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麻疹
中医治疗麻疹
其间经用葡萄糖、钙剂、激素注射,服氯雷他定、特非那丁、赛庚定等,只能暂时止痒,过后仍如前状。患者述其血压偏低,时常头晕,肢体倦怠乏力,动辄汗出,纳差,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诊为慢性荨麻疹,辨证为中气虚弱,肌表不固,复受风邪。治则:补中益气,疏风止痒。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15克,升麻6克,陈皮3克,防风6克,白蒺藜9克,僵蚕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服药后,丘疹团块发作次数逐渐减少,痒感大减,体倦乏力,头晕汗出症状明显见轻。方中去僵蚕,黄芪减为20克,白蒺藜减为6克,续服7剂后诸症痊愈。3个月后随访未发。
荨麻疹属中气不足之证,故在补益中气的基础上,随证加疏风止痒或收敛疮口之品,收到了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也提醒我们在临证时要善于抓住疾病的本质,用中医的思维来指导中药的选用,才会有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优势
1、中医治疗荨麻疹迅速高效:针对病人不同过敏源,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皮肤整舱熏蒸治疗系统,将中药物理作用于荨麻疹病灶,可迅速产生抗过敏源体;
2、中医治疗荨麻疹防预复发:辅以中药内调外治,加强病灶营养,进步自身免疫力,保持机体自然生理性能动态平衡,恢复皮肤自我养护功能,彻底解决复发困难;
3、中医治疗荨麻疹疗效显着:将中药物理作用于荨麻疹病灶,可彻底改变过敏体质,有效调节机皮肤荨麻疹恢复,恢复自然生理性能,避免长时间口服西药激素及外用膏剂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小儿麻疹推拿如何治疗 小儿麻疹病因病机
麻疹发病原因为外感麻疹时邪病毒而致。《麻疹拾遗》中说:“麻疹之发,多为天行厉气传染,沿门履巷遍地相传。”麻毒时邪,经口鼻吸入,侵犯肺脾,外达肌肤,病位在肺脾二经。在推拿治疗麻疹时,应该根据其分期的不同表现有所侧重。
如何治疗麻疹
预防与护理麻疹至今尚无特殊药物治疗,因此,以预防为主。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接种能有效地防治麻痊的传播。如已患麻疼,则需注意以下几点:病儿必须多饮开水或果汁一类的流质,给以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汤、面条、藕粉、麦乳精等。房间空气应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和强光刺激。注意患儿卫生,每日清洗眼、鼻和口腔。高热可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退热;咳嗽剧烈可用止咳糖浆,烦躁不安可适当用镇静剂。并发肺炎、喉炎、脑炎以及心力衰竭等症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中医治疗荨麻疹的方法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辩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为主。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3、血虚受风性,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为主。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为主。
很多人因为急性荨麻疹的反复发作或者久治不愈转变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治疗起来需要时间,往往患者用过不少的药,荨麻疹症状却反复发作,引起患者担心荨麻疹可以根治吗?
