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大肠俞的功效与作用 大肠俞的按摩手法

大肠俞的功效与作用 大肠俞的按摩手法

按摩大肠俞穴时先将手搓热,然后一边缓缓吐气一边强压大肠俞穴6秒钟。以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作圈状按摩。如此重复10次。

前列腺炎按摩管用吗 前列腺炎辨证按摩

治疗原则:清热利湿。

按摩取穴:肾俞,膀胱俞,八髎(即左右,上,次,中,下髎共八个穴位),气海,中极,关元,行间,足三里,曲泉。

按摩手法:1.病人取仰卧位,按摩者首先在气海,中极,关元三穴处施以摩法,共约8分钟,再在上述各穴施以振法,大约2分钟;2.病人取俯卧位,按摩者首先在其肾俞,膀胱俞,八髎等穴施以指推法,大约5分钟,再点按肾俞,膀胱俞,八髎,行间,足三里,曲泉,每穴半分钟,最后施擦法于上述各穴,以病人感觉透热为度。

治疗原则:泻火解毒。

取穴:大椎,内关,肾俞,膀胱俞,气海俞,小肠俞,八髎,曲骨,中极,关元,三阴交。

按摩手法:1.病人俯卧位,按摩者首先双手揉其脊柱两侧膀胱经,从肾俞至八髎,反复3-5次,继而双手拇指交替按压脊柱两侧膀胱经5-8次,再按揉大椎,肾俞,气海俞,膀胱俞,小肠俞,八髎,阴陵泉,内关,外关,合谷等穴,各约1分钟。最后掌擦八髎穴,以病人自觉盆腔内有热感为度。2.病人仰卧位,按摩者首先用双手拿其腹部,从上脘至中极,反复5-8次,手法应先轻厚重,再掌摩下腹2分钟,接着用双手拿小腹两侧,使腹内有气动声,继而用拇指点按曲骨,中极,先轻后重,至肛门,阴茎发胀约2-3分钟,再点按三阴交,关元约1分钟,最后双手掌推腹部5-8分钟。

治疗原则:滋肾养阴,清泄相火。

取穴:气海,关元,心俞,肾俞,命门,气海俞,关元俞,八髎。

按摩手法:1.病人取仰卧位,按摩者首先在气海,关元两穴施以摩法,约五分钟,再于此两穴处施以㨰法,约2分钟,然后点按气海,关元各约1分钟;2.病人取俯卧位,按摩者首先在其背部膀胱经循行处施以㨰法,以心俞,肾俞,命门,气海俞,关元俞,八髎为重点,每穴约1分钟。接着在以上各穴施用擦法,以患者感觉有热感为度,大约8分钟,最后在患者腰骶部施以振法,点按 心俞,肾俞,命门。气海俞,关元俞,八髎各穴,每穴约1分钟。

治疗原则:疏肝理气。

取穴: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肝俞,脾俞,期门,太冲,行间。

按摩手法:1.病人仰卧位,按摩者首先在其下腹部使用摩法,大约10分钟,以逆时针方向操作,手法宜持久缓慢深沉,然后按揉关元,气海,每穴大约1分钟,斜擦两胁,以病人感觉微热为度,大约3-5分钟,再按揉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期门,太冲,行间,每穴大约1分钟。2.病人俯卧位,按摩者首先用双手在其腰部两侧施以四指推法,大约五分钟,再点按肝俞,肾俞,脾俞,每穴大约半分钟。

治疗原则:温补肾阳。

取穴:肾俞,命门,大肠俞,腰阳关,八髎,中脘,气海,太溪,涌泉。

按摩手法:1.病人俯卧位,按摩者首先在患者腰背部,施用四指推法,以肾俞,命门,大肠俞,腰阳关,八髎为主,共约5分钟,再按揉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以酸胀为度,每穴大约2-3分钟。2.病人仰卧位,按摩者首先在病人气海,中脘穴处施以摩法,大约5分钟,再按揉太溪,涌泉,每穴约2分钟。3.病人坐位,按摩者在病人肾俞,命门,大肠俞和八髎等穴位,施以横擦法为主,方向自上而下,以患者自觉透热为度,大约5分钟。

