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婴儿奶瓶喂养方法
正确的婴儿奶瓶喂养方法
安全舒适的奶瓶喂养法:
妈妈先用轻柔的声音和宝宝说话,安抚其情绪,并帮宝宝系上围嘴。
小心地将宝宝从婴儿床上抱起,抱起时用手托住宝宝的颈部。
以摇篮式的手法将宝宝斜抱(成45度角),并在喂奶椅上坐稳。
妈妈用手托住奶瓶瓶身,让奶水充满整个奶嘴和瓶颈后再放入宝宝口中,避免他吸入过多的空气。
在喂奶的过程中,妈妈应与宝宝说话互动,使宝宝保持愉快的情绪。
喂完奶后,用纱布巾将宝宝的嘴巴擦拭干净。
用直立式抱法将宝宝的下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用空心掌由下往上地轻拍宝宝的背部,直到宝宝打出嗝为止。
如果你正在给宝宝使用奶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格外注意:
1、不要让宝宝独自一人躺着吸奶,那样容易连成窒息。
2、不要强迫宝宝每餐一定喝完奶瓶里的奶,勉强只会让宝宝吐奶。
3、喂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将宝宝抱紧,让他能闻到你身上的气味,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4、要留意奶嘴孔的大小是否合适。因为奶嘴孔的大小会影响到奶水的流量,如果孔太小,宝宝吸奶就非常费劲,时间一长就会使他对吸奶失去兴趣;如果孔太大,奶水流量过快,容易使宝宝呛着。
奶瓶的奶嘴是直接与宝宝的嘴巴接触的,正确的婴儿奶瓶喂养方法对宝宝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判断小儿得了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患儿表现为耳朵疼痛,早期啼哭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伴发热、拒奶等症状。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对于急性中耳炎,应该防患于未然。例如,对人工哺养的婴儿,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要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
若用奶瓶喂奶,不能让婴儿平躺仰卧,应该先把婴儿抱起来放在膝上,然后将其头部斜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再用右手拿着奶瓶喂奶。喂奶速度也不宜太快、太猛,当婴儿哭闹时应暂停喂奶,以免咳呛将牛奶喷入咽鼓管。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特别在夜间喂奶时,应尽量抱起婴儿,防止因婴儿头部位置过低,其口含的剩余奶汁在熟睡后流入咽鼓管内而引起炎症。有的母亲白天工作劳累,夜间斜躺在床上喂奶,有时婴儿还在吃奶而她却睡着了,这时奶汁可以顺着婴儿的脸流入外耳道内引起炎症。
断奶太晚宝宝易发生龋齿
婴儿断奶太晚容易产生龋齿
医生介绍,婴幼儿早期龋不仅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同时也影响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而且其治疗难度也很大。婴幼儿早期龋的发生与不恰当的喂养密切相关,因此也被称为“婴幼儿奶瓶龋”、“喂养龋”或“奶瓶喂养综合症”等。
医生告诉记者,像大宝这样到两岁左右还不断奶,导致龋齿的情况很多。婴幼儿龋齿的发生与婴幼儿断奶时间晚,喂养时间过长和用奶瓶进食甜食有关。调查显示,一岁前断奶的幼儿龋齿发病率低于两岁后断奶的孩子。这是由于儿童在母乳喂养或者奶瓶喂养时,喜欢把乳头或奶嘴含在嘴里玩儿,往往含着就睡着了,奶瓶中往往放的是含糖量大的液体。而当婴儿睡着时,唾液分泌减少,吞咽发射减弱,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存留在口腔中,加上细菌的作用,龋齿便发生了。
补救:间隙保持器为恒牙“留地方”
“乳牙这么早就拔了,不会影响将来长牙吗?”大宝的家长听说孩子要拔牙,着急地询问。赵磐玉医生介绍,因为乳牙龋坏或其它原因,过早丧失乳牙的时候,肯定会对以后的牙(左牙右合)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这和丧失的位置及年龄有关。宝宝很幸运的是拔出的都是前牙,影响相对小一些,要是后牙就不好了。如果孩子略大些,3岁后丧失乳牙可以采用间隙保持器,为恒牙保留足够的间隙,尽量减小乳牙早失的不良影响。“但是,乳牙不好对孩子将来恒牙的生长,(左牙右合)的发育,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乳牙健康。”赵医生说,婴幼儿龋齿发病除了与不当饮食喂养方式有关以外,还多由于家长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口腔卫生,因此建议家长应以科学正确的喂养方式来哺育婴幼儿,同时加强对孩子口腔卫生的管理。
