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表现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表现

1.潜伏期

大部分患者有前驱感染史(咽部或皮肤),轻者可无感染的临床表现,仅抗链球菌溶血素“0”滴度上升。肾炎的严重程度并不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链球菌感染后7~20天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此时原发感染灶的临床表现大部分已消失潜伏期亦可能较短,约1/5病例为4~7天,超过3~4周者极少见但皮肤感染者潜伏期较长,平均为18~21天。

2.一般表现

本病的临床表现由亚临床一轻型至急性肾衰,严重程度波动很大。

(1)血尿 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现率约40%。尿色呈均匀的棕色混浊或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呈酱油样棕褐色。数天至1~2周即消失。严重血尿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感及尿频,镜下血尿约在半年内消失,也有持续1~3年方消失。

(2)蛋白尿 几乎全部患者尿蛋白阳性(常规定性方法)蛋白尿一般不重,为0.5~3.5克/天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仅约不到20%的患者尿蛋白在3.5克/天以上,此时尿FDP常增高,部分患者就诊时尿蛋白已阴转呈极微量,因而无尿蛋白阳性的记录。

(3)水肿 亦常为起病早期症状,出现率70%~90%,此为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之故,占60%以上。轻者为早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严重时可延及全身,指压可凹性不明显,体重可较病前增加5kg以上。出现胸腹腔积液,大部分患者于2~4周内自行利尿消肿。

(4)高血压 见于80%左右病例,老年人更多见。多为中等度的血压增高,偶可见严重的高血压。

(5)少尿 大部分患者起病时尿量少于500ml/d。可由少尿引起氮质血症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恢复只有少数患者(不足5%)由少尿发展成为无尿,表明肾实质病变严重。

(6)肾功能损伤 常有一过性氮质血症,血肌酐及尿素氮轻度升高,较严重者(血肌酐>352µmol/L(4.0mg/dl),尿素氮>21.4mmol/L(60mg/dl)应警惕出现急性肾衰。

(7)全身表现 患者常有疲乏、厌食、恶心呕吐(与氮质血症不完全成比例)嗜睡头晕、视力模糊(与高血压程度及脑缺血脑水肿有关)及腰部钝痛(因肾实质肿大撑胀,肾被膜牵扯感觉神经末梢所致)。

3.其他临床类型

(1)轻型(亚临床型) 仅轻度尿常规改变,水肿及高血压等不明显,血浆补体及C3降低,尚有表现以肾外症状,如循环充血状态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而尿常规无或轻度改变者,易于忽略。

(2)肾病综合征 可在疾病初期或病程中出现严重水肿不退,尿蛋白质增高常在每天3.5g以上。尿FDP常增高,并伴有高血压。

(3)急进性肾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性期由于肾小囊有大量新月体形成,同时内皮细胞、系膜细胞持续增生,则出现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肾功能损害严重迅速进入急性肾功能衰竭。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预防

1.一级预防

(1)增强机体抗御链球菌感染的能力,适当进行锻炼,加强营养,在冬春季节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接触流感的病人。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避免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对已有链球菌感染者应积极治疗,并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和中耳炎等。

(3)加强该病与HLA相关和对患者亲属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该病与之的关系。

2.二级预防

(1)对原有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要及时治疗,密切观察,适时地进行尿常规检测,以免病症迁延不愈,造成慢性肾脏改变。

(2)对有高血压,贫血的患者也要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测定,避免慢性肾炎的漏诊。

(3)有条件者可以及早进行肾活检,以此正确选用药物。

3.三级预防

目的在于延缓肾功能恶化,采取的措施有:

(1)低蛋白饮食。

(2)控制血压。

(3)防止肾小管间质损害。

(4)不用对肾脏有害的药物。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吃什么好

(1)水分:起病初期,尤其水肿明显,并有高血压及并发症者,液体入量应予以限制,以口渴为度给予水分。以避免加重水肿或并发症及肾脏负担。

(2)钠盐:水肿、高血压及循环充血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短期内用无盐饮食,过渡到低盐饮食(以每天1.5g计算)。水种重度尿少者,控制入水量,每天不超过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

