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低烧怎么处理 不要急于退烧

宝宝低烧怎么处理 不要急于退烧

发热是身体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利于宝宝早日恢复健康。体温不超过38℃一般情况下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如果盲目急于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

小儿感冒发烧流鼻涕怎么办

其实,小孩感冒发烧并不是坏事,不要急于退烧。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

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小儿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西药用抗病毒或对症治疗,疗效不太明显。中医根据风寒、风热、伤暑等病因的不同进行辨证选用非处方中成药治疗,方便、安全且疗效好。

现在了解了小孩子感冒发烧流鼻涕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了吗?其实有的时候生病也不是一件坏事,它能够适当的提升我们的免疫能力。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强壮起来。当然了,如果小孩子是经常性生病的话,最好还是到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打完百白破发烧怎么办

宝宝打疫苗后会有发热现象,并且之后会自己慢慢退烧,同时可用些物理降温法退烧,象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用冰袋敷额头。高烧时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及颈部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烧药,打退烧针,要给宝宝多喝水。若高烧38.5度以上,请立即让医生确诊是病毒感染的,还是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细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头孢类),不要急于退烧,烧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来。

家长们在明确了宝宝打完百白破发烧怎么办后,就不用那么惊慌失措了,其实发烧现象还是很正常的,不过如果持续性发烧,就不能掉以轻心了,低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法,不必吃药,如果高烧不退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处理了。

宝宝高烧不退的方法

当体温<38.5℃

推荐处理方法:适当饮水、物理降温、适当少穿衣服

当宝宝的体温是低于38.5℃,而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生活作息规律,爸妈们就不必太过着急。因为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给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最好也不要“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当38.5℃≤体温<39℃

推荐处理方法:物理降温、适度使用退烧药、考虑去医院

如果孩子发烧没有好转,度数继续上升到38.5℃-39℃之间,家长应该现在家里采取冰敷、温湿敷等物理降温的办法,在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或退热栓帮助退烧。

退烧药或退热栓:

宝宝发烧度数在38.5℃-39℃之间,可适度服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以减轻宝宝的不舒服,并防止宝宝高热惊厥的发生。退烧药最好是实现经过医生允可、保证小儿安全食用的药物;如果宝宝拒绝口服药物,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个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主要由直肠吸,效果比较快速。但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栓其退热作用强,容易退烧过度,导致体温陡降,而且药物反复刺激肛门后,还易造成宝宝腹泻,家长需与医生沟通后才能让宝宝使用。

小孩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儿童发烧38.5°C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儿童成长过程,发烧是频率比较高的疾病之一。小儿发热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如果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

医生建议:患儿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

宝宝发烧一定要急着退烧吗

通常认为,发烧肯定表示宝宝的病很严重,弄不好还有生命危险。事实上,婴幼儿之所以容易发烧,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并非总是严重得不得了的。

发烧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也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在体温微上升时,功能会更佳,因此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出现略高于正常人体的体温时(37.5℃~38.5℃),人体可表现出更好的抗感染防御机能。还有,宝宝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得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有些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正常低热反应,所以对小儿发烧不加区别强行用物理方法或针剂药物降温是不利的。

赶紧退热!退热了就好了

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率,造成脱水,引起患儿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医生都会视情况,给予小儿一些解热剂。然而,宝贝发烧时,一定要急着帮他退烧吗?答案是——:不一定。因为发烧对身体也是有好处,发烧可以作为一种警讯,告诉爸、妈“宝贝身体不舒服,需要注意或治病了”!此外,发烧的型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不容易判断病情与药物的反应,过度将发烧症状隐藏,反而会影响在医疗上对病因的判断。

发烧只是许多疾病表现出的症状之一,常需要合并其他症状,才能判断到底是得了哪一种疾病,以及状况是否严重,才能给予最适当的治疗。不能一味地想“烧退了就好”,而疏忽掉更重要的部分。

发烧会烧坏脑袋?

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

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当体温一旦超过41℃,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此时就应特别警觉。

小知识:

低度发烧,体温介于37℃~38.5℃之间,对身体危害不大,对某些疾病,还有助于病体康复,故不必采取特别的降温退热措施;中度发烧(体温 38.5℃~39℃)及高度发烧(体温超过39℃)若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引起机体的损害,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利的影响,则须采取措施,及早治疗,细心护理。

宝宝半夜发高烧如何护理

1、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为了防止宝宝高热惊厥,有必要吃退烧药。

2、发烧是身体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的体现,是好事。有的妈妈害怕宝宝烧坏脑子,其实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大部分病毒、细菌需要39℃以上的温度才能杀死,所以不要急于退烧。

3、发烧去医院一般会验血。如果白细胞高,则说明有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超过正常范围,则是病毒感染。有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不需要。

儿童发烧呕吐应怎么办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

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一股脑用上。

处理:

1、补充水份,若有畏寒发抖,可加少量衣物,若无,先减少衣服被盖,让热度自然挥发。

2、温水拭浴,略高於体温的水拭拍全身或浸泡或用冰枕,但不用酒精擦,因为较剌激引起颤抖,血管收缩,体温反而上升。

3、可依医嘱给予退烧药,如温克痛、普拿疼、肛门栓剂、但不要因为烧没有退就擅自缩短给药时间或增加剂量。

4、如果有抽筋,意识不清,严重呕吐、腹泻、呼吸困难、腹部压痛变硬、头痛、颈部僵硬等现象,则可能有其他合并症,必须赶快就医。

小孩感冒发烧并不是坏事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发烧就着急,急于给孩子退烧。解放军304医院儿科副主任余素明说,其实,小孩感冒发烧并不是坏事,不要急于退烧。

小儿发热时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产生的一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前,如果盲目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当体温达到39℃以上时就要在医生指导下退热。有4%—12%的孩子在高热时会发生惊厥,惊厥反复发作可能造成脑损伤,也是某些癫痫的先兆表现,还可能导致其它危险。因此,凡有高热惊厥史或家族史的病儿,一旦高热就应立即给予退热处理。

给小儿退热时,38.5℃以下最好选择物理降温,如多饮水、温水加酒精擦浴等。所有的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等成分,有较大的副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高热时使用,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引起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也有损害,如果非要用退烧药,请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其实感冒大多为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我们的原则是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因为输液有时会产生副作用。当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退热,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液检查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出现支气管炎或肺炎时,可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无论用什么药物,都要注意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久,服药期间要多给孩子喝水,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毒害。

半岁宝宝反复发烧怎么办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37℃,37-38℃是低烧,38-39℃是中烧,39℃以上是高烧,40℃以上属于超高烧。年轻的母亲发现小儿发烧后不必惊慌,可在家及时采取一些紧急处理以缓解症状。

每个家庭应备有体温表、退烧药,以便应急,发热儿童须每隔1-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

幼儿体温在38.5℃以下不宜应用退热剂;当体温超过38.5℃以上可用退热贴或冰敷等物理治疗降温,亦可服小儿退热片适量;当体温超过39℃时,应绝对卧床,敞开包被或松解衣服,使皮肤裸露,头部放置冰袋或冷湿毛巾,尽快到医院诊治;高热惊厥时,患儿表现双眼凝视或上窜,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唇、面部及全身青紫,四肢抽搐,家长应立即按压孩子“人中”穴位(在鼻唇沟中点),较强刺激持续1-3分钟,直到患儿发出哭声,随后用上述方法快速降温,同时亦要立即到医院诊治。

半岁以内婴儿发高烧时一般不打退烧针,不服退烧药,最佳降温方法是温水擦浴,即洗个温水澡。紧急处理后无论是否退热,都应带孩子上医院就诊。

上面的内容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宝宝反复发烧的应对方法,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身体的情况斟酌处理。宝宝最初发烧的时候,只要不是高烧,妈妈们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为宝宝降低体温。如果宝宝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发烧的原因 宝宝发烧的应对方法

1如果是外在因素引起的发热,可适当给宝宝减少衣物、多饮水,保持房间空气流通。

2宝宝的喂养不当引起抵抗力低可以适当补充一下能够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品, 比如含有核苷酸的食品。

3宝宝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要急于退烧,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如果盲目急于退烧就可能掩盖病情,干扰对病情的诊断。有的家长认为小儿感冒输液比服药退烧快,一到医院就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而且要求用抗生素,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幼儿高烧不退怎么办

发烧是宝宝身体发出的信号,是在告诉爸爸妈妈们“我生病了”。如何判定宝宝是否发烧?一般来说,当宝宝腋下体温37.5℃以上或肛温、耳温38℃以上时,就可以确定为宝宝发烧。而宝宝发烧度数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宝宝发烧不同度数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当体温<38.5℃

推荐处理方法:适当饮水、物理降温、适当少穿衣服

当宝宝的体温是低于38.5℃,而精神状态较好,食欲正常,生活作息规律,爸妈们就不必太过着急。因为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爸爸妈妈硬要给宝宝退烧,反而削弱了宝宝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宝宝体温在38.5℃以下,且没有特别不舒服,就不必着急地送宝宝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最好也不要“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

低烧一般会持续数日,应时刻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他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当38.5℃≤体温<39℃

推荐处理方法:物理降温、适度使用退烧药、考虑去医院

如果孩子发烧没有好转,度数继续上升到38.5℃-39℃之间,家长应该现在家里采取冰敷、温湿敷等物理降温的办法,在利用物理降温帮宝宝散热的同时,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或退热栓帮助退烧。

相关推荐

宝宝低烧的原因

如果宝宝低烧了,家长不要紧张乱了阵脚。先来了解宝宝低烧的原因。 宝宝低烧的原因有很多,宝宝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却出现低烧,原因有哪些呢? 一、宝宝低烧的原因 1。 自身体质原因:宝宝自身代谢快,体温波动在1°C以内都算正常。 2。 天气原因:和天气相关,宝宝的水分补充不足、出汗少,导致体温升高。等天气转凉后,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3。 饮食因素:宝宝有不消化、积食的现象。他很可能会有低热、不爱吃饭、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做饮食调整或用帮助消化的药物来治疗。 4。 感染性低热:宝宝患病后

