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脂肪率标准是多少
内脏脂肪率标准是多少
脂肪量的检测“体内脂肪比率”
体内脂肪比率体内脂肪比率(%)=体内脂肪量(kg)÷体重(kg)×100。
瘦 标准 轻度肥胖
男性 不足10% 10~20% 20~25% 25%以上
女性 不足20% 20~30% 30~35% 35%以上
即使符合BMI的标准値,也不是一定就能断言是否肥胖。要知道身体的状态,就还需要另外一个数值一起来衡量"身体脂肪比率"。所谓的体内脂肪比率,就是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等在全部体重里所占的体内脂肪量。关于身体脂肪详细的解释请参照。
看上去苗条的「健美的体重」只对减小体重而言不只是节食。
尽管已经在BMI的标准之内,女性果然还是想拥有看上去更流畅线条。减肥再减肥!于是她们就拥有了以这种想法为基准的“健美的体重”标准。所谓的健美的体重、是看起来苗条但更要不失健康,这样才是健美的体重。
健美的体重健美的体重=身高(m)×身高(m)×系数(20误差0.5)。
例:身高160cm的情况、健美的体重51.2kg。一般人的健美的体重的系数是20,误差0.5、运动员和模特的的话,是这个系数为17。
根据上面内容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关于这个内脏脂肪率的标准量,如果在没有超过这个标准量的话,那么说明身体就是健康的,可是自己如果一旦超过了这个标准量,就要考虑身体的不健康了,大家如果还不知道的话就赶紧测试一下,看看自己的内脏脂肪含量,然后对症的处理。
内脏脂肪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危害
一、内脏脂肪的作用
一定量的内脏脂肪其实是人体必需的,因为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对人的内脏起着支撑、稳定和保护的作用。内脏脂肪的标准是2~9.5以内是一个健康值,超出9.5就算高,小于2就算低,太高会引发疾病,太低会造成身体内部的损害。
二、内脏脂肪的危害
(1)内脏脂肪过高
内脏脂肪过高带来的不仅仅是亚健康的问题,内脏脂肪过高会造成腹部和胸腔的空间变小,给身体里面的内脏器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让内脏的机能不断下降,造成很多突发疾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心脏病、呼吸急促,内脏脂肪的增加是由于皮下脂肪和饮食造成的,随着皮下脂肪的增加体重逐渐上升,地心引力的作用会让腹腔和胸腔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内脏也会被挤压,特别晚上睡觉时。
(2)内脏脂肪过低
内脏脂肪过低是由于体质瘦弱、胃和小肠吸收不好造成,比如存在银行里的存款,光支出不储存总有一天你的存款会被取光,最后身无分文,变成了穷光蛋,身体是需要能量来供给产生脏器、神经、细胞生长、血液循环、呼吸、指甲、头发、身体活动的唯一能量,如果没有储存就没有了能量来源,就不能让机体正常运转。
内脏脂肪就好比我们机动车的副油箱一样,作为最后的能量储存,以备不时只需,身体没有了备用的能量,机体只能分解自己的身体来供能。
三、怎么知道自己的内脏脂肪有没有过量?