(3)蛋白质:无明显少尿及氮质血症时蛋白质限制在每天1g/kg。不加分析地控制蛋白质入量,对肾单位修复不利,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

此外,患者可以适当的食用桃类水果,如猕猴桃、蜜桃等,也可吃一些鱼类,如带鱼。患者不能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如香肠、腊肉、奶油等。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检查

1.尿常规

除红细胞及蛋白尿外,尚可见各型管型(红细胞颗粒、白细胞),以及白细胞,偶伴有白细胞管型,但不说明有尿路感染存在,轻型者可无尿液改变,尿常规改变较临床症状恢复缓慢,尤其镜下红细胞常迁延数月至1年以上。持续大量蛋白尿提示有肾病综合征存在。

2.血常规

水肿时,由于血液稀释,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可降低,利尿水肿消退后,恢复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伴有感染病灶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可增加。

3.肾功能

多有不同程度肾功能障碍,肾小球滤过率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下降,少尿时血清尿素氮、肌酐暂时性增加,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显著氮质血症,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及其他电解质紊乱。

4.免疫学及补体系统检查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抗链激酶(ASK)抗透明质酸酶(AH)抗脱氧糖核酸酶(ADNase)等均增加,说明此种肾小球肾炎大多属链感后肾炎ASO增高者,占70%~80%,如同时检查以上3项指标,阳性率可达100%。

5.其他辅助检查

合并急性心力衰竭,X线胸片显示心腔扩大,两侧肺门阴影扩大。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如何鉴别诊断

1.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的肾小球疾病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急性肾炎许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急性肾炎。病毒感染后急性肾炎多数临床表现较轻,常不伴血清补体降低,少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一般正常,临床过程自限。

(2)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除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外,常伴肾病综合征表现,病变常持续。50%~70%患者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8周内不恢复。

(3)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及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部分患者有前驱感染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血清C3一般正常,病情无自愈倾向。IgA肾病患者疾病潜伏期短,可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血尿可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血清IgA升高。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与急性肾炎相似,但肾功能进行性恶化。重症急性肾炎呈现急性肾衰竭者与该病相鉴别困难时,应及时作肾活检以明确。

3.全身系统性疾病肾脏受累

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肾损害、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血管炎肾损害等可呈现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根据其他系统受累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资鉴别。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吃什么好

患有急性感染后肾炎,如果患者不严格控制饮食习惯的话,会是治疗效果打折,影响患者的康复,而患者只吃药物的话,很可能会产生耐药作用,常吃药物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1)水分:起病初期,尤其水肿明显,并有高血压及并发症者,液体入量应予以限制,以口渴为度给予水分。以避免加重水肿或并发症及肾脏负担。

(2)钠盐:水肿、高血压及循环充血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短期内用无盐饮食,过渡到低盐饮食(以每天1.5g计算)。水种重度尿少者,控制入水量,每天不超过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

(3)蛋白质:无明显少尿及氮质血症时蛋白质限制在每天1g/kg。不加分析地控制蛋白质入量,对肾单位修复不利,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促使肾小球硬化

此外,患者可以适当的食用桃类水果,如猕猴桃、蜜桃等,也可吃一些鱼类,如带鱼。患者不能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如香肠、腊肉、奶油等。

对于急性感染后肾炎的高发人群来说,在生活中严格遵守这些饮食习惯,对治疗和缓解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患者再加以药物辅助的话,效果更佳,注意这些饮食习惯能加快治疗速度,给患者减少痛苦。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的症状

每个子女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健康快乐的度过晚年生活,但是因为老年人们的身体,素质随着年龄在逐渐的下降,所以说更容易受到这些疾病的困扰,因此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绝对不要忽视对他们的关心。