喂奶姿势不对有哪些危害
容易患中耳炎
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的耳病,最近有专家认为,母亲为宝宝喂奶姿势不当也会引发孩子中耳炎。
由于婴幼儿耳的发育尚不完善,咽鼓管较短,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缩力较弱,鼻咽部的液体容易流入中耳,所以,孩子患中耳炎的机会远比成人多。
正是由于婴幼儿耳的这种解剖特点,倘若喂奶姿势不当,例如横抱着孩子喂奶,让孩子平躺着吃奶,奶瓶口开得过大、竖得过直等等,均易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孩子的中耳,从而诱发中耳炎。
影响孩子牙齿发育
如果妈妈的喂养姿势不对,婴儿吮吸运动会对牙骨的生长发育起到不正常的引导作用。例如,在喂养时,婴儿下巴过度向前伸,很可能会让婴儿的下巴向前过度发育,发展成“地包天”。
如果是人工喂养,首先奶瓶放置位置要正确,防止婴幼儿吃奶时下巴前伸不足造成“小下巴”畸形或者是下巴前伸过度导致“地包天”的发生。要选用仿真奶瓶,橡皮奶头大小要合适。仿真奶瓶既可满足婴儿对哺乳的心理要求,吮吸时口周围肌肉参与运动,可促进上下牙颌骨的正常发育。如橡皮奶头过大,吮吸运动时宝宝牙颌骨周围的肌肉运动量减少,很可能会造成下牙骨的发育不足;要避免长时间喂养,切勿让宝宝长时间含着奶瓶或含着奶瓶睡觉,以避免奶瓶压迫牙颌骨的发育。
如何保护儿童乳牙
1、孩子的饮食:
一旦乳牙萌出,细菌就会出现,来自食物中的糖被细菌分解而产生酸。频繁的糖摄入,含糖的食物存留在口腔内很长时间,是牙齿龋坏的最大因素。
2、奶瓶喂养:
饮料和牛奶含有对萌出牙齿有害的糖。重要的是避免让婴儿形成夜间和睡眠时间含奶瓶睡眠的习惯。奶瓶仅被用作喂养工具,不应该被用作安扶物。
3、母乳喂养:
在喂养时,重要的是维持好的平衡饮食。乳牙龋坏的严重形式是喂养龋齿,它由不适当的奶瓶喂养引起,同样能够发生在不适当的母乳喂养。一旦乳牙萌出,重要的是遵从一个合理的喂养计划,避免过长时间的喂养。避免让婴幼儿整夜喂养,这可能出现在母亲和孩子一起睡眠时。
什么是早产儿奶粉
什么是早产儿奶粉
早产儿奶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为了应对早产带来的饮食障碍和饮食需求所特制的婴儿奶粉,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食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早产儿奶粉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可达到单纯依靠母乳喂养所无法比拟的效果。
★早产儿奶粉的特点
早产儿奶粉生产困难,市场小。尽管早产儿奶粉从国外流入已有六、七年的时间,但却并未能完全融入到国内的奶粉市场,依然在生产技术和流通上面临着困难。
目前早产儿奶粉的现状是外国早产儿奶粉的垄断,本国早产儿奶粉开发难,早产儿奶粉品牌有限,难以深入市场。这是由于早产儿奶粉在配方和质量检测上的要求十分严格,研发和后期试验耗资巨大,还要将售价控制在可承受范围。总而言之,生产早产儿奶粉是一个耗时耗费高质量要求的工程。
早产儿奶粉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中添加了许多早产儿发育所需的成分,如DHA和ARA等不饱和脂肪酸。但是由于公众对早产儿的关注不足,早产儿奶粉并未被广大顾客所熟知,在市场占有率上远远落后于普通奶粉。希望早产儿日后能够得到关注,国内企业能够尽早踏出开发早产儿奶粉的第一步。
★早产儿奶粉的挑选
市面上有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早产儿奶粉,很难分清孰优孰劣。其实并不是价格越高,品牌越响,包装越花俏,奶粉质量就会越好。由于早产儿奶粉根据不同早产儿情况又开发出了许多不同的配方,妈妈在挑选时大可不必在怀着“买最好”的理念,可以给婴儿选到最适用的早产儿奶粉了。在购买早产儿奶粉时不妨参照以下原则。
1.成分越贴近母乳越好