下面为大家推荐两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可以从腰臀围状态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综合推断自己的内脏脂肪是否超标。自测只能作为参考依据,精确的内脏脂肪含量测定需要到医院使用特殊仪器测量,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每年的定期体检中加入相关项目哦。
自我检测方法一:
1、腰围:一般来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就要小心内脏脂肪过多的问题。
2、腰臀比:腰围÷臀围,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
方法:笔直站立,轻轻吸气,用卷尺测量肚脐上方腰围与最凸出臀围。
男性腰臀比例>0.9,女性>0.8,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需要马上进行下一步测试。
3、测试腰腹皮下赘肉方法。试着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厘米,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表示很多脂肪是堆积在内脏里。
自我检测方法二:
营养师总结里了17种易致内脏脂肪型肥胖指标,请在与自己生活习惯相符的项目旁打√。
1、20岁之前还算苗条,之后却胖起来。
2、不太爱运动。
3、很少吃早餐,晚餐吃得很丰盛。
4、很晚才吃晚餐,且常在睡前吃东西。
5、有吃宵夜习惯。
6、一星期至少喝酒或大餐3次。
7、喜欢吃甜食。
8、常喝清凉含糖饮料(包括现榨果汁)。
9、喜欢吃肉很少吃菜。
10、会偏食,喜欢的食物每天都吃。
11、出外都是开车,不走路。
12、体型肥胖且怕冷。
13、血糖值、胆固醇都很高。
14、体重不重,但腰围特别突出。
15、有便秘状况。
16、食量大。
17、父母都胖。
结果:
1、如果以上情况占3个以下:还算健康,但要预防,尽早剔除危险因子。
2、如果以上情况占4-9个:属内脏型肥胖群,请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
3、如果以上情况占10个以上:属内脏脂肪高度危险群,要改善根本生活方式。四、内脏脂肪应该怎么减和怎么增加
内脏脂肪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减掉多余的内脏脂肪可以选择一些针对性的体育项目,比如:慢跑、快步走、游泳、结合无氧力量训练,其实很简单,当你皮下脂肪下降的同时你的内脏脂肪也会随之下降,就是能量的消耗,饮食也有很大关系,每天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就是能量正平衡,每天摄入的能量等于消耗的能量就是能量平衡,每天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是能量负平衡,要想消耗掉更多的皮下和内脏脂肪我们应该选择能量负平衡,饮食不要太油腻,选择热量比较小一点高蛋白高营养多纤维的膳食。
内脏脂肪低是应为身体体质弱、胃和小肠吸收不好、缺乏运动造成的,首先通过运动把身体的机能调整过来,改变消耗能量的输出和输入,增加瘦体重,提升自身机能,饮食的调配特别重要,可以购买一些营养补剂,改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的搭配,结合科学有效的运动计划。还有充足睡眠。
内脏脂肪怎么减
1、多多摄入纤维素
想要内脏成功瘦身,就不能缺少食物纤维。它可以让排泄顺畅,吸收有害物质和胆固醇,并将基排出体外。
而含有食物纤维的美食有燕麦、绿豆、蕃茄、葡萄柚,请从现在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它们吧!因为它们是帮助你内脏减肥的好帮手哦。
2、少吃碳水化合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是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地信用这些食物将导致过多的糖分被代谢出来,从而会让内脏脂肪囤积在腹腔。
当然也不能完全不吃,因为当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为0时,大脑就将一片空白,你会无法真正地集中注意力。对于女性来说,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不应超过100克,而且,三餐的比例是5:3:2,这样才是更有助于消化与代谢的黄金比例。
3、每天25分钟快步走
美国的运动专家最近发现,快速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
但是快走的节奏很重要,只有以及随能力正常,舒服地享受运动,才能让身体充分地吸收气氛,充分燃烧内脏脂肪。另外,运动时间以每天25分钟最为合适。
男人腰围粗最要命
腹部肥胖是男人肥胖的显著特点,这也是最要命的一种肥胖。腹部肥胖也称中心型肥胖,这种肥胖不仅会有过多的脂肪堆积在皮下,更重要的是堆积在内脏,容易诱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国际上用来判断一个人胖瘦的综合标准是BMI。但是BMI只是判断一个人的整体肥胖程度,并不能表现内脏脂肪堆积情况。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用腰围和腰臀比来作为判断内脏脂肪堆积的一个标准,规定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内脏型肥胖则为中心性肥胖或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测量方法
工具:无弹性卷尺
测量位置:肚脐水平处
测量方法:穿紧身薄上衣或裸露肚子测试,呼气结束时测量。测量臀围时,把卷尺放在臀部的最大周长处。测量数据应精确到毫米。完成测试后,用腰围数据除以臀围数据,得出腰臀围比。
消灭内脏脂肪
1. 运动必不可少
