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宝宝无声的抗议
吐奶宝宝无声的抗议
爱吐奶的孩子
“刘老师,这是昨天晚上收的孩子,只有2个月。门诊诊断肺炎,拍了片子,可是是正常的,孩子就是爱吐奶,家长很紧张。”清早查房,昨晚值班的一线大夫在患儿的病床前向我汇报着病情。我用听诊器听了听孩子的肺部,非常清晰,没有湿罗音。我向孩子的妈妈询问了几个问题,孩子是最近爱吐还是生后一直吐,在什么状况下吐奶,睡后吐不吐等。
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生后就容易吐,近期有所加重。多在睡后或吃完奶后不久吐,有时候,孩子一用力,也吐。”我又问,“孩子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孩子妈说:“担心奶不够,目前是混合喂养,吃完人奶后再喂点牛奶。”我向身边的年轻医生:“你们分析一下,这孩子到底是什么病?”一个大夫说:“胃食管反流。”“说的对,这个孩子很典型。”
Tips:宝宝在生长发育期间都有个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时期,原因是婴儿贲门局部括约肌发育不全,无器质性病变,最常见于年龄在6月之内儿童,多在生后18个月内逐渐好转。小婴儿长期呕吐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迟缓和反复不愈的呼吸道感染,就属于病理性的了,所以合理的喂养很重要。
孩子都是吃出来的病
我对家长说,人们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孩子都是吃出来的病”,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孩子呕吐,说明你喂多了!你的孩子才2个月,你的奶真的不够吗?如果不够,你加牛奶的时候要总结经验教训,不要总怕孩子吃不饱,如果加了60毫升,孩子吐了,说明你喂多了,下次要少点。这个规律,需要你自己去总结。
孩子的妈妈听后连连点头,孩子的奶奶也在旁边答腔:“就是,我说是吃多了,她老不信。”第二天查房,孩子的妈妈满脸笑容:“刘大夫,你开的吗丁林效果太好了,孩子吃了后,一点都不吐了。我们能不能出院?”“我再观察一下,如果可以,下午让你们出院。”
吐奶,无声的抗议!
孩子住院两天就让出院,是不是有点仓促?下午上班的时候,我正想去看看那个孩子,孩子的奶奶就冲进了办公室。“刘大夫,孩子又吐了,你快看看去!”我走进病房,孩子的妈妈满脸不愉快:“孩子又吐了!你开的药物怎么不管用了。
我查看了一下小孩子,小家伙,竟然有了点头呼吸,气管里还能听见少许喘鸣音,怪不得门诊大夫曾诊断为“肺炎”。我询问了一下喂养情况,孩子刚才吃完人奶后,家长又给吃了50毫升牛奶。
我看着烦躁的小家伙,听着他气喘的声音,想了想他的化验结果和治疗后的情况,我忽然豁然开朗。我对满脸愁容的妈妈说:“孩子在向咱们抗议呢,可是我们都忽视了孩子的抗议!”孩子的妈妈迷惑地看着我。“你孩子每次吃完你的奶后有没有饥饿的表现?”“没有。”
“你还是喂得太多了,我最初的建议需要调整一下。你不要给孩子补喂牛奶了,喂完你的奶,就让孩子休息。如果他很快就饿了,先喂你的奶。如果你的奶真的跟不上他的需求了,加一次牛奶,这样就可以了。你可以试验一下。”经过指导和观察,第3天,孩子非常正常,没有吐奶,也没有气喘出现,当天下午就出院了。如今,孩子出院快2周了,没有再因吐奶来复诊。
宝宝呛奶后的急救处理,妈妈们一定要学会预防急救方法! 新妈妈一定要学的宝宝呛奶急救术
轻微的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但妈妈要继续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如果宝宝出现呛奶,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如果呛奶程度不太严重,宝宝出现呕吐、咳嗽现象,但面色没有发紫,应立即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
2、把手帕或纱布缠在手指上,伸入宝宝口腔中,将吐和溢出的奶水快速清理出来,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同时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紫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应立即将宝宝俯卧在大人腿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奶水。
4、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宝宝的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叫或咳嗽,有利于将气管内奶咳出,缓解呼吸困难。
5、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且面色发紫,要立即送医院。
