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的按摩防治
甲状旁腺的按摩防治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内分泌疾病。常见病因是甲状旁腺腺瘤或增生。
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骨骼中钙、磷溶解增多,转入血循环的钙、磷也增多。由于血磷排泄增多,造成血钙过高、血磷过低、骨质疏松。过高的血钙,可引起尿路结石,并可引起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
治疗方法
(1)在脚全息穴甲状旁腺区找压痛点(主穴),按揉3~5分钟。
按揉甲状旁腺
(2)按揉脚全息穴甲状腺穴2分钟。
(3)按揉合谷穴2分钟。
甲状腺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
甲状腺、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介绍:
甲状腺超声检查、甲状旁腺超声检查是使用B型对甲状腺、甲状旁腺进行B型超声检查。
甲状腺、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正常值:
(一)甲状腺的厚度(前后径)及宽度(左右径)
标准测量切面:在甲状腺的一系列横断面中选择甲状腺实质最厚和最 宽处为标准切面,要求探头压力要尽可能轻。
测量位置:分别选在甲状腺最厚和最宽处的包膜高回声线边缘上。
正常成人参考值(cm):左右两叶厚度各为1.5~2.0cm,宽度2.0~2.5cm,峡部厚度小于0.5cm。
(二)甲状腺的长径(上下径)测量
标准测量切面:在甲状腺的一系列纵断面中选择甲状腺实质最长处为 标准切面,要求探头压力要尽可能轻。
测量位置:分别选在甲状腺最长处的包膜高回声线边缘上。
正常成人参考值(cm): 左右两叶长度各为4.0~6.0cm,峡部长度1.5~2.0cm。
甲状腺、甲状旁腺的超声检查临床意义:
测定疾病:1.甲状腺肿。2.甲状腺炎。3.甲状腺肿瘤。4. 甲状腺囊肿。5.颈部淋巴结肿。6.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7.多发性内分泌肿瘤。8.甲状旁腺癌。9.介入性超声应用。
1.超声检测甲状腺的目的和意义:
(1)确定肿物是否位于甲状腺内,是弥漫性或是局限性;
(2)鉴别肿物是囊性或实性;
(3)确定肿物是单发或多发;
(4)可判断肿物是良性或恶性;
(5)可对手术后或用药后疗效进行随访;对扪不出的结节,超声可以发现>=0.5cm的结节及结节数目。
2.超声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敏感性为66%~88.4%。彩超不仅能够提高普通二维超声对甲状旁腺小病变检测的敏感性,而且有助于定位诊断,并易与甲状腺和淋巴结肿物相鉴别。
低钙血症是什么
血清钙低于2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常因甲状旁腺功能不全,维持正常血钙的作用减弱或丧失而发病。多见于甲状旁腺损伤或特发性萎缩的患者,也有因甲状腺手术后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约占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时临床表现常不明显,仅在甲状旁腺功能需要增加(如妊娠、哺乳)时,才出现临床症状。
新生儿低钙血症是怎么回事
母亲因素母亲患有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出血、饮食中钙及维生素D不足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糖尿病母亲转给胎儿钙量比正常母亲的转移量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母亲血钙增高,引起胎儿高血钙和胎儿甲状旁腺的抑制。
疾病因素颅内出血、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等,由于组织缺氧,磷释放增加,血中磷酸盐浓度增高,导致钙相应降低。部分新生儿甲状旁腺缺如,引起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面致低血钙。
甲状旁腺和降钙素调节异常1、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如果体重过低早产儿,或者是有过窒息和呼吸窘迫症的宝宝,那么他们的甲状旁腺功能发育情况会暂时比正常宝宝差很多,他们的血钙量也会偏低。
