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青蒿素从什么植物中提取的 青蒿素的作用于用途

青蒿素从什么植物中提取的 青蒿素的作用于用途

青蒿素为一高效、速效抗疟药。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适用于间日疟及恶性疟,特别是抢救脑型疟均有良效。其退热时间及疟原虫转阴时间都较氯喹短。对氯喹有抗药性的疟原虫,使用该品亦有效。

蒿子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消炎

蒿子中含有的青蒿素、青蒿甲、乙、丙、丁、戊素,青蒿酸、蒿酸甲酯、青蒿醇等药理活性物质对多种细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所以蒿子具有光谱抗菌的作用,使用后可以辅助缓解机体各种炎症。

青蒿素从哪种植物提取的 青蒿素的提取工艺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主要有乙醚浸提法和溶剂汽油浸提法。挥发油主要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减压蒸馏分离,其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油水分离-精油;非挥发性成分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及重结晶分离,基本工艺为:干燥-破碎-浸泡、萃取(反复进行)-浓缩提取液-粗品-精制。

青蒿素是什么植物提取的 青蒿素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以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

什么是青蒿素 青蒿素的作用机制

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一线粒体功能。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

青蒿素的功效与作用 青蒿素是什么

青蒿素是从青蒿等植物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我国中医研究炎中药研究所于1971年10月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对于鼠疟、猴疟有显著的抗疟作用,随后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有效单体即命名为青蒿素,是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疾药物。

青蒿的理化鉴别

1.异羟肟酸铁反应:取青蒿样品10mg溶于1ml甲醇中,加入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4~5滴,在水浴上加热至沸,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至酸性,然后加入1%三氯化铁溶液1~2滴,溶液即呈紫色。(检查青蒿内酯类化合物)

2.薄层层析 取青蒿素对照品,以石油醚(60~90℃)-丙酮-冰醋酸(8∶2∶0.1)为展开剂,展开15cm以上,取出,晾干,喷以含2%香草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在85℃加热10~20 分钟至斑点清晰,样品与对照品溶液应显青蒿素的清晰斑点。

青蒿素从什么植物中提取的 青蒿素是什么植物提取的

青蒿素是从黄花蒿植物中的一种提取物,其主要提取方式是通过乙醚提取的,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从中药青蒿中获得具有100%疟原虫抑制率的提取物。

什么是青蒿素 青蒿素的副作用

1有轻度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加治疗能很快恢复正常。

2注射部位浅时,易引起局部疼痛和硬块。

3个别病人,可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及轻度皮疹。

4妊娠早期妇女慎用。

青蒿鳖甲汤的现代研究

动物实验证明,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对鼠疟、猴疟和人疟均有显著抗疟作用。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但对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前期无效。鼠疟实验表明,青蒿素的抗疟作用快,抑制作用明显增强。青离素的特点在于决速抑制原虫成熟,青蒿索的衍生物篙甲醚和青蒿酯钠亦有抗疟作用,蒿甲醚乳剂的抗疟效果优于还原青蒿素墟拍酸钠水剂,对凶险型疟疾患者可能是更理想的剂型。

体外实验表明,青蒿素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无性体的生长,有直接杀伤作用。青蒿素的作用相当于氯喹的1.13~1.16倍。有报导指出,测试青蒿素、蒿甲醚及青蒿酯钠的抗疟效应表明,青蒿醋的功效与作用钠效果最好,为氯喹的16倍,为青蒿素的14.3倍,青蒿素和蒿甲醚的抗疟效果与氯喹相近。

青蒿的营养价值 防治中暑

青蒿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有明显的降温解热作用,还能帮助排汗。所以,夏日将青蒿水煎液作为清凉饮料,是防治中暑的良药。

青蒿的营养价值 抗寄生虫作用

青蒿乙醚提取物、稀醇浸膏及青蒿素对鼠疟、猴疟、人疟均呈显著抗疟作用。

关于疟疾和青蒿素的十个最常见问题

疟疾是由一种叫作疟原虫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通过受感染的蚊子叮咬进行传播。这种寄生虫在人体的肝脏中繁殖,然后感染破坏血红细胞,不断繁殖,不断破坏。在所有热带病中,以受疟疾威胁的人数与发病数字为最多,居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研究的六大热带病的首位。

感染疟疾,在被蚊子叮咬 10~15 天后,人会出现发烧、头痛和呕吐等症状,民间称作「打摆子」,就是一会儿发热,一会觉得寒冷而打冷战。如果疟原虫侵入脑部血管,则会导致最为严重的脑部疟疾,通常会造成病人昏迷。严重的疟疾患者甚至会因此丢掉生命。

根据 2014 年 12 月发布的情况估计,2013 年约有 1.98 亿疟疾病例,有 58.4 万人死亡。大多数死亡发生在非洲儿童中,那里每分钟便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在我国,经过医学工作者和疾控部门的多年努力,全国疟疾病人由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 2 400 多万减少到目前的数十万,部分省份现只见散发病例,我们甚至有望在 2050 年全面消灭疟疾。

