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嘴歪扎什么穴位
中风嘴歪扎什么穴位
1.1、口眼歪斜取穴
主穴:听会、地仓、合谷、迎香
配穴:风池、水沟、颊车、丝竹空等。
1.2、半身不遂取穴
主穴:肩俞、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配穴:手三里、大柱、风市、承山、解溪等。
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还应根据患者病情、时机,在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施针,以防造成病情加重。
1.3、耳穴压丸预防中风
主穴:分耳背和耳前二组(1)耳背穴 耳背心、耳背肾、耳背肝、耳背肺、耳背脾(2)耳前穴 神门、心、皮质下、交感、脾。
配穴:交感、肝、胃、大肠、额、缘中、枕。
一般仅用常用穴,如预防过程中出现某些症状时,再据症酌配辅助穴。一般于考前1个月施术,用黄荆籽贴敷(如无,可用王不留行籽代替),令被防治者自行按压,每日3~5次,每次按压10~20min,另于睡前20min常规按压一次。以局部发红、发热为佳。5日更换1次。
中风嘴歪了怎么办
中风嘴歪了,这个现象不会少见。有可能是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这情况是可考虑吃些中药配合针灸来治疗的,推荐中医针灸效果好。
注意保暖,这些病号,容易在寒冷,感冒,发烧时,遭到外界的病毒入侵。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
注意休息。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多运动,保持身体的状态维持在最佳。可以适当的做做慢跑,散步,毽球等运动。
注意戒口。一些含有酒精的食品,或者是酒类禁止继续食用。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多补充营养,比如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中医针灸是最该病疗效较好的一种治疗方式。这个到大医院区治疗,时间根据病情的轻重来划分,一般为一个月。同时搭配火罐,电针加穴位红外线照射,也是不错的。
日常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口部的肌肉的功能训练,可让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如条件允许,可以点食疗。如川芎白芷水炖鱼头,姜糖苏叶饮,参枸莲蓉汤,参芪乌鸡汤。都能加速病情好转。
面部神经麻痹后遗症怎么办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针灸治疗(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在急性期应当适当休息,注意面部的持续保暖。外出时可戴口罩,睡眠时勿靠近窗边,以免再受风寒。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吹冷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2、局部护理
急性期患侧面部用湿热毛巾外敷,水温50-60度,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用力应轻柔、适度、持续、稳重、部位准确。患者可对镜进行自我表情动作训练:进行皱眉、闭眼、吹口哨、示齿等运动,每日2-3次,每次3-10分钟。
3、营养支持
饮食应营养丰富,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禁烟戒酒,忌食刺激性食物。
中风嘴歪原因是什么
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大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症状的急性或亚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多见于老年人,且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其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情绪紧张、激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便秘时用力排便、严重失眠或嗜睡状态等,往往是中风的诱发因素。
中风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出血性中风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先要保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是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下巴略向前突,这样即可防止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又能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若患者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改取仰卧位,头后仰或转向一侧,便于进行人工呼吸。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家属不要摇晃患者,运送去医院时也要尽量做到平稳,头位稍高,这样可以减轻病情的发展。
面部中风嘴歪怎么治呢
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 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针灸治疗一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二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
请你到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一下吧,考虑为面神经麻痹,需排除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治疗方案,急性期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可给予针灸、红外线照射治疗。
此症又有因肾虚而得之者.夫肾主藏精.主下焦地道之生身.保任脉系焉.二脉与肾之大络.同出於肾之下.起於胞之中.其衡脉因称胞络为经脉之海.别络结於跗.因肾虚而肾络与胞内.不通於上则癔.肾脉不上循喉咙.挟舌本则不能言.二络不通於下.则痱厥矣.方用:
熟地. 巴戟. 山萸肉. 茯苓. 麦冬. 肉苁蓉. 附了. 菖蒲. 五味子. 石斛. 肉桂. 薄荷. 姜.枣水煎服。
面部中风嘴歪对身体非常有大的影响,中风引起了面部的神经问题,不能调节自己的面部肌肉的问题,所以对身体真的影响很大的!对于身体面部中风嘴歪要注意休息,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注意饮食习惯健康,愿你早日康复!