1、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
2、凡荨麻疹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
3、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
4、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
5、凡荨麻疹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
荨麻疹中医治疗
荨麻疹往往容易和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相混淆,例如药疹、湿疹、风疹等,但通过具体的观察和症状表现做到明确诊断是不难做到的。
荨麻疹中医治疗一般应该视具体的分型来考虑应用内服的中药,例如风寒型应该祛风散寒止痒,风热型应该祛风清热止痒,风湿型应该散风利湿。不能盲目应用偏方。如果分型困难可选择中成药肤痒颗粒、浮萍丸或防风通圣丸等内服,还可应用艾叶、苍耳子、花椒等适量煎汤做药浴。
对于患有荨麻疹的患者来说,一般需要吃些抗组胺药物控制过敏症状,尽量减少过敏原的接触,对可能造成的过敏物质应该记录,尽力避免。
荨麻疹中医治疗怎么治?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的皮肤病,因此是不传染的,不用太担心它的传染问题。平时注意不接触过敏原,不刺激皮肤是预防的关键。
荨麻疹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荨麻疹
血热症
【荨麻疹症状】皮疹红色,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多夏季发病,苔薄黄,脉浮数。
【荨麻疹治法】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荨麻疹方药】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金银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黄苓9克,蝉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时间不宜过长,每日一剂,分两次凉服。忌辛辣、发物。
【荨麻疹按语】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气虚血热
【荨麻疹症状】皮肤瘙痒起疹,时隐时发,小如麻点,大如豆粒,为扁平硬节,高出皮肤,一旦搔破,则连结成片,舌暗苔白,脉弦。
【荨麻疹治法】益气滋阴,祛风泻火
【荨麻疹方药】生黄芪15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炒枳壳15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桑叶10克,炒白芍10克,牛蒡子10克,玉竹10克,荆芥3克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以五剂为一个疗程。初愈后复发,可照原方再服,忌辛辣刺激之品。
【荨麻疹按语】以黄芪益气固表,表固则邪不易入。《本草正义》:“故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当归、生地、白芍、玉竹滋阴养血,使营阴内守;防风、桑叶、牛蒡子、荆芥疏散风邪,透热于外;以白藓皮、地肤子清热除湿;配枳壳理气除湿止痒;更以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湿困脾土
【荨麻疹症状】发疹时四肢不温,脘闷纳呆,神倦身困重,口腻,腹胀便溏泄,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荨麻疹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荨麻疹方药】多皮饮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干姜皮6克,大腹皮9克,白藓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两服,忌辛辣油腻腥滋腻之品。
【荨麻疹按语】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肠胃之积滞;干姜皮取其幸温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泻肺而清皮毛。
民间验方:
龙李药酒配方:穿山甲5克、乌梢蛇15、克黄莲30克、红花30克、白芷60克、黄柏50克、露蜂房3克、花椒80克、白芥子25克,
泡制:300ml60度以上粮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个月
用法:外用,一日两次或三次
主治:荨麻疹
放心医苑网小编提示:中医治疗荨麻疹,看了以上介绍你对中医治疗荨麻疹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编提示荨麻疹患者,不要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说海鲜、有防腐剂的食物,多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吃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有助于帮助荨麻疹的发病!
中医治疗寻麻疹
1、汤药疗法
(1) 防风乌梅汤
防风乌梅汤
功效:治疗荨麻疹,风热犯表,风团色鲜红,灼热,遇热则皮疹加重,瘙痒剧烈。
准备原料:防风9克,乌梅6克,甘草3克。
步骤: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温服。
秘诀:方中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乌梅收敛生津,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防风有解热、镇痛、镇静和抗惊厥、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乌梅具有钙离子拮抗作用,治疗皮肤过敏。
(2) 桂枝汤
功效:治疗荨麻疹,风寒束表,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冬重夏轻。
准备原料:桂枝、白芍、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
步骤: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早、晚温服。
秘诀:方中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散寒止痛,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生姜散寒解表,大枣补中益气,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效。
2、针灸疗法
(1) 体针法一
功效:治疗荨麻疹风寒束表证。
治疗荨麻疹风寒束表证
取穴:主穴:大椎、合谷、风门;配穴:风池、血海、三阴交。
方法:泻法,强刺激。
(2) 体针法二
功效:治疗荨麻疹风热犯表证。
治疗荨麻疹风热犯表证
取穴:主穴:大椎、膈俞、曲池;配穴:合谷、少商。
方法:泻法,强刺激。
(3) 体针法三
功效:治疗荨麻疹胃肠实热证。
取穴:主穴:足三里、天枢、内关、大肠俞;配穴:中脘、神阙。
方法:泻法,强刺激。
中医治荨麻疹
荨麻疹是如何得的?
荨麻疹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食物、感染、自身免疫、肿瘤、内分泌、精神因素等,要找出病因有一定难度。约有%患者可以找到原因。
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食物—荨麻疹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过敏,尤其是急性荨麻疹。食物引起的荨麻疹常在进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病,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
药物可以引起荨麻疹吗?
药物是荨麻疹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荨麻疹也是药疹的常见表现形式,最常见的如青霉素。药物引起的荨麻疹是多种多样的。
感染也可引起荨麻疹吗?
可以,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常见的过敏原有那些?