所以,疟疾已经逐渐离我们远去,这其中离不开青蒿素做出的贡献。

青蒿素(读作:Qing Hao Su)是从青蒿等植物中提取出的有效成分,治疗疟疾用得较多的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它作用于原虫膜系结构,损害核膜、线粒体外膜等结构从而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起到抗疟作用。

除了青蒿素,目前抗疟药物还包括奎宁类药物(氯喹、伯氨喹)。

氯喹针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可用作控制症状,是非耐药疟疾的首选药物。伯氨喹能杀死肝细胞内期及配子体,是目前唯一可供使用的预防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青蒿素,吸收快,起效快,适用于凶险疟疾的抢救。其中,青蒿琥酯的抗疟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而少,耐药率很低,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尤其适用于孕妇和脑型疟疾患者。

青蒿琥酯、甲氟喹对治疗耐药疟原虫感染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价格便宜,在妊娠妇女及儿童中安全,是很多国家对付疟疾的首选用药。

跟抗生素一样,随着一种单一抗疟药物的使用增多,疟原虫便对既往的常规药物(如氯喹)产生了耐药性,此时就需要另外一种药物来治疗。而青蒿素作为较新的药物,对疟原虫的效果明显。

对抗疟疾,我们不需要自己购买药物治疗,更应该重视预防。

疟疾作为一种经蚊虫叮咬传播的传染病,对此不熟悉的读者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到疟疾肆虐地区之前应该先做好防疫措施;

使用蚊香、蚊帐、防蚊喷液等手段来防止蚊虫叮咬;

被蚊虫叮咬后,假如出现发烧、寒战交替的症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接受正规治疗。

很遗憾,不是。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后的发布会上,一位中国记者问道:「这次诺贝尔医学奖算不算是颁发给了中国传统医学?」

诺奖委员会的成员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并做出了解释: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并没有把这个奖项颁发给传统医学,我们是把诺贝尔奖颁给了受到传统医学启发并能从中开发出一种造福全世界的新药的科学家。所以,你可以说是受了中医启发,但不能说是颁给中医。

在这里,「受传统医学启发」是非常严谨、恰当的表达。

首先,青蒿素并不是中药,而是一种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单一成分的化学药,有明确的化学结构。就像典型的西药阿司匹林一样,也是从树皮中提取出来的。单单这一点,就和一些人心目中「纯天然、非化学」的中药不同。

其次,青蒿素是通过现代的药理、化学的方法从传统草药中分离出有效成分,用现代医学的方法验证药理药效,整个研究都处在现代医学、药学的科学框架下的。疗效和毒性都非常明确,这和传统的中药也有很大的不同。

不过,青蒿素的发现,确实受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启发,在传统药方中,有可能还有一些有效的药用成分因为中国传统医学落后的研究手段而不能为我们所知。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传统医学一样,我国中医理论仍存在着其局限性。

在中国历史上,每年都有大量因为疟疾失掉生命的人民,没有哪一个药方能治愈疟疾,这也是因为当时的许多治疗仍然停留在对世界的直觉性猜测和主观的经验总结上,并没有一个科学的方法从中找到单一的有效成分。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像青蒿素一样的对植物药的现代化改造。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屠呦呦教授为世界抗击疟疾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和她的团队对于中药改造的伟大成就也将载入史册。

黄花蒿的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

古本草书记述的“草蒿”(神农本草经)及“青蒿”(除花色淡青、淡黄色者外)与“黄花蒿”(本草纲目)无异,中药习称“青蒿”,而植物学通称为“黄花蒿”A. annur Linn.,该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长,其体态略有变异。入药作清热、解暑、截疟、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用,此外,还作外用药。本种不同于植物学上称的“青蒿”A. carvifolia Buch.-Ham. ex Roxb.,二者药用功能虽然接近,但后者不含“青蒿素”,亦无抗疟作用。黄花蒿风干植物含水分9.7%,乙醚可溶物5.6%,水可溶物26.6%,乙醇可溶物0.8%,半纤维素11.6%,纤维素8.5%,木质素9.6%,蛋白质9.3%,灰分10.1%,鞣质类2.4%。

艾草与青蒿的区别

一科属:

1·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的地上部分。

2·草 别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 科属分类 菊科, 艾属 。

二用途:

1·青蒿入药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止盗汗、防中暑等功效,用作阴虚潮热的退热剂。

2·艾草能温中、逐冷、除湿,治多种疾病。

三形态:

1·艾草其茎直立,高三、四尺;叶片轮生,状如蒿,每片叶有五个大的缺刻,大缺刻叶上又有三至四个小缺刻,叶面绿色,茎杆及叶片的背面密生白色茸毛,柔软而光滑。

2·青蒿茎呈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80cm,直径0.2~0.6cm;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四化学成分:

1·青蒿主要含有倍半萜类、黄酮类、香豆素类、挥发性成分及其他β-半乳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β-谷甾醇等。倍半萜类有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青蒿酸甲酯等。黄酮类有3,4-二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醇、猫眼草黄素、猫眼草酚等。香豆素类有香豆素、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东莨菪内酯等。挥发性成分中以茨烯、β-茨烯、异蒿酮、左旋樟脑、β-丁香烯、β-菠烯为主,另含α菠烯、蒿酮、樟脑等。