2、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发病时间不确定,但是症状持续时间比较久,一般超过3个礼拜。不过大部分患儿甲状旁腺功能,会在后续的生长发育中追上健康的婴儿,所以也是暂时性的
喂养因素部分新生儿没有选择母乳,而是通过牛乳等其它乳类喂养。而其它乳类对于人类来说,钙磷比例是失调(尤其是牛乳),这会导致其磷的摄入量过多,钙吸收量也因此受到阻碍,血钙相应低于正常水平。
为什么大多数透析病人需要服用维他命D制品
慢性肾脏衰竭病人往往有低钙高磷状况,这可刺激甲状旁腺分泌一种甲状旁腺激素,导致特殊的骨质病变,临床上称为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
临床研究发现维他命D可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从而能减轻和控制骨病。过去临床上往往靠手术切除部分甲状旁腺来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此方法有不少副作用。
近年来人工合成的维他命D制品以被广泛使用,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在临床上已基本取代了手术方法。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病因是什么
钙的平衡主要依靠甲状旁腺和降钙素的调节,如调节功能不成熟或异常,或胎儿贮钙不足或出生后磷摄入量过多都可引起低钙血症,具体病因如下:
1.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
早期低钙血症发生在出生后2天内,多由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所致。因在妊娠晚期母血中的钙经胎盘主动输入胎儿的量增加,抑制了甲状旁腺功能。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和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比足月正常新生儿更差,钙的贮备量少。有的生后几天内血中降钙素较高,也和低血钙也有关。早期发病者的血钙常低于1.75mmol/L。
2. 牛乳喂养
晚期低钙血症发生在出生3天以后,高峰在第一周末,多见于牛乳喂养的新生儿,因磷摄入量过多,钙磷比例失调,使钙吸收障碍,使血钙降低。血钙值常低于2.00mmol/L。
3.少数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引起的低钙血症
发病可早可晚,症状持续较久,达3周以上,但大部分患儿随年龄的增长甲状旁腺功能的发育仍可赶上正常婴儿,故属暂时性。
4.偶见孕母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患腺瘤
母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母亲血钙增高,抑制了胎儿甲状旁腺功能,新生儿出生后出现持久性低钙血症。母亲常无症状,新生儿的低钙血症成为诊断母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肿瘤的线索。
男人尿多可能是癌
多尿、多饮、骨质疏松,也许以上症状出现在老年人身上会更加习以为常,而一旦在青壮年身上出现的时候,被众多“广告词”洗脑的人们往往会以为是肾虚,外科主任万云乐提醒,这需要查查甲状旁腺。
四年来“多尿、多饮、嗜睡”,竟是甲状旁腺癌
四年前,还不满30岁的小郭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却无端端出现多尿、多饮的现象,自以为是“肾虚”,便自行购买“补肾壮阳”的中成药服用后,“多尿、多饮”现象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并出现精神疲乏、嗜睡、腰背酸痛等不适。甚至在打羽毛球时完成一个常规的扣球动作后,竟然出现右肱骨骨折。入院后检查发现:小郭血液中钙离子明显升高、磷离子偏低,双肾多发结石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症。进一步的抽血检查发现,小郭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正常上限的5倍,甲状腺彩超提示甲状腺左下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甲状旁腺瘤。