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蛇鲻的原形态

蛇鲻的原形态

1.多齿蛇鲻,体长圆筒形,一般体长25-30cm,最长右达40cm。头粗圆,吻钝,中凹。眼上侧位,脂眼睑较发达。口大,前位,口裂长,两颌约等长,上下颌密生大不不等的犬牙,犁骨具许多小牙,腭骨每侧有2组牙带,外组牙带的前段有2-3行。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13,鳃耙不发达,针尖状。体被圆鳞,头侧颊部和鳃盖上被鳞。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腑鳞。侧线发达。侧线鳞50-55(4/6)。背鳍11-12,脂鳍位于展鳍基的上方,臀鳍10-11,较小。胸鳍14-15,向后可伸达腹鳍工。腹鳍9,内缘鳍条较外缘鳍条依次渐长。尾鳍叉形。体背棕色,体侧淡棕色,腹部、腹鳍及鳍均白色,背鳍、胸鳍及尾鳍后缘灰黑色。

2.长蛇甾,体形与上种类似,一般体长18-25cm,最长者可达35cm,头短小,略平。口大,口裂长超过头长之半。上下颌有许多锐利头短小,略平。口大,口裂长超过头长之半。上下颌有许多锐利细牙,犁骨牙4-8个,腭骨每侧具2组牙带。鳃盖条16,鳃耙细小,针尖状。侧线平直,侧线鳞55-56(4/6-7)。各鳍式数目相的。惟胸鳍短小,向后不伸达腹鳍基,体棕色,背鳍、腹鳍及尾鳍乳灰色,其后缘黑色。胸鳍、臀鳍及腹部均白色。

蛇皮果的形态

蛇皮果植株相对较小,常雌雄异株,植株丛生,短茎或无茎,有刺;叶羽状全裂,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呈s形或镰刀状;花序生于叶闻,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具有分枝,着生几个柔荑状圆柱形的分枝花序,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雄花成对着生于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随着有毛的小苞片;花萼和花冠管状,3裂;雄蕊6枚,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短,基部变宽;雌花序分枝比雄花序的少,但较大;雌花成对着生或单生,比雄花大;苞片2片;中性花伴随着雌花,只有1个苞片;花萼基部管状,上部3裂;花冠约与花萼等长或稍长,上部3裂;退化雄蕊6枚;子房3心皮,3胚珠,不完全3室,被扁平 光滑或直立的带刺状尖的鳞片,花柱短,柱头3个。

果实球形 陀螺形或卵球形,顶端具残留柱头,外果皮薄,以覆瓦状反折的鳞片,鳞片顶尖光滑或呈刺状尖,中果皮薄,内果皮不明显;种子l~3粒,长圆形 球形或钝三棱形,肉质种皮厚,味酸或甜,胚乳均匀 坚硬,具有从顶端孔穴,深侵入的种皮,胚基生。

蛇鲻的营养价值 保护心血管

蛇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不低,并且还有含有不少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适量食用有助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利于清理和软化血管,预防血脂氧化沉降,增强血管壁弹性,预防血栓、增强血管壁对高血压的耐受性,因此,吃蛇鲻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心血管疾病。

鲻鱼的介绍

鲻鱼(Mugilcephalus),鲻形目,鲻科。又名:乌支、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全身被圆鳞,眼大、眼睑发达。牙细小成绒毛状,生于上下颌的边缘。背鳍两个,臀鳍有8根鳍条,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要区别是鲻鱼肥短,梭鱼细长;鲻鱼眼圈大而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梭鱼眼圈小而眼晶液体呈红色。鲻鱼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蛇鲻的形态特征

体延长,呈长柱状;横切面为椭圆形;尾部细长。体长为体高的6.94—7.91倍;为头长的3.97—4.45倍。头长为吻长的3.854.69倍;为眼径的4.62—5.72倍;为眼间距的3.79—4.5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2.25—2.62倍。沿体、头后背部、鳃盖和颊部均被大圆鳞,鳞片较易脱落,体长在20 mm以下的个体尤甚。鳞片的前缘呈双波状。前部有3—5条辐射线,后部光滑。侧线鳞47—53;侧线上鳞3.5,侧线下鳞6.5。侧线发达,较直,侧线鳞片的前缘中间凸出,前部有2条辐射线,后部光滑。胸鳍和腹鳍的基部有一大的腋鳞。幽门肓囊18223。脊椎骨数48—53。腹膜白色。幽门盲囊数18—23。肛门位于臀鳍前方。