2·艾草素,4-羟基 -8-乙酰氧基-8-乙酰氧基-1(2),9(10)-愈创木二烯-6,12-内酯,洋艾内酯,洋艾内酯,洋艾素,艾草宁,11-表洋艾素,11,10,11-表洋艾素,10,11-表洋艾素,大籽蒿素,11α-二氢墨西哥蒿素B,11α,13-二氢汉菲林,异戊酸,-(8-异戊酰氧基)橙花醇酯,2α,3α-环氧-11α,13-二氢去氢木香内酯,大牻牛儿烯,右旋姜黄烯,异戊酸橙花醇酯,4-去羟亚菊素,安洋艾素,球花母菊素,兰香油薁,兰香油精,蒿萜内酯等。还含木脂体类分合物:芝麻素,e,a-阿斯汉亭,e,e-蒿脂麻木质体,鹅掌楸树脂醇B二甲醚,鹅掌楸树脂醇A二甲醚。又含黄酮类化合物:艾黄素,猎眼草黄素,芸香甙,异槲皮甙以及马栗树皮素,咖啡酸和具有抗炎作用的精油等。

相关推荐

青蒿的形态特征

青蒿,一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主根单一,垂直,侧根少。茎单生,高30-150厘米,上部多分枝,幼时绿色,有纵纹,下部稍木质化,纤细,无毛。叶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有长叶柄,花期叶凋谢;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每侧有裂片4-6枚,裂片长圆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长三角形的栉齿或为细小、略呈线状披针形的小裂片,先端锐尖,两侧常有1-3枚小裂齿或无裂齿,中轴与裂片羽轴常有小锯齿,叶柄长0.5-1

黄花蒿与青蒿如何区别

黄花蒿与青蒿颇类,二者都是菊科蒿属一年生草本,且味道相近,黄花蒿含有青蒿素,入药谓之青蒿。它们的叶都是多回羽状深裂,它们的花冠都是黄色。那么如何区分二者呢?二者之区别俱在细微之处。一、花序的区别:黄花蒿的头状花序近球形,花序较小,长与宽均约1.5毫米;青蒿的头状花序半球形,花序较大,直径约为3~4毫米。二、叶的区别:黄花蒿的茎下部叶多为三至四回羽状深裂,中部叶多为二至三回羽状深裂,上部叶渐小,常为一回羽状深裂,且叶面绿中透黄,叶裂片轴有狭翼;青蒿的茎下部叶多为二至三回栉齿状羽状深裂,中部叶多为二回栉齿状羽

黎蒿的简介

鄱阳湖特产,一种生长在湖边的野生草本植物.春季收获,略有药味.吃法以鄱阳县的黎蒿炒腊肉最为著名.现风行于沿湖及长江流域如南昌南京等地.有一句话叫“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碗里的宝”;现已可人工种植,是鄱阳县农民创收途径之一. 黎蒿:又名蒌蒿。芦蒿。柳蒿,菊科蒿,属野生草本植物,经人工栽培后成为营养丰富,无病害,无污染的特种绿色蔬菜食品。经专家测定:每100克黎蒿含维生素C3.73毫克。维生素B0.28毫克。胡萝卜素4.10毫克。碳水化合物10克。黎蒿还具有祛风湿,健脾胃,化痰,促消化,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是天然美

青蒿的营养价值 治疗红斑狼疮

青蒿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均可获不同程度的缓解。

青蒿素有什么作用 青蒿素的药理作用

青篙素是从中药青篙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篙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篙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

疟疾是什么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

血吸虫病治疗

(一)抗虫治疗 1.吡喹酮 目前,吡喹酮是治疗人畜血吸虫病的最好药物。因为它具有疗效高、毒性低、疗程短、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个理想的抗血吸虫药。 (1)剂量与疗程: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目前主张用下列方案: 急性血吸虫病:总剂量成人为120mg/kg,于2~3天内分次服完,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儿童的总剂量为140mg/kg,服法参照成人。 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按总量60mg/kg,2大内分4次服完;儿童体重在30kg以内者,总量按70mg/kg,30kg以E者与成人相同剂量。服法参照成人。

青蒿素是什么药 青蒿素作用方式

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

疟疾治疗

疟疾这种疾病究竟要怎样进行治疗呢?这种疾病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只要认真的进行治疗,疟疾这种疾病才会渐渐的康复,在生活中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让疟疾出现在我们的身上,患者要有良好的养病环境,看看治疗疟疾的办法吧。 抗疟原虫治疗 1、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氯喹、青蒿素青蒿素、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 蒿甲醚:适用于各型疟疾,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的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退热及原虫转阴速度均较氯喹为快,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红内期。肌肉注射后吸收完全,血药达峰时间为7小时,半衰期为13小时。 本药在体

青蒿知识介绍

青蒿知识介绍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花蕾期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切碎,晒干。 青蒿茎圆柱形,上部分枝,长30至80厘米,直径0.2至0.6厘米;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以色绿,叶多,香气浓者为佳。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青蒿、鳖血青蒿、炒青蒿,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鳖血蒿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