治疗原则: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取穴: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八髎,命门,足三里,上巨虚。

按摩手法:1.病人仰卧位,按摩者首先由病人的中脘向下至关元,施以一指禅推法,共3-5遍,手法宜沉着缓慢,再在其腹部施以摩法,以天枢穴为主,约15分钟,然后在腹部施以振法,以病人感觉透热为度,大约2分钟,按揉中脘,天枢,神阙,气海,关元,每穴大约半分钟;2.病人俯卧位,按摩者首先在其背部从脾俞至大肠俞,施以四指禅推法,约3分钟,再在八髎穴处施以擦法,以透热为度,大约2-3分钟,最后按揉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等穴,每穴1分钟。

大肠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肠俞艾灸疗法

配伍天枢穴,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或用艾柱灸3-5分钟。可用于治疗泄泻。

大肠俞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大肠俞的准确位置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简易取穴:从腹部两边向大腿方向触摸,摸至一突起弧形,此为髂前上棘,找到其棘突与脊柱相交处,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

腰椎间盘突出拔罐位置图 椎间盘突出拔罐位置图

1.肾俞穴位置: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肾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肾俞穴功效:

外散肾脏之热。肾俞穴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

1.大肠俞穴位置:

大肠俞位于腰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

2.大肠俞穴取穴方法:

大肠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

3.大肠俞穴功效:

大肠俞有疏调肠腑、理气化滞的作用。

大肠俞的功效与作用

1.大肠俞能够缓解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肠鸣、腰脊痛、坐骨神经痛、阑尾炎、肠出血、肾炎等。

第2步大肠俞穴人体穴位配伍:大肠俞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支沟穴治便秘。

3.大肠俞穴的功效: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4.大肠俞还具有健腰背、谓肠腑的功能,可以改善背部僵硬、腰足疼痛、腰部扭伤、坐骨神经痛。

5.也可代谢体内毒素,增加肌肤光泽。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大肠俞针灸操作手法

取俯卧位,可直刺1.0-2.0寸,在腰部可有酸胀感;或用略向外斜刺,进针2-3寸,可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或斜刺向下透小肠俞,可将针感扩散至整个骶髂关节。忌重刺激,重刺本穴可能会使月经异常,造成月经过多。

大便不通按摩哪里

大便不通按摩治疗原则

通便是治疗总则。

胃肠燥热当清热降浊;气机郁滞当舒肝理气;气血亏损当培补气血;阴寒凝结当壮阳散寒。

基本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一指禅,㨰,按,揉,摩,擦。

取穴与部位:中脘,天枢,气海,关元,大肠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

操作:

1.患者俯卧,在背部两侧膀胱经用㨰法,重点在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

2.患者仰卧,一指禅推中脘,天枢,气海,关元。

3.顺时针摩腹。

辩证加减按摩

胃肠燥热:强刺激足三里,大肠俞;点揉外关,合谷,曲池以泄热。

气机郁滞:加一指禅推膻中,期门,章门,中府,云门,按揉肺俞,肝俞,胆俞,膈俞,搓两胁,胸腹部梳法。

气血亏损: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一指禅推气海,关元,神阙,时间稍长。擦两侧膀胱经,横擦八髎,并捏脊。

阴寒凝结:按揉命门,肾俞,一指禅推气海,关元,时间稍长,直擦膀胱经,督脉,横擦八髎,背部两侧用拍法。



针灸大肠俞有什么作用 大肠俞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第4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支配。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胸腰筋膜浅层:该筋膜在此处比较强厚。

4.骶髂及:针在该肌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穿过,它由脊神经后支的肌支支配。

腰疼按摩哪个部位最快 常见反射区按摩缓解腰痛

有效穴位:后溪,合谷,威灵,精灵等。

按摩手法:点按后溪,合谷各50-100次;掐按威灵,精灵各50-100次,也可以用拇指指甲切按20-30次。

有效反射区:腰椎,骶骨,尾骨,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膀胱,输尿管,甲状腺等。

按摩手法:按揉腰椎,骶骨,肾,肾上腺反射区各100-150次;推按腹腔神经丛,输尿管等反射区各50-100次。

有效穴位:阳陵泉,足三里,大敦,隐白,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等穴位。

按摩手法:按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昆仑各穴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掐大敦,隐白各穴30-50次,力度稍轻;擦涌泉50-100次,以产生气感为佳。

