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母系遗传病有哪些 肥胖

母系遗传病有哪些 肥胖

一般来说女性的体重和母亲体重有关。在肥胖者的体重中,遗传方面的因素占20%—40%。专家发现,如果母亲是肥胖者,其子女中尤其是女儿要高度警惕患肥胖症。因此,从少年时起就要合理营养,控制高脂高糖及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以增加脂肪和热量的消耗,减少脂肪的贮积,降低肥胖的发生率。这对于一般人尤其是女性肥胖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冬季脱发的原因

1、遗传因素

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都有脱发的症状,那么你脱发的几率会比其他同龄人高出许多。在流行病学的调查里专家发现,男性脱发患者中有家族遗传脱发史的占到了53.3%-63.9%,而且父系遗传高与母系。

2、饮食因素

饮食不当也会引起脱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大家都知道,头发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如果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含量不够的话,头发会出现枯燥、发黄、分叉、干枯等症状,此时掉发、脱发的情况也会变得更加严重,所以在日常生活里人们要多吃点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这样才能保证头发营养充足。

肥胖症如何分类

肥胖症分为(1)单纯性肥胖:95%的肥胖者属于单纯性肥胖,其分类又有两种:体质性肥胖和获得性肥胖。体质性肥胖与遗传有关,获得性肥胖一般在20-25岁以后,由于运动量不足、营养过剩或遗传因素,使脂肪细胞体积肥大,但无数量的增生。(2)继发性肥胖:即继发于其他疾病。继发性肥胖可因中枢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病变而致,故又称为“病理性肥胖”。(3)遗传性肥胖:此类肥胖病,属遗传性的原因,并且与家庭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有关。据有关专家研究统计:父母双方都肥胖,他们的子女有60%-80%的可能成为胖子。父母双方中只有一人肥胖,他们的子女有4%的可能成为胖子。如果父母双方都是瘦子,他们的子女只有10%的可能成为胖子。

寿命会遗传谁

一项最新研究称,寿命受母系遗传影响更大,因为线粒体中的一些基因变异会影响后代寿命,而线粒体基因组只属于母系遗传。

这项研究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在雌性实验鼠的线粒体DNA中诱发一些特 定的基因变异,它们的后代平均寿命仅为45周左右,比正常雌鼠后代少活约10周。此外,这些有遗传缺陷的实验鼠还出现了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等衰老加速的 症状。

研究人员解释说,线粒体是细胞中的“动力工厂”,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和场所,一般认为线粒体损伤与衰老之间有密切关系。而线粒体拥有独立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只通过母系遗传。

遗传性耳聋的分类

遗传性耳聋主要有隐性、显性、伴性染色体遗传和线粒体母系遗传四种遗传方式。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最常见的遗传方式,约占遗传性耳聋的80%左右。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是父母双方可以都听力正常,但分别携带单个隐性基因突变,在他们的后代子女中,如果孩子从父母那里通过遗传获得父母方携带的基因突变,则极有可能产生遗传性耳聋。在我国, 60%以上的遗传性耳聋患者是由GJB2或SLC26A4基因突变所造成的,而这两个常见耳聋基因的绝大部分突变都是以隐性方式所遗传。一般来说,以隐性方式遗传的耳聋患者往往在出生时即具有听力障碍,且听力损失情况比较严重,多见于重度、极重度耳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约占遗传性耳聋的15%左右。与隐性遗传性耳聋相反,显性遗传性耳聋的特点是患者只要携带单个显性基因突变就可以导致耳聋,患者父母中的一方及更上代祖辈中也往往有耳聋患者,家族病史比较明显。显性遗传的耳聋多数听力损失情况较轻,往往出生时听力状况尚可,但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恶化。

伴性染色体遗传和线粒体母系遗传的比例相对较低,只占遗传性耳聋的2%-3%。但和其他国家和人种相比,线粒体基因突变A1555G在中国人群中相对更为普遍。此突变可导致患者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很容易导致药物性耳聋。因此具有线粒体基因A1555G突变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对于新生儿来说尤其重要。

母系遗传病有哪些 冠心病

遗传学认为,母亲体内的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特定基因很有可能遗传给子女,而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又是诱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母亲在65岁之前曾经发作过冠心病,那么其子女将来患冠心病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合理营养,坚持运动,戒除烟酒,都是保护心脏的重要措施,这对于一般人或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另外,人到35岁后要经常测量血压和血脂,控制血压和血脂在正常水平,对预防冠心病是十分重要的。

患糖尿病的原因

1、糖尿病被人们称之为“富贵病”,这与日常饮食是有极大关系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餐餐精米白面,顿顿大鱼大肉,肉蛋奶吃得过多,粗粮、蔬菜吃得太少,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使糖尿病队伍空前壮大,这就给糖尿病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2、糖尿病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也许很多人对此不知道,但也不能排除。糖尿病属于多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常呈现出家族聚集性,特别是母系遗传性更强,我国人种属于易发病人种。