除以上提的以外,还有花粉、真菌孢子、香料、动物皮屑、室内尘埃、植物种子等均是引起荨麻疹的“凶手”,它们还可引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此外。还有昆虫叮咬、精神因素、家族遗传及一些物理因素也可引起荨麻疹。
中医是如何治疗荨麻疹的?
中医称荨麻疹为隐疹、风瘙隐疹、风 等名,俗称风疹块、风疙瘩。认为是由于有内、外两种原因;内因禀赋不耐,气血虚弱,卫外失固;外因虚邪贼风侵袭,或由鱼虾、辛辣、膏粱厚味化热生风,或七情变化,或因虫积、异味等多种因素诱发。
中医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症状,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荨麻疹分为
1、 风热相搏证:治以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或消风清热饮。
2 、风寒外袭证 :治以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方化裁。
3 、卫外不固证:治以固表御风,方用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化裁。
4 、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味。
5 、冲任不调证:治以调摄冲任,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味。
6 、心经郁热证:治以;凉血清心安神,方用补心丹化裁。
7 、脾胃不和证:治以健脾祛风,方用健脾祛风汤。
8 、虫积伤脾证:治以健脾祛虫,方用乌梅丸调治。
9、毒热燔营证:治以凉血清热解毒,方用皮炎汤加味。
10 、血瘀经脉证: 治以活血消风,方用活血祛风汤加减。
如何护理荨麻疹患者?
1、尽可能的找出发病诱因并去除之。痊愈后可作斑贴试验。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调摄寒温,加强体育锻炼,减少发作。
3、注意饮食禁忌,慎食鱼腥、辛辣之品。
中医治疗荨麻疹
因为自己也吃过不少的药物,但病情总是反复发作。这让患者对治疗荨麻疹失去信心,每提起自己的荨麻疹病情就唉声叹气。皮肤科专家指出,对于荨麻疹,只要我们合理认识其病因,针对其特点,治愈荨麻疹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在科学合理的治疗下,已经有很多人摆脱了荨麻疹的困扰,而且愈后没有复发。
中医辨证论治治疗荨麻疹
1、风热型,多见于急性荨麻疹,辩证为风热袭表,肺卫失宣,治以辛凉透表,宣肺清热为主。
2、风寒型,多见于寒冷性荨麻疹。辨证为风寒束表,肺卫失宣,治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主。
3、血虚受风性,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阴血不足,风邪束表,治以滋阴养血,疏散风邪为主。
4、脾肺两虚,风寒束表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辨证为脾肺两虚,卫气不固,治以健脾益肺,益气固表为主。
很多人因为急性荨麻疹的反复发作或者久治不愈转变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治疗起来需要时间,往往患者用过不少的药,荨麻疹症状却反复发作,引起患者担心荨麻疹可以根治吗?
1、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梦者,均可从心系辨症。
2、凡荨麻疹患者证见脘腹胀满或恶心呕吐,或泄泻,或便秘者,均可从脾胃辨证。
3、凡本病患者证见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过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从肺系辨证。
4、凡本病患者证见腰膝酸软者,均可从肾辨证。。
5、凡荨麻疹患者性情急躁、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者,或女性伴有月经不调、痛经者,均可从肝经辨证。
中医怎么治疗荨麻疹好
1中医排毒治疗荨麻疹,中药排毒效果较好,能使血液中毒素迅速排出,恢复皮肤正常的血液循环,加快遭到破坏的血管网修复,为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使皮肤健康润泽。
2中药可以增强荨麻疹患者的机体抵抗力,还能有效的调节人体系统功能,中药能彻底清除体内的湿热瘀毒,还能调理人体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疾病愈后不易复发。
3中医可以帮助荨麻疹患者止痒,慢性荨麻疹患者皮损处皮肤经常瘙痒难耐,而中医通过全面调节过敏体质,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能快速起到止痒消斑的作用。
4修复受损的皮肤细胞功能,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不光能使风团迅速消失,还能有改善皮肤微循环,加快皮肤新陈代谢,修复皮损,祛除病变组织,增强细胞活力,促进皮肤再生,重建肌肤组织平衡
西河柳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透疹
西河柳可发表透疹,用治感冒、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症。治疗麻疹初起,透发不畅,临床常与薄荷、蝉衣、升麻等配合应用。不论内服、外用均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