有效反射区:肾,输尿管,膀胱,尾骨内侧,腰椎,胸椎,颈椎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按揉骶骨,腰椎,胸椎,颈椎,内尾骨各反射区100次;按揉肾,膀胱反射区各30-50次,力度适中,以胀痛为宜;刮压输尿管50-100次;点按涌泉穴50-100次,力度稍重。

有效穴位:腰部的肾俞,大肠俞,腰眼,小肠俞,膀胱俞,腹部的中脘,天枢穴等。

按摩手法:1.按压腰部的肾俞,大肠俞,腰眼,小肠俞,膀胱俞各30-50次,力度轻缓平稳,肾俞穴是缓解腰部疼痛和增强体力的要穴,应反复按压,避免用力;膀胱俞可促进血液循环,对虚冷型腰痛有效。2.按揉腹部的中脘,天枢各30-50次,力度柔和。

大肠俞怎么简单寻找

大肠俞的简单寻找

科学定位: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两髂前上棘最高点的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4腰椎,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内侧缘引一直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大肠俞的作用主治

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是大肠在背部的反应点,善于外散大肠腑之热,刺激大肠俞能给大肠注入温煦的活力,使大肠功能保持正常,水湿之气能够顺利气化入膀胱经,从而经膀胱排出体外,起到疏调肠腑,理气化滞之功,主要用于防治肠腑疾患。

主治疾病:反胃,饮食不化,肠鸣腹胀,绕脐切痛,泻痢,便秘脱肛,便血,遗尿,痛经,腰腿痛,脊强不得俯仰等病症。

大肠俞的按摩手法

正坐或站立,双手绕到腰部,大拇指置于穴位上,以指腹用力按揉,力度以出现酸胀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1-3分钟。

怎么按摩治疗咳嗽 全身按摩止咳

有效穴位:天突,膻中,中府,中脘,气海,关元,肺俞,大肠俞等穴位。

按摩手法:按揉天突,膻中,中府,气海,关元,肺俞,大肠俞各穴位50-100次;用手掌掌面顺时针抚摩中脘穴100-200次。

相关推荐

如何拔罐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拔罐的治疗原则 寒湿侵袭:祛邪通络。 瘀血停着: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肾阳亏虚:温补肾刚,通络止痛。 肾阴不足:滋补肾阴,通络止痛。 治疗操作 寒湿侵袭:治疗选取肾俞、大肠俞、委中、阳陵泉、昆仑穴。操作时,先令患者取俯卧位,选取中口径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肾俞、大肠俞,委中穴10~15分钟,后再令患者仰卧位,选取中口径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所余诸穴10~15分钟,每日一次。 瘀血停着:治疗选取膈俞、大肠俞、委中、血海、承山、三阴交穴。操作时,令患者取俯卧位,选取中口径玻璃罐以闪火法吸拔膈俞、大肠俞、委中穴10~1

新生儿便秘如何按摩

按摩方法一:按摩天枢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揉中脘、天枢、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用两手掌根着力,自膻中穴开始,往下按抚至脐下关元穴,反复操作10次。然后两手全掌着力交替进行,沿升、横、降结肠途径反复运摩5分钟。手法要轻快、柔和、深浅适度,横结肠压力宜重,降结肠压力宜轻。 3、患儿俯卧,家长用大拇指推下七节骨500次,揉龟尾1分钟。 按摩方法二:按摩中脘 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掌根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用拇指和中指点揉双侧天枢穴3分钟; 2、患儿俯卧,家长用大拇

