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早产宝宝可能经历的疾病

早产宝宝可能经历的疾病

1、早产儿最易经历的几类疾病

怀孕本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稍加不注意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比如流产、早产等。本文将为妈妈着重介绍早产儿出生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疾病,希望妈妈们能做好早产宝宝的护理工作,帮助早产宝宝度过危险阶段。

2、早产儿常见疾病有哪些

相较于足月宝宝,早产儿更容易患一些疾病。后期早产儿通常会出现比较温和的疾病,32到34周之前出生的早产儿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3、呼吸窘迫综合症

患有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宝宝体内缺乏一种防止肺部小气囊折叠的蛋白。这种蛋白有助于宝宝的呼吸。由于表面活性剂在20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因此,呼吸窘迫综合症导致的婴儿死亡率已降低50%。

如果宝宝呼吸困难,医生可能会猜测宝宝患了呼吸窘迫综合症,肺部X光照射以及血液检测可以确诊宝宝是否患了呼吸窘迫综合症。除了表面活性剂治疗,宝宝可能还需要补充氧气以及其他的辅助呼吸的医疗措施。

4、窒息

早产儿有时会停止呼吸,持续20秒甚至更长。这种呼吸中止的现象叫做窒息或是呼吸暂停。同时,可能还会伴有心率减慢的情况出现。一般早产儿会受到特殊的监控,如果宝宝停止呼吸,护士就会立即拍打或是接触脚心来刺激宝宝呼吸。

5、脑室内出血

有些早产儿会出现脑室内流血的症状,在32周之前出生的宝宝出现脑室内出血的几率最高。通常会在宝宝出生的前三天内出现,可通过超声检测来诊断。大多数的脑室内出血是轻微的,会自行痊愈而不遗留大的问题。更严重的脑室内出血可能会引起脑内的囊性结构迅速扩张,从而对大脑产生压力进而产生伤害比如大脑性麻痹、学习障碍以及行为障碍等。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通过在大脑组织中插入管子使液体流出,从而减少对大脑的损伤。在更温和的情况下,服用药物就可以减少液体。

6、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在早产儿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在出生前,动脉导管让血液绕过肺部,因为胎儿从胎盘中获得氧气。这个导管通常在宝宝出生以后就闭合了,这样血液就可以流至肺部,获得氧气。当导管未能正常关闭时,就会导致心脏衰竭。

早产宝宝智力如何追赶正常宝宝

对于早产宝宝的爸爸妈妈们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宝宝们的智力发育问题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转向怎样让早产宝宝们的智力发育和正常宝宝的智力一样的课题。

英国权威的《英国医学》期刊曾经提出了“出生时体重比一般宝宝重的宝宝,正常发育长大之后,其智商将超过同龄人的平均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表示赞同这一观点。当然了,爸爸妈妈们也不能只在乎新生宝宝的体重追赶,另一方面也需要注意宝宝的智能发育。调查显示,将近25%的脑瘫患儿是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

所谓智能发育,就是指大脑的和身体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成长发育。新生婴儿的体重和其智商的关系有都密切呢?低体重婴儿的智商是否真的比正常体重的婴儿要低呢?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与足月婴儿相比较,早产宝宝们的脑容量较正常婴儿的平均脑容量低,由此可能对日后的学习生活和智力发育有一定的影响甚至障碍。研究人员还指出,在早产宝宝中,体重在1000g以下的宝宝受早产的影响比其他早产宝宝要大得多。

1、体重比较重的宝宝在孕期营养良好,宝宝的大脑发育的比较完善,为出生后的发育做了更完全的准备。而早产宝宝越早出生,他们的大脑发育越不完善,在出生之后免疫力会比较弱,容易生病,常见的有营养不足、窒息和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2、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疾病容易造成早产宝宝的大脑缺氧,大脑在得不到充分氧气的情况下将减缓发育甚至无法发育。另外,上述疾病还可能使宝宝患脑瘫等等。

3、体重较重的宝宝智商可能比体重较轻的宝宝高,另一个原因是,怀孕后期和新生儿期是DHA和ARA大量在宝宝大脑内部聚集为智力发育做准备的阶段,这两个阶段对与宝宝们的智能发育很关键。早产宝宝或者体重较轻的宝宝们大脑内的ARA水平会受到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后天的智力发育。