幼儿急疹吹空调发热怎么办

首先,不用担心急疹发热会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一定要放平心态。如果想要宝宝可以退热的话,建议父母们可以喂食宝宝一些退热药,记住是退热药而不是退烧药,退热药只是单纯地退热,适用于急诊发热,千万不要宝宝服用退烧药,退烧药只能在发烧时才能使用。其次,爸爸妈妈们还可以使用冷敷袋为宝宝降温,这方法可以使用,但是水温不能过低,切记不能冰敷,这样很容易让宝宝感冒。一般说来,这两种是最为常见的为宝宝降温的方法。 幼儿急疹发热属于正常现象,发热现象持续三天左右的时间就会自行消退,所以爸爸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这个问题。发热的时

宝宝发烧能吃布洛芬吗

这个是需要看孩子现在的体温多少的,高于38.5才考虑吃的,低于这个可以物理降温的,同时吃一些阿莫西林,抗病毒颗粒的。 孩子发热建议先做物理降温,如温水或者低浓度酒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当体温超过38.5度时,再加服退热药,这样做既安全有效,副作用也少。同时注意观察孩子体征变化,如口腔咽喉红肿多会引起发热,伴随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说明是上呼吸道感染,对症退热的同时还需要抗炎抗病毒治疗。 专家告诉你: 1、宝宝第一次发烧,通常是宝宝急疹。没有其他症状,突然发烧,可能会高烧(根据体质来定,有的宝宝容易发

高烧42度该怎么办呢

要立即为宝宝采取降温措施。孩子发热建议先做物理降温,如温水或者低浓度酒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当体温超过38.5度时,再加服退热药,这样做既安全有效,副作用也少。同时注意观察孩子体征变化,如口腔咽喉红肿多会引起发热,伴随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说明是上呼吸道感染,对症退热的同时还需要抗炎抗病毒治疗。 专家告诉你: 1、宝宝第一次发烧,通常是宝宝急疹。没有其他症状,突然发烧,可能会高烧(根据体质来定,有的宝宝容易发高烧,有的宝宝不容易),一般会烧两三天,烧退即疹出。宝宝急疹引起的发烧没有特效药,千万不要

小孩发烧呕吐怎么办才能有效果

小孩发烧,别急着降温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

宝宝发烧呼吸急促是怎么回事 正常生理现象

宝宝发烧时呼吸急促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心跳比成年人要快,呼吸次数也会比成年人多,如果宝宝没有异常哭闹可以暂时观察。但宝宝发烧的话还是需要及时处理,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则不建议使用退烧药,可以选在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例如:温水擦浴、冷湿敷、温水洗澡)来降低体温。

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

孩子打过预防针后,要在接种场所休息15—30分钟,接种后如出现高热或其他接种反应,要请医生及时诊治。 预防接种的反应常见于接种的当天或第2天,多为低热,一般不需要处理宝宝的体温不超过38.5℃时,原则上不着急药物降温。 婴儿的体温,36.5—37.5℃之间都是正常。37.6—38.5℃之间算是低烧,多喝水,衣服别穿太多,吃一点清热解毒的中药也可以。但如果只是38.5℃以下,最好别吃退烧药,退烧药吃得太早,会影响孩子身生免疫力的形成。孩子一般从5、6个月开始,从母体那里的来的免疫力开始减少,自身的免疫力开

宝宝退烧药没有退烧怎么办 物理降温

宝宝退烧药后不退烧不要过于急躁,因为根据宝宝体质,药物反应时间有差异,快的半小时见效,慢的可能需要2个小时,家长此时可以结合物理降温,帮助宝宝退热。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温开水或者低度白酒浸泡的毛巾擦四肢弯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这有利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退烧

宝宝吃了退烧药不退烧怎么办

大量补水 如果宝宝饮水量不足,导致血容量不足,体内缺水,可出现小孩发烧不退现象。所以,宝宝退烧药后,一定要大量补水,因为退烧药也是通过发汗的机理来降温的,多喝水多排尿,才能见效快。 物理降温 宝宝退烧药后不退烧不要过于急躁,因为根据宝宝体质,药物反应时间有差异,快的半小时见效,慢的可能需要2个小时,家长此时可以结合物理降温,帮助宝宝退热。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温开水或者低度白酒浸泡的毛巾擦四肢弯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这有利于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退烧。 加服一次药物 如果宝宝退烧药后,超过4小时

小儿麻疹的治疗

第一或第二天,病童会有发热、流涕、眼睛红而盈泪、干咳以及可能出现腹泻的症状。 有些患麻疹的病童会抱怨光线刺痛了他们的眼睛,通常这种情形不值得担心,但你要向医生提及此事。只有在罕见的情形下,病痛畏光,才可能表示他患了脑膜炎。 ·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温暖、湿润、流通,避免宝宝直接吹风; 衣着适当,避免体温升高; 可以洗澡,洗后用温水清洗眼睛、鼻、口腔,以防并发鼻炎、中耳炎等病; 及时补充营养,宝宝患病期间往往食欲不振,应多喂白开水及易消化的食物。可适当服用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调节肠胃营养吸收功能,增强宝宝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