现有的宝宝奶粉配方大多根据母乳成分来调制,少数营养成分比例会有区别。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α-乳清蛋白。它在母乳蛋白质中所占比例约有百分之二十七,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而其在牛奶中仅占百分之四。α-乳清蛋白比例被列为判断奶粉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因为它与母乳蛋白的性质最为相似,保留了母乳蛋白的许多优点,其中易于吸收的特点降低了早产儿消化器官的负担。除了继承母乳蛋白的优点,这种蛋白质中还检测出了色氨酸成分,这种物质拥有抗兴奋的功能,能够达到优化婴儿的睡眠质量的效果。
2.根据婴儿月龄选择
早产儿奶粉包装上通常有适用年龄的相关说明,妈妈可参照说明来给婴儿挑选适合自己的奶粉。奶粉是否挑选得当,可以通过对比以下症状来得知:
(1)消化不良,腹泻。
(2)发育异常,体重身高增长缓慢。
(3)上火,有口臭,眼屎多。
(4)产生过敏症状。
(5)食欲不振。
婴儿如果无以上症状,奶粉便可以放心食用,反之则说明奶粉挑选不得当,需要及时更换。
3.根据婴儿健康状况选择
由于发育不完全,早产儿会出现不少胃肠的问题。首选早产儿奶粉,待孩子体重追赶上足月儿可以转奶。针对这些不同病理,市场上出现繁多的奶粉类别供妈妈们按需购买,比如脱敏奶粉、高铁奶粉等,最好在专业人士给予指导下进行。
★早产儿奶粉使用注意事项
早产儿比起正常婴儿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事项更多,不仅要斟酌食品的质量品质,在喂养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避免呛奶
婴儿的自主吞咽能力,吮吸能力不是很好,吐奶、呛奶的情况时有发生。奶嘴口过大或者喂奶时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导致奶从呼吸道顺流而入,抵达肺部。症状轻微会引起呛奶,严重的会导致肺炎或窒息。因此一定要选择奶嘴合适的奶瓶,喂食的时候要斜抱婴儿。喂完之后摆正婴儿,拍拍后背帮婴儿排出食道内气体。婴儿在吃奶过程中出现吐奶,要避免让婴儿脸朝上平躺。婴儿吸奶困难,妈妈可以用小勺子替代奶瓶喂养,但一定要记得在喂奶前试温。
2.喂奶要求
给早产儿喂奶时要充分考虑到婴儿的消化特点,定时定量地给婴儿喂奶,这是对妈妈耐心的巨大考验。早产儿吃奶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少食多餐,吃得慢。所以给早产儿喂奶往往是间断进行的,等婴儿吃了一会之后停下来缓一缓再继续喂,这样的喂奶方式能够有利于避免婴儿被呛。
3.转奶时间有差异
由于生理发育情况有异于正常婴儿,早产儿奶粉在成分和食用要求上和普通奶粉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即便有些早产儿奶粉的包装上注明了适用对象是0到一岁婴儿,但真正的可食用期间却并没有一年那么长久。转奶时间并非固定,要根据婴儿的发育状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其体重>2500公克可进行转奶,具体情况还需要咨询专业医师。在更换奶粉时,要让肠道有一个适应新奶粉的过渡期间,在此期间内,可以酌情增加普通奶粉在早产儿奶粉中的比例,最终完成奶粉的转换。
早产儿奶粉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呛奶
婴儿的自主吞咽能力,吮吸能力不是很好,吐奶、呛奶的情况时有发生。奶嘴口过大或者喂奶时姿势不正确很容易导致奶从呼吸道顺流而入,抵达肺部。症状轻微会引起呛奶,严重的会导致肺炎或窒息。因此一定要选择奶嘴合适的奶瓶,喂食的时候要斜抱婴儿。喂完之后摆正婴儿,拍拍后背帮婴儿排出食道内气体。婴儿在吃奶过程中出现吐奶,要避免让婴儿脸朝上平躺。婴儿吸奶困难,妈妈可以用小勺子替代奶瓶喂养,但一定要记得在喂奶前试温。
2.喂奶要求
给早产儿喂奶时要充分考虑到婴儿的消化特点,定时定量地给婴儿喂奶,这是对妈妈耐心的巨大考验。早产儿吃奶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少食多餐,吃得慢。所以给早产儿喂奶往往是间断进行的,等婴儿吃了一会之后停下来缓一缓再继续喂,这样的喂奶方式能够有利于避免婴儿被呛。
3.转奶时间有差异
由于生理发育情况有异于正常婴儿,早产儿奶粉在成分和食用要求上和普通奶粉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即便有些早产儿奶粉的包装上注明了适用对象是0到一岁婴儿,但真正的可食用期间却并没有一年那么长久。转奶时间并非固定,要根据婴儿的发育状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其体重>2500公克可进行转奶,具体情况还需要咨询专业医师。在更换奶粉时,要让肠道有一个适应新奶粉的过渡期间,在此期间内,可以酌情增加普通奶粉在早产儿奶粉中的比例,最终完成奶粉的转换。