3、不健康生活方式也是导致人们患糖尿病的原因。现在我国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知识还相对缺乏,当工作与健康发生矛盾,当情绪与健康发生矛盾,当享受与健康发生矛盾,选择工作,选择享受,恣意妄为,抛弃健康者大有人在。所以,由于对糖尿病知识及其严重并发症的不了解,乱吃滥喝,营养过剩,通宵熬夜,嗜烟酒无度,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之中,缺乏体育锻炼,以车代步,这些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糖尿病人。

4、不难发病生活中很多糖尿病人都是肥胖人士,因此诱发糖尿病的原因包括肥胖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肥胖者体内的脂肪总量增加,而脂肪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使之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最终发生糖尿病。据调查,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肥胖体型。

母系遗传病有哪些 糖尿病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在糖尿病人中,约有1/5至2/5是从母亲遗传来的,也就是说母亲患有糖尿病,其子女罹患的几率是很大的。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与少运动的人相比,糖尿病的发生率能减少50%。因此,坚持适宜的运动锻炼,合理营养,控制肥胖等,都有助于糖尿病的预防,这不仅对于母亲患糖尿病的子女,就是对一般人群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另外,定期检查血糖,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也都是很重要的。

母系遗传病有哪些 抑郁症

这是一种心理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伴有焦虑不安、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可有极度自卑、自罪和生活不能自理等表现,时有自杀念头和行为。如果母亲患过此病,那么女儿就有10%被遗传的可能。这就要求患有抑郁症母亲的子女尤其是女儿,要从小就注意性格的修养,培养乐观豁达、开朗大度的性格,一旦发现突然出现情绪低落和波动的现象,就必须及时去心理诊所咨询治疗。

先天性聋哑一定会遗传吗

要讨论先天性聋哑是否遗传,首先需要弄清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二者的概念。所谓先天性疾病,是指那些一出生就表现出来的疾病。而遗传病则是指因遗传物质改变而产生的疾病。换句话说,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会遗传,而遗传病也不一定在出生时即可察觉。

很多先天性聋哑的确是遗传性的,但这类聋哑的遗传机制比较复杂。例如,先天聋哑Ⅰ型就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以分为6个亚型;在35个基因座位中,任何一对等位基因的隐性纯合都将导致个体患病。由于人群中有16%的个体是某一隐性聋哑基因的携带者,故一对正常夫妇也可能会生出先天聋哑的患儿;而父母均为聋哑人时,子女也可能是健听人。当然,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如果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遗传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不同的聋哑类型和不同的遗传家系需要加以区别和个案分析。

与先天性聋哑不同,药物性耳聋多是由于在后天使用了某些药物而逐渐形成的。可以肯定的是,药物性耳聋不仅遗传,而且表现为母系遗传。即母亲如果是药物性耳聋患者,其子女在接受同类药物时也会导致耳聋。其分子机制直到1993年才明确。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托普霉素、新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会导致此类人群的听神经损伤,造成永久性耳聋。

调查显示,我国耳聋患者中有3.4%属于体质敏感者,易受到上述耳毒性药物的伤害,从而导致耳聋。目前,通过基因检测,就可以知道未出生或者刚出生的小宝宝是否对耳毒性药物敏感,是否更容易受到这类药物的伤害。基因检测很简单,通常只需抽取1-3毫升血,3-5天即可得到检查结果。敏感人群如能注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就可以预防药物性耳聋了。

母系遗传病有哪些 药物致聋

药物引起的耳聋,是由于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耳毒性物质的药物所致,占后天耳聋的40%,成为听力致残的主要元凶。近年来科学家发现,药物性耳聋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即一个家族中可有2个以上发病。药物致聋的母亲,其子女多为药物致聋的敏感者,药物致聋发病在3岁以前占50%,7岁以前占82%。专家们说,女性在怀孕期间及婴幼儿时期,尤其是有药物致聋母亲亲属的个体,要慎用或禁用具有“耳聋性”抗生素的药物,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药物性耳聋的发生。

相关推荐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吃得太多没消耗掉导致肥胖,也就是从食物中所得到的热量,超过消耗的热量,而过剩的热量即转成为脂肪,累积在脂肪细胞而形成肥胖。饮食导致肥胖,由于小时候不注意减肥,造成人体产生过多的脂肪细胞,脂肪细胞成人后不会再增多只会增大,可以说是你从小打下了肥胖的基础。 新陈代谢的降低导致肥胖,人到中年后由于新陈代谢率降低易发胖;营养不均,只吃肉类和垃圾食品(没营养的食品)不吃水果蔬菜也会使新陈代谢率降低易而肥胖。遗传导致肥胖,全家都是胖子并不一定都是遗传的原因,也可能和你家的饮食习惯关。 人认为肥胖与遗传密切

了解血型与遗传的关系

血型与遗传的关系 人的血型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4种。A型人的红细胞上A抗原,B型者B抗原,O型者无抗原,AB型者A抗原和B抗原。如果母子血型不合,可使母体产生抗体,致使胎儿及新生儿发生溶血症,准妈妈检测血型,不仅可以推出宝宝可能是什么血型,还可以避免溶血症,这也是检测血型的目的。 智商 一般来说,智力受遗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人认为智力的遗传因素约占60%。 一般来说,父母的智力高、孩子的智力往往也高;父母智力平常,孩子智力也一般;父母智力缺陷,孩子可能智力发育不全。 这种遗传因素还表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什么特点