因此,为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婴儿的智力低下做及早的准备和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了。早产儿一般在出生后两年的时间里大脑发育速度最快,可塑性相对较强,所以选择在这个时期对他们的智力发育进行干预和矫正最好的。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是早期干预。正确的给婴儿适当刺激和陪着宝宝玩耍是早期干预的重要部分,这些行为能够让宝宝们感受到外界的多姿多彩,挑起他们对外界的好奇心。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给宝宝们买一些颜色鲜艳,轻便漂亮的玩具,在婴儿房以及宝宝经常活动的地方贴上颜色比较鲜艳并且分辨率较高的贴纸,还需要一些识别度比较高的容易发出声音的玩具,并且经常更换,让宝宝们自发感受“变化”,便培养好奇心。

2、给宝宝们一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物品做玩具,让宝宝们在说、看、动手方面的探索能力有所发展。

3、与宝宝们多说话,时常面带微笑,让宝宝们感受外界的亲和力,激发宝宝们主动与外界交流的欲望。1至2岁的宝宝主要训练语言的运用和协调,爸爸妈妈们可以边说边做出一些夸张的动作来宝宝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模仿和学习的能力。

4、爸爸妈妈们需要常常陪宝宝玩耍,让宝宝能将触觉、听觉和简单的思维结合起来,这有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和对精密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

5、教宝宝们自行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事情,比如翻书、整理自己的玩具、让宝宝自己用勺子甚至筷子进食等等,展现宝宝们的动手能力。

6、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在睡前或者其他适当的时候给宝宝讲童话故事、与宝宝一起做游戏、让宝宝们学习舞蹈等,训练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越长越好,由此激发宝宝们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自主与外界交流的能力,锻炼意志力。

7、最后,爸爸妈妈们一定不能吝啬,要时常对宝宝表示欣赏和表扬,亲吻和拥抱都是表达爱意的简单方式,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们的爱而更加努力的健康成长。

二是营养追赶。在这一方面,专家提议最好由宝宝的妈妈亲自对宝宝进行哺乳。

有研究发现:年龄为7至8岁的经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他们的智商要比没有经母乳喂养的小孩高。还有研究报道:喂养母乳的时间越长,对小孩子的智力发育越有帮助。从语言运用方面举例,那些持续母乳喂养至8月或者更多的婴儿,其语言方面的得分要比没有母乳喂养经历的小孩高6分。

小儿体重低下如何预防

● 母乳最佳

早产宝宝要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早产宝宝由于生理机能发育不很完善,要尽一切可能用母乳喂养。母乳内含丰富的乳白蛋白,其中的氨基酸能够促进宝宝生长,且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这些对早产宝宝健康更加可贵。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宝宝,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和其他感染的机会较少,宝宝体重也会逐渐增加。母乳不足,体重低于2000克的早产宝宝需要加铁强化的配方奶喂食,配方奶中还应特别添加钙、磷、钠及维生素。

● 吸后再食

早产宝宝对于营养素的需求高于正常宝宝,但这也和早产宝宝的生理特点存在着矛盾。早产宝宝的吸吮能力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过多、过快的喂养很容易发生呛奶,对于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宝宝,妈妈要按时用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时吸一次),然后将吸出来的奶水再喂给宝宝。

● 少食多餐

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过多易导致胃储留引起溢奶,严重时还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调解宝宝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妈妈喂宝宝时可以缩短间隔时间,奶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让宝宝脆弱的消化系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一般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宝宝一天喂哺12次,每2小时喂一次。2000~2500克体重的宝宝一天喂8次,每3小时喂一次。

● 营养补充

早产宝宝还需补充适度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发生身体病变。对于宝宝的身体情况,新妈妈每天应做详细记录,便于准确分析并及时调整营养结构。

计划2 :适宜环境

● 温度湿度

早产宝宝存在着某些器官的障碍或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早产宝宝皮下脂肪少,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而宝宝自身又不能有效地调节体温,因此护理中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宝宝如竹笋般层层包裹,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宝宝保温。宝宝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量体温1次,当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相差超过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若体重达到3000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正常新生宝宝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度。