当宝宝拒绝奶瓶喂养
一直母乳喂养的孩子一看到奶瓶就会哭叫,这是一个常见问题。为避免这种奶瓶抗拒现象的发生,建议新手妈妈在宝宝断奶三周前就开始穿插规律的奶瓶喂养(里面最好装上挤出的母乳),这种交叉哺乳不会对宝宝的生长造成任何干扰。琦琦妈妈在宝宝6个月时突然意识到要尽快改为奶瓶喂养,于是不自觉中让整个形势紧张起来。从琦琦妈妈的叙述中,我们感觉琦琦有一种“奶瓶恐惧综合征”,原因可能是奶瓶与乳房乳汁流出方式的不同让她不习惯,或者琦琦曾经在奶瓶喂养时被呛过以至于产生反感。当然,琦琦也可能是依恋母亲温暖、柔软的乳房,并发觉橡皮乳头口感不好。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琦琦可能还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从奶瓶中吸吮,当然她也可能根本没有机会尝试正常吸吮,因为奶瓶从来没有以正确的方式放进她的嘴里。许多妈妈喜欢握住奶瓶的尾部喂孩子,实际上这样无法完全控制奶瓶。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握在奶瓶颈部,并将余下的手指轻轻抵在宝宝脸部。
如果你有一个“奶瓶恐惧综合征”的孩子,请按照以下计划执行,从而在24小时内从母乳喂养过渡到奶瓶喂养。
开始尝试前最好确保宝宝已经大于4个月。
1 留出一个24小时,在这期间只给奶瓶喂养。选一个有人在旁边帮忙的日子。你可能需要挤出乳汁以免乳房饱胀和疼痛,然后你可以将乳汁用奶瓶喂给孩子。
2 这一天,给奶瓶前至少两到三个小时不给宝宝任何吃的或者喝的,直到孩子感觉饥饿并有食欲。
3 尝试不同的奶瓶和奶嘴。柔软的乳头状的奶嘴最好。使用一个可以匹配任何型号奶嘴的普通、瘦长的奶瓶。
4 如果可以,起初你最好使用挤出的乳汁,因为你的宝宝已习惯那种味道。如果母乳缺乏,可用其它配方奶。
5 用一根消毒过的针在奶嘴上戳一个较大的洞,保证流量比母乳流量大。
对像琦琦这样一旦奶嘴放到嘴里就会哭叫的宝宝,这种措施很有效,因为可以让她有一种奶能非常流畅地流出的感觉。
6 奶瓶里的奶要完全加温。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喜欢奶瓶里的奶比平常温度高一点,当然前提是不能烫伤宝宝。
7 将宝宝笔直地坐在你的膝盖上,避免流速过大孩子产生窒息或恐慌。不要像母乳喂养时那样让宝宝躺在你的臂弯里,奶瓶喂养时这样的姿势让宝宝感觉不适。
8 用周围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或电视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在宝宝意识到奶嘴在嘴里前,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吸吮。
9 要耐心。如果宝宝出现窒息征象,马上让他挺直身体,但是奶嘴要继续放在他的嘴里。
10 要坚持。至今为止,我们发现24小时是宝宝能坚持的最长时限,大部分宝宝很快地很自然地放弃了对母乳喂养的坚持。
奶瓶的选择
人工喂养者,一般用奶瓶喂养,奶瓶上面的橡胶奶头应当软硬适宜。大多数婴儿很容易接受奶瓶和奶嘴,因为吸奶瓶中的奶较吸妈妈的奶更容易些、省力些。有些婴儿不喜欢橡胶奶嘴,或者拒吃奶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你选择的橡胶奶头是不是太硬或太软?橡胶奶头是不是有气味?奶嘴的孔是不是太大或太小?橡胶奶头太硬可以换一个半新旧的;橡胶奶头有橡胶味,可以换成硅胶奶头;奶嘴的孔太大就要换一个新的,孔过小再用缝衣针将孔弄大一些。有时在喂奶的过程中,孩子突然不要吃,吐出奶瓶哭起来,这可能是奶嘴发生了堵塞,将奶瓶倒回来摇几下,堵塞就会消失。
人工喂养者如若不用奶瓶喂孩子,就更麻烦了,所以要耐心地查找喂养中所出现的问题,坚持喂牛奶。没有了母乳,就不要再放弃牛奶,人工喂养时,牛奶还是第一位的选择。有的家长因为怕喂牛奶麻烦,改用米粉、奶糕等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品喂婴儿,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这是不应该出现的。
母乳不足的原因
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完美的食物。但很多妈妈都面临母乳不足的问题,使得新手爸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莫慌!来了解母乳不足的原因,对症处理!