1、遗传特点: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为连续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临床表现为隔代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 就是只男性患母系遗传 也就是只要母亲患,子女都患。 2、根据口诀: 在高中的和生物课上,我们都学过生物遗传的一个口诀。 无中生为隐性,生女患为常隐;种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3、无法判定时遵循: 显性、伴性两优先原则判断出显隐性后,一般优先考虑伴性,若不符

人为什么肥胖

人为什么肥胖? 第一:单纯性肥胖。这是常见的肥胖,主要是饮食过多,特别是甜食、油脂多的食物过量、产生热能过剩。 第二:遗传性肥胖。据统计,父母中一人肥胖,子女40%~60%发生肥胖;父母两人都肥胖,子女肥胖率则高达60%~80%,不少还是隔代遗传。为什么肥胖也遗传呢?这是因为胖人一种特殊的肥胖基因,它能促进身体制造一种在血液中输送脂肪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越多,输送脂肪越顺利,体内聚集脂肪也就越多,反之这种基因少了,人就不会发胖。 第三:理性肥胖。常常是由于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疾和长

婴幼儿肥胖原因全解析

1.喂养方式不是肥胖主因 @GZ宝宝love:不是说奶粉喂养的宝宝才容易得肥胖症吗?我家宝宝是母乳喂养,可看起来还是胖乎乎的,长得好快,这是要断了母乳?我要怎么喂养才不会让宝宝得肥胖症呢? A:喂养方式(母乳还是人工)不是肥胖的主要原因,过度喂养和进食,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行为偏差,运动量不足,内分泌、遗传代谢性疾才是儿童肥胖主要原因,因此,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和生活习惯,尽早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合理膳食,营养搭配,不强迫进食,不在进食时训斥孩子,加上适当运动的习惯,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看书等静

脑发育不良是遗传的吗

1、遗传因素:一些脑发育不良患儿可查出来家族遗传史,些患儿经过调查发现母系及父系家族中存在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畸形等疾。 2、产后因素:新生儿发生各种感染或者疾可能并发脑发育不良:胆红素血症,如新生儿溶血症造成核黄疽,脑组织细胞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作用发生障碍,脑细胞能量产生不足而变性坏死,失血、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新生儿休克。颅脑损伤及癫痫抽搐,影响脑组织供血、供氧等,这些疾都可能会产生脑发育不良。 3、产时因素:脐带下垂、脐带绕颈、扭曲、造成脐带血运阻断;难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等造成的

肥胖也与遗传血型关系吗

1其实我们的肥胖比率和血型也关系,这也是大家常说的基因遗传的一种,比如说A型血的人最好常吃蔬菜少吃肉类,因为A型血的人大多数都肠胃,他体内缺少消化酶,所以很难分解肉类食品,B型血的人是所血型里最不爱发胖的人群,而大多数瘦子也都是B型的,这种人是吃什么消化什么,他们属于直肠子的人群,而他们吃肉类食品也和吃蔬菜一样容易消化 2O型血的人是最容易发胖的,用句俗话说就是喝凉水都会胖的人群,这种人没别的饮食减肥办法,只能用坚持锻炼来减肥,不过最好要原理玉米,谷物之类的食物,AB型血的人,是所血型里最难饮

肥胖是遗传的吗

单纯性肥胖具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40%~80%,肥胖的父母常肥胖的子女。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几率约10%;而父母中1人为肥胖者(特别是母亲),子女中40%的人较胖;父母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增至70%~80%。此外,肥胖者收养子女患情况类似家庭聚集情况。 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遗传因素影响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及内脏脂肪组织,而且对内脏脂肪的影响尤为显著。 2. 遗传不仅影响肥胖的程度,对脂肪分布类型也关。 3. 过度喂养后的反

线粒体脑肌的分型

线粒体脑肌根据临床不同症候群又可分为10型。 (1)MELAS综合征(为线粒体脑肌、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临床特点为母系遗传,也可散发; (2)MERRF综合征(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小脑共济失调、乳酸血症和RRF); (3)KSS综合征(视网膜色素变性、心脏传导阻滞和眼外肌麻痹); (4)CPEO综合征,各年龄均可发,以儿童或成年早期发为多; (5)Leigh(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 (6)Alpers(家族性原发性进行性灰质萎缩症); (7)Menke(卷毛型灰质营养不良); (8)LHO

哪些因素会让人发胖

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父母均正常,子女肥胖的概率为10%;父母一方为肥胖的,子女肥胖发生率为32%~40%;父母双方均为肥胖的,子女肥胖发生率上升为60%~75%。虽然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影响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说遗传因素一定会致人肥胖。 能量代谢异常 在饮食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肥胖者的合成代谢比正常人亢进,特别是脂肪合成增加而分解减少,一般认为与胰岛素增加关。很多肥胖的人都是因为身体新陈代代谢不畅,才导致了身体囤积很多的赘肉,以至于身体逐渐日益肥胖起来。 精神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影响下丘脑的食欲中枢从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