(1)血尿:常为起病的第1个症状,几乎全部病人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现率约40%。尿色呈均匀的棕色混浊或洗肉水样,但无血凝块,酸性尿中红细胞溶解破坏常使尿呈酱油样棕褐色。数天至1~2周即消失。严重血尿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感及尿频,镜下血尿约在半年内消失。也有持续1~3年方消失。

(2)蛋白尿:几乎全部患者尿蛋白阳性(常规定性方法),蛋白尿一般不重,为0.5~3.5g/d,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仅约不到20%的病人尿蛋白在3.5g/d以上,此时尿FDP常增高。部分病人就诊时尿蛋白已阴转呈极微量,因而无尿蛋白阳性的记录。

(3)水肿:亦常为起病早期症状,出现率70%~90%,此为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之故,呈疾病主要表现者占60%以上。轻者为早起眼睑水肿,呈所谓“肾炎面容”(nephritic faces)。严重时可延及全身,指压可凹性不明显,体重可较病前增加5kg以上。出现胸腹腔积液。大部分病人于2~4周内自行利尿、消肿。如水肿或有肾病综合征持续发展,常提示预后不佳。

因为老年人自己本身对身体健康状况并不是很在意,有的时候即便是病痛问题也会自己默默的忍受,我这样子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反而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伤害,每当我们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必须及时的接受检查治疗。

老年人急性感染后肾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1.循环充血状态和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起病急骤且凶险,平均发生于起病3~5天,易误诊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近年已认识到此并发症的机制及临床表现,及时早期诊断,预后大为乐观。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合并此症者可达43%,其发病机制是由于水钠潴留致高血容量而致循环充血状态。造成水钠潴留的因素很多,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是重要因素。也提供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重要理论依据。此外,急性期水肿,少尿期血浆房钠肽水平明显增加,其动态改变与血容量变化一致也是另一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除烦躁、发绀、水肿、少尿外并出现以下症状:①肺淤血症状:气急,咳嗽,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底湿?音。胸片显示心脏扩大,两侧肺门阴影扩大,肺纹增加,并有胸膜反应。②心脏:心率增快,甚至有奔马律,心尖区可听及收缩期杂音,偶有心律不齐,严重时可出现收缩压降低。③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增加。

2.高血压脑病 近年由于及时合理处理,急性链感后肾炎此并发症已明显降低,发病率约为0.5%。虽然高血压与此病常同时存在,但其在此病中所起的作用尚未肯定。从病理观点来看,脑部可发生多数小血栓(由于血管痉挛引起)和脑水肿,也有出现脑出血者,脑血管痉挛和水钠潴留与脑水肿有关。常见为头昏、头痛、呕吐、神志不清、黑蒙,严重者有阵发性惊厥、昏迷。当高血压伴视力障碍、惊厥、昏迷3项之1项即可诊断。

老年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比儿童明显少,但并非罕见。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诊断困难。链球菌前驱感染不典型,前驱皮肤感染较咽部为高。少尿、呼吸困难、肺淤血、大量蛋白尿、氮质血症以及疾病早期死亡率均于中、老年组高。60年代有报告本病死亡病例中46%为60岁以上患者。又有报告9例60岁以上患者7例死于急性肾衰。但自开展透析治疗以来发现老年本病患者急性肾衰经透析维持生命后,肾功能恢复虽较年轻人慢,但是绝大部分病人仍能完全恢复。因此,总预后不比年轻患者差。此外,老人患者中肺淤血、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青年。

相关推荐

是什么引发了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二种。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好发于4~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之后,大部分病例2~3周前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但感染程度与是否发病之间无平行关系。 肾炎是否遗传肾炎会不会遗传要看何种肾炎。有些肾炎是有遗传性的,尤其是遗传性肾炎,它能由父母亲遗传给子女的,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能够遗传给后代。 关于肾炎的发病原因医学界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是肾小球基膜合成的遗传性缺陷引起。