1、母亲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
2、喂养不当: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4、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这时应给予母亲心理上的支持,告知其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5、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并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6、母亲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7、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新生儿出生后不要先使用奶瓶
对新生儿不要先给宝宝用奶瓶
如何正确使用奶瓶?怎样用奶瓶喂养出健康宝宝?应该在什么时候放弃奶瓶?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可是宝宝顶顶重要的生存工具。妈妈们可不能忽视了小奶瓶里面的大学问:
新生宝宝:不要先用奶瓶
宝宝嗷嗷待哺,但新妈妈却暂时还没有奶,这时候,有的父母怕宝宝饿着,就开始用奶瓶给宝宝喂食了。但其实,宝宝刚从妈妈的体内分离出来,身体里还储蓄着一些可以维持生存的营养,并不是特别急于进食的。若在炎热的夏天,宝宝出汗多时,可用小匙给他少喂点水。但绝对不要用奶瓶,更不能用奶瓶喂奶粉。
因为通常情况下,宝宝吸吮橡皮奶嘴要比吸吮母乳省力,如果宝宝出生后,就用奶瓶喂奶粉,然后再改为母乳喂养时,宝宝就容易出现乳头错觉,特别容易出现拒奶、烦躁等现象,造成母乳困难,不但使宝宝得不到产妇初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还会使新妈妈奶胀而诱发乳腺炎。宝宝长时间不吮吸母亲的乳头,还可会导致新妈妈乳汁减少。
正确的做法是宝宝出生后,就开始人为地挤压新妈妈的乳头,并开始让宝宝吮吸妈妈的乳头,这时可见有较清的奶水溢出,此奶称为初乳。初乳中不仅含有易于宝宝消化、吸收的蛋白质、脂肪和糖,而且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一IgA和具有杀菌作用的溶菌酶。这些物质可以保护宝宝不易患病,还可预防过敏反应,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初乳可使宝宝获得强大的被动免疫,吸吮了初乳的宝宝,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偏低,而未吸母亲初乳的婴儿易患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
母乳不足的主要原因
1、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时过度紧张,缺乏信心与热情都能导致奶水不足。
对策:让妈妈解除精神负担,告知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2、授乳方法不当
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妈妈身体因素
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当然,母亲喂奶次数过少、婴儿吸吮时间不够、不适当地加辅食、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母亲乳腺发育不良以及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母乳不足。
如何观察婴儿大便
1.观察大便颜色
观察婴儿大便,可先从颜色入手。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排出胎粪,胎粪是由胃肠分泌物、胆汁、上皮细胞、胎毛胎脂以及咽进的羊水等组成的,颜色黑绿粘稠。出生后2-3天,大便颜色变浅,逐渐为军绿色。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奶瓶喂养宝宝的大便,呈淡黄色。
2.注意大便气味
新生儿的胎便是没有臭味的,随着宝宝不断成长,喂养的条件不同气味也就不同:母乳喂养的大便味酸不臭,奶瓶喂养则明显有臭味。
3.看大便形状和稀稠度
新生儿胎便通常为粘稠状,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软膏样;奶瓶喂养的宝宝,则是均匀较硬。而饮食不当或饥饿造成的大便形状则可能是水样、蛋花汤式。
谈谈进行人工喂养的的缺点
我怎么知道我的乳汁量是不是足够呢?
如果你的乳汁量足以让你每1.5~3个小时喂养宝宝一次,这就表明乳汁分泌得很正常。同时要注意宝宝的尿不湿。在一开始的6周内,你的宝宝每天会排两次大便,会弄湿5~6个尿不湿。这种情况下,你要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使用奶瓶和人工奶嘴到底有什么缺点呢?
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间歇性接受奶瓶喂养时,他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奶瓶喂养。这样,母亲乳汁自然分泌减少,婴儿就会以奶瓶喂养为主了。因此,建议在婴儿出生初期几个月时间里避免使用奶瓶喂婴儿水或者其他营养成分液;并且,也要避免使用人工奶嘴。母乳喂养与奶瓶共同使用的不好后果告诫我们如果想要母乳喂养就不要间歇地使用奶瓶喂养,这个还好理解;可是人工奶嘴有什么弊端呢?
从含着棒棒糖、吸烟到人类其他与吸吮相关欲望的实现,吸吮是一个让人感到愉悦的动作。婴儿从吸吮人工奶嘴中得不到任何营养,但是他会感到很满足,并且对其很渴望。所以当他们不可以吸吮母亲乳头的时候,可以用人工奶嘴来代替。
当然,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妻子、丈夫以及婴儿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