经手术切除左下甲状旁腺瘤后,小郭多尿、多饮症状较前改善,肾功能、骨密度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好景不长,术后第3年开始,小郭又开始出现多尿、多饮、疲乏、嗜睡的症状,并渐进性加重,进一步诊治发现小郭患的是甲状旁腺癌。万云乐介绍,甲状旁腺癌是临床极少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病因比较复杂,尚未十分明确这是一种相对低度恶性的肿瘤,近20年来,甲状旁腺癌患者的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稳定在76%-86%和49%-67%,尤以获得完整彻底切除肿瘤病人的5年、10年存活率为高,分别达到90%和67%。
鉴别与定位需要综合评估
据介绍,临床上90%以上的甲状旁腺癌患者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与高钙血症相关的症状或体征如恶心、呕吐、烦渴、多饮、多尿、精神抑郁或狂躁,甚至胰腺炎、骨关节痛、骨质疏松、骨膜下骨质吸收、尿路结石、病理性骨折等,这与良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鉴别较为困难。一般而言,良性甲状旁腺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而甲状旁腺癌病人中男女比例几乎相当,且发病年龄普遍较甲状旁腺瘤者年轻。
万云乐表示,相对于良性肿瘤,甲状旁腺癌肿多较巨大,临床上可触及甲状旁腺癌肿块的比例占36%-52%,在良性疾病中仅占5%。临床上,甲状旁腺癌的表现可以包括肿瘤的自发症状,如消瘦、疲劳、厌食和肌肉萎缩等,还有肿瘤局部浸润症状如喉返神经受累所致声嘶、食管侵犯所致吞咽不适等。
临床上,根据高血钙症相关症状和实验室高钙、低磷现象,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不困难,但对于甲状旁腺疾病的良恶性的鉴别以及定位仍存在困难。目前,甲状旁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病理组织。国内外公认的首次手术方式是甲状旁腺肿瘤连带同侧甲状腺叶包括峡部整块切除的根治术。
甲状旁腺切除手术过程
1.手术切口同甲状腺叶切除术。
2.分离颈阔肌层下的皮瓣后,经中线切开颈白线,将舌骨下肌群向两侧牵开。如病人的颈部短而粗,可酌情将该肌横断,有利于更好地显露甲状腺及甲状旁腺。
3.先游离一侧甲状腺叶再酌情探查另一侧腺体,结扎、切断甲状腺中静脉。
4.在甲状腺叶的中部缝置粗不吸收线,将腺叶向内侧牵引,即可开始探查甲状旁腺。
5.在探查过程中手术野应保持无血染并细心地解剖分离,使结构显露清楚。可先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进入甲状腺处。一般先探查甲状腺右叶的背面,由于多数腺瘤发生在位于右侧下部的甲状旁腺,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处开始,甲状旁腺常位于甲状腺下极的后面,甲状腺下动脉及喉返神经的前面。因为它紧贴着神经,所以显露腺体之前最好先辨明此神经。有时甲状旁腺埋藏于甲状腺下极的组织中,有时则居于甲状腺下动脉的附近,当向前内方牵引甲状腺时,甲状旁腺并不随之移位。
6.继而探查右叶背面,近上极处及上极上方甲状腺上动脉周围。上方的甲状旁腺比下方的位置较为恒定,寻找比较容易,通常都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处,甲状腺体与其包膜之间,并靠近食管的后外侧缘。将甲状腺叶向前内方牵引时,如豌豆大小的棕黄色甲状旁腺即显露在眼前,如腺体比正常小,则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肿瘤发生在其他甲状旁腺内。
7.最后再探查下极下方的前上纵隔,直至胸骨处。在后纵隔的异位甲状旁腺组织可在这一区域的颈部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找到小岛样甲状旁腺组织,或可低达胸腔内而居于肺动脉与主动脉的沟内。探查时将手指探入后纵隔气管两侧,可能摸到不正常的结节,如探及肿瘤即可将其游离,上提至颈部切口内,将其蒂部的血管结扎,其血液供应大多来自甲状腺下动脉。
8.于正常位置探查甲状腺区域及后纵隔后。因为甲状旁腺可以包埋于甲状腺组织之中,手术者必须注意检查颈部甲状腺假包膜的外面及甲状腺本身。探查这一部位时需将甲状腺的假包膜(颈深筋膜的气管前层)于甲状腺下动脉的上方1cm处切开,手术者可用手指探入此层筋膜的后面,分别探查。