● 预防感染

由于早产宝宝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除了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入早产宝宝的房间,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则更应列入禁入黑名单”,以防交叉感染。在给宝宝喂奶或接触宝宝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净双手,要换上清洁干净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新妈妈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传染疾病时,给宝宝哺乳应戴口罩,避免将宝宝感染。奶瓶、宝宝用具应每天消毒,床具要常洗晒,居室注意通风,每天为宝宝洗澡、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这些日常注意小事项都可以降低宝宝感染的几率。

如何让早产宝宝尽快壮起来

母乳喂养

早产宝宝要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早产宝宝的生理机能发育不很完善,要尽一切可能用母乳喂养。母乳内含丰富的乳白蛋白,其中的氨基酸能够促进宝宝生长,且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这些对早产宝宝健康更加可贵。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宝宝,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和其他感染的机会较少,宝宝体重也会逐渐增加。母乳不足,体重低的早产宝宝需要加铁强化的配方奶喂食,配方奶中还应特别添加钙、磷、钠及维生素。

吸后再喂

早产宝宝对于营养素的需求高于正常宝宝,但是早产宝宝的生理特点制约着宝宝对营养素的吸收。早产宝宝的吸吮能力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过多、过快的喂养很容易发生呛奶,对于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宝宝,妈妈要按时用吸奶器吸奶,然后将吸出来的奶水再喂给宝宝。

少食多餐

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胃储留引起溢奶,严重时还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调解宝宝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妈妈喂宝宝时可以缩短间隔时间,奶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让宝宝脆弱的消化系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

合理添加辅食

早产宝宝加辅食需参考生理发育程度,即出生后的月数减去早产的月数。例如:宝宝现在已出生6个月,但原本是提早两个月出生,则其发育月龄应为4个月(六减二)。表示其体内的器官功能成熟度与正常4个月的足月宝宝相当,所以饮食方面亦大致相同处理。正常足月生产的宝宝也是在满三四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的。

足月宝宝4个月后,可以先用蛋黄来做宝宝的辅食。新生宝宝体内储存的铁主要来自母体,数量也是很有限的,仅够出生后四五个月造血之用。而早产宝宝和多胎宝宝从母体得到的铁质就更少了,胎龄越小、胎数越多,体内的铁含量就越少。

宝宝补铁的原因

孕妇贫血严重容易导致胎儿早产,早产的胎儿相对于足月生产的胎儿来说,体重偏轻。早产胎儿体重偏轻怎么办?那就给宝宝补铁。

作为人体制造红细胞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来说,一旦人体缺少铁元素,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正常分娩的足月宝宝体内储存的铁是妈妈在怀孕后期通过胎盘传输的,尤其是孕后期传送的更多。这些从母体摄取的营养可以满足宝宝至少3-4个月的营养需求。当宝宝出生3-4个月后,从母体摄取的营养物质剩下不多,因此就播要及时添加辅食来帮助宝宝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

以免影响到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而早产的宝宝,顾名思义,没有在足月的时候出生,因此从母体获取的量也不足,所以要及时补充铁剂。要帮助早产宝宝补充铁剂.首先应该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会根据宝宝的具体状况而有所不同。早产宝宝妈妈的母乳成分和足月宝宝妈妈的母乳有些差别,但是更适合早产宝宝的营养需求。

如果没有办法给早产宝宝进行母乳喂养,那就应该为早产宝宝选择特制的配方奶粉,这种特制的配方奶中会针对某种某几种营养元素给与强化。如果早产宝宝缺铁性贫血比较严重,那么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根据宝宝不同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贫血情况来综合考虑,为宝宝选择最合适的补铁方。

如何喂养早产宝宝呢

一、精心喂养

1、母乳最佳

早产宝宝要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早产宝宝由于生理机能发育不很完善,要尽一切可能用母乳喂养。母乳内含丰富的乳白蛋白,其中的氨基酸能够促进宝宝生长,且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这些对早产宝宝健康更加可贵。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宝宝,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和其他感染的机会较少,宝宝体重也会逐渐增加。母乳不足,体重低于2000克的早产宝宝需要加铁强化的配方奶喂食,配方奶中还应特别添加钙、磷、钠及维生素。

2、吸后再食

早产宝宝对于营养素的需求高于正常宝宝,但这也和早产宝宝的生理特点存在着矛盾。早产宝宝的吸吮能力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过多、过快的喂养很容易发生呛奶,对于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宝宝,妈妈要按时用吸奶器吸奶(至少每3小时吸一次),然后将吸出来的奶水再喂给宝宝。

