染或炎症的直接破坏有关。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口服甲硝唑治疗,可以迅速地缓解子宫出血。
3、妇科手术后感染:在手术终止妊娠的女性中,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的盆腔炎发病率是未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者的3.7倍。对手术流产女性口服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减少70%的术后盆腔炎发生率。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断端蜂窝织炎、盆腔脓肿或两者并存的危险性增加。
4、宫颈癌:细菌性阴道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相同的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性阴道病的厌氧菌代谢可产生胺及有致癌作用的亚硝基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存在高浓度磷脂酶C和A2,后者可增加了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易感性,这些可能在宫颈上皮细胞转变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5、HIV感染:细菌性阴道病可增加异性间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的危险性。当pH值增加时,HIV的生存能力和黏附能力增加,并且可能使传播更为容易。同时,细菌性阴道病可改变阴道分泌物的其他理化性质,这些变化可改变宿主的防御机制,使HIV易感性增加。
6、不育和流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输卵管因素不育症发生率增高。在助孕治疗中,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胚胎种植率相似,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早孕期流产率高于非细菌性阴道病者。
7、羊膜绒毛膜炎、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细菌可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导致羊膜炎及羊膜绒毛膜炎,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胎膜早破、早产和分娩低出生体重儿。
8、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剖宫产后伤口感染:剖宫产分娩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手术后腹部伤口感染和子宫内膜炎发生率较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高。从这些患者产后子宫内膜炎部位常可培养出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阴道菌。
而如果是在孕期感染上细菌性阴道病,后果也是严重的。孕妇感染细菌性阴道炎会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出生儿、产后盆腔感染的几率。有一些研究认为细菌性阴道炎还与孕中期流产有一定的关系。
细菌性阴道病症状
1、阴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呈稀薄均质状或稀糊状,为灰白色、灰黄色或乳黄色带有特殊的鱼腥臭味。
2、患者外阴有不适感包括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一般无明显时间性,但在休息状态及心情紧张状态下痒感更加明显尚有不同程度的外服灼热感,有的患者出现性交痛。
3、极少数患者出现下腹疼痛性交困难及排尿异常感。阴道粘膜上皮在发病时无明显充血表现。
4、由于碱性前列腺液可造成胺类释放,故表现为性交时或性交后臭味加重月经期阴道PH值升高,故经期时或经期后臭味也可加重。
以上这些就是细菌性阴炎的主要症状,可以看出细菌性阴炎的症状比较复杂。得了这个病主要是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并且呈稀薄均质状。还会伴随瘙痒的症状,还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异常或者性交困难等症状。
细菌性阴道炎没有及时治疗会怎样
一、盆腔炎:手术证实,患有盆腔炎女性的上生殖道分泌物中最常分离出的菌群与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一致。
二、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炎:异常子宫出血常由子宫内膜炎所致。子宫内膜炎引起异常子宫出血与受感染鶒的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鶒的异常反应或子宫内膜受到感染或炎症的直接破坏有关。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口服甲硝唑治疗,可以迅速地缓解子宫出血。
三、妇科手术后感染:在手术终止妊娠的女性中,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鶒的盆腔炎发病率是未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女性者的3.7倍。对手术流产女性口服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减少70%的术后盆腔炎发生率。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断端蜂窝织炎、盆腔脓肿或两者并存的危险性增加。
四、宫颈癌:细菌性阴道病、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相同的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性阴道病的厌氧菌代谢可产生胺及有致癌作用的亚硝基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存在高浓度磷脂酶C和A2健康搜索,后者可增加了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健康搜索的易感性,这些可能在宫颈上皮细胞转变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五、HIV感染: 细菌性阴道病可增加异性间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的危险性。当pH值增加时,HIV的生存能力和黏附能力增加鶒,并且可能使传播更为容易。同时,细菌性阴道病可改变阴道分泌物的其他理化性质,这些变化可改变宿主的防御机制,使HIV易感性增加。
六、不育和流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输卵管因素不育症发生率增高。在助孕治疗中,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和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胚胎种植率相似,但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早孕期流产率高于非细菌性阴道病者。羊膜绒毛膜炎、胎膜早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内细菌可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导致羊膜炎及羊膜绒毛膜炎,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胎膜早破、早产和分娩低出生体重儿。产后子宫内膜炎及剖宫产后伤口感染 ,剖宫产分娩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手术后腹部伤口感染和子宫内膜炎发生率较非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高。从这些患者产后子宫内膜炎部位常可培养出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阴道菌。
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1.氨试验(whiff test)阳性 阴道分泌物加10%氢氧化钾释放出特殊难闻的“鱼腥味”或氨味为氨试验阳性,缺乏氨味并不排除细菌性阴道病。
2.阴道pH值>4.5正常阴道内的pH值为3.8~4.2,pH值>4.5对诊断细菌性阴道病最敏感,但特异性低,阴道中的精液,宫颈黏液,经血及滴虫性阴道炎等可使阴道分泌物pH值升高。