患上急性肾炎会有哪些危害

一、急性肾炎的危害有多种,以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多见,亦可见于其他感染。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少尿、高血压、伴或不伴急性肾衰竭和低补体血症为常见的急性肾炎的危害。 二、急性肾炎的危害主要有这些并发症为主:心力衰竭、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等。 三、急性肾炎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伴有多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襻受压。急性肾炎是自限性疾病,以对症处理为主,急性肾炎的危害有很多。

急性肾炎的诊断是什么

急性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伴有少尿、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肾小球疾病,预后差,如治疗不当,经数周或数月即进入尿毒症期,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肾小球新月体形成。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所以这就是急性肾炎的诊断依据。 进行急性肾炎的诊断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其病因不明。可能是一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极相似,而病因却有多种,半数以上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少数呈典型链球菌感染表现。有些病例可能与病毒或各种烃化物的污染有关。已知某些因素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其中最常见的是β型溶血性链球甲组,其次是其他致病菌如葡

急性肾炎的病因

病毒感染(26%): 近年来发现病毒感染后也可导致急性肾炎,包括:传染性肝炎,腮腺炎,水痘,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及腺病毒等,此外还有疟原虫感染后肾炎。 链球菌感染(35%): 本病常因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细菌感染(16%): 细菌感染也可致病,包括菌血症状态、各种病毒性和寄生虫性疾病,肺炎双球菌、金黄色及表皮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脑膜炎球菌、伤寒杆菌等。 综上所述,急性肾炎的病因主要是链球菌感染,

是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

是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导致肾衰竭的原因如下: 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1、代谢病,如糖尿病肾病、痛风肾。 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2、长期的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也可以导致肾衰。 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3、慢性尿路梗阻,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4、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肾发育不良等。 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5、慢性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引起慢性肾衰的发生率仅次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另外还有肾结核也可以导致慢性肾衰。 什么原因导致肾衰竭6、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

肾小球肾炎分类有哪些

1.病因分类 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引起,是全身性疾病的肾脏受累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考虑原发于肾脏的肾炎。 2.临床分类 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一般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慢性肾炎。 (1)急性肾炎综合征 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肾功能下降。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常见如急性感染后肾炎,典型的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有哪些

从表面看,慢性肾炎和急性肾炎只有一字之差,然而,其危害却存在天壤之别。因此,正确区别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是很重要的。针对很多人都不清楚如何诊断鉴别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的情况,下面就由专家详细介绍。 急性肾炎与慢性肾炎的区别?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不能单纯从病程的长短进行区分,很多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在感冒发烧后就会出现症状,这时鉴别急性和慢性的关键是看感染后到出现症状是否存在明确的潜伏期,如果感染发烧后2~3天就出现的肾炎症状,则为慢性肾炎急性加重,如果感冒发烧后10~

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

1、慢性肾小球肾炎分型 肾小球肾炎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时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如红斑狼疮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此外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引起肾小球病变。(注意:一般临床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参照1992年原发性肾小球基逼供临床分型标准,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隐匿

了解什么是慢性肾炎

专家介绍,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 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本病。 少数慢性肾炎可能由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发展而来,据报告,大约有10%的慢性肾炎病人有明确的肾炎既往史,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可能是引起慢性肾炎的病因之一。

小心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我们只有清楚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才能一发现情况就立刻治疗,很多疾病如果治疗及时的话是很容易康复的,而一拖再拖只能令病情恶化。 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痛阈值提高,敏感性低及分辨力差,致使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发展快,可早期出现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1.腹痛 腹痛多轻微或无腹痛。有腹痛者多为钝痛,位于上腹部,典型的上腹剧痛较少,用一般解痉药不易缓解。 2.恶心、呕吐、腹胀 80%以上有恶心、呕吐、腹胀。 3.发热 大部分病人有中等度发热,少数体温不高,极少数可高热。发热一般持