3、少食多餐

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过多易导致胃储留引起溢奶,严重时还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调解宝宝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之间的矛盾。新妈妈喂宝宝时可以缩短间隔时间,奶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让宝宝脆弱的消化系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一般体重1500~2000克的早产宝宝一天喂哺12次,每2小时喂一次。2000~2500克体重的宝宝一天喂8次,每3小时喂一次。

4、营养补充

早产宝宝还需补充适度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发生身体病变。对于宝宝的身体情况,新妈妈每天应做详细记录,便于准确分析并及时调整营养结构。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

1、温度湿度

早产宝宝存在着某些器官的障碍或缺陷,不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的生活环境。早产宝宝皮下脂肪少,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而宝宝自身又不能有效地调节体温,因此护理中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

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宝宝如竹笋般层层包裹,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宝宝保温。宝宝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量体温1次,当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相差超过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若体重达到3000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正常新生宝宝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度。

2、预防感染

由于早产宝宝免疫功能低下,因此要积极预防感染。除了专门照看宝宝的人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入早产宝宝的房间,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感染者则更应列入“禁入黑名单”,以防交叉感染。在给宝宝喂奶或接触宝宝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净双手,要换上清洁干净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新妈妈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传染疾病时,给宝宝哺乳应戴口罩,避免将宝宝感染。奶瓶、宝宝用具应每天消毒,床具要常洗晒,居室注意通风,每天为宝宝洗澡、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这些日常注意小事项都可以降低宝宝感染的几率。

三、良好抚触

早产宝宝不仅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宝宝,心理和智力上的发育也会在起跑线上落后。对宝宝进行良好的情感抚慰和心理引导,宝宝的先天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的。

抚触是宝宝非常需要的亲密接触,有助于调节其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促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减少宝宝的焦虑情绪,增加睡眠时间和奶量。抚触可以减少宝宝哭闹,使宝宝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抚触给宝宝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宝宝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宝宝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育。

四、定期检查

1、预防接种

当宝宝体重达到2000克时,可以考虑实施预防接种。由于宝宝出生体重、经历的疾病过程也不同,预防接种程序只能因人而异,由医生为宝宝制订特殊的预防接种时间表,新妈妈应该根据这特殊的时间表到当地保健部门为宝宝进行接种。

2、听力检查

在宝宝出院前,医院应对早产宝宝进行第一次听力筛查,新妈妈一定要向医生询问结果。如果筛查没有通过,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查。若已通过筛查,爸爸妈妈也应注意宝宝对声音的反应。存在任何疑虑,都应进行再次听力筛查或诊断性评估。再次筛查或诊断性评估应在耳鼻喉科进行。

3、视力检查

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是导致婴幼儿视力损伤和失明的重要原因。对于在孕34周以下出生,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或出生后有吸氧史的早产宝宝,在生后4~6周应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宝宝日后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

4、脑部检查

早产宝宝出生后脑发育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异常情况,定期请具有指导宝宝生长发育经验的医生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早期治疗和纠正。只要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不存在脑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遗传或严重损伤性脑病,定期接受医生的指导后,宝宝的行为发育与正常宝宝间不应有明显差异。

早产儿一定要放入暖箱吗

早产的宝宝因为在母体里还没有生长发育到极致,因此,他的身体是比较虚弱的。对于早产儿的护理,除了原本婴儿护理的小心翼翼以外,更要注意科学方法。

坚持做抚触

研究证明,很多早产儿长大后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胆小害羞、脾气急躁,需要爸爸妈妈给予更耐心的情感抚慰和心理引导。早产宝宝在妈咪体内没有发育完全,应给其更多的必要的身体刺激,促进身体机能的发育。

抚触是宝贝非常需要的亲密接触,有助于调节其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促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减少宝贝的焦虑情绪,增加睡眠时间和奶量。

保持舒适安静的环境

新生儿宝宝需要大量的睡眠,这是身体发育成长的需要,早产宝宝尤其如此。给宝宝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尤为重要。由于早产宝宝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喜暗好静,应减少声光对早产儿的影响,房间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灯光直射宝宝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