中风嘴歪怎么办
首先中风嘴歪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使病情早日康复,以防进一步恶化:
1、注意保暖,这些病号,容易在寒冷,感冒,发烧时,遭到外界的病毒入侵。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VZV)被激活引起。
2、注意休息。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多运动,保持身体的状态维持在最佳。可以适当的做做慢跑,散步,毽球等运动。
3、注意戒口。一些含有酒精的食品,或者是酒类禁止继续食用。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多补充营养,比如多食新鲜蔬菜、粗粮、黄豆制品、大枣、瘦肉等。
中风嘴歪了,这个现象不会少见。有可能是面神经麻痹,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这情况是可考虑吃些中药配合针灸来治疗的。日常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口部的肌肉的功能训练,可让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如条件允许,可以配合食疗。如川芎白芷水炖鱼头,姜糖苏叶饮,参枸莲蓉汤,参芪乌鸡汤。都能加速病情好转。
扩展阅读:面瘫的危害
1.并发多种疾病。扰你健康 长期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身体可能会出现相关病变,肝、肾、脏腑功能、微血循环系统都会受之影响,久而久之,则会导致脑、肾、脏腑功能衰竭、、面肌痉挛、上睑下垂、精神病等病症的发生,危害人身健康、后果不堪设想。
2.造成精神萎靡。情绪低落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患者会产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还会常常感到疲劳,甚至对任何事情毫无兴趣,变得堕落,对人生失去信心。>>>>更多面瘫危害详细信息,请点击咨询在线专家问个明白
3.造成患者性格自卑。性格自闭 当脸上患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性格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性格会越来越自闭,不愿与任何人交往,我行我素、自作主张,从而常犯错误、遗憾终生。
面部刮痧穴位有哪些
1、承浆(任):主治:癫狂、歪嘴、脸肿、牙痛、强壮身体、平衡内分泌、润肌、对经期前后暗疮有极佳的抑制作用。
2、大迎(胃):主治:发热恶寒、面浮肿、眼闭不合、颈痛、瘰疮等,对恢复面部光泽有直接充实作用。
3、颊车(胃):主治:歪嘴、牙关紧、牙痛、暗疮、失音、脏躁、扁体炎症。有疏风活络、止痛作用。
4、下关(胃):主治:耳鸣、耳聋、牙齿痛、重听。能润肌肤。消除暗疮。
5、地仓(胃):主治:流口水、失音不语、腹腔痛胃院痛。流通经脉,扶正镇痛,润泽肌肤,消除眼袋。
6、颧(小肠):主治:目下部肿痛、三叉神经痛。眼睑眨不止,有镇痛镇痉。抗皱消疮、散瘀祛皱作用。
7、听会(胆):主治:耳鸣、耳内流脓、下颔关节炎、牙痛、腮肿、疏经活络、活跃面部细胞、开窍益聪。面色红润。
8、人中(督):主治:癫狂、昏迷、牙关紧闭。嘴歪、腰酸痛。强壮身体、对笑肌、面部表情肌有良好的连带作用,消除皱纹好。
9、巨髎(胃):主治:口眼歪斜、目下眶部肿痛鼻塞、唇颊肿痛、三叉神经痛、本穴能贯通内外肌肉皮毛,修复受损细胞,改善暗疮去除斑痕好。
10、听宫(小肠):主治:耳聋、耳鸣、腹腔满痛、通经络、开耳窍、止痛、益聪令皮肤光泽。
11、迎香(小肠):主治:歪嘴、鼻痛、脸痛,消除眼袋、明目。
12、四白(胃):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瞬动不息、鼻炎等症。
13、上关(胆):主治:牙痛、偏头痛、耳鸣、癫痛等。对肝胆型黄褐斑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14、睛明(膀胱):主治:青光眼。早期白内障、眼红肿痛、迎风流泪。色盲。疏风泄热,解毒明目作用。
15、承泣(胃):主治:夜盲、口眼歪斜、红肿、泪泣症。消除眼袋油脂粒、开窍、明目。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面部刮痧穴位有哪些的介绍了,我们的面部也有非常多的穴位,而穴位的酸痛则对应着人体相应的部位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我们在平时也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来消除疲劳,而且是非常有效果的哦,感兴趣的可以试试哦!
中风嘴歪能治好吗
中风嘴歪了能治好吗?【乾正康面瘫静电理疗贴】【有力保障】:
1、乾正康面瘫静电理疗贴是国家认可的中药产品。
2、每天的订单多的数不过来。
3、效果是口碑的保证,你传我,我传他,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乾正康面瘫静电理疗贴的帮助。
4、乾正康面瘫静电理疗贴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从名贵中药提取精华而成,没有副作用,能够有效被人体吸收,可以放心使用。
5、邮寄给你的时候,产品是隐私包装,保证不会泄漏您的个人信息,所以您尽可以放心。
6、乾正康面瘫静电理疗贴仅在官方网站和官方博客上出售,如果您购买,请认准官方网站。
为什么要选择乾正康呢?
【乾正康独特理念】:在高压静电磁场作用下,乾正康的有效成分迅速直击面部13个穴位,疏通经络,加快血液循环,清除神经分支阻滞, 激活神经细胞,缓解面神经僵硬。
【乾正康独特成分】:国家级保密配方!