6、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宝宝呛奶的时候,千万不要竖着抱,因为竖着抱以后会导致奶液不容易被咳出来,反而容易进到更深的部位,导致呛咳会更加严重。
新生儿呛奶怎么办
改变体位立即让宝宝俯卧在你的腿上,头的位置低于身体的位置,然后,用手轻轻拍打其后背数次,让呛入的奶汁咳出来。
如果平躺时发生呛奶,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
清除口鼻分泌物检查宝宝的口腔及鼻孔中,是否有残留的奶汁或奶块,用干净的纱布包裹着手指,伸入宝宝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奶块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用小棉签清理鼻孔。
刺激足底如果前面两步无效,宝宝屏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家长就可以用力刺激宝宝的足底(如果知道涌泉穴更好,在足的上中三分之一的中点),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出声来,加大呼吸,这样宝宝就会自主呼吸了。
观察宝宝呼吸如果呛奶后宝宝的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观察宝宝哭时的呼吸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则要立即送往医院。如果宝宝哭声洪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注意事项通常情况下,轻微的呛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呛咳严重,需按照以上步骤实施急救。
新生儿呛奶怎么处理 注意事项
通常情况下,轻微的呛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呛咳严重,需按照以上步骤实施急救。
新生儿常见的症状
一、哭
哭是宝宝寻求帮助的唯一方式。新生儿哭时一般不流泪,父母亲常无法根据他的哭声来识别他需要什么。正常新生儿的哭,常是因为饿、口渴或尿布湿、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引起的。
哭又可以是新生儿有病的一种征兆:当宝宝两眼发呆,哭声是突然的、短促而不婉转的尖声高音调时,常是脑部有病的迹象。当触及宝宝某一部位哭声加剧时,应仔细检查该部位有无异常。例如,新生儿皮下坏疽主要累及背部和骶尾部,抱起和换尿布时,哭声往往加剧。宝宝哭声无力或哭不出声,则提示病情严重。
哭还是宝宝的一种语言,正常新生儿每天总会哭几阵的。假如他很安静,不哭不闹,显得太“乖”了,反而要引起注意,要判断一下他的大脑发育是否正常。
二、呻吟
如果新生儿因呼吸道或心脏疾患,导致肺功能明显紊乱,或因脑部有疾患,呼气时有哼哼呻吟声,这是病情严重的表现。持续呻吟要比间断呻吟病情更重,应毫不迟疑地送医院诊治。
三、呕吐
呕吐是指乳汁自胃经口吐出时,有较大的冲力,常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漾奶(吐奶)是指乳汁自食管或胃经口溢出,一般冲力不大,并不伴有腹部肌肉的强烈收缩。不论呕吐或漾奶,既可能是喂养方法不当,或食物摄入量过多引起,也可能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先天性肠闭锁、食管闭锁等疾病造成。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一是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宝宝衣被适度,天天给宝宝洗澡,以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干燥清洁,以免污染引起败血症致肺炎,尽量母乳喂养,注意宝宝饮食卫生、防止奶液吸入;
二是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视,避免与发热、咳嗽流涕人员接触,家庭成员接触宝宝要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宝宝而患病,若母亲患感冒又必须照顾孩子喂奶时,应戴口罩。
医生提醒:新生儿期宝宝如有反应低下、哭声无力、拒奶、呛奶、呼吸急促不规则、青紫、鼻翼煽动、呼气性嗯嗯声、口吐白沫、腹胀、呕吐、腹泻表现,应警惕新生儿肺炎,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宝宝呛奶的原因 宝宝呛奶怎么办
宝宝一呛奶,不要急着解决卫生问题,应该先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宝宝出现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难等情况,这表示宝宝的情况非常危险,应该立刻拨打120,并且进行急救。
急救小Tips:呛奶最佳抢救时间仅4分钟,父母应立即让婴儿身体平躺并侧卧,用手拍宝宝的背。手掌微窝,拍在背部要成空心巴掌,引起宝宝身体的震动,从而使宝宝吐出呛入的液体。
