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几次正常介绍
夜尿几次正常介绍
常情况下,白天尿量大于夜间(20时至次日8时)尿量,其比例约为2/1。随着年龄增长,夜间尿量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到60岁左右时,白天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约为1/1。正常人夜间排尿2-3次,总夜尿量平均为500ml(300-800ml),如夜尿量超过或等于白天尿量,且排尿次数增多,尤其下半夜仍需起床排尿者称为夜尿。应注意的是,夜尿强调的是夜间排尿总量,而不是夜间排尿次数。正常人可偶有夜尿增多,特别在睡前饮水较多时,这属于正常情况;如经常性夜尿增多则不正常。
导致夜尿增多的原因大致分三类:肾功能不全性夜尿、排水性、精神性。
1.肾功能不全性夜尿:常见于高血压肾损害、老年肾小动脉硬化症、各种慢性肾脏病引起的氮质血症、低钾性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以及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等。年轻人出现的夜尿增多,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查尿常规、肾功能,并测量血压等。
2.排水性:常见于心功能不全及各种原因的水肿或胸水、腹水,体内有过多水分潴留。夜间卧床后,血液循环得到改善,潴留的水分容易回流入血液,加上卧位肾脏位置较低,血流量增加,故排尿量增加。
正常精液形态介绍
【精子正常形态】一般来说,精子畸形率超过50%就不正常,可诊断为精子畸形症,很难生育。所谓的畸形精子,是对精子进行染色涂片根据其形态所做的诊断。
精子畸形主要是指精子的头部、中部与尾部等出现的形态变异情形,其中,头部畸形主要表现有巨大头、无定形、双头等;中部畸形有体部粗大、折裂、不完整等;尾部畸形有卷尾、双尾、缺尾等。
【精子正常形态】锌元素在男性的睾丸、精液中含量非常丰富。锌参与整个精子的生成、成熟、激活和获能的过程,通过补充锌能有效提高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并可提高精液中液化酶的活性,缩短精液液化时间;锌、硒还能有效拮抗环境中铅、镉等重金属对睾丸的伤害,保证它正常的生精功能。
体恒健牌育之缘片,蛋白锌,纯生物剂,高活性易吸收,见效快。且安全无任何激素及毒副作用,效果显著。
了解了正常精液形态,相信大家对此有了一定详细的了解,生活当中建议大家不要过度的抽烟,喝酒,抽烟,喝酒,是会影响到正常的精子,有的甚至会造成精子畸形。
怀孕血糖正常值介绍
孕妇血糖正常值是指孕妇的正常血糖数值。
1规定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1-5.6mmol/L
2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3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女性白带异常介绍
白带异常可谓是妇科常见病,但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够准确鉴别出自己是否有白带异常。通过白带,女人可以判断身体健康情况。一般来说,正常白带应无异味、呈透明状或稍带点白色,量不多,且无瘙痒、不适症状。
什么是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是成年女性中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白带是阴道分泌物的一种,指的是从女性阴道中流出的白色液体。正常的白带无异味,流量较为规律。白带异常有生理性白带异常和病理性白带异常之分。
生理性白带异常
生理性白带异常是指受生理周期的影响,随着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加,白带量会增多,且透明如蛋清,甚至可拉成丝状。
病理性白带异常
病理性白带异常,往往由一些妇科病引起,白带呈现量多、有异味、颜色为透明或灰黄,甚至呈现泡沫状或凝乳状等不正常现象。
白带异常的原因
生理性白带异常的原因显而易见,正是由于人体中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比如女性在排卵期或妊娠期时,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白带分泌过多。
病理性白带异常则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有关,女性阴道菌群失调,长期处于潮湿、不洁的环境中,白带异常的症状便会出现。容易引起白带异常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不勤换内裤、私处不清洁。
许多女性没有勤换内裤的习惯,或者内裤洗完后没有放在阳光下晾晒,长期这样,细菌和脏污会进入阴道,破坏阴道的正常生态,造成白带分泌异常。
2.长期使用护垫。
一些女性因为懒于换洗内裤,经常通过垫护垫的方式,减轻自己每天的任务。殊不知,卫生护垫透气性差,阴部长期处于较潮湿的环境中,阴道平衡易遭到破坏,阴道容易病菌感染,从而造成白带异常。
3.频繁使用清洗液。
有些女性太注重下阴的卫生,所以经常使用清洗液冲洗阴部,太爱干净反而让白带分泌出现紊乱。阴道有自洁的作用,清洗液虽然能洗掉外阴部的细菌,但同时也会将阴道内的乳酸杆菌杀死。频繁使用清洁液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平衡,反而容易导致白带异常。
iga肾病分几期有什么症状
1.尿变色:尿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时,立即就诊。
2.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