更精心喂养

早产宝宝要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补给充足的营养。母乳易于消化,营养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宝宝应尽早哺乳。不少早产妈妈没有办法给早产儿第一口奶,也没有办法和早产儿待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妈妈可自行将母乳挤下来,由家人带给专业医护人员喂给早产儿。

如过没办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够,应喂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浓,由少到多,尽量根据宝宝的作息时间予以喂养。

注意保暖

早产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稳定维持正常体温,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改变出现体温变化,合理保暖对于他们尤其重要。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宝宝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70%-80%。早产宝宝体重越轻,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于早产宝宝的体温。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勤量体温,尽量让宝宝的体温维持在36-37℃。对于低体温或体重低于2千克的宝贝,应该立即放入暖箱。

早产儿的护理 早产儿爱哭闹怎么办

早产宝宝不仅胎龄小,体重轻,身体素质也比一般的孩子要差些,医生一般都会先让早产宝宝到监护室进行特殊护理。医院护理过后,好不容易带着小宝宝回家了,对于毫无经验的父母来说,在家里应该要怎样特殊照顾早产宝宝呢?

应该要怎样特殊照顾早产宝宝

1、喂养要更精心

早产宝宝要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补给充足的营养,对于营养素的需求也高于正常宝宝,但这种需求同时和宝宝的生理特点存在着矛盾。

早产宝宝喂养需要妈妈更精心细心。母乳易于消化,营养均衡,有吸吮能力的早产宝宝应尽早哺乳。如无母乳,应喂早产儿专用配方奶,少食多餐,由稀到浓,由少到多,尽量根据宝宝的作息时间予以喂养。早产儿过早离开母体,因为母乳中缺乏维生素,生后易出现新生儿出血症,故应在生后及时补充维生素K及其他多种维生素。

早产宝宝的吸吮能力较差,吞咽反射不敏感,过多过快的喂养容易发生呛奶。对于吸吮力正常或稍差的宝贝,在喂母乳时注意喂养速度要慢,避免宝贝呛奶或窒息。对于吸吮能力差、不会吸吮但已具备吞咽功能的早产儿,可用滴管将奶液滴入宝贝口中。另外,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健全,吃奶量过多易导致胃储留引起溢奶,严重的还会造成消化不良、腹泻。

2、宝宝更需保暖

早产儿的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不能稳定维持正常体温,很容易随着环境温度改变出现体温变化,合理保暖对于他们尤其重要。

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宝宝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 ~26 ,湿度保持在70%~80%。早产宝宝体重越轻,环境温度应越接近于早产宝宝的体温。妈妈要密切留意宝宝,勤量体温,尽量让宝宝的体温维持在36-37 。对于低体温或体重低于2千克的宝贝,应该立即放入暖箱。

3、养育环境要更舒适

新生儿宝宝需要大量的睡眠,这是身体发育成长的需要,早产宝宝尤其如此。给宝宝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尤为重要。

由于早产宝宝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喜暗好静,应减少声光对早产儿的影响,房间内光线不宜过强,避免灯光直射宝宝眼睛,防止视网膜损伤。

保持安静,尽可能集中操作,动作轻柔,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扰。比如说话轻柔,尤其在靠近早产儿时要降低音量,最好不在早产儿暖箱或床旁说话;爸爸和妈咪走动要轻柔,尽量避免穿容易产生声音的鞋;监护仪及电话声音设定成最小音量,及时回应监护仪的报警;不要用力碰暖箱门,避免敲击暖箱等。尽量提供宝宝完整的睡眠时间,不宜使其突然惊醒,给宝宝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

4、抚触更须耐心

早产宝宝在妈咪体内没有发育完全,应给其更多的必要的身体刺激,促进身体机能的发育。研究证明,很多早产儿长大后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胆小害羞、脾气急躁,需要爸爸妈妈给予更耐心的情感抚慰和心理引导。

抚触是宝贝非常需要的亲密接触,有助于调节其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促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减少宝贝的焦虑情绪,增加睡眠时间和奶量。抚触动作要轻柔,同时观察宝贝的反应。

相对于妈妈的抚触,爸爸和宝宝的抚触则更有利于身心的发育。有资料表明,父亲和孩子的接触过程,不仅有利于建立深厚的父子(女)感情,还能培养孩子坚毅、勇敢的性格。

5、疾病更不可忽视

早产宝宝常见疾病

早产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低于足月宝宝,加上身体内部器官的功能性较差,如果没有采取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早产宝宝的口腔、皮肤及脐部等身体部位容易发生病变。而贫血、骨发育不良(如早产儿佝偻病)、慢性肺功能异常(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力发育异常(如早产儿视网膜病等也需要多加注意。