头中等大,背部平扁。吻钝,吻端有缺刻,其长略大于眼径。眼中等大,距吻端较鳃盖后缘为近。脂眼睑较发达。眼间距宽,中间凹,微粗糙;其宽度明显大于眼径。鼻孔每侧1对,位于眼的前方,距吻端明显比距眼为近,前鼻孔具1短皮质鼻瓣。口大,前端位;口裂长,向后延伸于眼的远后方。上下颌约等长;两颌布满细小的犬状齿,上颌齿3—4行;下颌齿4—5行,两颌内侧齿比外侧齿显的长和大。腭骨每侧有2组齿带,外齿带的齿组窄长,前端2—3行,成鱼可在3行以上。舌窄短,舌上具有小齿。头背部纵列鳞18—20;颊部鳞3—4。鳃盖后缘无棘。鳃盖骨薄。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假鳃明显。鳃耙不很发达,如短针尖状。鳃膜骨条12—14。

背鳍11—13;臀鳍lO—12;胸鳍14—15;腹鳍9;尾鳍19。背鳍位于腹鳍起点的后上方,距脂鳍较距吻端为近;平放时,前部鳍条的末端超过后部鳍条的末端。脂鳍小,位于臀鳍基的上方。臀鳍位于脂鳍的下方,其基底长短于背鳍基底长。胸鳍中等大,其末端向后延伸可超过腹鳍的起点。腹鳍内侧鳍条略长于外侧鳍条;第五、六分枝鳍条最长。尾鳍叉形。上下叶约等长。尾柄椭圆形,两侧有弱嵴棱。

沉香原形态

①沉香常绿乔木,高达30米。幼枝被绢状毛。叶互生,稍带革质,椭圆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5~9厘米,先端渐尖,全缘,下面叶脉有时被亚绢状毛;具短柄,长约3毫米。伞形花序;无梗,或有短的总花梗,被绢状毛;花白色,与小花梗等长或较短;花被钟形,5裂,裂片卵形,长0.7~1厘米,喉部密被白色绒毛的鳞片10枚,外被绢状毛,内密被长柔毛,花冠管与花被裂片略等长;雄蕊10,着生于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较长;子房上位,长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极短,柱头大,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4.6~5.2厘米,密被灰白色绒毛,基部有略为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通常1枚,卵圆形,基部具有角状附属物,长约为种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野生或栽培于热带地区。我国台湾、广东、广西有栽培;国外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 ②白木香(《南越笔记》),又名:土沉香(《桂海虞衡志》),女儿香(《纲目拾遗》),牙香树、莞香、六麻树。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小枝和花序被柔毛。叶互生,革质,长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后渐脱落,光滑而亮;叶柄长约5毫米,被柔毛。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总花梗被灰白色绒毛,小花梗长0.5~1.2厘米,被灰白色绒毛;花黄绿色,被绒毛;花被钟形,5裂,矩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钝圆,花被管喉部有鳞片10枚,密被白色绒毛,长约5毫米,基部连合成一环;雄蕊 10,花丝粗壮;子房卵形,密被绒毛。蒴果倒卵形,木质,扁压状,长2.5~3厘米,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带木质的宿存花被。种子棕黑色,卵形,长约1 厘米,先端渐尖,种子基部延长为角状附属物,红棕色,长达2厘米,上部扩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生于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分布广东、广西、台湾。

蛇鲻的营养价值 增强记忆

蛇鲻含有丰富蛋白质,其中的DHA含量并不低,而DHA是大脑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食用可以提高记忆力、思考能力。另外,蛇鲻脂肪中含有的卵磷脂还可以减少细胞的死亡率,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使大脑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

鲻鱼和梭鱼的外形区别在哪里

鲻鱼和梭鱼的外形区别在哪里

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要区别是鲻鱼肥短,梭鱼细长;鲻鱼眼圈大而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梭鱼眼圈小而眼晶液体呈红色。