要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游泳、慢跑和快步走这几项运动对于减掉内脏脂肪效果显著。据调查快步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每次运动时间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脂肪在从你动的那一刻,就已经在消耗代谢了。
2. 吃必不可少
这里说的吃不是指什么都可以吃,而是要适当摄入一些能够减去内脏脂肪的物质。如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吸水作用,吸水后体积增大,从而产生饱腹感而减少能量摄入。摄入的热能减少,在肠道内营养的消化吸收也下降,最终使体内脂肪消耗而起减肥作用。
3. 腹式呼吸必不可少
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心、肺细胞的功能,增大肺活量,加强心脏功能,还对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废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腹部及盆腔脏器的生命活动等皆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就是围绕着人的脏器的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脂肪进入肝脏就是脂肪肝,进入心脏就易导致心包油,进入血管易导致粥样动脉硬化等。
研究研究表明,体内脂肪会破坏人体内部信息传导系统,被脂肪包裹的内脏器官会向身体输出错误化学信号,致使器官内部也开始囤积脂肪。
内脏脂肪长期堆积,会引发三大问题:
一、形成水桶腰、将军肚,继而引发粗胳膊、肥屁股、大象腿等全身性肥胖。
二、厚达3-8厘米的内脏脂肪,不断挤压肠胃,严重影响消化功能,导致便秘。
三、当大量内脏脂肪无处堆积时,就会进入血液,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各种代谢性疾病,进而增加中风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肝脏长期被内脏脂肪包围,又会引发脂肪肝。
因此,内脏性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被称为“死亡四重奏”,而内脏脂肪也被称作“危险的脂肪”,所以说“内脏脂肪过多就是定时炸弹”。
中医所说的“腰围长,寿命短”就是这样的道理。大家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生活,不能让这颗定时炸弹进入倒计时啊!
有一种肥胖真的可能要命
随着肥胖问题越来越严峻,大家都能意识到肥胖的危害。减肥也就成为一种健康时尚。其实,肥胖的危害大不大,关键要看脂肪长在哪里,如果你身体其他部位都瘦,只是手臂上有些拜拜肉,这样的肥胖问题并不至于危及性命。但是如果你是属于中心型肥胖,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那可要当心啦。
什么是中心性肥胖?
中心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或向心型肥胖。主要特征为其他部位肥胖不明显,但是腹部脂肪堆积严重。中心型肥胖反映的主要是内脏脂肪过多问题。国际上判定人胖瘦的综合标准是BMI,但是BMI主要反映的是人体全身脂肪问题,而非内脏脂肪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中心性肥胖。但是这个标准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些差距。在我国,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就已经算是中心型肥胖。我国男性肥胖大多属于中心型肥胖,而女性肥胖也多是腹部、腰部肥胖。
中心型肥胖有多要命?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人类营养研究中心曾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脂肪的分布位置直接影响到肥胖的人是否健康,其中腹部脂肪堆积问题对人体健康伤害最大。
1.中心型肥胖易致脂肪肝
腹部是肝、胰、胃、肠道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当腹部肥胖,过多的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会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
2.中心型肥胖导致糖尿病
腹部肥胖会影响新城代谢,影响糖分的消耗吸收,容易导致糖尿病。
3.中心型肥胖增大患癌症的风险
脂肪测量仪如何使用
一、什么是脂肪测量仪?
人体脂肪测量仪上是会显示内脏脂肪等级的,按照这个等级为9.5以下都算是正常,要是超过15.0了就得特别注意了,也是身体脂肪测量仪测量你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呢。
脂肪率标准对照表:
男性:瘦——不足10%;标准——10~20%;轻度肥胖——20~25%;肥胖——25%以上。
女性:瘦——不足20%;标准——20~30%;轻度肥胖—— 30~35%;肥胖——35%以上。
二、脂肪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1、首先设置参数:按住设置和“+” 、“-” 符号分别设置用户序号、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等信息。
2、然后采用正确的测量姿势:身体自然站立,背部挺直,手臂伸直与身体成90°角。
3、之后正确的抓握姿势:请用手掌握紧左右金属部分,保持显示面板与水平面秤45°角左右。
4、最后就需要获取参数,并记录:等待约30秒钟,测量仪分析完毕,即可获得数值,按“加/减”键可以切换显示的参数。
5招巧减内脏脂肪
什么是内脏脂肪?