【乾正康效果】: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运用面神经纤维蛋白因子修复技术,彻底消除面瘫不反 复!
【乾正康技术支持】:乾正康面瘫电理疗贴是由沈阳医科大学博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河南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杜钢军博士的研究成果。权威,高效,安全!!
【乾正康面瘫静电理疗贴】专家提醒:面瘫疾病尤其是要早发现、早治疗、早健康。希望您能够正确认识,合理科学的使用药物,一定会取得相当好的疗效的。祝各位患者朋友们早日康复!
【乾正康面瘫静电理疗贴】专业针对面瘫,面肌痉挛,面肌萎缩,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面目神经疾病,采用纯中药配方,恢复快,效果明显,是面瘫患者的福音。
健康常识:补充维生素B族元素也是面瘫的饮食中应面瘫怎么治疗该注意的地方,如B1、治疗面瘫的最好办法B2、B12等。维生素B族富含于下列食品中:香菜、番茄、冬瓜、黄瓜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木瓜、苹果、菠萝、梨、桃、西瓜、杏、柿子、葡萄。维生素B,能够帮助面瘫后遗症怎么治疗神经传导物质的合成,所以应该适当进补。
感冒鼻塞风油精擦哪
迎香穴
位置: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功效: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
印堂穴
位置: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功效: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
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功效:太阳穴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人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在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
功效:用于小儿惊风、中暑、中风、面神经麻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与急救。
夏天吹空调会歪嘴吗 夏天吹空调歪嘴怎么办
吹空调歪嘴后,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及时送医治疗,一旦确诊,若无药物禁忌,应尽早用药对症治疗。也可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如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则容易造成面瘫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1)按揉风池穴
操作:将食指与中指并拢,以指腹按揉风池穴1~2分钟,以局部感觉酸胀为宜。
(2)按揉阳白穴
操作:以拇指指腹放在阳白穴上,其余四指附于两鬓,按揉3~5分钟。
(3)按揉四白穴
操作:将食指放于面部四白穴上,以指腹按:揉3分钟。
(4)揉按下关穴
操作:双手食指与中指紧并,两指指腹放于头部侧面的下关穴上,揉按30~50次。
(5)按揉颊车穴
操作:用双手食指与中指并拢,顺时针方向:按揉颊车穴约2分钟。
(6)揉按地仓穴
操作:伸出双手中指放于嘴角处的地仓穴上,揉按2分钟。
功效:
风池疏风解表祛邪。阳白、四白、下关、颊车、地仓这些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缓解面瘫、歪嘴症状。
桃仁栀子敷贴治疗
配方:桃仁、栀子各10枚,麝香0.3克。
制法:将上药共同研成细末,用白酒将其调成糊状,涂抹在手心的劳宫穴,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7天换药一次。
功效:桃仁可以活血祛瘀,栀子可以镇静消肿,此方对于缓解面瘫、歪嘴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全虫白僵蚕
配方:全虫、白僵蚕、白附子各等份,酒适量。
制法:取全虫、白僵蚕、白附子各等份研成粉末,泡酒24小时,取液涂抹双手劳宫、合谷、列缺等穴,同时进行穴位按摩。每日2~3次。
功效:本方可祛风止痛,舒经通络;适用于风寒外感之面瘫。
制川乌敷贴法
原料:制川乌45克,川芎、乳香、熟附子各40克,白芷30克,干姜15克。
用法:将上述药材研成细末,分为8等份,需要使用的时候便取1份,先加入米醋调匀,敷贴在患侧太阳至地仓穴区域,然后用保鲜膜覆盖,并用纱布固定,外用热水袋热敷。每日换药1次,8次为1个疗程。
功效:可有效缓解面瘫歪嘴症状。
(1)薄荷糖
簿荷粉30克,白糖500克,将白糖放入锅内,加水少许,文火炼稠,后加入薄荷粉,调勺,再继续炼于不粘手时,即成该方具有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的功效,对于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咽干微渴等症有效。
(2)川芎白芷水炖鱼头
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头500克,葱,胡椒,姜,盐适量。武火烧沸,再以文火炖半小时,分早,晚食鱼喝汤。该方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面瘫。
(3)防风粥
防风1015克,葱白口茎,粳米3060克,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该方可祛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酸楚等。
(4)姜糖苏叶饮
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以沸水浸泡510分钟。该方具有流风散寒,常浸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诸症。
(5)大枣粥
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熟烂成粥,该方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虚弱之口眼歪斜,气短乏力者。
(6)参枸莲蓉汤
白人参,枸杞子,葡萄干各2克,莲子肉,山药各2克,肉莲蓉,火麻仁各12克,橘红3克,大枣,胡桃肉各2枚,煎汤取药汁服,口服23次。该方有补中益气,兼滋养肝肾之阴的功效。
(7)参芪乌鸡汤
备党参15克,北芪15克,田七10克,竹丝鸡四分之一只除去皮脂,生姜2片,煲汤饮食。该汤可以补虚扶正,祛痰纠偏,适宜恢复期气血较弱的患者使用。另外,当症状稳步改善后,病人尚可咀嚼口香糖(香口胶),双侧均可,而以患侧为主。通过主动锻炼相关筋肉,促进功能恢复。
中医如何治疗歪嘴
歪嘴只要是由于中风造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免谈,生活中我们通常叫面瘫,人们一般都会通过吃药老进行治疗,但是在中医上我们就会选择针灸、穴位等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中医如何治疗歪嘴?