鲻鱼(zi yu),鲻形目,鲻科。又名:乌支、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 20~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全身被圆鳞,眼大、眼睑发达。牙细小成绒毛状,生于上下颌的边缘。背鳍两个,臀鳍有8根鳍条,尾鳍深叉形。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是温热带浅海中上层优质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

蛇鲻的副作用有哪些

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去选择食物能让身体变得更健康,但是食物的种类是有很多种的,尤其是蛇鲻这样的食物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的,下面一起了解下哪些人不适合吃蛇鲻呢。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无特殊禁忌

通过对那些人不适合吃蛇鲻的介绍以后,相信我们都对蛇鲻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平时在食用的时候就能少了很多的顾虑,另外生活中我也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

多宝鱼是淡水鱼吗

1、腹部颜色可变化。多宝鱼形态与我国褐牙鲆相似,体侧扁,卵圆形,两眼均位于头部左侧,身体的左侧呈浅褐色,分布有不规则的斑点,腹部颜色较浅,能随着周围环境而变化,以便隐藏身体,躲避敌害。

2、具有埋伏捕食的机智。在自然海域里,多宝鱼具有埋伏捕食的能力。通常捕食的对象包括斑点鲻鱼、条纹鲻鱼和白鲻鱼及草虾等。

3、一年四季可养殖。多宝鱼的成鱼的生存水温2-36度,生长适温16-32度,最适生长水温21-26度;育苗期最适盐度18‰-30‰,经变态后的幼鱼至成鱼对盐度耐受范围很广,在0‰-30‰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蛇鲻的种类

蛇鲻属约共有9种,中国产下述4种。

长条蛇鲻(Saurida filamentosa) 背鳍第2鳍条丝状延长分布于南海和东海,也见于澳大利亚沿海。为暖水性底栖鱼类,栖于泥沙和沙泥底质的海区。南海北部海区分布的水深范围为20~120米,水深60~90米处较多;水温范围为16~27℃,适宜水温为19~21℃,盐度范围为31.5~34.8%,适宜盐度为33.7~34.8‰。游泳迅速,但移动范围不大。平时分散,生殖时期集群。性凶猛,贪食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生殖期为 1~5月,盛期为1~3月。分批产卵。怀卵量5~96万粒,平均怀卵量23万粒。体长一般为200~300毫米,重90~350克,大者达600毫米,重约2千克。最高年龄雌鱼为5龄,雄鱼为6龄。2~3龄鱼占渔获物的70%以上。

[长条蛇鲻]

长蛇鲻(S.elonata) 胸鳍短,不伸至腹鳍基底。侧线鳞50~60。中国沿海均产,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生殖期在北部湾为2~4月,在黄海和渤海为5~7月。怀卵量3~14万粒。卵径1.3毫米。体长一般为180~230毫米,重60~130克,大者可达350毫米,重570克。南海主要渔场为北部湾、七洲洋及万山群岛;东海和黄海常年均可生产,以冬、春两季为捕捞盛期。

多齿蛇鲻(S.tumbil) 背鳍无丝状延长鳍条,胸鳍伸至腹鳍基底,体侧无黑斑。产卵期长,每年从2月延至10月,甚至周年产卵。怀卵量4~47.8万粒,平均13.5万粒。体长一般为170~270毫米。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国及其他海区。

花斑蛇鲻(S.undosquamis) 体侧常具9~11黑斑,背鳍前缘和尾鳍上缘各有 1行节状黑斑。体圆而瘦长,呈长圆柱形,尾柄两侧具棱脊。头较短。吻尖,吻长明显大于眼径。眼中等大;脂性眼睑发达。口裂大,上颌骨末端远延伸至眼后方;颌骨具锐利之小齿;外侧腭骨齿一致为2列。体被圆鳞,头后背部、鳃盖和颊部皆被鳞;侧线鳞数48-54;背鳍前鳞18-20。单一背鳍,具软条11-12,雄性鱼之第2鳍条不延长如丝;有脂鳍;臀鳍与脂鳍相对;胸鳍长,末端延伸至腹鳍起点后上方;尾鳍叉形,上叶等长于下叶。体背呈暗褐色,腹部为淡色,成鱼体侧有时会出现9-10个不显之暗色斑块。背、胸及尾鳍略呈青灰色;腹及臀鳍无色;尾鳍上叶上缘具8个暗点或暗斑,下叶下缘白色或透明。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中国产于南海和东海,产量不大。