内脏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脂肪,它围绕着人的脏器,主要存在于腹腔,少部分集中在肝脏,能储存热量、保护内脏。如果一个人体内的内脏脂肪过少,脏器就没法呆在它原本的地方,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不过内脏脂肪可不是越多越好,通常我们所说的肥胖指的都是皮下脂肪过多,因为这种肥胖对外形影响大,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内脏脂肪一样会囤积,人体的内脏脂肪囤积过多,危害将远远大于皮下脂肪的过量囤积。
内脏脂肪过多危害大
过多的内脏脂肪当然会让腹部赘肉堆积,但这只是表层危害,它还会让代谢迟缓、内脏机能异常,如肝功能衰退、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因为内脏脂肪一旦存储过多,脂肪就会溢向血管,还会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毒素,破坏人体有益菌,给有害菌提供温床最终导致内脏中毒降低内脏机能。还有研究表明,女性月经异常也与体内脂肪含量有关,皮下脂肪型导致月经异常的症状约为14%,而内在脂肪型则高达67%。
小心隐形肥胖!内脏脂肪肥胖隐蔽性大
人体脂肪有联动性,一般来说皮下脂肪囤积严重必然连带内脏脂肪过量。因此肥胖程度严重的人群,减重塑身关乎健康,需求强烈。
体型标准的女性朋友就难免松懈,觉得我都这么瘦了还用担心肥胖问题吗?但科学研究表明,有不少身材匀称体重正常的女性朋友体脂率偏高。当我们都在用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的时候,有没有多留意一下自己的体脂率有没有超标?
怎么知道自己的内脏脂肪有没有过量?
下面为大家推荐两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可以从腰臀围状态和生活习惯两方面综合推断自己的内脏脂肪是否超标。自测只能作为参考依据,精确的内脏脂肪含量测定需要到医院使用特殊仪器测量,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每年的定期体检中加入相关项目哦。
内脏脂肪怎么减
少吃碳水化合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是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地食用这些食物将导致过多的糖分被代谢出来,从而会让内脏脂肪囤积在腹腔。当然也不能完全不吃,因为当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为0时,大脑就将一片空白,你会无法真正地集中注意力。对于女性来说,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不应超过100克,而且,三餐的比例是5:3:2,这样才是更有助于消化与代谢的黄金比例。
每天25分钟快步走
美国的运动专家发现,快速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但是快走的节奏很重要,只有以及随能力正常,舒服地享受运动,才能让身体充分地吸收气氛,充分燃烧内脏脂肪。另外,运动时间以每天25分钟最为合适。
“勺子按摩法”按走内脏脂肪
在日本,非常流行勺子按摩法,就是通过小小的汤勺来按压皮肤,能达到很好的养生作用。首先,在腹部均匀涂抹葡萄柚精油,它能很好地促进身体代谢,然后用汤勺以肚脐为加以开始由外向里按压,力度以腹部感觉到压力为最佳。不但通过勺子的力量将精油分子传递到皮肤内,参与到身体代谢中去,还能从外向内地增加腹腔温度,提升自我燃烧脂肪的能力。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隐形肥胖
1 皮下脂肪
指的是最接近皮肤的那层脂肪,能起到保温和蓄积能量的作用。一般来说,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多。
2 内脏脂肪
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它的明显表现是腹部肥胖。相比之下,男性的内脏脂肪更容易存积。
一般人外表上可能表现为“大腹便便”,但也可能看不出任何差异,很容易被忽视,所以被称为是最危险的脂肪。
也就是说,要准确判断是否属于“胖人”,仅靠测量体重是不够的,体脂率才是衡量指标。朱惠娟表示,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大约是男性20%、女性25%。研究发现,19岁以上的女性,每3个就有1个属于“隐形肥胖”,这部分人普遍体重指数(BMI)值低,但体脂率超标。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该指数计算的方法是: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世界标准是BMI大于30为肥胖。
“但这个指标并不适用于中国人。在相同的BMI下,黄种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要比欧美人高,即使看起来没那么胖,也很可能超标了。在中国,只要BMI超过了28,就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肥胖者的队伍。” 李光伟表示。
然而,对于体内脂肪的本质,很多人还不了解。据世界心脏联合会的统计,在医疗事业相对发达的美国,46%的人内脏脂肪过剩,而超过这个比例的人不知道其危害性。
绝大多数医生在为病人体检的时候也不测量腰围,而这正是检测内脏脂肪是否过多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情况就好像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还不知道高血压的危害,在70年代,对于胆固醇的威胁也不甚清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