3.分泌物中乳酸杆菌1~5个/HP,并可见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杆菌。
4.阴道分泌物革兰染色找到线索细胞,即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表面附有大量短杆菌或球杆菌(加德纳菌,动弯杆菌等),使细胞呈斑点状,颗粒状外观,细胞边缘模糊不清呈锯齿状,当线索细胞占20%以上,特异性在90%以上。
5.宫颈涂片诊断 与临床标准相比,宫颈涂片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相对较低,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5%和95%。
6.微生物的培养 在健康女性中,阴道加德纳菌培养阳性率超过60%,即使用半定量的方法对密集生长的菌落进行检测,在细菌性阴道病低患病率的人群中,根据高浓度阴道加德纳菌可预测41%~49%的症状性细菌性阴道病,在没有其他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单纯阴道加德纳菌培养不可用于细菌性阴道病诊断。
什么是细菌性阴道病
1、阴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
此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阴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呈稀薄均质状或稀糊状,为灰白色,灰黄色或乳黄色,带有特殊的鱼腥臭味,由于碱性前列腺液可造成胺类释放,故表现为性交时或性交后臭味加重,月经期阴道PH值升高,故经期时或经期后臭味也可加重。
2、性交困难及排尿异常感
患者外阴有不适感,包括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一般无明显时间性,但在休息状态及心情紧张状态下痒感更加明显,尚有不同程度的外服灼热感,有的患者出现性交痛,极少数患者出现下腹疼痛,性交困难及排尿异常感,阴道粘膜上皮在发病时无明显充血表现。
3、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
本病常可合并其它阴道性传播疾病,故其临床表现可受到合并症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如当合并淋球菌感染时,阴道分泌物可表现为明显脓性状,并可出现尿痛。
4、外阴瘙痒、灼热感
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一般会出现白带增多,呈白色或灰色,且有泡沫,有特殊的腥臭味,在月经期或性交时气味更严重,部分患者可没有症状,大多数来就诊的患者是因为自觉外阴瘙痒、灼热感。
细菌性阴道病病因
内源性感染(90%):
细菌性阴道病(BV)一般非单一致病菌所引起,而是多种致病菌共同作用的结果,BV为内源性感染,是阴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发生紊乱所致,正常阴道内以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占优势,细菌性阴道病时,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而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GV),厌氧菌(解脲类杆菌,具核酸杆菌,胨链球菌,普氏菌属,动弯杆菌属)以及人型支原体,其中以厌氧菌居多,但促发阴道正常菌群发生转变,发展成BV的启动因素尚不清楚。
发病机制:
乳酸杆菌尤其是产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对维持正常阴道的生态内环境十分关键,当它显著减少或消失时,加德纳菌,厌氧菌,类杆菌,人型支原体则增殖,这些微生物的数量可增加100~1000倍,导致乳酸盐浓度降低胺增多,包括细胞毒素,唾液酸酶,黏多糖酶和胶原酶,胺类物质(尸胺,腐胺,三甲胺),有机酸以及一些酶类(黏多糖酶,唾液酸酶,磷脂酶,IgA蛋白酶等)的增加,可使阴道分泌物增多并有臭味,BV的病原体可产生毒力因子造成上皮细胞损伤,使液体渗出及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脱落,产生典型的BV的分泌物,加特纳菌等细菌附着在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上形成线索细胞,阴道分泌物的生化成分发生相应改变时,pH值则升高,而碱性环境不利于乳杆菌的黏附和生长,利于加德纳菌等厌氧菌的生长,从而引发细菌性阴道病,妊娠妇女发病率高,提示与雌激素水平相关,其病理特征无炎症病变和白细胞浸润,酶和有机酸可破坏宿主的防御机制,如溶解宫颈黏液,可促进微生物进入上生殖道,引起上生殖道炎症。
细菌性阴道病生活护理
1、要消除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恐惧心理。目前,一些对性病的不正确宣传,使许多女性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恐惧、忧虑、精神负担过重,担心不能治愈、癌变等不良后果。这种心理机能失调,可扰乱机体正常免疫功能,使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降低,易于病毒繁殖,且常成为细菌性阴道炎复发、治疗困难的原因。因此,要耐心对患者讲解,使患者对其病情有深入的了解,以利治疗。
2、检查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有无其他局部的感染。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有可能伴有某些局部感染,如真菌感染、滴虫感染、细菌感染等,尤其是女性要检查有无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或细菌性阴道病等疾病,并进行相应治疗。
3、对确诊为细菌性阴道炎的女性患者要进行其他性病的检查。对女性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要进行有关性病的检查,特别是要进行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生殖道炎、软下疳、艾滋病等性病的检查,若发觉有相关疾病应进行治疗。
对细菌性阴道病怎么护理好?细菌性阴道病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有所帮助,通过了解也可以发现这种护理方法的简单之处,所以各位不用担心这种方法的执行难度了。虽然细菌性阴道病的护理方法在执行时的难度比较小,但是人们同样要注意对此方法的严加注意,应该如果人们不能对此方法付出绝对的关注,就很有可能有忽视的地方。
细菌性阴道病的危害主要有什么
1、造成心理负担沉重。从心理上来说,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和复发会造成病人思想负担过重,而出现心理障碍害怕致癌、害怕传染给性伴侣、回避与性伴侣的性生活、不愿与异性生活往、导致性功能障碍,影响家庭和睦,甚至发生抑郁症。
2、影响优生优育。孕妇患细菌性阴道病影响优生优育,可能会引起子宫内感染和新生儿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导致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或发生严重后遗症。约半数以上的新生儿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会死亡或遗留中枢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3、增加患艾滋病的危险性。在艾滋病流行地区,细菌性阴道病还为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提供通道和便利条件,从而增加了患艾滋病的危险性。
4、可能引起恶性肿瘤。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和复发可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可能引起播散性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性脑膜炎、脊髓脊神经根病、盆腔炎等一系列并发症。细菌性阴道病病毒与生殖器恶性肿瘤关系密切。有人提出引起细菌性阴道病的Ⅱ型细菌性阴道病病毒可能是宫颈癌的潜在致癌因子。
通过上面的讲解,想必疑惑不解的患者朋友们现在对于此病已经有了大致的认识和了解吧,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带给您帮助。温馨提示:该病给患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伤害,最重要的是对患者精神上的伤害,因此大家要积极的做好细菌性阴道病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