9.异位的甲状旁腺可存在于气管食管沟内,上纵隔的前、后方,甲状腺、胸腺组织中。术中准确识别异常甲状腺十分重要。正常腺体重35~40mg,除去周围脂肪,大小平均5×3×2mm,直径约为5mm。质地柔软有弹性可压缩而光滑。异常的腺体可增大到5~80mm,重0.4~120g,外形较圆,较硬,色较黑,不能压缩,周围脂肪少或无。有时肉眼或镜下均不易鉴别其为腺体增生或腺瘤。发现腺瘤时应与甲状腺的小囊肿,小腺瘤或肿大的淋巴结相鉴别。因此,术中应做病理切片检查。腺瘤自甲状腺背面分离出来后,要仔细结扎并切断血管蒂。
10.因多发甲状旁腺瘤行甲状旁腺探查时,4个甲状旁腺均肿大的病人宜施行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即切除3个半甲状旁腺)。多发内分泌瘤综合征Ⅰ型病人,手术时若只发现1个增大的腺体,其余虽正常,亦应切除3个半腺体。因为其余的甲状旁腺会继续增大而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复发。术中,应探查颈部双侧的全部4个甲状旁腺,切除那些大小、质地、颜色和结构异常的腺体。肉眼观察正常的腺体不取活检也不切除。甲状旁腺次全切除的步骤是先切除最大的两个甲状旁腺,在其余的两个甲状旁腺中再切去血液供应较差的一个甲状旁腺,最后将第4个甲状旁腺做部分切除。保留在原位的甲状旁腺实质重50~70mg。在甲状旁腺残端可置小金属夹,以便在手术后随访。
11.单纯甲状旁腺切除,未做甲状腺切除者,可不放置引流,应用2-0号以下的细线缝合颈白线,间断缝合颈阔肌瓣和皮肤。颈部敷料不宜过厚以免影响观察颈部肿胀情况。
甲状旁腺的生理结构
一般人有4个状旁腺,左、右各侧均有上、下两个腺体。上甲状旁腺一般在甲状腺侧叶的后面靠内侧,环状软骨水平,近喉返神经进入喉部处。下甲状旁腺在甲状腺侧叶后面靠外仙,近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相交处水平。少数人只有3个甲状旁腺(13%,一侧的2个腺休合併为一)或多至5个甲状旁腺(6%,多余的一个腺体常在纵隔内)。
上甲状旁腺与甲状腺共同起源于第4对咽囊。下甲状旁腺与胸腺共同起源于第3对咽囊。胚胎期上甲状腺与甲状腺体胚原基一起下降至颈部;下甲状旁腺与胸腺的胚原基一起下降至颈部甲状腺下极水平后,下甲状旁腺的胚原基即停留在此水平,而胸朱的胚原基与之分离,继续下降至胸纵隔。下降过程中甲状旁腺的胚原基若在中途停止或伴随胸腺胚原基一起继续下降就会引起甲状旁腺位置变异。即使位置变异 ,上甲状旁腺一般总是在甲状腺的邻近,而下甲状旁腺的位置变化较大,可能在从下颌角至胸腺的任何水平。常见的变异位置:上甲状旁腺可在甲状腺上极之一,甲状胆小鬼血管旁;食管气管沟内;咽及食管之后。下甲状旁腺在颌骨角;颈动脉分叉旁;颈动脉鞘中部;甲状腺下极下的脂肪组织内;胸腺舌部内,胸纵隔大血管旁;心包旁。如果甲状腺包埋在甲状腺或胸腺内手术时即寻找困难。如果甲状旁腺在纵隔内,上甲状腺一般在后纵隔而下甲状旁腺在前纵隔。
上甲状旁腺由上或下甲状腺动脉供血,下甲状旁腺由下甲状腺动脉供血。若下甲状旁腺生腺瘤,因重量关系下降至胸纵隔,在甲状腺后面找不到下甲状旁腺时,沿下甲状腺动脉分支追索常可找到下甲状旁腺。但在胚胎期下降至胸纵隔的下甲状旁腺由内乳动脉或主动脉分支供血。
男人尿多可能是癌
据介绍,临床上90%以上的甲状旁腺癌患者会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要表现为与高钙血症相关的症状或体征如恶心、呕吐、烦渴、多饮、多尿、精神抑郁或狂躁,甚至胰腺炎、骨关节痛、骨质疏松、骨膜下骨质吸收、尿路结石、病理性骨折等,这与良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鉴别较为困难。一般而言,良性甲状旁腺瘤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而甲状旁腺癌病人中男女比例几乎相当,且发病年龄普遍较甲状旁腺瘤者年轻。
万云乐表示,相对于良性肿瘤,甲状旁腺癌肿多较巨大,临床上可触及甲状旁腺癌肿块的比例占36%-52%,在良性疾病中仅占5%。临床上,甲状旁腺癌的表现可以包括肿瘤的自发症状,如消瘦、疲劳、厌食和肌肉萎缩等,还有肿瘤局部浸润症状如喉返神经受累所致声嘶、食管侵犯所致吞咽不适等。
临床上,根据高血钙症相关症状和实验室高钙、低磷现象,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不困难,但对于甲状旁腺疾病的良恶性的鉴别以及定位仍存在困难。目前,甲状旁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病理组织。国内外公认的首次手术方式是甲状旁腺肿瘤连带同侧甲状腺叶包括峡部整块切除的根治术。
甲状旁腺的防治方法