早产宝宝接种疫苗

很多早产儿因体重过轻,暂时不宜接种疫苗。当孩子体重达到2000克时,可以考虑实施预防接种。但由于孩子出生体重不同,经历的疾病过程也不同,达到2000克的早晚差异较大。今后的预防接种程序只能因人而异,由医生为您的孩子制订特殊的预防接种时间表。家长应该根据这特殊的时间表到当地保健部门为孩子进行接种。

早产儿在各个方面都要比足月儿落后一些,所以需要爸爸妈妈们更加细心地呵护。如果早产儿有哭闹的现象,爸爸妈妈们要尽量用轻柔的方法来应对,如果宝宝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早产儿进行早教

1、运动训练

是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运动落后及肌张力异常的早产宝宝。

2、精细运动训练

针对上肢肌张力异常引起的上肢功能障碍及单纯手功能落后进行的操作性训练。此训练主要针对0-3岁有精细运动落后的早产宝宝。

3、智力训练

针对小儿智能发育延迟所作的综合性训练,包含注意力、认知、语言、手操作能力训练。此训练主要针对6个月-3岁的早产宝宝。

4、感统训练

通过对儿童视、听、嗅、味、触及本体感觉的刺激,促进身体和谐有效运作,提高儿童交往及学习能力。此训练针对0-12岁的早产宝宝。

5、早教训练

通过肢体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亲子关系等,促进早产宝宝各个能区。此课程主要针对6个月-6岁的早产宝宝。

6、中医康复

早产宝宝接受中医手法治疗,例如小儿推拿、穴位按摩、针灸,效果更加明显。

相关推荐

早产宝宝如何母乳喂养

早产儿母乳喂养 一旦宝宝能直接从你的乳房吸吮乳汁了,首先要让他学会如何含住乳头和吮吸,这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因为如果宝宝在孕32周左右(足月前8周)之前出生,大多数宝宝的吮吸-吞咽-呼吸反射都没有发育好,而这是他们吃奶至关重要之处。如果你打算给宝宝额外补充其他食品,想要弄清宝宝是否将母乳吃饱了,也会是个棘手的问题。 照顾早产儿的常规方法是,尽量避免宝宝哭闹,因为哭闹会消耗他的精力,而他现在需要养精蓄锐,专注于成长发育。当然了,为了减少他的哭闹,你要学会预判宝宝什么时候饿,最好不要让宝宝用哭来告诉你他饿了或不

关于早产宝宝的保温问题

保温问题 早产儿的皮下脂肪少,有相当的保暖要求。尤其在冬天,如果保温失当,会给宝宝带来更多病痛。当然宝宝离开保温箱后,身体已经慢慢学会控制体温,只要妈妈细心一点,这个冬天会很快过去。 冬天应该给早产儿一个温暖区域,至少在他活动的区域内温度正常。如果是空调房间,温度最好保持在22-26摄氏度左右。 对于早产宝宝的保温问题,妈妈应注意两个方面 ●给早产宝宝换尿布,动作要迅速。最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否则宝宝会着凉。开始时如果妈妈不熟练,可以请爸爸帮忙。宝宝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洗干净,如果发现臀部红了,要及时处理

高龄生二胎需注意预防早产

一、高龄妈妈追生二胎,出现早产儿增多的现象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专家介绍,近三年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越来越多,今年很可能会超过300例。到目前为止,最小的早产儿胎龄只有26周,体重仅1000克。而高龄产妇的增加、试管婴儿的增多等因素,是目前早产儿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 一位高龄二胎妈妈,说起几个月前早产经历她还觉得后怕。“因为之前一胎挺顺利的,这次怀二胎就大意了,怀孕期间工作也没有减少,人总感觉有点疲劳,主要还是有一天晚上洗澡,转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尾椎骨,没想到宝宝就因此

