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的颜色 初乳是透明的吗
初乳的颜色 初乳是透明的吗
部分乳妈的初乳是透明的。
有一部分宝妈初乳的颜色,开始挤出来是透明的,随着时间推移,从透明变成淡黄,最后变成乳白色的成熟乳,这都是正常的,不管什么颜色,一般分娩后头3天,均可称为初乳,可以喂给宝宝吃。
初乳的颜色 初乳宝宝可以喝吗
可以喝。
在传统的观念中,老人们都觉得初乳颜色比较浑浊,是比较脏的乳汁,不适合宝宝喝,所以会将初乳挤掉,其实这种做法不可取。
初乳不仅不脏,反倒是最富含营养的乳,据科学检测,女性初乳的营养价值居然是成熟乳的五倍左右。初乳中富含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不仅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能力,还能为宝宝清除体内的衰老、坏死细胞,有益于宝宝健康发育。
坐月子注意事项 忽视初乳的重要性
早期的吸奶对母亲和婴儿都有好处。最好在出生后十五到二十分钟内做。如果是剖腹产的母亲,由于刀口的原因,尽量在当天开乳。很多妈妈看到初乳颜色怪怪的,不敢给宝宝喝。事实上,初乳中含有许多增强婴儿免疫力的成分,而且只有这一次!因此,即使妈妈一开始没有出奶,也应该给孩子吮吸,这样不仅可以与宝宝的安全感建立密切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母亲的乳汁分泌。
母乳颜色发黄怎么回事
母乳颜色发黄,通常是初乳。
一般来讲母乳最常见的颜色就是奶白色,但是孩子出生后头几天的母乳量较少,乳汁较稠,颜色发黄,称为"初乳"。
怎样给新生儿喂水
1、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2、挤压乳腺
新生儿的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并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3、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
4、正常溢乳误为呕吐
新生儿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相对较紧张,胃容量小(约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发生溢乳。喟奶后应将新生儿竖起,轻拍后背,排出咽下的空气,然后取右侧卧位,枕头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属正常现象,不应按呕吐治疗。
初乳是什么颜色
初乳一般是黄白色或淡黄色。
平常我们常见的乳汁,是乳白色的,而初乳它的颜色却是黄白色的,有一部分的宝妈分泌的初乳还可能是淡黄色的,浓度比较高,这是由于初乳富含β胡萝卜素成分,所以才呈现出淡黄色。
乳汁为什么是黄色的
乳汁为什么是黄色的?这是许多做妈妈们的疑问,尤其是对于初产妇而言,这种问题更是问的最多,在人们的理解中,乳汁颜色都是白色的,但所有做妈妈的人均会发现,在开始分泌乳汁的时候,头七天乳汁颜色均呈现出一种黄色。这让人感到极为恐惧,那么乳汁为什么是黄色的呢?请看下文。
乳汁为什么是黄色的
事实上,要想知道乳汁为什么是黄色的则必须要了解初乳,因为让乳汁颜色呈现出黄色和初乳关系颇大。一般来说,初乳是指产后7日内分泌的乳汁,由于该乳汁中含有胡萝卜素,所以让女性分泌的乳汁呈现出一种淡黄色,而乳汁颜色是黄色的,也正因为如此。
而这种乳汁颜色呈现出黄色的状态也只会在产后7日内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后的14日以后,分泌的乳汁就成为大家记忆中的白色了,但此时已经不是初乳而是成熟乳了
大家都应该清楚,初乳是极有营养的,妈妈们不要觉得乳汁颜色是黄色的就感觉到恐惧,事实上,它对胎儿是非常有营养的,如若能及时了解乳汁为什么是黄色的,将有助于妈妈们消除心理恐惧,更好的喂养胎儿。
初乳是什么颜色
黄白色或淡黄色。
平常我们常见的乳汁,是乳白色的,而初乳它的颜色却是黄白色的,有一部分的宝妈分泌的初乳还可能是淡黄色的,浓度比较高,这是由于初乳富含β胡萝卜素成分,所以才呈现出淡黄色。
新生儿护理几大误区
误区一:生理性黄疸误认为肝炎
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良好,无不良反应,称“生理性黄疸”。如果10天内黄疸消失,就不是病态,更不适肝炎,叫“生理性黄疸”;它一般在生后第4~5天出现,一周左右消失,早产儿黄疸可持续到14天消失,产生原因:
(1)后孩子体内红细胞破坏增加,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增加,使皮肤发黄。
(2)新生儿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产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将间胆转化为直胆而由胆道排泄,间胆在血中浓度增高,引起皮肤黄染。
总之,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生理过程,不需要治疗。
误区二:挤压乳腺
乳房在生后第4~5天出现轻度肿胀,还可有少许乳汁溢出,7~10天达高潮。是因为母亲在妊娠后期体内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儿通过胎盘吸收了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时性肿胀,无论男孩、女孩都可有属于生理现象,2~3周即可消失,千万不要挤压,它的恶果就是患“乳腺炎”。
误区三:错弃初乳
初乳是指产后12小时以内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颜色太黄,比较清淡,所以有的人认为“初乳”是“坏乳”而白白挤掉,甚为可惜。因为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杀死破伤风杆菌、百日咳杆菌、肺炎双球菌及引起腹泻致病的大肠杆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儿麻痹等病毒。实践证明产后开奶时间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产乳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