蛇鲻的肉质细嫩,供鲜销或咸制。用以制作鱼丸,质地松软爽脆,为人们所喜食。

蛇鲻的功效与作用 补血养颜

蛇鲻中含有不少铁元素,而铁是人体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进入人体之后会与氧结合,之后运输到身体各个部分,若身体缺铁会出现各种贫血的不适症状,因此日常多吃些补铁的食物,也就意味着给身体补血,像蛇鲻就是补铁补血的食物之一,同时蛇鲻中还含有其他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可为肌肤提供营养,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使人更加容光焕发。

蛇瓜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纤细,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长硬毛。叶片膜质,圆形或肾状圆形,长8-16厘米,宽12-18厘米,3-7浅裂至中裂,有时深裂,裂片极多变,通常倒卵形,两侧不对称,先端圆钝或阔三角形,具短尖头,边缘具疏离细齿,叶基弯缺深心形,深约3厘米,上面绿色,被短柔毛及散生长柔毛状长硬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主脉5-7条,直达齿尖,细脉网状;叶柄长3.5-8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柔毛及疏被柔毛状长硬毛。卷须2-3歧,具纵条纹,被短柔毛。

花雌雄同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常有1单生雌花并生,花序梗长10-18厘米,疏被短柔毛及长硬毛,顶端具8-10花,花梗细,长5-12毫米,密被短柔毛;苞片钻状披针形,长3 (-5) 毫米;花萼筒近圆筒形,长2.5-3厘米,顶端略扩大,径4-5毫米,密被短柔毛及疏被长柔毛状硬毛,裂片狭三角形,长约2毫米,基部宽约1毫米,反折;花冠白色,裂片卵状长圆形,长7-8毫米,宽约3毫米,具3脉,流苏与花冠裂片近等长;花药柱卵球形,长约3毫米,花丝纤细,长约2毫米;退化雌蕊具3枚纤细分离的花柱。雌花单生,花梗长不及1厘米,密被长柔毛;花萼及花冠同雄花;子房棒状,长2.5-3厘米,径约3毫米,密被极短柔毛及长柔毛状硬毛。

果实长圆柱形,长1-2米,径3-4厘米,通常扭曲,幼时绿色,具苍白色条纹,成熟时橙黄色,具种子10余枚。种子长圆形,藏于鲜红色的果瓤内,长11-17毫米,宽8-10毫米,灰褐色,种脐端变狭,另端圆形或略截形,边缘具浅波状圆齿,两面均具皱纹。花果期夏末及秋季。

相关推荐

扁豆的原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米。3出复叶;小叶片阔卵形,长5~9厘米,宽6~10厘米,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缘,两面被疏毛,侧生小叶较大,斜卵形;叶柄长4~12厘米;托叶细小,披针形。 总状花序腋生,通常2~4朵聚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2,早落;花萼钟状,萼齿5,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卵状椭圆形,基部两侧有2附属体,并下延为2耳,翼瓣斜椭圆形,龙骨瓣舟状;雄蕊10,2束;子房线形,被柔毛,基部有腺体,柱头头状,疏生白色短毛。 荚果长椭圆形,扁平,微弯,长5~8厘米,先端具弯曲

冬菇的原形态

菌盖肉质,宽2-7cm。扁半球形,后渐平展,往往不正形;盖面湿时甚粘,淡黄褐色或黄褐色,中部深肉桂色,边缘乳黄色,无毛,平滑;盖缘初时内卷,后波状或上翘。菌肉较厚,白色或稍带黄色,味美。菌褶弯生,密至稍稀,幅宽,不等长,白色至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菌柄长5-8cm,粗5-8mm,圆柱形,韧,表皮脆骨质,内部纤维质,松软基部往往伸长似假根并紧靠一起,顶部黄色,向下有密的黄褐色至深黑褐色短绒毛。孢子印白色。囊状体少,散生,梭形至棒状,(40-55)μm×(10-12)μm。