如果宝宝呛奶只是出现咳嗽(没有出现脸色青紫),程度比较轻,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4-5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当宝宝吐出呛入气管的奶后,用干净的纱布缠住手指后伸入宝宝的口腔,将奶汁清除干净,避免宝宝吸气时奶汁再次被吸入气管,然后再检查宝宝的鼻腔。如果鼻腔处有残留的奶液,用洁净的棉签轻轻拭去。切记,首先清理口腔,然后清理鼻腔。
处理完以上三点后,要再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宝宝哭声洪亮,脸色涨红,说明宝宝的呼吸道已经通畅,基本无大碍了;如果宝宝有哭声但声音比较微弱,就可以使用掐脚板的方法让宝宝大声哭喊,用力哭喊的同时可以利用肺部气体将奶液冲出气道,恢复呼吸道通畅。
婴儿呛奶急救
那么婴儿为什么会呛奶呢?如果婴儿真的呛奶了的话,要怎么办呢?生活中有哪些急救的方法可以用得上呢?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的我,对此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
宝宝在喝奶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吐奶现象,有时候吐奶时奶水会逆流到咽喉部,这时就会引起呛奶,呛奶严重就会引起宝宝窒息,那么父母们要学会婴儿呛奶急救方法。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大量吐奶,首先,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口腔中,甚至咽喉,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如果宝宝憋气不呼吸或脸色变暗时,表示吐出物可能已进入气管了,使其俯卧在大人膝上或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使其能咳出。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此时最重要的是让他吸氧入肺,而不是在浪费时间想如何把异物取出。
在以上过程中,宝宝应同时送往医院检查。如果呛奶后宝宝呼吸很顺畅,最好还是想办法让他再用力哭一下,以观察哭时的吸氧及吐气动作,看有无任何异常,如声音变调微弱、吸气困难、严重凹胸等,如有应即送医院。如果宝宝哭声宏亮,中气十足、脸色红润,则表示无大碍。
对常吐奶的婴儿,父母应加强观察,并适当抬高床头,让婴儿侧卧。哺乳或喂奶时,都应让头部略高,喂完奶后,再把婴儿抱立起来,轻拍后背,直到打嗝后再放回床上。夜间应定期观察婴儿,是否发生吐奶,呼吸与睡姿如何等。另外,妈妈在给婴儿喂奶时,应防止奶头堵住婴儿的口、鼻,导致窒息。
总之,在喂宝宝奶时,要注意方法,尽量减少宝宝吐奶现象的出现。而如果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的话,最好最好及时的找出引起问题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呛奶对宝宝的身心的危害。
三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本月宝宝生长发育标准一览表
3个月 男孩 女孩
身高(cm) 55.3-69.0(平均62.0) 54.2-67.5(平均60.6)
体重(KG) 4.69-9.37(平均6.70) 4.40-8.71(平均6.13)
头围(cm) 36.7-44.6(平均40.5) 36.0-43.4(平均39.5)
大部分宝宝目前吐奶缓解,个别宝宝仍有吐奶现象。对于仍有吐奶的宝宝,妈妈需要多观察,哺乳完毕以后斜着多抱一会儿宝宝,刚吃完奶不要进行洗澡,训练等活动。宝宝现在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律,白天觉醒时间延长,您需要多跟宝宝说话,交流,玩游戏,否则宝宝会觉得无聊。宝宝白天基本4小时吃一次奶,晚上一般只需要加一次奶,要是宝宝睡的很好,整晚不醒来也没关系,不用叫醒宝宝喂奶。
3个月宝宝开始关注外界声音,我们可以和宝宝做一些开发听力的游戏。比如:妈妈摇动哗啷棒,然后再敲响小鼓逗引宝宝听,看他的表情会不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还可以让宝宝听取哭声、笑声、和蔼的言语声、命令声、喊叫声等等,训练宝宝听觉的反应,丰富他的情感体验。
本文已经对于宝宝三个月发育标准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各位宝妈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看一下自己的宝宝发育是否达标,但是对于一些数据和遗传的因素是比较大的,因此建议各位宝妈即便是自己的孩子没有达标也不要过于紧张,毕竟孩子的健康才是最关键的,只要是孩子健康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