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湿热泄泻怎么推拿

小儿湿热泄泻怎么推拿

推拿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止泻。

推拿处方:清脾土,清胃经,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

推拿方解析: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清脾土以清利脾胃湿热;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能调气通滞;运土入水有以土制水之意,以利水湿;清大肠,下推气街,揉涌泉能引湿热下行,湿热既去则泻自止。

湿热泄泻有哪些症状 湿热泄泻能喝豆浆吗

能喝。

湿热泄泻的时候是能喝豆浆的,因为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用后能帮助补充营养,并且豆浆属于流食,富含水分,食用后还能帮助补充泄泻后流失的大量水分。

但是但泄泻好转的时候,不要立即食用一些比较硬质的食物,可以按照从稀到稠、从软到硬的规律逐渐过度,少量多餐,不然也会容易伤胃。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处方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补胃经,板门推向横纹,揉足三里,推三关,平肝木,揉百会,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小儿泄泻湿热泻推拿 小儿湿热泄泻主证

泻下黄糜垢腻,粘稠臭秽,或有粘涎,窘迫不爽,日泻数次,甚则十余次,午后发热,口干不饮,食少,倦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小儿推拿寒湿泄泻 小儿泄泻预防调理

1.小儿泄泻以夏秋季多发,以一岁半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多见,在饮食上应以少食为主,以清淡,细软和易消化食物为宜。

2.可在煮粥时加些薏米,山药,以健脾护胃,利水止泻。

3.要注意保持清洁,注意观察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的变化,可外用金霉素软膏以防溃破。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治则:健脾益气,升阳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补胃经,板门推向横纹,揉足三里,推三关,平肝木,揉百会,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补大肠,上推七节,揉龟尾。

方解:足三里乃强壮要穴,善补益脾胃,三关善补气血,温补脾肾,此二穴用以治本;肝主疏泄,平肝木以助运化,百会能升提阳气以升阳举陷。再配以止泻常用手法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小儿推拿寒湿泄泻 小儿寒湿泄泻推拿处方

治法: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处方:补脾土,板门推向横纹,揉一窝风,揉神阙,揉外劳,利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上推七节,揉龟尾,摩腹,揉脐。

儿童泄泻怎么办

风寒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由于感受风寒所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各1分钟,逆时针摩腹2分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各2分钟。

推拿好处:推三关,揉外劳宫能温散寒邪,补脾经,揉脐,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补大肠,揉脐,揉龟尾能促进止泻。

湿热型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湿热泄泻,可选择清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各1分钟,退六腑,揉脐及天枢,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

推拿好处:清补脾经,清胃经能清除脾胃的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大肠,退六腑能清除肠道的湿热,揉龟尾能止泻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各1分钟,摩腹(逆时针),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分钟,捏脊5遍。

推拿好处:补脾经,补大肠,捏脊有助于健脾益气,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龟尾有助于温补脾胃而止泻。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推拿常用穴位

1.神阙: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缓匀速回旋按揉穴位。

2.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3.劳宫:劳宫位于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4.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5.脾俞: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搓热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患儿脾俞穴,以透热为度。

6.胃俞:胃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胖来1.5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每秒1-2次的频率用力点按穴位。

穴位治病解析:神阙温阳散寒,消食导滞;中脘健脾养胃,降逆利水;劳宫清热除烦,疏风解表;足三里通络导致;脾俞健脾和胃,止吐止泻;胃俞和胃助运,消食化积。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腹泻。

小儿泄泻湿热泻推拿 小儿湿热泄泻推拿处方

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止泻。

推拿处方:清脾土,清胃经,横纹推向板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小肠,揉二人上马,顺运内八卦,推四横纹,运土入水,清大肠,下推七节,揉涌泉。

小儿推拿寒湿泄泻 小儿寒湿泄泻主证

泻下清稀如水,色白不臭,肠中鸣响,腹痛而啼,面唇淡白,神萎蜷卧,口不渴饮,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指纹淡红。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 饮食所伤致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若是饮食所伤导致的泄泻,可选择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各1分钟,顺时针摩腹,揉龟尾各2分钟,揉脐及天枢1分钟,推下七节骨1分钟。

推拿好处: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揉板门,摩腹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消除积滞,清大肠,揉天枢,揉龟尾有助于导出食滞而止泻。

月子里腰酸的调理方法

1、南瓜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

4、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金针菜(黄花菜)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6、莴苣清热利尿,通乳。忌同金针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8、鲫鱼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9、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相关推荐