中医如何治疗歪嘴?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多数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竞争的激烈,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现在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所以说一旦患上了此病,不要忧愁,心理上要放开一点,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一定会康复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面瘫的针灸治疗:
①、 基本治疗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以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鱼腰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合谷 昆仑 承浆 翳风
配穴:
风寒证加风池;风热证加曲池;恢复期加足三里;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鼻唇沟浅者,加迎香。
操作:
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肢体远端的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昆仑行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泻法。
② 、其他治疗
电针法
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通电3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如通电后,见牙齿咬嚼者,为针刺过深,刺中咬肌所致,应调整针刺的深度。适应于面瘫的中、后期。
以上就是对中医如何治疗歪嘴的简单介绍,中医是博大精深的,因此很多病症在中医看来只是不通造成的,面瘫也是如此,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及时到正规内科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
如何区别面瘫和中风
面瘫如果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大部分的患者能在1-2周逐渐恢复或痊愈。如治疗不及时,少数患者面瘫不恢复或恢复不完全,并可出现面肌痉挛或面部连带运动;眨眼时,病侧上唇抽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地闭合。
面瘫和脑中风初起时有相似的症状,都有面部歪斜的表现,所以,面瘫也有“小中风”之说。一些面瘫患者,发病时通常首先将自身病情和中风联系起来,去医院照CT、核磁,采用激素疗法,往往贻误了病情。其实,面瘫和中风有典型的区别。中风引起的面瘫症状,患者多表现为口舌歪斜,也就是舌头和面部出现歪斜,而眼睑的闭合功能多数不受影响,并且一般额纹不会变浅或消失。但对于神经炎引起的面瘫,最主要的症状是“口眼歪斜”,也就是口角和眼出现歪斜,舌头活动正常。
此外,中风引起的瘫痪,除面部瘫痪以外,往往还伴有上、下肢的偏身瘫痪,并且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利等症状。如果是面瘫,患者最好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就诊,及时治疗。
2龇牙咧嘴操康复面肌
面瘫患者口眼歪斜,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面瘫患者为尽快恢复,可练习龇牙咧嘴操,做法:将患侧眼睛使劲向上看,然后再使劲地闭眼睛,这个动作每次尽最大的力量做10次,一天可以做数次。这实际上是帮助患者做局部的肌肉训练。
3足心疗法治呕吐足心疗法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又称“涌泉疗法”。天气热,如果大家有时候吃东西不合适,或者因生病脾胃虚弱引发呕吐的时候,不妨试试足心疗法,可以帮助大家迅速止呕。做法:将10克吴茱萸、五头大蒜一起捣烂,做成饼状之后,把它敷在涌泉穴上。
4巧按穴位治鼻炎鼻炎是换季高发疾病之一,中医穴位按摩术治鼻炎,采用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既能治好鼻炎,又可预防鼻炎,同时还可以缓解鼻炎带来的多种不适。做法:用两手指缓慢按摩鼻通穴、迎香穴,一天两次,每次5分钟,切忌用力过大和过猛。
此外,搓鼻梁可以改善鼻腔局部及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鼻塞。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指腹放在鼻尖部,沿鼻梁至印堂上下搓鼻梁30个来回。
中风嘴歪如何急救
1、将病者手十指及脚十趾尖,还有指甲底端两侧用针点刺出血,每个放血点用力挤出十滴(如绿豆大)左右。(注意针尖先用火烤过)。
2、将头顶部于两耳尖的联线及鼻尖沿线交叉点(即百会穴)刺针放血,同样挤出十滴左右。
3、如果患者有嘴歪眼斜、语意模糊,快速拉搓他的耳朵使之充血,等把耳朵拉红了,就在他的左右耳垂之处各刺两针,两耳都挤出血来,可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