3.尿量过多或过少:正常人尿量平均为每天1500毫升左右,每天4-8次。如果没有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等,小便量出现骤减或陡然增多时,就要到医院检查了,看看是不是肾脏病变。
4.夜尿: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经常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5.水肿: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午后消退,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严重水肿会出现在双脚踝内侧、双下肢、腰骶部等。
6.腰痛: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应检查肾脏、脊椎及腰背部肌肉等。
7.男性可能有功能性障碍方面的表现(遗精、滑精、不孕)。
子宫正常位置的介绍
一般来讲,成年女子子宫的正常位置在站立时半于骨盆的中央,坐骨棘水平之上,前与膀胱后与直肠为邻,宫体前倾。宫颈与宫体成120-150°的角度,处于前倾前屈的位置。但当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某组韧带发生松弛、分娩后长期卧床(尤其是仰卧位)、盆腔炎症、宫体部肿瘤、先天发育不全等原因,子宫可发生变位,其中最常见的为子宫后位。根据子宫后倒的程度不同,子宫后位分为Ⅰ、Ⅱ、Ⅲ度。
知识点:子宫的正常位置 。
轻度子宫后位(Ⅰ-Ⅱ度)一般不出现症状,无需治疗,重度子宫后位常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轻者仅为腰部酸胀不适,重者整个腰部、骶尾部及两侧髂部均感酸胀难忍,个别患者酸胀延伸到下背部和两侧腹股沟。小腹部酸胀和肛门坠胀感往往同时并存,劳累和月经期症状往往加重。若得不到及时矫正,还可继发痛经、月经不调、白带增多、性感不快、流产、不孕等。
子宫后位的患者在受孕三个月后,若后倒子宫仍未自动纠正,则膀胱颈部及尿道的变位和和宫颈上翘,可压迫后尿道发生急性尿潴留。
大多数子宫后位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要让产妇在产后得到充分休息,使盆腔组织及时复原。在休息期间要特别注意卧位姿势,要避免长期仰卧位。侧卧、仰卧和俯卧多种姿势应轮换交替。从产后第三天起,可以在床上做一些腹部、四肢和盆底肌运动的保健操,有利于产后的康复。在流产后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盆腔感染,并形成粘连时会促使子宫后位的形成,故应及早积极治疗。严格执行产后检查,对产后子宫恢复不佳的,应及时纠正。
对有症状的子宫后位患者,治疗关键是将子宫复位。常用的子宫复位方法有双合诊复位法、三合诊复位法、宫颈钳牵引复位法、胸膝卧式位复位法、手术复位法等。手法复位后要求患者每日在排空大小便后做1-2次胸膝卧位锻炼,每次10-15分钟,这对巩固子宫复位的效果至关重要。胸膝卧位锻炼还可预防产后子宫后变位的发生,但必须在产后半个月之后进行。若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手术复位。手术方法主要是缩短圆韧带,将子宫变为前倾前屈位。
根据以上的说法,女性朋友是不是大概的了解到什么才是正常的子宫位置,如果不是正确的位置就会带来伤害,所以女性朋友要好好的爱护自己,在来月经的时候,或者在平时就要注意清洁,还有保持好的辛勤,好的生活习惯,女性朋友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好好的爱自己吧,希望以上的建议能帮助到各位。
夜来香的介绍
夜来香(学名:Telosma cordata (Burm. f.) Merr.): 柔弱藤状灌木;小枝被柔毛,黄绿色,老枝灰褐色,渐无毛,略具有皮孔。叶膜质,卵状长圆形至宽卵形,叶脉上被微毛。伞形状聚伞花序腋生,着花多达30朵;花芳香,夜间更盛;花冠黄绿色,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形,喉部被长柔毛,裂片长圆形,具缘毛,干时不折皱,向右覆盖;副花冠5片,膜质,着生于合蕊冠上,花柱短柱状,柱头头状,基部五棱。蓇葖披针形,外果皮厚,无毛;种子宽卵形,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5-8月,极少结果。
花芳香,尤以夜间更盛,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应在夜来香花丛前久留。常栽培供观赏。华南地区有取其花与肉类煎炒作馔。花可蒸香油。花、叶可药用,有清肝、明目、去翳之效,华南地区民间有用作治结膜炎、疳积上眼症等。生长于山坡灌木丛中,原产于中国华南地区,现中国南方各省区均有栽培。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欧洲、美洲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夜来香是柔弱藤状灌木;小枝被柔毛,黄绿色,老枝灰褐色,渐无毛,略具有皮孔。叶膜质,卵状长圆形至宽卵形,长6.5-9.5厘米,宽4-8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叶脉上被微毛;基脉3-5条,侧脉每边约6条,小脉网状;叶柄长1.5-5厘米,被微毛或脱落,顶端具丛生3-5个小腺体。
熬夜的介绍
熬夜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áo yè,是指到深夜还不睡或一夜不睡。泛指因事通宵或至深夜忍困不眠。出自《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
熬夜是一种现代生活经常听到或者做到的一种现象,是一种危害人的身体的不良习惯,可导致一些疾病,降低效率。熬夜是不良习惯的一种,容易缺乏内源氧。