小儿腹泻推拿

一、手法 (1)补脾经:取患儿左手拇指末节桡(ráo)侧面(以下手部操作均取患儿左手),医者一手握住患儿四指,同时以拇、食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另一手拇指指腹由指端向指根直推300下。 (2)推大肠:取患儿食指桡侧面,医者用拇指侧面自指端至虎口直推300下。 (3)补肾经:取患儿小指,左手小指掌面稍偏尺侧至阴池穴,用拇指腹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300下。 (4)运土入水:自患儿拇指桡侧沿掌边缘斜转到小指端的尺侧,推运100遍。 (5)拿肚角:患儿仰卧,卧平卧正,在肚脐两旁,两肋直下处,医者用三指拿法

小儿推拿怎么治疗泄泻

寒湿泻 症状: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300次,补大肠150次,揉外劳宫100次,推三关100次,揉脐200次,推上七节骨150次,揉龟尾100次,摩腹5分钟。 湿热泻 症状: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色少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手法:清脾胃300次,清大肠200次,清小肠200次,退六腑150次,揉天枢200次,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骨

婴儿腹泻推拿手法图解 湿热型腹泻推拿方法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 推拿方法: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清大肠,清小肠,按揉天枢,揉龟尾,按揉足三里。 推拿功效:清脾经,清胃经,退六腑以清中焦湿热;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清大肠,按揉天枢以清利湿热积滞;揉龟尾,按揉足三里以调中理肠止泻。 辨证加减:热重者加清天河水。

中医如何治疗儿童腹泻

推拿治疗 1.治疗原则 健脾利湿止泻。寒湿型温中散寒,健脾化湿;湿热型清热利湿,调气止泻;伤食型消食导滞,健脾助运;脾虚型温阳益气,健脾止泻;脾肾阳虚型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2.基本操作 (1)患儿取家长抱坐位或仰卧位:补脾土300次,推大肠100次,清小肠100次,运内八卦50次。 (2)患儿仍取仰卧位:摩腹5分钟,揉脐及天枢100次。 (3)患儿取俯卧位:揉龟尾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辨证施治 (1)寒湿泄:补脾土300次,补大肠200次,推三关100次,揉外劳宫100

小儿止泻推拿4法

小儿推拿止泻四法已经被总结为“龟尾七节、摩腹揉脐”之民谚,是古人治疗泄泻的伟大创举,目前仍在广泛应用中。 龟尾、七节位于腰骶,属于督脉,腹与脐位于腹部,属于任脉。四穴都位于中、下二焦,与形成大便的脏腑密切相关,又前后阴阳配对,功能升清降浊,治疗泄泻有良效。其中,龟尾位于尾椎骨末端,邻近肛门,能调节肛门括约肌;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骨尖成一直线,深层为脊髓排便中枢,推揉令热,有较好的良性刺激作用;摩腹则作用于大小肠;脐为先天通路,以温运见长,能化气行水,有利于分清而别浊。 龟尾可点、可揉、可振,共约3-5分

湿疹小儿推拿怎么治疗

小儿湿疹推拿治则:清热解毒利湿。 取穴:推清天河水5分钟,推清肾经10分钟,推下六腑8分钟。 推清天河水:推拿者用食指,中指指腹,自患儿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清天河水具有清热解表,泻热除烦之功。 推清肾经:用推法自小指末节指纹推向指尖,称之为补肾经;反之为清肾经。补肾经能补肾健脑,温养下元;清肾经有清利下焦湿热的作用。 推下六腑:推拿者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指腹自患儿肘横纹推向腕横纹。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 推清天河水,以清心火,清血分之热毒;推下六腑,清三阳经之邪热;推清肾水,决水道以利湿热,使湿热随小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病因

1.感受外邪:本病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寒湿暑热之邪皆能引起本病,而尤以湿邪引起的为多。 2.内伤乳食:因喂养不当,饥饱五毒,或突然改变事物性质,或恣食油腻,生冷,或饮食不洁,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而致腹泻。 3.脾胃虚弱: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感受外邪而损伤脾胃。

​寒湿体质吃什么食物

1、南瓜 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 食。 4、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金针菜(黄花菜)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6、莴苣清热利尿,通乳。忌同金针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长期腹泻的推拿疗法

(一)腹泻的病因病机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之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 (二)腹泻基本处方、加减运用 基本处方:摩腹、揉脐、揉龟尾、推上七节骨、补脾经、捏脊。 伤食泻加:揉板门,清大肠。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风寒泻加:推三关、揉外劳宫、补大肠, 湿热泻加:清大肠、清小肠、 脾虚泻加:推三关、补大

小儿脾虚泄泻推拿手法 小儿泄泻日常调理注意

1、急性泄泻严重者当注意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若有当给予输也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2、饮食注意高糖,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 3、忌食生冷,油腻及食后产气多的食物及粗纤维,以免刺激肠胃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