白贝的原形态

1.货贝,贝壳略呈卵圆形,质坚固,一般壳长24-28mm,宽20mm左右,高10-14mm。壳背部中央隆起,两侧坚厚而低平,在壳后方相当于壳长1/3处,两侧突然扩张,形成瘤状突起。壳表被光泽的珐琅质,呈淡黄色、鲜黄色或稍带灰绿色,两侧缘色较淡,背部有2-3条灰绿色横带及不太明显的橘黄色细环纹。螺层完全被珐琅质所遮盖,无任何肋纹。壳基部平,黄白色。壳基部平,黄白色。壳口狭长,附近白色。两唇缘的齿各12-13枚,较疏,白色。无厣。壳内面紫色,体柔软,可全部缩入壳内。外套膜自两侧伸展向背面卷转包住贝壳,上有许多

沙姜的原形态

多年生宿根草本。块状根茎,单生或数枚连接,淡绿色或绿白色,芳香;根粗壮。无地上茎。叶2枚,几无柄,平卧地面上;圆形或阔卵形,长8~1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急尖或近钝形.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质薄,绿色,有时叶缘及尖端有紫色渲染;叶脉10~12条;叶柄下延成鞘,长1~5厘米。穗状花序自叶鞘中出生,具花4~12朵,芳香;苞片披针形,绿色,长约2.5厘米,花萼与苞片等长;花冠管细长,长2.5~3厘米;花冠裂片狭披针形,白色.长1.2~1.5厘米;唇瓣阔大,径约2.5厘米,中部深裂,2裂瓣顶端各微凹白色,喉部紫

白菖的原形态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 白菖蒲 的 根茎 。全年可采,但以8~9月采挖者为良。挖得后,洗净,除去须根,晒干。亦有在新鲜时切成0.5~1厘米的小段晒干者。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卧,肥厚,白色带紫。叶根生,长剑形,长50~80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渐尖,叶脉平行,中脉显着。花茎扁平,佛焰苞叶状,极延长,长约与叶等;肉穗花序柱状,无柄,长约4~7厘米,宽约1厘米,淡黄绿色,密生细花;花两性,花被6,广线形,膜质透明,先端淡褐色,长约2毫米;雄蕊6,与花被片等长,花药黄色,花丝白色,扁线形;雌蕊1,

牛蹄的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

苍术的原形态

①南苍术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茎粗大不整齐。茎单一,圆而有纵棱,上部稍有分枝。叶互生,革质而厚;茎下部的叶多为3裂,裂片先端尖,顶端1裂片较大,卵形,基部楔形,无柄而略抱茎;茎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约4厘米,宽1~1.5厘米,无柄,叶缘均有刺状齿。 上面深绿,下面稍带白粉状。头状花序顶生,直径约2厘米;总花托无梗,基郎有叶状及细羽裂多刺苞片;总苞片6~8层,披针形,膜质,背面绿色,边缘带紫色,并有细乘毛;花托平坦,花多数,两性花与单性花多异株;两性花有多数羽毛状长冠毛;花冠管状,白色,有

蚕豆的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1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纵条纹。双数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两侧具大而阴显的半箭头状托叶,先端尖,边缘白色膜质,具疏锯齿,基部下沿呈尖耳状;小叶2~6个,椭圆形或广椭圆形乃至矩形,长5~8厘米,阔2.5~4厘米,先端圆形,具细尖,全缘,基部楔形;顶端小叶中央有很不发达的狭线形卷须。 花1至数朵,腋生于极短的总花梗上;萼钟状,无毛,长约1厘米,先端5裂,裂片狭披针形,上面2裂片稍短;花冠蝶形,旗瓣白色,有淡紫色脉纹,倒卵形,长约3.5厘米,先端圆而有一短尖头

牛肺的原形态

⒈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⒉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

沙枣的原形态

1.沙枣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5-10m。枝干受伤后流出透明褐色胶汁。常具亮棕红色硬利,幼枝密被银白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栗褐色,光滑;皮孔明显,点状横裂。单叶互生,薄纸质;叶柄长0.5-1cm;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8.5cm,宽0.5-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被具银白色鳞片,后部分脱落,下面银白色,有光泽,密被白色鳞片;侧脉不明显。 花1-3朵生于叶腋,两性,稀单性;花被筒呈钟状或漏斗状,先端4裂,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有香味;花盘先端无毛;雄蕊几无花丝;花柱长于雄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