任何疾病,都会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因此,都需要做好防治工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也是甲旁减,是一种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和(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对身体的伤害非常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做好防治工作。下面详细介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防治分述如下:
1、各种病因的甲旁低,在搐搦发作期需迅速补钙。在间歇期需给予高钙低磷饮食,同时长期口服钙剂,严重低钙者尚需应用维生素D制剂。如使血钙水平维持在8.5-9mg/dl,临床症状可获显著改变。
2、早期纠正低血钙,减少低血钙症状及各种并发症。急性期迅速补钙。间歇期给予高钙低磷饮食及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试用自体甲状旁腺移植。假性甲旁低者则不需特殊治疗,只须随访血钙变化。
甲状腺旁腺的保护新技术
背景
位于甲状腺的背侧,有四个(上下各一对)扁椭圆形绿豆大小的组织就是甲状腺旁腺。据统计,人群中有80%的正常人有4 个旁腺,6%有5 个旁腺,13%有3 个旁腺,也有多达8 个旁腺者,但是<3 个、>5 个旁腺者均少见。
甲状旁腺一般为淡黄色、淡红色或红褐色,大多数呈球形、椭圆型或者扁椭圆形。甲状旁腺外周常被脂肪和淋巴组织包裹,常不易被识别。甲状旁腺的功能是分泌甲状旁腺素(PTH),甲状旁腺素能够调节和维持人体的钙、磷水平的稳定和平衡。
甲状腺癌手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甲状旁腺损伤导致的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临床上表现为低钙血症,主要症状为面唇部或手足麻木、强直感,伴恐惧、焦虑,呼吸增快,继而面肌与手足抽搐,腹肌痉挛,甚至喉痉挛、全身抽搐,胸痛、心律失常,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术中甲状旁腺的解剖位置变异或不清,或甲状腺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技巧欠佳等均可造成甲状旁腺损伤的并发症。甲状旁腺的损伤包括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和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只需补钙治疗,病人的PTH水平在3~6个月内恢复正常,低钙症状消失,可逐步摆脱补钙治疗。但是如甲状旁腺血供严重受损或数个甲状旁腺被切除,则6 个月后依然存在低钙症状,须长期口服钙制剂和骨化三醇,辅以静脉补钙治疗,即为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
保护甲状腺旁腺的新技术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是一种具有淋巴特异性的黑色示踪剂,在国内属首创,为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保护甲状旁腺增加了技术手段。
具体应用为: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在病灶周围局部注射后,示踪剂随着甲状腺内的淋巴管网流动,进到淋巴系统内,将甲状腺及周围的淋巴管网和淋巴结相继黑染显影,但是甲状旁腺未被染色(甲状旁腺负显影),在这样明显的对比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中辨认甲状旁腺的精确性,能够有针对性的切除甲状腺和完整清扫周边淋巴结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和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大大降低了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使患者明显受益。
临床上甲状腺癌手术应用纳米碳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的结果显示:应用纳米碳组的患者术后出现甲状旁腺损伤低钙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症状在术后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