子宫发育异常介绍
1.先天性无子宫: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伸延而会合,如未到中线前即停止发育,则无子宫形成。先天性无子宫常合并先天性无阴道,但可有正常的输卵管与卵巢。肛诊时在相当于子宫颈、子宫体部位,触不到子宫而只扪到腹膜褶。
2.始基子宫:如两侧副中肾管向中线横行延伸会合后不久即停止发育,则这种子宫很小,多无宫腔或虽有宫腔而无内膜生长,因此亦无月经来潮。 3.幼稚子宫:妊娠晚期或胎儿出生后到青春期以前的任何时期,子宫停止发育,可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子宫发育不全。这类子宫的宫颈相对较长,多呈锥形,外口小;子宫体比正常小,常呈极度前屈或后屈。前屈者往往子宫前壁发育不全,后屈者则往往子宫后壁发育不全。幼稚子宫可造成痛经、月经过少、闭经或不孕。
尿淀粉酶的正常值介绍
健康值 :苏氏法(Somogyi法):80~300U/L;佛尔格穆特法:16~64U/L;温斯罗法:8~32U/L检查介绍 :血清胰淀粉酶P—AMY [参考值] <115U/L尿淀粉酶 UAMY [参考值]100--330U/L就尿淀粉酶的正常值就有好多 ,正常0-1200U/L ,还有正常尿淀粉酶为80-300苏氏单位/小时,超过300单位/小时有诊断价值 ,还有正常值:<1000u/l。
1、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一般在发病后12h开始增高。>1000U/L,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持续3~lO天恢复正常,持续时间比血中略长5~7天。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时呈中度升高;失水、休克、继发性肾功能障碍、胰腺癌、胰腺外伤、胆总管阻塞、胆石症、胃溃疡穿孔、流行性腮腺炎、酒精中毒等。
2、减少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胆囊炎、糖尿病、重度烫伤、甲状腺中毒症等。尿淀粉酶病理:病理性升高:多见于急性胰腺炎、胰管阻塞、胰腺癌、胰腺损伤、急性胆囊炎、胃溃疡、腮腺炎等,以上疾病时,往往患者的血清淀粉酶与尿中淀粉酶同时升高;病理性降低:主要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巨淀粉酶血症时,尿淀粉酶正常,但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
正常体温的介绍
人体内部的温度称体温。保持恒定的体温,是保证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是物质代谢转化为热能的产物。
正常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体温升高时,机体通过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反之,当体温下降时,则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
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温度范围。机体深部的体温较为恒定和均匀,称深部体温;而体表的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和差异较大,称表层温度。临床上所指的体温是指平均深部温度。一般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体温为代表,其中直肠体温最接近深部体温。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36.3-37.2℃),直肠温度37.5℃(比口腔温度高(0.3-0.5℃),腋下温度为36.0℃(范围35.8℃-36.3℃)。
正常体温的标准是根据多数人的数值,并非为个体的绝对数值。
年轻人高血压可能是肾炎
一、水肿
肾炎的水肿多失出现在眼险、面部、阴裹等地方。早晨起床后,息者会发现限皮或胜部水肿,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随病情的发展,水肿逐渐出现在双脚躁内侧、双下肢、腰既部等处。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水肿或腹水。
二、小便的变化
肾炎患者的小便变化包括4个方面。
1、尿液呈洗肉水样,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
2、小便泡沫多,长时间不消失,这是尿液中蛋白质较多的缘故。
3、患者的尿量会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正常人尿量平均每天为1训毫升,每天4—8次。除无发热、大量出汗、大量饮水之外,小便量骤减或陡然增多,就可能是引发肾炎的原因。
4、出现夜尿,正常人在60岁以内,通常不会有夜尿,如年轻人夜尿增加,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症状。
尿常规pH值的介绍
尿常规pH值是做尿常规检查时尿液的酸碱度的值。因为pH在化学上是溶液酸碱度的代号。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平常饮食条件下,尿pH值为4.6~8.0,平均为6.0,即正常尿液呈现弱酸性。肾炎、肾结核常见酸性尿,I型肾小管碱中毒可见碱性尿。
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因尿内含尿酸盐较多而呈现强酸性,以后接近中性或者弱酸性,PH多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