早产宝宝该如何来接种疫苗

1、产宝贝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宝贝生长发育状况落后于足月宝贝,在免疫系统发育方面尤其突出,早产宝贝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为免疫细胞)的功能比足月宝贝更不成熟,会导致某些疫苗接种后产生不了足够的抗体。 2、早产宝贝发病后病情严重。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尽早给早产宝贝进行免疫接种,因为早产宝贝一旦患上疾病,病情往往比足月宝贝严重,预防接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早产宝贝。 3、早产宝贝预防接种需要调整。目前我国实施的儿童免疫程序是针对足月宝贝制定的,不完全适用于早产宝贝,因此需要适当调整,以适应早产宝贝

如何护理早产新生儿

适当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早产宝宝体内所贮藏的营养含量比较少,但是宝宝生长速度快,所以为了满足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因此需要为宝宝适量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开始喂养之后,可以给复合维生素B半片以及维生素C50毫克,每日两次。以此同时,每天也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600-1000单位,维生素D800-1500单位,并加乳酸钙或糖酸钙。等待宝宝两周之后再适量的补铁剂就可以了。 创造适宜的环境 对于早产的新生宝宝们来说,他们自身是不能维持正常体温的,所以在出生之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室内的温度最好要保持在26摄氏度到

如何进行早产儿喂养

妈妈给早产宝宝进行喂养也是有讲究的,要有正确的喂养方法才能让宝宝更健康成长。如何进行早产儿喂养?妈妈要考虑的因素有早产儿喂奶时间和份量、早产儿喂养频率、早产儿喂养方式、早产儿喂养姿势等。 1、早产儿喂奶时间和份量:给早产宝宝开始喂奶时间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奶,体重2公斤左右的早产儿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奶,体重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每2小时喂一次奶。奶量计算法可以参考下列公式: 最初10天内早产儿,每日喂奶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公斤)/100。 生后10天

早产儿奶粉是什么

早产儿奶粉是什么呢?早产儿奶粉是给过早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宝宝准备的,它可供早产宝宝食用20-30天,用专用奶粉混合母乳喂养早产宝宝更利于早产宝宝的健康。 由于早产儿过早从母体中出生,身体器官为得到完善发育,往往存在各种问题。早产儿吃什么?如何给早产儿补充充足营养,就成了爸爸妈妈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早产儿奶粉是针对特殊宝宝在特殊时期适用的奶粉,对于早产儿而言,准确地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奶粉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让腹泻侵扰早产宝宝

早产宝宝自身的胃肠道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的活性低,但营养需要多,吃奶量相对较大,增加了胃肠道负担,因而容易腹泻。另外如果配方奶冲配不当或宝贝受凉,会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也会导致腹泻。如果奶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奶瓶、奶嘴消毒不严,或妈咪没有洗手就护理宝贝,都很容易造成宝贝的肠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所以准妈妈要预防早产宝宝腹泻,不让腹泻侵扰早产宝贝。 1、母乳是早产宝贝最好的食物 母乳不仅营养成分比例恰当,而且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防止宝贝发生腹泻,这是任何奶粉都不能替代的。 一旦因某些不得已的原因,不能给宝贝喂母

如何进行早产儿喂养

妈妈给早产宝宝进行喂养也是有讲究的,要有正确的喂养方法才能让宝宝更健康成长。如何进行早产儿喂养?妈妈要考虑的因素有早产儿喂奶时间和份量、早产儿喂养频率、早产儿喂养方式、早产儿喂养姿势等。 1、早产儿喂奶时间和份量:给早产宝宝开始喂奶时间一般在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奶,体重2公斤左右的早产儿可以每3小时喂一次奶,体重 1.5公斤以下的早产儿每2小时喂一次奶。奶量计算法可以参考下列公式: 最初10天内早产儿,每日喂奶量(毫升)=(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公斤)/100。 生后10

早产儿配方奶粉

早产儿奶粉是给过早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宝宝准备的,它可供早产宝宝食用20-30天,用专用奶粉混合母乳喂养早产宝宝更利于早产宝宝的健康。 因为早产儿比正常婴儿不同的地方首先是早产儿营养不良,许多营养素的储存是在孕后期完成的。其次,早产儿代谢排泄系统发育不完善,所以消化功能差,所以早产儿奶粉针对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有利于早产儿的营养吸收。 最后,早产儿出生后生长速度高于正常足月儿,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赶上”正常的生长,因而早产儿奶粉的能量和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奶粉要高。并且,早产儿奶粉中还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