针灸对腰间盘突出效果明显吗 腰间盘突出针灸部位

治疗原则:温经通络,行气除湿。 取穴:肾俞,腰阳关,关元俞,大肠俞,委中。 取穴原理:针灸肾俞可祛寒除湿;腰阳关为局部取穴,以疏通局部经气,行气止痛;关元俞,大肠俞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委中为循经取穴,守“腰背委中求”之意,以疏通膀胱经经气,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治疗原则: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取穴:肾俞,大肠俞,腰部阿是穴,委中。 取穴原理:肾俞,大肠俞为膀胱经腧穴,可结合腰部阿是穴,疏通腰部经气,活血祛瘀;委中为血之郄穴,用三棱针点刺,可收祛瘀生新之效。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脱肛推拿哪里好 百强大肠俞

组成:大肠俞(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百会(后发际 正中直上7寸),长强(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端与肛门中点)。 推拿功效:培元荣督,益气举陷,固肠束肛。 主治:气虚脱肛。 推拿方解:大肠俞,为大肠经气敷布之处,内应肠腑,具疏通大肠腑气之功;百会乃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之处,有温阳通脉,益气举陷之功;长强位于肛门部,故摩长强有固肠束肛之效,且又为督脉之络穴,尚为督脉与足少阴交会穴,因肾开窍于二阴,故按摩长期有益肾健中之效。三穴相伍,名:百强大肠俞方,可益元荣督,健脾益气,举陷束肛,而治脱肛。

寒积腹痛按摩法是怎样的

寒积腹痛按摩法:三焦俞、气海俞、大肠俞、次髎、 大横、气海,太冲。可重用按压背俞镇痛法,搓擦胃 俞温中法,推抹上腹和中法,按压腧穴 止痛法。在施术搓擦胃俞温中法时,若 为上腹痛,改胃俞为三焦俞;若为中腹痛、 改搓胃俞为气海俞;若为下腹痛改搓胃 俞为大肠俞或次髎。施数推抹上腹和中 法时,根据腹痛部位改变推抹位置,改 开三门、运三脘为掌抹跻周。功效:温中散寒。

针灸大肠俞有什么作用 针刺大肠俞注意事项

大肠俞忌重刺激,重刺本穴可能会导致月经异常,造成月经过多。

便秘刮痧有效果吗 虚秘刮痧疗法

取穴: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肾俞至大肠俞,小肠俞,然后刮腹部天枢至气海,再刮下肢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肠俞,小肠俞,天枢,肾俞如前所述,气海补元气益脾气,足三里,三阴交益脾胃健中气。

缓解宝宝便秘有哪些方法

按摩方法一:按摩天枢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大拇指点揉中脘、天枢、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 (2)患儿仰卧,家长用两手掌根着力,自膻中穴开始,往下按抚至脐下关元穴,反复操作10次。然后两手全掌着力交替进行,沿升、横、降结肠途径反复运摩5分钟。手法要轻快、柔和、深浅适度,横结肠压力宜重,降结肠压力宜轻。 (3)患儿俯卧,家长用大拇指推下七节骨500次,揉龟尾1分钟。 按摩方法二:按摩中脘 中脘 1.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家长用掌根顺时针摩中脘5分钟,然后用拇指和中指点揉双侧天枢穴3分钟; (

治疗便秘常用的按摩方法

【取 穴】 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大横、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三焦俞、合谷、支沟、足三里(注:穴位的选取方法参考艾灸治疗便秘常用的穴位,下同)。 【操 作】 患者取适当的体位,采取腹部治疗、背部治疗和四肢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摩治疗。腹部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立于一侧,先用一指禅推法推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大横穴各1分钟,然后用掌根,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摩腹5分钟,再逆时针摩腹5分钟,如腹部有硬块,可用手指轻轻按压硬块处,使其下行;背部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坐于一侧,用攘法沿脊柱两侧施

拉肚子刮痧刮哪里 伤湿型腹泻刮痧疗法

取穴:中脘至天枢,上巨虚,大肠俞。 刮痧顺序:先刮背部大肠俞,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最后刮下肢上巨虚。刮拭方法:泻法。 方义:中脘为胃募穴配天枢,可调理胃肠气机,消食止泻。大肠俞可调理肠胃之气,上巨虚为大肠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